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联合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症的临床效果

2014-10-23刘小线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5期
关键词:洛伐他汀低分子肝素

刘小线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颈动脉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22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和IMT显著缩小(P<0.01),而研究组较对照组缩小更明显(P<0.01)。 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症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洛伐他汀;颈动脉硬化症

[中图分类号] R5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a)-0072-03

Clinical efficacy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lovastatin in treatment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LIU Xiao-xian

Urology Department,Henan Made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 4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Lovastatin in treatment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48 case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22 cases in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by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Lovastatin,and 26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lovastatin.Carotid plaque area and IM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Carotid plaque area and IMT of two groups decreased apparently after treatment (P<0.01),and which of study group decreased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Clinical efficacy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Lo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s remarkable,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ovastatin;Carotid atherosclerosis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大多数颈动脉硬化没有临床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洛伐他汀属于调整血脂药,是临床上常用的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1]。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备而成的一类分子量较低的肝素的总称,具有治疗及预防血栓的作用[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8例颈动脉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症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48例颈动脉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彩超检查确认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有斑块形成,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54~78岁,平均(64.1±5.8)岁;高血压5例,冠心病11例,2型糖尿病6例,42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其中22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洛伐他汀治疗为研究组,26例患者采用洛伐他汀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治疗合并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洛伐他汀(黑龙江肇东华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27)20 mg口服,每晚1次,疗程为6个月,低分子肝素(深圳市天道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848)5000 IU皮下注射,1次/d,疗程3周。对照组给予洛伐他汀20 mg口服,每晚1次,疗程为6个月。

1.3 观察项目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面积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3]:IMT<0.9 mm且无斑块形成为正常;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增厚IMT为0.9~1.2 mm;斑块形成为ITM≥1.2 mm;内膜中层增厚和(或)斑块形成为颈动脉粥样硬化。

患者仰卧位,头部偏向检查区的对侧,颈部放松,从锁骨内侧端横向先探查颈总动脉,然后沿其走行方向逐渐向头部移动,从前、侧、后逐节段观察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横轴及纵轴图像。颈总动脉ITM测量:横纵向探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后壁纵向超声显像可表现为由相对较低回声分隔的两条平行亮线,内线为内膜与管腔的分界线,外线为中外膜分界线,其间距离就是IMT。斑块面积测定:观察颈内动脉、颈动脉分叉处的斑块情况,如果发现斑块,则冻结图像,测量斑块面积。endprint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变化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显著缩小(P<0.01),而研究组较对照组缩小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变化的比较(mm2,x±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变化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IMT显著缩小(P<0.01),而研究组较对照组缩小更明显(P<0.01)(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变化的比较(mm,x±s)

3 讨论

颈动脉包括颈总动脉及分支,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血管粗大,颈内动脉直接向脑组织供应血和氧,颈外动脉则向眼、耳、鼻、口腔等供应血和氧。颈动脉硬化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导致相应供血部位发生缺血缺氧,患者可表现为头昏、记忆力差、目眩、思维力明显下降等,长时间脑组织缺血缺氧可导致大脑萎缩。当硬化的颈动脉粥样斑块脱落时可阻塞动脉血管,导致脑梗死。颈动脉内膜血栓样或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一种大中动脉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弹性减低[4-5]。轻度动脉硬化一般不会影响大脑血供,重度动脉硬化会导致大脑供血减少,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三高”患者,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本次纳入的研究对象高血压患者5例,冠心病患者11例,2型糖尿病患者6例,42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多分布在血管分叉处外侧壁、弯曲处的内侧壁以及颈动脉窦部,受到血管角度的影响,血液在此形成湍流,容易导致内膜受损,造成脂质沉积、血小板聚集,最终形成粥样病变。局部血管壁剪切力的减低也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就发生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控制血管张力,调节血管舒张及收缩,并介导血管壁的炎症,影响斑块的稳定性以及血栓形成,并影响脂蛋白的代谢、摄取以及血管的生长和重塑。NO是影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的重要介质,神经激素物质和循环血液产生的切应力变化,可触发内皮细胞释放NO而引起血管舒张。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异常、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病变特征为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中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并使其动脉变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质子源于血浆游离胆固醇脂、三酰甘油,磷脂和载脂蛋白B的浸润。研究显示,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呈线性关系。LDL-C和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而HDL-C和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血管内皮损伤是动脉硬化症最初的使动因素,血管内皮损伤,导致大片内皮细胞发生脱落,外周血液循环中的内皮细胞增加。动脉硬化症患者早期表现为内皮细胞功能不全[6-8]。炎症、氧化应激、吸烟等均会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正常机体内的防御系统会不断清除自由基,使机体内氧化/抗氧化保持平衡状态。当这个平衡遭到破坏时,超过抗氧化的能力,则会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伤,这就是氧化应激。

