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2014-11-20顾院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21期
关键词:序贯疗法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

顾院明

[摘要] 目的 分析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近1年来82例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序贯疗法,乙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三联疗法,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 结果 甲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为9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与乙组Hp根除率80.5%、不良反应发生率26.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10d序贯疗法,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应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 序贯疗法;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1-184-03

消化性溃疡为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达5%~10%[1],主要发生于胃以及十二指肠,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诱发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时,关键在于清除幽门螺杆菌[2]。为研究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对比分析采用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2例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24~64岁,平均(44.4±3.1)岁,病史为(14.5±1.0)个月。其中复合溃疡16例,十二指肠溃疡17例,胃溃疡8例。乙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24~66岁,平均(44.6±3.2)岁,病史为(14.4±1.1)个月。其中复合溃疡15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胃溃疡8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取标准

所选取的患者均经胃镜以及14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疾病。

排除标准:排除过敏体质以及对抗生素药物过敏者;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肝、肺、肾功能不全者;排除酗酒者;排除1个月内采用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铋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患者;排除妊娠以及哺乳期女性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甲组采用序贯疗法 1~5d服用20mg埃索美拉唑镁(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J20080032)与1g阿莫西林(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组别 n 肝功能损伤 腹痛 呕吐 恶心 腹泻 口腔异味 总发生率

甲组 41 0 0 1(2.4) 1(2.4) 0 1(2.4) 3(7.3)

乙组 41 1(2.4) 1(2.4) 4(9.8) 3(7.3) 2(4.9) 0 11(26.8)

分公司,H44021351),2次/d;6~10d,给予患者20mg埃索美拉唑镁与0.5g左氧氟沙星(南京正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085)0.5g,1次/d,替硝唑(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H44021435)0.5g,2次/d。

1.3.2 乙组采用三联疗法 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58223)0.5g,2次/d。连续治疗1周。

两组患者均约定治疗后30d复诊。

1.4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判定

治疗后30d复诊时再次对患者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转阴情况。观察结果:显示为阳性,则表现为根除失败,显示为阴性,则表示根除成功;统计各组完成疗程治疗后的Hp根除率,以及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肝功能损伤情况、腹痛、呕吐、恶心、腹泻以及口腔异味情况[3]。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5.5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p根除率情况比较

甲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5,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甲组不良反应率为7.3%(3/41),乙组不良反应率为26.8(11/4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13,P<0.05)。见表2。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为一种常见的细菌,主要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是导致消化性溃疡以及气体相关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4]。消化性溃疡疾病发生后,会影响患者的胃肠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嗳酸、烧心、唾液分泌增多等一系列胃肠道症状[5]。如何有效根除Hp感染,改善消化性溃疡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临床治疗中一个重点、难点。当前临床治疗中有效根除Hp方法较多,且大多取得显著疗效。但在具体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因吸烟史、cagA基因、胃内细菌负荷量、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疗程偏短、依从性不良、细菌耐药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仍有一些Hp感染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清除。相关临床研究表明,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达到27%和76%左右[6]。研究认为,在克拉霉素的耐药率高于15%,甲硝唑耐药率高于40%,则不应该采用这两种药物[7]。陆一峰等[8]相关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可考虑采用左氧氟沙星根除Hp。本研究中,埃索美拉唑为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生物利用度高,血液药物浓度持久,效果更快、更强、更持久,且个体间差异小[9];在根除Hp治疗中,因其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较小,用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10];通过减小胃内细菌负荷量,可显著提高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药物的耐药性,阿莫西林用药后,可有效降低胃内细菌负荷量,同时有效损坏细菌细胞壁[8],有利于药物药效更好的发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替硝唑中硝基可被还原为细胞毒,并抑制细菌DNA代谢,导致细菌死亡[11]。与甲硝唑相比,替硝唑的药效更强,且作用时间更为持久。左氧氟沙星可有效杀灭多数革兰阴性菌以及阳性菌,提高生物利用度,观察用药后患者的耐受性良好[12]。

本次研究中,甲组采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替硝唑及埃索美拉唑序贯疗法治疗,Hp清除率为92.7%,乙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Hp清除率为80.5%,两组比较甲组清除率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甲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乙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组间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显示,甲组10d序贯疗法方案更为安全可靠,疗效更好。

综上所述,给予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患者10d序贯疗法治疗,可显著提高Hp清除率,减少不良反应,应用更为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 伍凯忠.不同方法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J].中国医药科学,2014,4(4):108-109.

[2] 姜正其.雷贝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08,27(2):1-2.

[3] 黄晓曦,田慧,江雪梅.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2):191-192.

[4] 迪拉热.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4):29.

[5] 郭云洁.序贯疗法和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3,19(30):40-41.

[6]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以及耐药对治疗的影响-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2007,12(9):525-530.

[7] 庄燕妍,张世能.幽门螺杆菌的耐药和治疗策略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7):3-5.

[8] 陆一峰,宓晓鸣,许学新.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对根治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11):722-723.

[9] 黄海辉.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3,3(4):80-111.

[10] 余莲英.肝药酶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不同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抗血小板药物胃肠道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汕头:汕头大学,2011:31.

[11] 黄德瑜.含替硝唑的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D]. 青岛:青岛大学,2009.

[12] 夏阳.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24):3619-3620.

(收稿日期:2014-07-07)

猜你喜欢

序贯疗法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
中成药序贯疗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湖州地区651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研究
不同疗程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两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用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