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的冷思考
2015-09-15李碧武
李碧武
摘要:“互联网+”,当前已成为一个热度很高的组合词。但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其还不了解,或者对其有所了解但在认识上却存在不少误区。本文试图对“互联网+教育”作一番探究,以厘清其中的几个问题,如“互联网+”究竟是什么,“互联网+”和“+互联网”有什么不同,“互联网+教育”究竟有些什么内容,我们应如何面对“互联网+教育”等。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互联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7-0096-04
“互联网+”,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李克强总理提及后,已迅速成为万众瞩目、炙手可热的一个组合词。一时间,“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等,各种“+”甚嚣尘上。特别是“互联网+教育”,更成为时下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直饱受诟病的中国教育,前面戴上互联网这个时髦的帽子,似乎一下子就华丽转身,完美升级,成了耀眼的明星了。
笔者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员,长年致力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欢呼雀跃、深感振奋的同时,又在热闹纷繁的表象下,感到一丝隐忧。因为甫一开始,各类媒体上就有不少误见流行,如认为只要教育一触网,就是“互联网+教育”了,或有人干脆认为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等等。因此,笔者深感有必要对“互联网+教育”作一番热潮之下的冷思考,厘清其中的几个问题,以试图找准我们教育人在历史性的机遇面前,如何以正确的姿态迎接挑战。
● 互联网特质与互联网思维
要弄清楚什么是“互联网+”,有必要先来了解互联网的特质、互联网精神内核及互联网思维究竟是什么。
1.互联网特质
互联网(Internet),因发音又被称为因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联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的国际网络。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结构。
开放、平等、协作、分享,是互联网的精神特质。而互联网的技术特质决定着它既没有时间界限也没有地域界限,它无时、无处不在。互联网的开放精神不仅仅体现在物理时空的开放上,更体现在人们的思维空间的开放上。互联网的分享精神是互联网发展的源动力。技术虽然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却不是关键,关键是应用。
互联网既然能贯通时空,就能打破打穿限制,重构时空秩序,就能重构新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形态。这,正是互联网改变人类社会的技术特质和物理基础。
2.互联网思维
关于互联网思维,目前并无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定义,按照目前网络上通用的说法,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笔者认为,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以互联网技术特征为基础,以开放、平等、共享的互联网精神为内核,富有颠覆性、创造性、包容性的思维。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等人将互联网思维,归纳为几个方面: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跨界思维等。
互联网思维最突出的特性是颠覆与重构,因此甚至可以简单地说:互联网思维就是重构思维的思维。
要说明的是,互联网思维并非互联网所独有,互联网思维也并不是只能适用于互联网,但只有互联网汇集了这一类思维,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整体思维属性的群思维、泛思维。互联网思维也并非是经济经营类所独有的思维,而是可以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改造或再造社会生活进程,进而影响人类社会发展。
● 深度解析“互联网+”
1.何谓“互联网+”
按照目前网上流行的说法,“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按照这个说法,“互联网+”只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而互联网其实已经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而且将越来越巨大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形态,而应该是一种互联网思维观照下的行为模式和运动过程。
所以笔者觉得有必要重新定义一下“互联网+”:遵循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从底层重构或改造这些传统行业,从而促进行业高效率高质量发展的行为模式或运动过程。
2.“互联网+”与“+互联网”
在上述对“互联网+”的定义中,强调了“从底层重构或改造”。而在“互联网+”提出之前的若干年里,互联网对我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主要是表层的、局部的、阶段性的,有别于“互联网+”的底层改造,因此这样一些作用和影响,可称为“+互联网”,这是与“互联网+”有本质区别的。而目前公众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错以为“+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从而导致了一些所谓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出现方向性的偏差,就不足为奇了。
“互联网+”与“+互联网”的联系和区别如下,联系:“互联网+”与“+互联网”都遵循互联网特质,奉行互联网精神,具有类同的基本属性。区别:①“互联网+”的影响是深层次的,是从事物最底层架构着手的,从最顽固的传统处改造,而“+互联网”是浅层的,从表面和容易改造的地方入手;②“互联网+”的影响是全面的、全局性的,而“+互联网”只是局部的、片面的;③“互联网+”的影响是全程的、长期的,“+互联网”可能只是短暂的、阶段性的;④在“互联网+”模式中,互联网是基础、是平台,而在“+互联网”模式中,互联网只是辅助、是工具;“互联网+”是混合式的“化学反应”,而“+互联网”只是叠加型的“物理作用”。
从上述比较中,可以看出,“+互联网”只是“互联网+”的萌芽阶段或初始状态。但并不是说,“+互联网”一定能自然成长为“互联网+”,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和合适的外部环境,“+互联网”的幼苗就不一定能长成“互联网+”的参天大树,也许会畸变为微缩的盆景,而永远只是“+互联网”而已。
● “互联网+教育”究竟是什么
时下有一个流传较广的有关“互联网+教育”的谬误,认为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这个说法,片面理解了“互联网+教育”,大大收缩了“互联网+教育”的外延与内涵,其实还是误入了“+互联网”的思维模式。
笔者认为,“互联网+教育”是在尊重教育本质特性的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重塑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工具、方法的过程。
“互联网+教育”,从本质上看,是对传统教育的底层重构,从应用形态上来看,有“互联网+教育管理”,有“互联网+课程”,有“互联网+教学”等,绝非在线教育所能完全包容的。
“互联网+教育”,首先要建设满足教育应用需要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出台后,各地自上而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通两平台”建设,这些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成,为国家的“互联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当前情况来看,“互联网+教育”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互联网+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因素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互联网+教育管理”在现阶段可等同于教育管理信息化。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互联网+教育管理”应该是更高形态、更高水平的教育管理信息化。
