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二胡演奏与教学中的“歌唱性”

2015-04-29邢璐

北方音乐 2015年13期
关键词:歌唱性

邢璐

【摘要】歌唱是一种可以有效表达人类情感的音乐形式,其情感丰富、韵律连贯自如,所以,被称为音乐表现中十分重要的表达方式,可以将这一特征表述为“歌唱性”。二胡作为中国民族弓弦乐器,在演奏的过程中能够展现连贯、绵长的旋律。因此,在现阶段二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歌唱性作为基础内容,不断优化二胡教学理念。

【关键词】唱歌性;二胡教学;揉弦;唱奏

二胡演奏音色优美,接近人声,是人民群众十分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二胡作为我国主要民族拉弦乐器,是艺术教育中常备的乐器之一。在社会发展以及人民艺术逐渐提高的过程中,很多艺术院校对二胡的教学逐渐重视起来,并将二胡作为一种专业的艺术课程,不断深入到高校教学的体系之中。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二胡演奏和教学中如何处理“歌唱性”问题分析,在不同视角中对其进行了阐述,旨在为高校二胡教学内容的建立提供科学化的依据。

一、二胡演奏“歌唱性”的技术因素分析

在专业艺术院校的二胡教学中,学生的专业素质较强,对于音乐基本要素的掌握能力很好,但是,很多学生在二胡演奏的过程中,流畅性相对较弱,极大的阻碍了二胡演奏的“歌唱性”表达。因此,教师就应该通过规范的演奏以及系统的教学,首先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从而强化学生的演奏技巧,为实现二胡演奏的流畅性提供技术保障。 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会表现为:弓子抓不住琴弦、揉弦不连贯等现象。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及研究可以发现,主要是学生并没有掌握运弓、揉弦以及换把的技术,缺乏慢速乐曲的练习。其中,最为重要的缺陷性就是揉弦技术,揉弦是一种声音美化的技术形式,在演奏优美的歌唱性乐句时,需要通过揉弦来修饰。揉弦的技术主要包括滚揉、压揉、滑揉以及滚压结合的方式,滚揉主要是一种极富歌唱性的揉弦方式,手掌外侧是发力点,指关节要保持自然的松弛,滚揉的方向要正确,也就是说,手指会按照弦的方向从斜上方向斜下方连续循环运动,从而发出均匀、富有歌唱性的音波变化。

在二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揉弦的方式较为丰富,正是由于丰富性的揉弦技巧才充分表现出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魅力,同时也更好的表达出民族特征的艺术特点。所以,为了实现歌唱性的二胡教学理念,在提升学生二胡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要求学生每天练习慢长弓、揉弦以及音阶的练习,通过慢长弓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控制弓子的能力,强化乐句的完整性,换弓时应该保证手腕的变化角度达到最小、减少换弓的痕迹。其次,在二胡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小型乐曲进行歌唱性练习,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演奏的歌唱性上,从而实现曲目演奏的流畅性。

二、通过演唱乐曲感受呼吸在演奏中的作用

对于高校的二胡教学而言,教师在讲授一首曲目时,不仅应该讲解乐曲的风格、进行示范演奏,同时也应该通过歌唱演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引导学生在分析音乐内涵的同时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并掌握音乐中存在的情感。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对新作品进行反复练习,与此同时,在唱奏的同时更加清晰的划分出乐句,对音乐语言进行感受,并注意语气的变化,将自然、直接的音乐更好的表现出来。人们通过歌唱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更深切的触动我们的情怀。通过歌声的表达可以作为最直接的方法。通过与演奏的融合,可以实现艺术表达的核心理念。在唱奏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更快的掌握音乐风格,演唱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自然呼吸,从而逐渐提高呼吸在演奏中的核心作用。

三、以心唱带动双手的演奏实现情感的体验

在乐器演奏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了解乐曲的基本风格,并将这种感觉带入到二胡的演奏之中。例如,在豫剧演奏中的“心板”,也就是节奏感,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形成的。演唱中的毋需听梆子,能够充分展现乐曲的核心内容,在乐曲演奏的过程中,“心板”的存在就是对传统音乐的认知。教师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向学生介绍音乐背景,艺术风格特点,同时也应该将乐曲的技术演奏手法传达给学生,演奏中左手的揉、抹、滑以及右手的轻、重、缓等。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应该模仿教师的艺术手法,然后在加以练习,直到最后熟练的掌握。

例如,在《兰花花叙事曲》中“抬进周家”的曲目演奏中,需要学生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理解、领会,通过体验掌握音乐的背景,从而在正真意义上感悟到乐曲的情感。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在乐曲讲述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乐曲背景的讲解,进行示范演奏,从而启发学生更好的掌握乐曲表达的情感。很多学生在情感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不会全面的掌握,这时,教师讲述哭的经历,激发学生对兰花花感的体验,掌握兰花花哭泣时的呼吸、语气以及语调,从而体会到她的绝望。在“抬进周家”曲目演奏的过程中,可以将情感分为四个层次,首先,在抽泣段演奏的过程汇总,由于乐句相对较短,气息是断断续续形成的;其次,哭泣的段落应该注意乐句的连贯;再次,嚎啕大哭阶段,要注意气息长,情绪激动;最后,泣不成声阶段,应该充分表现出激动、哽咽的情感现状。在分层次演奏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从而将自己的感受更真实的融入到曲目演绎的过程中。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二胡教学的过程中,将歌唱性作为基础理念,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及规划,可以进行有效的研究。通过“歌唱性”二胡教学规划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在学习的同时,掌握很多民族风格的音乐,在唱奏的同时,体会呼吸对于演奏的重要作用。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对于学生演奏错误的地方应给予及时性的纠正,从而提升学生对演奏的理解水平,为高校艺术教学内容建立提供科学化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梁聆聆.以“歌唱性”为坐标探索二胡教学[J].中国音乐,2010,02:

230-233+237.

[2]侯雪.二胡教学中的视唱练耳训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赵元春.二胡教学实践与思考初探[D].中央音乐学院,2011.

[4]张尊连.二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音乐,2008,04:194-198.

猜你喜欢

歌唱性
二胡演奏的歌唱性追求探讨
中国现代抒情歌曲的成功之作
歌唱性是个好东西,但它到底是什么
论现代美学思潮影响下的钢琴演奏新趋向
歌唱性旋律的钢琴演奏技术探索
浅析歌唱性在音乐表演中的技巧与表现
探寻潘乔·弗拉迪盖罗夫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浅析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
范妮·沃特曼钢琴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从A大调奏呜曲D664看舒伯特奏鸣曲主题的歌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