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纪念性报道的创新与思考
2015-05-30孙利王志龙
孙利 王志龙
【摘 要】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策划推出的特别节目《难忘二战岁月 共同历史记忆》对传统的纪念性报道进行了大胆创新,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主题深邃、选题新颖,立足中俄两国历史和现实的友好关系,注重挖掘历史背后的故事;二是创新报道方式,以“记者+专家”“文献研究+现场寻访”“高端策划+平民表达”等形式,对纪念性报道的采编流程和展现形式进行了大胆探索;三是依托互联网,融入媒体融合理念,有效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
【关键词】纪念性报道 广播军事节目 新媒体 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纪念性报道是新闻传播领域一种特殊的报道形态。一般认为纪念性报道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人物或历史纪念而展开的报道,它是基于对新闻题材而划分的一种报道形态。”①这类报道贯通历史与现实,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重要事件进行寻访和追忆,集中体现了新闻作品传承文化的职能。2015年5月6日至1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国防时空》栏目推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节目《难忘二战岁月 共同历史记忆》,连续播出《中国人的卫国战争纪念章》《抗战“新丝绸之路”》《奋战在国际大通道上》等7期节目,以现场寻访的形式,真实再现了1937年至1941年间,中苏两国人民相互支援、密切合作、建立“西北国际战略大通道”等历史故事,形成了积极正面的舆论声势。这组报道在宣传抗战胜利成果、振奋民族精神、引导国际舆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选题策划、报道方式和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
一、选题新颖,视角独特,契合时宜
纪念性报道的目的不在于进行单纯的信息传播,而是要依据当下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对过去的人或事进行重新解读,从中提炼出新的精神,以此来凝聚人心,感召民众,推动社会进步。”②《难忘二战岁月 共同历史记忆》以回顾中苏两国同仇敌忾、并肩作战的二战岁月为主题,以寻访中苏两国军民开辟“西北国际战略大通道”的非凡历程为主线,热情讴歌了两国传统友谊,深刻揭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离不开中俄两国的团结合作。
(一)视角广阔,集中展现中俄两国传统友谊
纪念性报道一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复进行,但多次重复之后,受众审美疲劳,报道便很难出彩,这就对报道者的新闻策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5年年初,中央电台军事中心邀请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军事博物馆、解放军出版社等单位专家学者进行多轮选题策划,提出了寻访抗战老兵、抗战名将、抗战名城等10余个报道角度,由于大多数视角在以往的纪念性报道中已经有所体现,最终决定抗战胜利70周年报道应该围绕“两个胜利”,站在两国共同纪念的国际视角破题。一方面展现苏联援华的举措,另一方面增加中国参与苏联卫国战争、中苏官兵在东北共同抗击日本军队等主线,以充分展现两国在战斗中结下的深厚友谊。于是,《难忘二战岁月 共同历史记忆》被赋予了深邃的主题和与众不同的新意,一经播出,便在全国媒体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新闻大战”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广大受众的欢迎和肯定。
(二)内容新颖,大胆挖掘历史背后的新闻故事
纪念性报道贵在求新。《难忘二战岁月 共同历史记忆》独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如:李敏讲述的贺子珍、毛岸英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经过;刘亚楼之子讲述的刘亚楼准确预见了德军进攻路线等。一般而言,“在已经定型的历史轨迹、结论和众人皆知的事件中,仍有大量鲜为人知的人和事,仍有大量有待发现、未曾披露的真实”,③如果能挖掘到此类富有生命力的史料,将大大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新闻性,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西北国际大通道”这一史实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新闻本身的价值看,美国援华的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已被媒体大量报道,但我国媒体很少对苏联援华的“西北国际大通道”进行深入报道。中央电台从中苏两国并肩战斗的独特历史角度切入进行大型报道,也是国内媒体首次全方位展示中苏“西北国际战略大通道”。从现实状况来看,“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中国的“西北角”被全世界广泛关注,宣传历史上的“西北国际大通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专家认为,这是我国主流媒体首次对中苏军民共同开辟的“西北国际战略大通道”进行全面报道,填补了多项空白,既具独特的宣传价值,又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实践证明,纪念性报道未必就是“炒冷饭”,新颖独家的报道内容再次为节目加了分。
(三)时机准确,凸显重大历史事件的现实价值
有研究者认为:“纪念性报道,在一定范畴上属于 ‘史料新闻,是历史事实在今天的再度传播,内容相对静态,缺少变动,有的还‘非事件化或‘事件碎片化。”④因此,针对过去发生的事件,必须设法凸显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实现历史和现实有效对接。从时机上看,《难忘二战岁月·共同历史记忆》选择在国际社会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的时机推出,可谓 “应天时、承地利”,既有力配合了习主席出访俄罗斯参加红场阅兵等相关纪念活动,又恰到好处地呼应了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斗争形势,给妄图否认二战历史并蠢蠢欲动的日本右翼势力以强有力的震慑,为全世界人民敲响了珍爱和平的警钟。
不管在哪个国家,受众都是从当下的兴趣及其面临的现实关切出发,从曾经发生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因此,纪念性报道的价值绝不仅是对历史的简单重温与回溯,而在于其所引发的反思及对今天和未来生活的启示。如《难忘二战岁月 共同历史记忆》第7集《真诚的盟友》中专家所说的:“在纪念一个以千百万人的死亡为代价的胜利日时,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军队都应该深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让和平永驻人间!”
