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11-20潘艳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21期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潘艳华

[摘要] 目的 分析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支架外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支架外固定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1-172-03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类型,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1-3],这是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活动机能及反应机能有明显下降,且多数合并有骨质疏松,当其遇到暴力作用时很容易发生骨折[4-5]。为研究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给予支架外固定治疗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后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5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其中男44例,女32例,年龄为60~75岁,平均(68.4±1.3)岁,受伤处为左侧46例,右侧30例。患者致伤原因为:交通意外41例,摔伤21例,其他14例。JENSEN分型Ⅰ型25例,Ⅱ型38例,Ⅲ型13例。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等基本资料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患者实施CT、X线片等明确骨折具体情况,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架外固定治疗:以常规方法在患者股骨近端和中段进行穿钉,通过支撑架对穿钉加以固定,从而对粗隆间骨折予以有效固定[6]。观察组患者先行常规患侧皮牵引术,同时对患者内科合并症给予综合治疗并择期展开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体位。于患侧大粗隆下做出一纵行切口(长度为8cm)。之后逐层切开,显露股骨大粗隆以及股骨上端。牵引复位后,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将定位器导针放入到股骨大粗隆间的最高点下3cm处,135°颈干角实施定位。从颈中心到股骨头中心将导针植入其中。于C型臂透视下根据导针所测得长度将核实的主钉置入其中,之后置入套筒钢板。确定固定良好后对手术伤口进行冲洗,并给予患者置管引流,依次关闭手术切口,结束手术。术后积极采取措施处理其他系统疾病,给予患者预防性治疗血栓以及感染发生,对于明显骨质疏松或部分严重骨折患者实施皮肤牵引治疗1~2周,并根据骨折的具体类型、术后骨折稳定情况、有无骨质疏松以及术后X线片情况判断患者能否负重。一般于术后2~10周可进行负重。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展开8~20个月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为12.5个月,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7]进行评价。优:术后随访观察,患者髋关节无明显的疼痛,且不影响正常的活动,完全恢复受伤前的生活自理能力;良:髋关节有轻度疼痛,活动度多于正常的80%,生活以及工作不受影响;中:髋关节有中等疼痛,活动受到明显的限制,生活以及工作受到影响;差:髋关节与严重的疼痛,活动受限影响较大,内固定失败[7]。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3.2±2.6)周,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8.5±1.1)周,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11.4836,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评价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照组优16例,良14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为78.9%;观察组优18例,良17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2.1%。对比可知,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98,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相关统计显示此类骨折在人体全身骨折中所占比例为1.5%左右[8-9]。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凸显下,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而如何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是骨科重要研究课题[10]。

外固定支架是股骨粗隆间骨折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手术风险小、对人体造成的干扰少等优点,然而这一方法对骨折的固定效果并不理想[11-12],同时由于钉道外露患者感染发生的机率较大,因此其临床应用十分受限。我院在为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对照组采用外支架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动力髋螺钉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可使骨折端具有动力以及静力加压效果,有利于骨折疾病的早日愈合[13]。在应用这一方法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1)在手术治疗中,应该注意固定好髋螺钉的位置。选择大粗隆基底下2.5cm处作为拉力螺钉的进针点,并将螺钉固定于压力骨小梁和股骨颈张力骨小梁之间,钉头位置为股骨头中轴,骨小梁交叉点,远离股骨头软骨板0.5~1.0cm处,选择此处,主要是因该处骨质密度比较细密[14-15]。而对于存在严重骨折不稳定或未完整进入到骨皮质内,应将骨折远端适当内移,并实施静力加压,缩小动力滑动距离,并注意适当降低拉力螺钉的剪切力以及内侧结构的压应力。(2)在治疗小粗隆骨折疾病时,不需特别强调实施解剖复位。若小粗隆附近相邻骨块较大,因尽量采取措施实施骨折复位固定。可采用内移穿钉固定内侧皮质缺损的不稳定性骨折。(3)一般国内临床主张在患者手术治疗后,应早期进行主动活动,延迟负重时间,因此髋内翻发生率较少。因此,在手术结束后,应观察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先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下肢肌力锻炼,通过必要的皮肤牵引,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通过牵引同时,有必要鼓励患者进行上肢训练、起坐以及翻身联系。当患肢可进行屈髋伸膝锻炼时,可下床进行适度的负重练习。endprint

综上所述,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可对患者骨折予以良好固定,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左伟明,蔡谦,蔡浩文.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3):351-352.

[2] 陈世豪.解剖型髋动力钢板及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45-46.

[3] 杨柳青.股骨粗隆间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67-68.

[4] 王磊,蔡建平.外固定支架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3):525-526.

[5] 周政,刘傥,沈奕.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93-195.

[6] 张旭,范永前,林伟龙,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病死原因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1):31-34.

[7] 桑建新,刘世兴,张俊杰,等.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7):847-848.

[8] 刘日锋,欧斌,耿直,等.PFNA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J].现代妇女,2014,(2):32-33.

[9] 郭旭,方忠朝,张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及康复治疗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3):330-331.

[10] 戴向华.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和PFNA内固定的对比[J].吉林医学,2014,35(10):2129-2130.

[11] 卢朝黎,李宇星.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61-63.

[12] 李建,董秀芬.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9):2-3.

[13] 潘承波,刘征,刘法银,等.PFNA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5):120-121.

[14] 闫石,刘振虹,冯振,等.应用解剖学定位方法置入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5):1199-1201.

[15] 周漪峰.外固定支架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44-45.

(收稿日期:2014-07-17)endprint

猜你喜欢

股骨粗隆间骨折
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严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运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分析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体会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DHS与PFNA治疗探讨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
Gamma钉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