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5-11-29王永顺
王永顺
(莒南县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600)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王永顺
(莒南县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600)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60.87%,对照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11.5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1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9.27%;发病时间<2 h时冠状动脉再通率为78.57%;发病时间在2~4 h时冠状动脉再通率为71.43%;发病时间为4~6 h时冠状动脉再通率为40.00%;发病时间在6 h以上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0%。结论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接受治疗的时间离发病时间越短,溶栓成功率越高。
心肌梗死;尿激酶;疗效观察;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AMI),又被称作急性冠脉综合征[1],是严重的冠心病类型。发病机理是冠状动脉急性完全阻塞,使部分心肌因缺血而坏死,严重者可发展为心力衰竭、休克,甚至猝死。其发病常由情绪激动、出血、剧烈体力劳动、暴饮暴食、血压迅速升高、脱水引发的休克或心律失常等情况引发,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2]。AMI的发患者群逐渐年轻化,发病急、发展快、有治疗有效的时间局限、致死率较高,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近几年来,中国AMI的出现几率有明显上升,已临近各国的平均水平,因为其起病急的发病特点,急性期的病死率达30%[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观察组男35例,女34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57.5±8.4)岁;梗死位置:下壁28例,广泛前壁9例,前壁26例,前间壁6例。对照组男38例,女31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55.5±6.8)岁;梗死位置:前间壁7例,前壁28例,下壁26例,广泛前壁8例。全部观察组患者按起病时间划分,2 h以内的有42例,2~4 h14例,4~6 h10例,>6 h的有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梗死部位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吸氧、心电监护、给予硝酸甘油、肝素钠、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等;观察组患者,在给予药品治疗前进行血常规检查。包括测量出、凝血时间,备好备用血液。然后给予阿司匹林口服片200 mg,在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溶入尿激酶100万U进行静脉滴注,在溶栓进行后的第12 h,皮下注射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4250 U,并每隔12 h进行一次注射,注射剂量根据凝血时间进行调整,持续一周。在溶栓5天后,给予阿司匹林口服,1次/d,100 mg/次。
1.3 评价标准
1.3.1 血管再通标准
主要指标:①开始输尿激酶静脉滴注后的2 h内或滴注尿激酶的任何一个0.5 h的前后比较,抬高的ST段回降>50%。②CK的酶峰值或者CK-MB出现在距发病后14 h内。次要指标:①开始输尿激酶静脉滴注后的2 h内胸痛减轻70%以上。②开始输尿激酶静脉滴注后的2 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室颤。凡是符合2项次要指标加一项主要指标或者2项主要指标的患者,判为血管再通[4]。
1.3.2 疗效评价标准
胸痛症状消失或心电图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胸痛症状明显好转或心电图情况好转判定为有效;胸痛症状和心电图变化均未好转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冠状动脉再通率
观察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60.87%,对照组的灌装动脉再通率为11.59%。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n,%)
2.2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9.27%。见表2。
R542.2
A
ISSN.2095-6681.2015.07.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