二、创新报道方式,注重个性化呈现
注重报道方式的创新,进行个性化呈现,是纪念性报道获得较好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难忘二战岁月 共同历史记忆》成功的秘诀之一。广播新闻报道主要借助声音来传递信息,在报道中巧妙融入多元化音响,合理配置不同的现场角色,能够最大程度地为听众营造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
(一)“记者+专家”的报道团队
以往的纪念性报道主要是依靠记者采访,而在这组报道中,采用了“记者+专家”的模式,邀请了专门研究苏联援华抗战史的国防大学副教授刘波等一路随行,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进行详细介绍和深度解读。在“记者+专家”的采访模式中,记者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报道所涉及到的每个村庄都要亲临现场,采访组实地采访、查看,尽可能地找到事件的亲历者、亲见者或当事人的家人,落实人物见证,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每次采访时,记者都会根据之前搜集的资料对相关背景进行串场,抛出话题让学者专家现场解读、现场讲述,在采访当地群众时,则注重对寻访过程的展现,通过专家现场解读补充相关史实。
此外,《难忘二战岁月·共同历史记忆》还通过巧妙协调,与当地文史专家紧密配合,在最终呈现的节目中,不同的元素灵活穿插,以平易近人的寻访形式拉近了专家与听众的距离。比如:报道中记者对于诞生在“西北国际大通道”上的维吾尔族叙事体民歌《马车夫之歌》、作家茅盾创作的《筑路歌》的介绍都和专家解读融为一体,做到现实与历史的巧妙结合,把历史事件演绎得既厚重大气,又引人入胜。
(二)“文献研究+现场寻访”的报道思路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纪念性报道中,如何逼近时过境迁的“历史真实”是报道者面临的一大难题。《难忘二战岁月 共同历史记忆》报道组创造性地将文献研究和现场寻访结合起来,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在确定主题后,中央电台军事宣传中心便组成专项任务组,先后走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俄罗斯驻华使馆、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累计查询了一千多万字的中文、英文、俄文文献专著。报道组还十分重视从当地挖掘第一手资料,探访了伊犁、乌鲁木齐、哈密、武汉等地大大小小数十个档案馆、史料馆、八路军纪念馆,翻阅查找了数万份(件)文物和档案。
在充分研究文献基础上,《难忘二战岁月·共同历史记忆》报道组沿着“西北国际大通道”依次奔赴新疆、甘肃、湖北等地寻访,根据在当地找到的档案史料以及专家学者的讲述,采访组一行深入当年苏联援建的伊犁艾林巴克航空教导队旧址、果子沟天山公路、新二台转运站等历史遗迹进行探访,先后采访了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刘亚楼的儿子刘煜奋等多位重要历史见证人以及国民政府参与苏联援华工作的相关当事人,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实现了“文献研究”和“现场寻访”的有机结合,有效增强了报道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三)“史实+故事”的报道方式
坚持站位点要高,立足点要实,表达要接地气,这是纪念性报道吸引受众的关键。《难忘二战岁月 共同历史记忆》报道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现实的描绘,具有较强的历史纵深感和厚重感。该节目既注重讲述中国共产党人做出的巨大贡献,也着力叙述了当时国民政府及地方军阀发挥的积极作用;既列数众多优秀中华儿女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特殊表现,也介绍了苏联对中国抗战的大力援助,体现了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精神。坚持以史料和史实说话,用事例和实物作证,呈现在节目中的历史遗迹、文物以及两国军民并肩战斗的动人故事,成为中苏两国共同打击日本法西斯的历史见证。
