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
2015-05-30刘玉璞
刘玉璞
摘要:翻阅近年全国中考历史试卷,不少省市都安排了历史小论文写作的题目。这给传统的历史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新剂。而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又是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者要做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历史课堂; 论文写作; 小论文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15)09-0013-2
翻阅近5年(2011—2015)全国各地初中升高中考试的历史科试卷,不少省市都安排了历史小论文写作的题目。这给传统的历史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新剂。为了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方法和策略,我们抽样调查了我们学校八年级的110名学生,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初中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心态调查与分析
表1:
[内容\&重要\&次要\&无作用\&无兴趣\&人数\&16\&24\&31\&39\&百分比\&14.5%\&21.8%\&28.2%\&35.5%\&]
上表是笔者在对历史小论文的有关内容进行说明后对学生所作的抽样调查。它反映了撰写历史小论文在初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关系到他们今后对待历史小论文写作的态度。上表调查结果表明:有28.2%的学生认为撰写历史小论文是没有作用的,有35.5%学生对此不感兴趣。说明历史小论文的撰写在学生心目中是不受重视的,这种现状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主要从内因与外因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一)内因方面
1、学生认识不足。初中学生一听说是论文写作,那一定是高深莫测的东西,认为只有教授、研究人员才能完成,因而产生畏惧心里不敢写。认为无兴趣的39人中,主要是受畏惧心理影响而提不起兴趣的。其次是受功利主义影響。调查表中认为无作用的31名学生是认为撰写历史小论文对期末考试或中考没有作用。意识不到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2、学生兴趣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现在课业负担太重,课外抽不出时间。历史教师布置写历史小论文是又增加了新的作业,产生压力,造成反感,提不起兴趣。
(二)外因方面
1、教师重视不够,指导不力。 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并没有把培养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看作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教师自己也从未下水写过文章,更没有在这方面的备课、写作和批改。
2、学校组织管理不落实。 至今,仍有部分学校没有从应试教育中转变过来。人为地把社会学科看作是“副科”。同样是征文比赛,有的学校对语文学科格外重视,但对上级发下的优秀历史小论文评比的通知却是随便丢给历史教师,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二、提高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水平的对策研究
(一)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小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主动探究的习惯。
由于初中学生的心智未完全成熟,抽象概括能力还不强,再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了被动和机械的学习模式。因此,这对要求学生能主动参与,并有创造性思考的历史小论文写作来讲就会出现种种不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顺利转轨。
1、纠正学生认识误区
首先,教师要积极向学生阐明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意义。初中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是对学生个体素质的更高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小论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看法。能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论证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为以后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也可以中外历史教学培养目标的比较来说明撰写历史小论文的重要性。以美国一部八年级(相当于我国初中2-3年级)使用的教材《一面旗帜,一个国家》(One Flag,One Land)为例,它要求培养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语言艺术能力、写作能力、演说能力、搜录资料能力、论证能力。——摘自《历史教学问题》(1999.1)。通过比较,不难看出,西方的历史教学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和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危机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解决学生矛盾心理,针对某此“知难而退”的同学,教师要理解这种心态,通过解释说明,黑板报宣传等慢慢消除。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小论文写作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它并非一定要求学生达到“发明”“创造”的标准,而是重视学习的过程,强调在历史小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所学到的历史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并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学生初次接触历史小论文,要求的形式也可多样化,如读史体会,调查报告等等。同时,降低历史小论文的要求,对从事历史小论文写作的同学发给学习资料,减免社会课作业,给学生以充足的课余时间。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过程从形式上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的基础和关键。为此,历史教师有必要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中确立“引导”型为主的教学模式,切实把学习主体放在学习者这一边,必须耐心等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欲望和理解。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了以下要点:
一是注意设疑。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历史的过去性决定了史论多是经间接的方式获取的,再加上时代的局限和史家的主观性,给质疑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教师在讲课时要把提出问题,分析思考问题的思路展现给学生,为学生作示范,例如:对某一历史事件,教师可提问学生从事件中“得到哪些启示?”、“吸取什么经验?”;对某一历史人物可问“学习什么精神或品质?”、“怎样看待?”、“如何评价?”等等,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用新观点,新角度去发表自己的独创见解。例如:教师在讲完《南京条约》后,有的同学就提出:“我国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从经济角度来讲有没有积极的意义?”、“八路军为什么要在敌后抗日”等等。总是有这样的思维问题让我们惊喜。说明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是有潜力可挖,关健在于教师怎样去引导、去设疑。
二是注意史论结合。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学习历史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因此教师在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要注意史论结合,应深入浅出地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观点去说明问题,如用阶级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分析。以评价秦始皇为例:用全面的观点去分析,既要肯定他的历史功绩,又要指出他的过失。
三是注意“二法”不可偏废。二法指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和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法。历史教学中,不仅有生动具体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可以概括,而且一系列有联系的历史概念也可概括。由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就是归纳法的应用。例如:学完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等内容,可从中概括什么历史规律。反之,也可用演绎法,从历史结论出发来寻找特殊性。例如:同样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英法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手段,而日本、俄国却采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引导学生寻找史实依据来论证。“二法”的应用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见解或突破性成果,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学生查阅资料,寻找论据首先要选定论文的题目,确定一个中心及论文写作所涉及的范围。然后,按照此中心和范围,组织4~6名学生为一课题小组,分工合作。这既提高了获取相关信息的效率,也节省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与分析,鼓励学生做必要的读书笔记。并开展寻访古迹,实地考察等社会实践形式,多方收集资料。其次,还要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提炼。通过演讲、辩论等形式,对资料作出评述。主要看收集的资料是否能作为历史小论文的论据。评述的过程就是对论据分析提炼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总体上讲,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又是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三者要做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