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文蕴巧为叶
2015-05-30沈兵
沈兵
摘要:新课程倡导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尤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将课堂教法和语文素养融合。虽说有些时候确实要依赖于“教参”,但我们的“气韵”更多源于教者自己对文本的深度挖掘后的理解感悟,以及一种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七颗钻石》;教学之后;感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15)09-0017-2
现在流行组织“同课异构”活动,笔者多次听课,学到了很多,感触也很深。
联系自己的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新授课堂,发现了种种问题,也引发了一些反思。
一、反思
其一,童话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夜里,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累倒在草地上睡着了,这表现了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所以,当她醒来的时候,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教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小问题:罐子装满了水,是不是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谁?故事里虽然没有这样说,但我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是上帝?是老天爷?是耶稣?是圣母玛利亚……(教参中注解: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想象,都不影响故事要表达的意思)事实上,课堂讲解中,学生的回答也确实丰富多彩,有的说是感动了上帝,有的说是天上的神……种种答案,学生越说越兴奋,越说越多样,甚至说出了当下流行动漫中的主人公。我在一开始也惊讶于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后,脑海中突然闪出一个念头:他们说出这么多,但本质上是相同、单一的,一律都是虚无的、异己的、外在的不可抗拒的神奇力量的化身。难道在我们学生的心目中只有这样的控制力量的形象吗?难道小姑娘的爱心就没有打动学生自己吗?难道我们的学生就没有一点点发自内心的感化吗?许多的疑问之后再细想,其实教参中这个问题在设计引导上就已经发生了偏差。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到底是谁,也许谁都可以,是爱的化身、爱的天使,但是谁都不重要,抑或谁都不是。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到我们每一个人只要都有爱,就能跟困难作斗争。并以这样的感悟为切点,引导学生联想自己身边的爱。这应该是《七颗钻石》作为童话的寓意所在。同时,也暗含了作者“道德自我修养”的主张。
如果我们按照教参,只是局限在是某一异己的控制力量的化身上,那我们永远只是情感和生活的被动者。而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作为教育者,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已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作为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更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同时也就会成为人格的健全和发展过程。伴随着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和教养。让学生真正能够成为充满爱的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心灵的建设者。这样,也许更能体现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其二,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梦见什么呢?我请学生们发挥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教参中本题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学生的回答证明了他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多半想象了一个“好梦”,找到了水,或是历经艰险找到了水,小姑娘,母亲,人们和动物的欢乐,草木丛林的复苏……也有的想象了一个“噩梦”:找不到水,小姑娘,母亲,人们和动物的悲惨命运……学生们的想象都很合理,在课堂上我也就按照教参中的注解肯定了学生们的丰富的想象力。但在課后,当我重读课文时,联系下文中小姑娘梦醒之后的“喜出望外”这个词,便可知,如果小姑娘当时做了一个梦,做的是好梦还是噩梦可以从她梦醒后的这个“喜出望外”确定一个方向了,也许也就不能含糊地认为两种梦境都具有其合理性,所以,想象尽管具有扩散性,开放性,但其实也是有条件地开放。这也提醒了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必须深入研读文本,做到用心读、调动情感去领悟,只有这样,方可品味出文本真正的内涵。同时,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时也必须注意引导点拨的方向性。
二、感悟
这就让人联想起习练书法,讲究技法和气韵,并且追求的至高境界是二者合二为一。现在想来,一名教师,一名语文教师,不也需要我们这样的技法和气韵吗?那所要追求的至高境界,我想应该是课堂教法和语文素养的融合。而我们的“技法”便是教法——虽说更多时候确实依赖于“教参”,但我们的“气韵”便是自身的语文素养——源于教者自己对文本的深度挖掘后的理解感悟,以及一种独到的见解。
习练书法,技法可以研究,只要勤奋,肯下功夫,可以由生而熟。而气韵的锤炼是与自身的修养、气度息息相关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亦如书法,教法——吟诵美读,寻章摘句,咬文嚼字,慢研细磨,品味仿写——是可以效仿,可以学习,可以研究。对于一个年轻教师而言,这并不困难,对于勤者,甚至可以很快由生而熟。而老教师在初读中正音正字,在再读中点拨学生去疏通文意,在三读中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最后再在读中去对文本质疑。一切似乎水到渠成、潜移默化、不着痕迹。我觉得,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字精妙传神,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学品位。
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语文素养”,实则就是语文老师自身的功底。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具有良好的语言功底、文学功底,有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言语技能、宽阔的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等等。所谓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只要自身的功底深厚,那课堂上便也水到渠成。我们在听一些年长的教师的课时,同样是一节,就觉得那样的课娓娓道来、温文尔雅,即便同样的“咬文嚼字、慢研细磨”,都更为潜移默化、力透纸背。其实那样的课之所以有味、厚实,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我想其本身的语文素养恐怕是最重要的。只有自身语文素养提升了,功底厚实了,才能挖掘到文本深处,体味到语言文字的美妙和奥秘,品读出语言精深的美。
同时,作为老师,有必要用自己的阅读体验,为所有学生搭建一个思维碰撞的平台。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以他们自己的体验、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习惯,去接触文本,去感悟文本,去揣摩文本。这才是真正地回归语文课。
三、结语
所以语文教师,尤其是我们年轻教师有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哪怕是课堂上琅琅的范读,哪怕是挥洒自如的板书,都渗透着你的素养,展现着你的魅力——这时内在的语文素养已经外化为你的个人魅力。如果学生轻轻地跟着你读,如果学生偷偷地着描摹着你的字,还怕他们对这堂课不感兴趣,对语文这门学科不感兴趣?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