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中的应用

2015-03-07闫建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罗非通率溶栓

闫建萍

小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中的应用

闫建萍

目的探讨小剂量替罗非班[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65]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标准溶栓治疗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梗死血管再通率、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梗死血管再通率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而血小板聚集率(35.9±5.2)%明显低于对照组(53.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出血率及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替罗非班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降低血小板聚集,提高溶栓效果。

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该病常见于欧美人群,近年来中国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明显上升。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突然性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出现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全身不适、发热,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等。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加强入院前处理。治疗原则为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1]。溶栓治疗是其常用手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非常重要。现将本院在AMI患者溶栓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标准;胸闷、胸痛症状持续30 min以上,硝酸甘油含服不能缓解;至少两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 mV、胸前导联>0.2 mV;发病6 h以内;无溶栓禁忌证。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6.7±1.2)岁;梗死位置:广泛前壁20例、前间壁25例、前侧壁18例、下壁+右室9例、下壁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溶栓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开放静脉通道,进行镇静、止痛,选择卧位,监护心电图。根据病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调脂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口服0.3 g阿司匹林、300 mg波立维,并在皮下注射5000 U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时150万U尿激酶+100 ml生理盐水于30 min内静脉滴注完。观察组在对照组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0.4 µg/(kg·min)静脉滴注30 min,再以0.15 µg/(kg·min)持续静脉滴注48 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梗死血管再通率、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梗死血管再通率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而血小板聚集率(35.9±5.2)%明显低于对照组(53.5±6.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出血率及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n(%),±s]

表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n(%),±s]

组别 例数 梗死血管再通率 用药48 h后血小板聚集率 出血发生率 病死率观察组 45 38(84.44) 35.9±5.2 7(15.56) 3(6.67)对照组 45 27(60.00) 53.5±6.8 13(28.89) 7(15.56) χ2/t 6.7015 13.7919 2.3143 1.80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目前,溶栓治疗是开通血管的首选方式。对于AMI患者来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冠脉血栓形成、冠脉狭窄或阻塞非常常见,而这个过程中血小板活化、粘附、聚集起了关键作用,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通路[2]。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非常重要。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只能阻止血小板活化谋条途径,而替罗非班则作为一种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能阻止两者的结合而抑制血栓形成[3]。同时,替罗非班还能释放收缩血管物质以及炎症因子,缓解梗死血管收缩状态及炎症反应,改善血管血流,从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梗死血管再通率以及血小板聚集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替罗非班在AMI患者溶栓治疗中应用安全有效,能促进血管再通,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高溶栓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1]刘弢,谢英,周玉杰,等.替罗非班应用时机对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2):131-134.

[2]娄唯鸣.血栓抽吸前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6):870-873.

[3]张永涛,张晓涛.小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中的应用.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2):28-29.

[4]邝日禹,曾凤兰,张云,等.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再灌注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8):636-6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075

2014-10-27]

451100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民医院内一科

猜你喜欢

罗非通率溶栓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群策群力!罗非鱼产业上下游积极扩大内销市场,今年将迎来多重利好消息(附2019罗非购苗指南)
鱼价连涨3周,广东鱼贩直接“杀”到海南塘头抢鱼,罗非鱼的春天即将到来了吗?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运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