洛伐他汀属于调整血脂的药物,在体内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从而使胆固醇的合成下降,使LDL受体合成增加,从而降低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本品还具有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和增高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尹继君等[9]的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洛伐他汀可稳定甚至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CRP及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脑卒中复发。李桂平等[10]的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并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小并稳定斑块的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腹泻、胀气,其他还有头痛、皮疹、头昏、视觉模糊和味觉障碍,偶可引起血氨基转移酶可逆性升高,因此需监测肝功能,少见的不良反应有阳痿、失眠,罕见的不良反应有肌炎、肌痛、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肉疼痛、乏力、发热,并伴有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等,横纹肌溶解可导致肾衰竭,但较罕见,有报道发生过肝炎、胰腺炎及变态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11-12]。本研究中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均完成了6个月的治疗疗程。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备而成的一类分子量较低的肝素的总称,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对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不大,平均分子量为4~6 kD。具有选择性抗凝血性比值一般为1.5~4.0,而普通肝素为1左右,分子量越低,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越强,这样就使抗血栓作用与出血作用分离,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性。临床用于预防手术后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血液透析时体外循环的抗凝剂,预防末梢血管病变以及治疗已形成的深静脉栓塞等。少数资料报道尚可用于因肝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或血小板减少症的替代治疗。尚有报道用于一些栓塞性疾病的特殊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和IMT均显著减小,而研究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提示低分子肝素联合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低分子肝素大量使用容易导致自发性出血,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行血液学监护。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检测血液学以及肝功能变化。

[参考文献]

[1] 孙丽静,白丽华,赵惠.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31-32.

[2] 晏廷念.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 17(3):22-24.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2.

[4] 马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因素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3):64-65,110.

[5] 袁莉梅.冠心病治疗前后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内中膜厚度的变化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108-109.

[6] 黄珮,毛小冬.颈动脉硬化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1):151-152.

[7] 杨铁勇,李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社区医师,2011,14(13):6-7.

[8] Alsulaimani S,Gardener H,Elkind MS,et al.Elevated homocysteine and carotid plaque area and densitometry in 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udy[J].Stroke,2013,44(2):457.

[9] 尹继君,林峰,王高临,等.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22(6):458-460.

[10] 李桂平,彭娜,李绪娴,等.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4):631-633.

[11] 金将杰,李光哲.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1):62-63.

[12] 欧阳奕春.Ⅱ丹参酮A蟥酸纳联合洛伐他汀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3):92-93.

(收稿日期:2014-06-11 本文编辑:林利利)endprint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变化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显著缩小(P<0.01),而研究组较对照组缩小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变化的比较(mm2,x±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变化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IMT显著缩小(P<0.01),而研究组较对照组缩小更明显(P<0.01)(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变化的比较(mm,x±s)

3 讨论

颈动脉包括颈总动脉及分支,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血管粗大,颈内动脉直接向脑组织供应血和氧,颈外动脉则向眼、耳、鼻、口腔等供应血和氧。颈动脉硬化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导致相应供血部位发生缺血缺氧,患者可表现为头昏、记忆力差、目眩、思维力明显下降等,长时间脑组织缺血缺氧可导致大脑萎缩。当硬化的颈动脉粥样斑块脱落时可阻塞动脉血管,导致脑梗死。颈动脉内膜血栓样或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一种大中动脉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弹性减低[4-5]。轻度动脉硬化一般不会影响大脑血供,重度动脉硬化会导致大脑供血减少,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三高”患者,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本次纳入的研究对象高血压患者5例,冠心病患者11例,2型糖尿病患者6例,42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多分布在血管分叉处外侧壁、弯曲处的内侧壁以及颈动脉窦部,受到血管角度的影响,血液在此形成湍流,容易导致内膜受损,造成脂质沉积、血小板聚集,最终形成粥样病变。局部血管壁剪切力的减低也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就发生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控制血管张力,调节血管舒张及收缩,并介导血管壁的炎症,影响斑块的稳定性以及血栓形成,并影响脂蛋白的代谢、摄取以及血管的生长和重塑。NO是影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的重要介质,神经激素物质和循环血液产生的切应力变化,可触发内皮细胞释放NO而引起血管舒张。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异常、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病变特征为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中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并使其动脉变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质子源于血浆游离胆固醇脂、三酰甘油,磷脂和载脂蛋白B的浸润。研究显示,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呈线性关系。LDL-C和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而HDL-C和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血管内皮损伤是动脉硬化症最初的使动因素,血管内皮损伤,导致大片内皮细胞发生脱落,外周血液循环中的内皮细胞增加。动脉硬化症患者早期表现为内皮细胞功能不全[6-8]。炎症、氧化应激、吸烟等均会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正常机体内的防御系统会不断清除自由基,使机体内氧化/抗氧化保持平衡状态。当这个平衡遭到破坏时,超过抗氧化的能力,则会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伤,这就是氧化应激。

