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唱对幼师生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
2015-12-25张兵
张兵
【摘要】合唱作为一个极具学习性和欣赏性的节目往往集中于声乐、钢琴、视唱练耳、甚至舞蹈等综合素质的完美组合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它的专业价值性和社會价值性。那么,对于能够真正把握合唱作品的幼师生来说,则无疑于是对其音乐专业综合素质的一场严峻考验。身为幼师音乐教师的笔者,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中职生上好合唱课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合唱;综合素质;促进
一、合唱促进幼师生提高对声乐技巧掌握必要性的认识
掌握一定的声乐技巧,这是对于一个合唱队员来说,需要具备的首要条件。在合唱排练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合唱队员声音苍白无力,且表情呆滞。在教师的严格训练下,学生才会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专业水平,真正感受到声乐技巧提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自我督促,进行严格的发声技巧训练,真正做到了在平时声乐课中严格要求自己,合唱课中再根据合唱曲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打磨音色,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声乐技巧训练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超越自己。技巧为声音的质量服务,声音为合唱服务。也可以这样说合唱是声乐的最高体现。为了更好地提高、督促合唱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合唱水平,我校每年都举办合唱比赛两次,基本上做到学生人人参与,在排练中展示自己,在比赛中认识自己,来达到相互促进技能提高,共同提高专业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基础学科《视唱练耳》在合唱排练中的重要体现
合唱排练是对中职生《视唱练耳》的严峻考验。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旋律是音乐的生命,速度是音乐的灵魂。试想,一个视唱练耳不好的学生怎么可能练成一部成功的合唱作品呢?打铁还需自身硬,当学生的节奏、音准或速度等出现了问题时,势必会影响到曲子的和声效果,严重的会造成合唱作品的面目全非,完全背离作曲者的意图,产生事与愿违的反面效果。这就需要学生全面提高对《视唱练耳》基础学科认识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只有这样,当具体运用到课堂或专业作品中时,才不会有“临时抱佛脚”的被动局面。
三、合唱能提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合唱排练、演唱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器官进行体验,从中发现音乐作品蕴含的的美。教师入“角色”,学“入境”,将抽象的审美思维上到丰富的审美想象,达到审美的领悟,激发审美的情趣。记得一堂班级合唱公开课,课程内容是三声部合唱《红豆词》,我从红楼梦入手,引出贾宝玉、林黛玉,并把女生青春期多愁善感的特性“添油加醋”地渲染了一下,结果,没想到的是居然有学生唱红了眼眶,一不留神,我也眼泪打湿了眼睛。不用多解释,因为学生已经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美,而这不正是我们音乐教育追求的目的吗?
四、合唱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贝多芬说过:“音乐不在谱上,而在谱子之外。”在合唱活动中,教师根据作曲家的立意,理解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充分开展想象,然后再做出演唱艺术上的处理,包括音色、气息、咬字、演唱形式甚至服装道具,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在班级合唱训练中,我不仅仅注重学生演唱技巧的提升,同时还会在课堂上灌输指挥的知识,因此,在班级合唱比赛中,展现了许多优秀的小指挥。科学的合唱活动是要让学生明白,音乐是表现情感方面的手段和工具,一切音乐活动,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合唱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唱使学生的组织合作能力、毅力、自我约束力、自控力、规矩做事等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这些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了,团结互助的场面多了,竞争意识提高了,校园总是充满歌声和欢笑。学生精神焕发、学校朝气蓬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总之,合唱因其具有人人可参与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体现在合唱团的每个学生当中,形成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性活动,要想完美的表现一首合唱作品的内容,必须严格的在整齐、协调一致和统一的基础上,发挥群体的自觉参与意识及高度合作精神,再将这种精神深入音乐表现之中,在指挥的作用下,使集体力量得到弘扬。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队员情结之高涨、群情激昂、争先恐后的场面恐怕超过了歌咏比赛本身的意义,这种热情充分体现着一种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凝聚力,体现着一种高度自觉的协调一致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经常组织合唱训练对于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团结协作精神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合唱指挥课中对学生的这些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