在坚持“用史实说话”的同时,节目还倾向于叙述视角的平民化,即注重讲好故事,用细节打动人,通过关注个体的故事和命运来展现抗日战争的宏大主题是《难忘二战岁月 共同历史记忆》的鲜明特色。“人是构成新闻事件的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就有性格、有命运,他的经历就有情节、有故事。”⑤节目通过现场音响和历史音响,成功塑造了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伊宁航校学员王光复、维吾尔族车夫扎伊尔等人物形象,报道显得鲜活而富有感染力。有听众来信反馈:听完《国防时空》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特别节目,由衷感到自己仿佛读完一部厚重的二战历史大书……那血洒长空、英勇无畏的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和无数援华抗战而壮烈牺牲的苏联无名英雄,都深刻留在我的脑海中。
三、融合报道,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互联网思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导理念,是当代高科技与文化创意跨界融合实践的新思维方式,是科技革命中范式转换的必然成果。”⑥长期以来,纪念性报道或多或少存在“有强势无强效”的现象。在媒体融合时代,纪念性报道必须借助互联网思维,积极创新报道模式。
(一)理念前沿:善于利用互联网思维运作新闻
《难忘二战岁月·共同历史记忆》栏目在选题策划、采访过程、产品制作、节目推送等环节着力融入互联网思维,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重视利用新媒体的使用黏性强的特点,用微博、微信进行信息推送,有效增强了信息传播速度和新闻传播效果。在媒体融合时代,多媒体数字产品是对单媒体技术与资源的重组,它借助数字化的平台,将单一的新闻产品立体化,同一种新闻素材可以被加工成多种新闻产品汇入一个数字平台,再根据受众需求进行组合与分装。《难忘二战岁月·共同历史记忆》栏目在前期策划、实施采访和形成报道等阶段,始终坚持“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组织得力:搭建全媒体报道平台
《难忘二战岁月 共同历史记忆》报道组注重新媒体的作用,建立了传统的广播媒体和新媒体联动机制,对重点宣传项目、报道活动实施“协同化作战”,运用多种媒体同时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报道,分众化传播赢得了更多读者关注,增强了吸引力、传播力和引导力,提升了媒体整体的品牌形象。军事中心协调中央电台融媒体指挥中心,安排视频采访力量,协调中国之声、央广网等微信公共账号,加大新媒体推广力度,形成宣传合力,节目组还在微博、微信、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宣传报道,以新媒体的影响力扩大传播效果。网友在“中国之声”“中国之声国防时空”“央广军事”微博、微信上留言表示,节目重视发挥广播优势,运用全媒体手段呈现,生动体现了当年开辟抗战新丝绸之路的神奇与艰辛,也集中展现了发生在“西北国际大通道”上的动人故事。
(三)产品多元:满足融合报道的分众化需求
在传统的纪念性报道中,形式单一的新闻报道占据主体,很难适应不同受众的接收习惯。而随着传播领域“分众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新闻报道应根据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内容需求等,对产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的设置,实施差异化操作。《难忘二战岁月·共同历史记忆》报道组在采访过程中,采集了音频、视频、图像等素材,中央电台军事宣传中心、融媒体中心将其加工成视频产品和微信专题,在习主席出访俄罗斯红场阅兵期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统广播和新媒体宣传阵地隆重推出,这一报道在军地史学界、媒体同行和广大听众、网友中均产生了强烈反响。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南京政治学院)
注 释
①陈璐霞 《人民网与新浪网建党90周年专题报道比较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②葛志军 《让静态的史料动起来——以衢州晚报为例》,载《新闻实践》2012年第2期。
③杨琴 《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④罗建华 《激发当下公众的兴奋点——以〈武汉晨报〉为例简析纪念性报道的策划》,载《新闻记者》2012年第5期。
⑤欧灿 《旧闻翻新:增强重大纪念性报道的可读性》,载《军事记者》2009年第7期。
⑥金元浦 《互联网思维:科技革命时代的范式变革》,载《福建论坛》2014年第10期。
(本文编辑:肖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