目前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还处在典型的“教育管理+互联网”阶段,基本表现为信息的网上发布,档案的电子归集,所谓的“无纸化办公”,也只不过是将传统的纸上信息加工简单地变为电脑加工而已,本质上没有变化,并未从管理科学的角度,依照系统论和互联网思维从底层重构管理流程。
如果用“互联网+”模式来改造传统的教育管理,首先应从底层,从基础数据层来构建管理模型,即从人员(学生、教职工、管理人员)、校产、资源等所有教育体系构成元素中采集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平台,构成教育管理的基础平台。
底层管理技术平台具备后,管理体系的重构将是不可避免的。这种重构包括管理机构的调整、管理层级的变化、管理制度的更新、管理流程的再造与优化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从底层技术平台依托(硬件层面)到人事制度(软的层面)都必须用互联网时代的行为模式来重塑。这才是“互联网+教育管理”的变革方向。
2.互联网+教师
互联网+教师,是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如何适应和如何应对新形态新挑战的问题。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植入“互联网基因”。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技能。二是教师的教学组织形态要适应“互联网化”。要能够实现从固定时空教学到在线教学,从单一模式教学到多种模式或混合模式教学的转变。三是“教学众筹”等新型教育行为模式会出现。通过互联网汇聚具有多种教学专长的各类教学人员,共同协作分工,从而完成某一大型教育教学项目的众筹模式,也许会成为未来教育新常态。教师通过互联网贡献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技能,可以使自己的教学影响力发挥到极致。
3.互联网+课程
互联网将让课程内容、课程外在形态、课程组织方式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互联网资源很丰富,因此学校课程内容将大大拓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领域前沿知识都将快速刷新目前正在开展的校本课程,并改变统一课程内容陈旧的现状;互联网技术的渗透、课程的外在封装形式会更先进、更立体,富媒体化、可视化、智能化、交互性成为互联网课程的特质,学习内容将更直观清晰、更人性化;传统课程组织和教材编写过程封闭、冗长,在互联网中,课程单元的组织和编写也许会像维基百科一样,采取开放式组织形式,由一群具备相应资历并合法注册的专业人士,借助网络平台,协作组织、编写、封装等,使得互联网+课程更全面、更科学、更多元。
4.互联网+教学
依托互联网,教学已不囿于固定场所和固定时间。关键是,教学的外在形式和组织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没有围墙的学校、没有课桌的教室、没有教师的课堂,都可以是“互联网+教学”的新型组成方式。另外,传统教学中由教师组织和主讲的形态,可以变成学生打破时空限制的自主学习,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如翻转课堂等。在这样的组织形态下,可以实现教师的差异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5.互联网+学习
依托互联网,可实现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互联网+学习”的几个主要特征:一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支架支撑学习;二是学习资源让学习活动充分延展;三是即时反馈工具让学习效果得到监控;四是大数据积淀让学习过程进一步优化。这样的学习,本质不在于随时随地学习的表象,而是学习的观念和形态的巨大变化。学生从学习的客体真正转化为主体,带着强烈的主观意愿去学,带着问题学,以自己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学,以与自己吻合的学习习惯去学,效果当然不是传统学习所能相提并论的。
● “互联网+教育”之下的冷思考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正在到来或已经悄然走近,如何面对新形势,如何面对机遇与挑战,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1.正确认识“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可以产生智慧教育,可以产生个性教育,可以产生开放教育,因此势必对相对保守固化的传统班级制教育产生冲击。
“互联网+教育”,并不是传统教育的对立面和掘墓人,而是传统教育的改造升级版,是对传统教育的传承与扬弃,会继承和强化传统教育的优势,摒弃传统教育中低效率、反人性、不公平的一面。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教育”只是教育在历史长河中的一种形态,教育会发展,会永存。“互联网+教育”是人类发展到互联网时代,教育与技术的一个最佳契合点。不要排斥,不要恐惧,应以互联网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接纳和拥抱“互联网+教育”,迎接“互联网+教育”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与挑战。
2.不应以“互联网+教育”之名行保守教育之实
教育信息化推行以来,各地积极践行,对教育教学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的做法。例如,中小学“校校通”了,管理者的思维还未通,课堂“班班通”了,但教师的方法还未通,平台上学习空间“人人通”了,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路径无法通。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的做法,将传统的教育模式、体系搬到互联网上,完成简单的“技术复制”,但并无结构性变革,无教育内核的更新,就不是“互联网+教育”,至多只是“教育+互联网”。甚至只是“新瓶装旧药”,是僵化落后教育的“易容版”。
又如,有的学校有了交互式教学终端,教学还是用简单的PPT投影,缺乏教学互动;有的学校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却只能在纸质阅读材料里去探索;有的学校校校通、班班通了,常规教学中却切断网络,禁止使用任何移动设备,即使偶尔通了网,也只是让学生下载考试题,等等。这些都是与“互联网+教育”相违背的做法。
3.致力于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毋庸置疑,在“互联网+教育”的新型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水平、信息化综合应用能力,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为应对新形势,教育部于2014年5月出台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对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充分说明,不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形势,没有合格的信息化师资,“互联网+教育”只能是空谈。
● 结语
“互联网+教育”的浪潮席卷而来,代表了教育发展的趋势。顺应时势,认清本源,积极作为,应是大时代中我们每位教育人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好搜百科.互联网精神[EB/OL].http://baike.haosou.com/doc/6417700-6631372.html.
[2]好搜百科.互联网+[EB/OL].http://baike.haosou.com/doc/7869991-8144086.html.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www.moe.edu.cn,2010.
[4]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5]周鸿祎.周鸿祎自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6]蔡伟.“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5-04-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