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2016-08-26崔士鑫
崔士鑫
内容提 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和冲击,对文字类稿件及报纸编校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本文结合近几年发生的报道差错实例,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报纸编校质量、防错纠错。
关键词 报纸 编校 差错 新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传播形态和方式多样复杂,媒体出现报道差错的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文字稿件始终是各类报道方式与传播形态的源头。报纸最以文字稿件见长,因此本文就以报纸为例,说明新媒体环境下重视文字稿件编校质量、防止报道差错的意义,分析常见报道差错的原因,探讨如何多环节把关互补提高文字稿件编校质量,防止报道差错。
一、新媒体时代,报道差错更非“小事”
近年来,新媒体竞争的快节奏、高时效,引发了媒体人抢眼球、找噱头、寻求轰动效应的强烈冲动,重编校质量、防报道差错的意识有所弱化。同时,新媒体快速传播的特点,又将媒体出现差错、偏差的影响急剧放大。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精心打造的新闻作品可能闻者寥寥,一旦出现差错,有时只是关键字的一字之差、一词之错,就会被大肆炒作,造成恶劣影响。这方面的教训不可谓不沉痛。
因此,越是在众声喧嚣的新媒体时代,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主流媒体,更要始终牢记“报道差错非小事”的原则,明确自身肩负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神圣职责,明确提高编校质量、防止报道差错对提升媒体公信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首先,媒体编校质量是彰显媒体权威性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媒体可信程度的重要手段。传统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发出权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为什么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人们要确认一个重要新闻真实性的时候,还是要看传统媒体?因为他们认为传统媒体的特点就是准确、严谨。这是传统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所,不能丢弃。如果报道差错很多,被人当成嘲讽对象,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可信度会大打折扣。
其次,媒体编校质量是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的必要前提,是对受众高度尊重的重要体现。人们对传统媒体的报道风格可能有不同意见,但是到现在为止,人们对传统媒体的看法,特别是对大报大社比如党报的看法,在文字语法等编校质量方面,仍有很高的美誉度。如果报道差错不断,美誉度降低,既是对受众的不尊重,也势必会进一步削弱传统媒体在受众中的影响力与媒体本身的竞争力。
第三,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肩负着语言文字规范的职责,起着有序吸纳新词、消除语言不规范及语言滥用的作用。新媒体的兴起,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许多网络语言、外语中硬译的语言词汇等,不可避免渗透到传统媒体的报道中,语言文字的规范性面临着严峻挑战。语言是发展的,对网言网语、新词术语等,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拒之门外。同时也应认识到,作为受众面广、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传统媒体,哪些网言网语、新词术语可以采用,哪些应予摒弃,有很强大的指向标作用。媒体编校质量提高、差错减少,可以保证新闻报道从内容到语言上的准确性、规范性。反之,将会加剧语言滥用现象,有出现更多报道差错的可能。
第四,媒体越重视编校质量,就越有助于形成良好氛围,引导新闻从业人员养成“严、细、深、实”的作风。进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意识和素质,提升新闻品质,使防止差错有深厚的思想基础、良好的作风养成、永恒的质量追求。反之,报道差错就可能无孔不入,随时随地出现。
二、主客观兼具,出错原因更趋复杂