洛伐他汀属于调整血脂的药物,在体内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从而使胆固醇的合成下降,使LDL受体合成增加,从而降低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本品还具有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和增高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尹继君等[9]的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洛伐他汀可稳定甚至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CRP及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脑卒中复发。李桂平等[10]的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并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小并稳定斑块的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腹泻、胀气,其他还有头痛、皮疹、头昏、视觉模糊和味觉障碍,偶可引起血氨基转移酶可逆性升高,因此需监测肝功能,少见的不良反应有阳痿、失眠,罕见的不良反应有肌炎、肌痛、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肉疼痛、乏力、发热,并伴有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等,横纹肌溶解可导致肾衰竭,但较罕见,有报道发生过肝炎、胰腺炎及变态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11-12]。本研究中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均完成了6个月的治疗疗程。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备而成的一类分子量较低的肝素的总称,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对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不大,平均分子量为4~6 kD。具有选择性抗凝血性比值一般为1.5~4.0,而普通肝素为1左右,分子量越低,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越强,这样就使抗血栓作用与出血作用分离,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性。临床用于预防手术后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血液透析时体外循环的抗凝剂,预防末梢血管病变以及治疗已形成的深静脉栓塞等。少数资料报道尚可用于因肝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或血小板减少症的替代治疗。尚有报道用于一些栓塞性疾病的特殊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和IMT均显著减小,而研究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提示低分子肝素联合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低分子肝素大量使用容易导致自发性出血,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行血液学监护。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检测血液学以及肝功能变化。

[参考文献]

[1] 孙丽静,白丽华,赵惠.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31-32.

[2] 晏廷念.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 17(3):22-24.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2.

[4] 马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因素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3):64-65,110.

[5] 袁莉梅.冠心病治疗前后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内中膜厚度的变化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108-109.

[6] 黄珮,毛小冬.颈动脉硬化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1):151-152.

[7] 杨铁勇,李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社区医师,2011,14(13):6-7.

[8] Alsulaimani S,Gardener H,Elkind MS,et al.Elevated homocysteine and carotid plaque area and densitometry in 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udy[J].Stroke,2013,44(2):457.

[9] 尹继君,林峰,王高临,等.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22(6):458-460.

[10] 李桂平,彭娜,李绪娴,等.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4):631-633.

[11] 金将杰,李光哲.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1):62-63.

[12] 欧阳奕春.Ⅱ丹参酮A蟥酸纳联合洛伐他汀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3):92-93.

(收稿日期:2014-06-11 本文编辑:林利利)endprint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变化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显著缩小(P<0.01),而研究组较对照组缩小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变化的比较(mm2,x±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变化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IMT显著缩小(P<0.01),而研究组较对照组缩小更明显(P<0.01)(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变化的比较(mm,x±s)

