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16-01-09舒乔生,谢立亚,冯耀龙

职教通讯 2015年29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工作过程水土保持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舒乔生,谢立亚,冯耀龙

摘要:针对当前水土保持专业毕业生往往需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或培训才能胜任岗位的现状,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机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一般经过调查勘测、规划设计、治理与建设、监督评价四个阶段,通过水土保持工作过程的分析,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从而确定高职水土保持专业相应的执业资格、岗位能力要求、知识能力要求及其对应开设课程,并提出“项目对接,循环实训”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水土保持工作过程及岗位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培养机制;项目对接;水土保持;工作过程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项目(项目编号:KJ1403602);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引进

作者简介:舒乔生,男,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水土流失是我国头号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大大影响中国梦实现的进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必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水土保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科技的发展则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基本保障。目前,全国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约2.2万人,远不能满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的要求,而职业院校培养的基层专技人员尤其缺乏。按现阶段新增治理速度5万km2/年、1人/km2需求计算,我国共需5万人,其中高职人员按50%计,高职高专水土保持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要达到2.5万人/年。水利部水人教[2006]583号文件指出,把培养技能人才作为深入实施水利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水利职业教育发展,努力开创水利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局面。[1]高等职业教育水土保持专业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掌握熟练生产技能,能够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性技术人才,因此,加快培养基层水土保持专业技能人才是当务之急。然而,当前水土保持专业毕业生往往需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或培训才能胜任岗位。

一、水土保持的工作过程

水务部门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管实行“重心前移”,改变过去事后检查追究制度,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程序。[2]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一般要经过调查勘测、规划设计、治理与建设、监督评价四个阶段。

水土保持调查勘测主要指水土保持调查、测量与勘察工作。水土保持调查工作内容包括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情况等。水土保持测量内容包括地形和断面测量等。水土保持勘察内容包括工程区的基本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的分布、储量、质量等。

水土保持规划包括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土地合理利用、水土保持措施、投入效益和保障措施的规划;水土保持设计包括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初步设计及其投资概算等。

水土流失治理与建设指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包括施工组织、施工过程。

水土保持监督评价是复核水土保持设施技术报告和实施总结报告的内容,对水土保持设施进行数量和质量的认可;对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工作进行分析,结合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效果的现状,综合评价水土保持设施的质量等级;并对水土保持设施的管护责任、遗留问题等提出处理建议。[3-5]

二、对应工作过程的工作岗位及培养机制

通过水土保持工作过程的分析,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从而确定高职水土保持专业相应的执业资格、岗位能力要求、知识能力要求及其对应开设课程,详见表1。

表1 不同工作过程的高职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因此,高职院校水土保持毕业生的任职岗位涵盖着从水土流失调查勘测、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土流失防治施工到水土保持验收评价与监督执法的整个过程,其就业方向主要有:省、市、县、镇(乡)水务、国土、农林、环保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规划、施工指导、检查验收和执法监督等工作,以及水土保持设计、施工企事业单位从事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准备、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与监理等工作。

高职院校的水土保持专业主要培养规格为:具备水土保持设计、施工、监测、监理等核心能力,从事水土流失防治与监测、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与施工、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实用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职业认证包括水土保持勘测工、水土保持监测工、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工、水土保持防治工、水土保持监理工、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上岗员、及其相关认证如工程测量工、制图员、预算员、水文勘测工、验收评价员、执法监督员等。

高职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的主干课程有:(1)专业基础课。包括工程制图与AutoCAD、工程测量、水力学、工程水文、水力学、植物学、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土壤与农作;(2)专业课。包括土壤侵蚀原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林学、小流域治理技术、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水土保持方案与概预算编制、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与实务、水土保持法律法规、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3)综合课程。包括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训练,如顶岗实习、职业技能鉴定实训等。

三、高职水土保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水土保持工作具有典型的季节性特点,不同季节生产任务各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降雨和风等侵蚀营力的发生特点和林草植被生长发育的物候学规律。按照这一特点,水土保持专业应实行“项目对接,循环实训”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对接”即以项目需求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知识能力为目标、以课程建设为节点;“循环实训”即按照工程布设的周期规律和特点,分季节或分段进行循环实训。

第一学期为秋冬季,学生刚入学,缺少职业能力所要求的基本文化知识和素养,以安排文化课和基本素质教育内容的训练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第二、四学期为春夏季,水土保持工作任务主要包括苗木生产、造林设计与施工、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监测、生态环境调查、林草植被调查等,以分别安排专业基础课程的单项技能训练和核心课程的单项技能训练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单项技能。

第三、五学期为秋冬季,水土保持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治沙林的抚育管理、造林验收、林政稽查、自然保护区的巡护管理等,此外,对季节要求不严的一些工作任务,如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水土保持监测、监理也可进行。因此,以分别安排专业基础课程的专项技能训练和核心课程的专项技能训练为主,以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

第六学期由于学生已具备职业能力要求的理论知识、单项技能、专项技能,应进行更高层次的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能力训练,应安排顶岗实习、职业技能鉴定等实训,让学生以“技术员”的身份进行分散型顶岗实习,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总之,高职水土保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性技术人才的培养,要彻底改变以往毕业生需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或后期培训才能胜任岗位的现状,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水土保持工作过程及岗位的需求。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采用项目对接的方式,以水土保持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执业资格、岗位能力要求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从而以此为基础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在必修课的基础教育基础上,密切注视社会和行业对水土保持人才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并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及时调整,以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水土保持岗位需求。[6]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部关于大力发展水利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2007].http://www.mwr.gov.cn/zwzc/tzgg/tzgs/200701/t20070105_157438.html.

[2]张兴衍.深圳水土保持驶入“快车道”[N].深圳商报,2009.

[3]刘汉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浅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1(2):37-39.

[4]刘汉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3):28-30.

[5]陈康,李斌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重点[J].中国工程咨询,2014(1):24-26.

[6]程洪,刘佳丽.高职高专水土保持生态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6(2):37-39.

[责任编辑秦涛]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工作过程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研究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