就文字稿件而言,出现报道差错的种类,主要包括政治性差错、事实性差错和文字性差错。传统媒体由于程序相对严密、把关比较严格,明显的政治性差错、事实性差错不易出现,反而往往因文字性乃至技术性的“低级错误”,造成比较大的政治影响。特别是由于电脑写作与编辑的日益普及,网络资料的大量引用,以及新媒体时代新闻竞争所带来的“抢新闻”“博眼球”的风气等,这类文字性、技术性差错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有的造成很大负面影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损伤媒体公信力。
复制粘贴,手一抖就会捅出大篓子。电脑在带来采编便利的同时,如果操作时不瞻前顾后,细致操作,认真核对,往往不经意间就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差错。如某南方省级党报报道“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主要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却误将同一版面上一名官员因贪污和受贿被查处消息中的“因贪污和受贿”,复制替换了前文的“组织”二字,造成了不良政治影响。
快捷输入,字母一颠倒表述面目全非。中文输入法素有“万码奔腾”之称,根据不同人群的特殊喜好和使用更便捷,不同的中文输入法应运而生,各类快捷输入也不断被开发。在使用这些类型不同的输入法与快捷输入时,如果录入后不认真校对,就会出现不可思议的差错。比如,东北某晚报把“线索”打成了“线所”;东南一省会党报把“鼓励推动重心下移”写成了“鼓楼推动重心下移”。更离谱的是南方某报,把一位市委书记在开幕式上“致辞”打成了“辞职”。
引用网络资料,转来转去南辕北辙。网络的海量信息,给新闻从业者提供了获取信息的多种渠道,但如果不注意甄别和追本溯源,贸然加以引用,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甚至在转述中扭曲原意。比如中央某报在引用一份外文转译的资料时,把原文的“仅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就完成了1230次跨境并购交易”的“第三季度”,错成了“前三季度”。一字之差,数据严重失实。
常用外媒信息,造成政治敏锐性下降。随着对外开放力度加大、程度加深,阅看和参考外媒的渠道越来越通畅。有些媒体直接引用外媒的数据与说法,天长日久,不但报道方式与语言风格受外媒影响,当事涉政治问题时,也缺乏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在无关政治问题报道中,有时也会出现政治性差错。比如华东一份发行量很大的都市报,在报道中就采用了“首批中港互认基金获准发售”的大标题。“中港”正确的说法应是“内地与香港”。
网言微语,降低年轻新闻从业者的文字敏感度。新媒体时代,网络影响无处不在。尤其是网言网语、微言微语等,对年轻新闻从业人员影响很大。网上聊天或发微信短信,为图简便,往往各种同音形近字混用,使不少人尤其是年青人对文字与语法等差错的心理容忍度大大提升,敏感度大大降低。比如许多年青人“的”“地”“得”不分。又如北方某晚报把“助纣为虐”刊成“助咒为虐”,某杂志将“哪怕”“竟然”刊成“那怕”“竟然”等。
读图时代,图片也成为报道差错重灾区。新媒体催生的“快阅读”“浅阅读”,促使媒体更多使用照片、图表等吸引读者。大量使用照片、图表,如果不注意用图规范和认真审图,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比如某财经类报纸在报道“中国与全球资源相互依赖有多强”和“全球投资企业家最担心的风险是什么”时,文中的地图漏绘了我国与相邻国家有争议的一个重要地区。又如一家科普博览类报纸,在刊用一张1937年延安时期的人物合照时,说明中把图中人物全部弄错。
抢发新闻,淡化了记者与编辑的层层把关意识。新媒体时代传播节奏加快,“抢新闻”成为常态。为了争抢第一时间,记者往往稿子一写完就出手,编辑也无意间放宽了把关尺度,“一遍稿”“一遍版”的现象日益突出,出错几率随之上升。比如某党报把某高校“副教授周凯”错成了“教授周凯副”。又如某地级党报在同一篇有关当地凶杀案的报道中,凶手一会儿是“廖某”。一会儿又变成了“缪某”。
三、多环节互补,新招数化解新难题
数字化是新媒体最显著的特征,交互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数字化与交互性加快了媒体信息采集与传播的节奏,提供了更为繁多的采编技术手段,增加了媒体出现差错的概率,但也给新媒体环境下防止差错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手段。新媒体环境下防范报道差错,除了继承传统主流媒体良好的新闻工作传统,强调严肃纪律与严谨作风,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外,更需强调多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从管理层到采编一线多层次、以及采编校多环节,加强交流互补,破解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差错风险。