3 讨论

颈动脉包括颈总动脉及分支,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血管粗大,颈内动脉直接向脑组织供应血和氧,颈外动脉则向眼、耳、鼻、口腔等供应血和氧。颈动脉硬化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导致相应供血部位发生缺血缺氧,患者可表现为头昏、记忆力差、目眩、思维力明显下降等,长时间脑组织缺血缺氧可导致大脑萎缩。当硬化的颈动脉粥样斑块脱落时可阻塞动脉血管,导致脑梗死。颈动脉内膜血栓样或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一种大中动脉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弹性减低[4-5]。轻度动脉硬化一般不会影响大脑血供,重度动脉硬化会导致大脑供血减少,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三高”患者,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本次纳入的研究对象高血压患者5例,冠心病患者11例,2型糖尿病患者6例,42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多分布在血管分叉处外侧壁、弯曲处的内侧壁以及颈动脉窦部,受到血管角度的影响,血液在此形成湍流,容易导致内膜受损,造成脂质沉积、血小板聚集,最终形成粥样病变。局部血管壁剪切力的减低也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就发生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控制血管张力,调节血管舒张及收缩,并介导血管壁的炎症,影响斑块的稳定性以及血栓形成,并影响脂蛋白的代谢、摄取以及血管的生长和重塑。NO是影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的重要介质,神经激素物质和循环血液产生的切应力变化,可触发内皮细胞释放NO而引起血管舒张。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异常、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病变特征为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中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并使其动脉变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质子源于血浆游离胆固醇脂、三酰甘油,磷脂和载脂蛋白B的浸润。研究显示,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呈线性关系。LDL-C和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而HDL-C和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血管内皮损伤是动脉硬化症最初的使动因素,血管内皮损伤,导致大片内皮细胞发生脱落,外周血液循环中的内皮细胞增加。动脉硬化症患者早期表现为内皮细胞功能不全[6-8]。炎症、氧化应激、吸烟等均会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正常机体内的防御系统会不断清除自由基,使机体内氧化/抗氧化保持平衡状态。当这个平衡遭到破坏时,超过抗氧化的能力,则会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伤,这就是氧化应激。

洛伐他汀属于调整血脂的药物,在体内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从而使胆固醇的合成下降,使LDL受体合成增加,从而降低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本品还具有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和增高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尹继君等[9]的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洛伐他汀可稳定甚至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CRP及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脑卒中复发。李桂平等[10]的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并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小并稳定斑块的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腹泻、胀气,其他还有头痛、皮疹、头昏、视觉模糊和味觉障碍,偶可引起血氨基转移酶可逆性升高,因此需监测肝功能,少见的不良反应有阳痿、失眠,罕见的不良反应有肌炎、肌痛、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肉疼痛、乏力、发热,并伴有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等,横纹肌溶解可导致肾衰竭,但较罕见,有报道发生过肝炎、胰腺炎及变态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11-12]。本研究中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均完成了6个月的治疗疗程。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备而成的一类分子量较低的肝素的总称,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对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不大,平均分子量为4~6 kD。具有选择性抗凝血性比值一般为1.5~4.0,而普通肝素为1左右,分子量越低,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越强,这样就使抗血栓作用与出血作用分离,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性。临床用于预防手术后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血液透析时体外循环的抗凝剂,预防末梢血管病变以及治疗已形成的深静脉栓塞等。少数资料报道尚可用于因肝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或血小板减少症的替代治疗。尚有报道用于一些栓塞性疾病的特殊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和IMT均显著减小,而研究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提示低分子肝素联合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低分子肝素大量使用容易导致自发性出血,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行血液学监护。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检测血液学以及肝功能变化。

[参考文献]

[1] 孙丽静,白丽华,赵惠.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31-32.

[2] 晏廷念.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 17(3):22-24.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2.

[4] 马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因素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3):64-65,110.

[5] 袁莉梅.冠心病治疗前后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内中膜厚度的变化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108-109.

[6] 黄珮,毛小冬.颈动脉硬化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1):151-152.

[7] 杨铁勇,李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社区医师,2011,14(13):6-7.

[8] Alsulaimani S,Gardener H,Elkind MS,et al.Elevated homocysteine and carotid plaque area and densitometry in 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udy[J].Stroke,2013,44(2):457.

[9] 尹继君,林峰,王高临,等.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22(6):458-460.

[10] 李桂平,彭娜,李绪娴,等.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4):631-633.

[11] 金将杰,李光哲.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1):62-63.

[12] 欧阳奕春.Ⅱ丹参酮A蟥酸纳联合洛伐他汀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3):92-93.

(收稿日期:2014-06-11 本文编辑:林利利)endprint

猜你喜欢

洛伐他汀低分子肝素
红曲菌发酵特性研究
红曲霉洛伐他汀的液态发酵及其分离纯化研究
洛伐他汀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红曲霉固体发酵生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
低分子治疗小儿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百令胶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洛伐他汀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中洛伐他汀释放度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