在媒体领导层方面,要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编校质量所面临的新挑战,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出现报道差错的新特点与规律,积极探索利用新的技术手段,规范业务流程,提高编采人员的质量意识。为防范报道差错打牢思想与制度基础。比如,对新闻从业人员,既要抓好导向性政治性培训,也需重视基础的文字技能考核与培养。传统上不少报社的编辑部门会把积累下来的最基本的新闻采编ABC编成《编辑实用手册》之类,有较好的提质防错效果。新媒体时代,更有条件将其编成电子版的相关资料集,并保持随时更新。不仅编辑、校对要随时学习、参考,特别是记者也要认真学习,随时关注。
在记者方面,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技术便利,让记者把好第一关,写稿当好第一编。一名好记者,首先要能当好自己稿件的编辑校对。要非常善于对自己的稿件删繁就简、提炼标题等等。这些一般被认为是编辑校对所应具备的功夫,如果记者不具备,他不但很难成为一名好记者,在报道中出现差错的几率也相对升高。一般在报社采编人员规范中,通常也都会有要求记者把好第一关的要求,比如要对时间、地点、人名、单位名称、身份、数据等,进行认真核实和向被采访人反复求证。目前则可以更多利用技术手段,比如在记者稿件提交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设置相关提醒式的问题,督促记者再次对稿件所述事实进行核对,不要一味求快,确定不留下任何疑点,确保稿件相关内容的准确性。
在编辑层面,提升全方位的质量意识,不但追求稿件与版面出新出彩,同时要关注内容上的不出漏出错。最重要的是这一条:永远保持质疑态度,不轻信经验和记忆。在校对环节,要重视校对工作的专业化。校对与编辑工作关系密切,但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因为从阅读目的看,编辑是“线性阅读”,即看稿主要是看是不是符合版面需要,顺便改正其中的错误。校对是“点性阅读”,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差错,绝不允许像看小说一样得意忘言,而是要“得字忘意”,专注于每个字词、字母或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甚至可以不知道这篇文章整体在说什么。从校正性质看,同样是改正错误,编辑是“自校”,校对是“他校”。同一稿件的处理往往是同一编辑,但校对往往采用一二遍稿交叉校对方法,即同一篇稿由不同的人来校对。即使是同一位校对来校,他也会不管稿子内容是否熟悉,像看头一遍稿一样专注于发现差错。从版面校对分工看,编辑“追求出彩”,更注重版式的美观、标题的提炼,难免对文字有所疏漏。而校对的关注点是“防止差错”,专注于发现问题、排除差错。因此,编辑与校对两者着眼点与兴奋点有很大差异,可以相互补充,不能完全代替。
在编采反馈方面,需建立与编校质量有关的编采反馈机制。与策划上的编采协调不同,与编校质量有关的编采沟通不能大而化之,一两周才开一次协调会,应随时反馈,一字一词消灭瑕疵,日积月累,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笔者在《西藏日报》工作时,主要通过两个平台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记者部有《编辑动态简报》,每周将发现的记者写稿中的差错等问题,编成简报后发给每个记者。另一个平台是每天的总编辑评报,把刊出后发现的差错及被夜班编辑校对等消灭的差错通过评报张贴于评报栏,提醒编辑与记者注意。现在微信等新的交流手段比较普及,可以通过建立编采微信群等方式,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向所有编采人员进行提醒,效率高,效果好。在制度方面,每当媒体本身或兄弟单位有差错发生,应通过深究差错原因,及时建立相应的防范制度与措施,不断加强规章制度的积累与完善。
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是交互性。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可以通过引入社会监督、及时发布更正等,让编采人员时刻绷紧编采质量这根弦,防止报道差错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报道差错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媒体通常比较惧怕发更正启事,认为是家丑外扬。但每天刊播那么多内容,出一点报道差错在所难免,如果敢于大大方方地纠错,反而容易获得人们的理解。如果能走得更远一些,主动发动受众为自己挑错,对挑出真正差错的还给予一定奖励,对有些人们认识含糊的差错,还可以写一些辨析评点,能增加报纸与读者的互动,赢得读者的尊重与喜爱,提高读者及潜在作者规范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从长远来看,对提升编校质量、防止报道差错,也有一定益处。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报纸本身的差错率很低,尤其要防止出现因文字技术性差错,导致出现导向性政治性的问题,才能形成与读者的良性互动,确保报纸质量与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