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幽赏的雅趣
2014-10-21苏宁峰
摘 要: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二)》中对郁达夫《故都的秋》的解读存在着求义不求意、解义而不解味、解读而不解赏的肤浅化阅读的失误。在《故都的秋》篇中,作者立意“赏玩”,以“趣味”为旨归。其趣味是复合之味,主要来自于三个主意象:以“故都”主意象为代表所发展出的文化审美韵味;以“秋”主意象为代表所发展出的个性审美情趣;以“赏玩”“静对”主意象为代表所发展出的文人审美雅趣。而“我”的“赏玩”与“静对”是意味产生、调和与生发的决定性因素。“赏玩”本身就极可赏玩,“赏玩”之中有作者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与文人审美趣味的传续与表达;“静对”则是其“赏玩”最突出的表现。
关键词:赏玩 静对 幽 雅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作于1934年的行旅散文的传统名篇,其文体物玩味,造境写心,遥想深沉,文韵丰永。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其编选在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中,这反映了教科书编写者重视“文学性教育”与“经典教育”的编选标准与编著修养。然而不足的是,与教材相配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学用书二》)对它的旨趣的理解和说明却难称称意:其“整体把握”的分析环节点出了文章中“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思想感情中的时代精神”,①但都是蜻蜓点水,一语掠过。其后附“有关资料”亦未明辨其味。教师们既不得其味,则转而只求其义,结果造成教学欣赏中普遍存在着求义而不求意、解义而不解味、解读而不解赏的肤浅化阅读教学的现象。因而在事实上弱化了经典名篇的文学审美教育的功能。
熟读文本,《故都的秋》的教学重点是不难领会的:作者立意“赏玩”,以“趣味”为旨归。但最困难的也正在这里:文中的“趣味”,如盐在水,可感而不可见;如水上风行,知其过而不知其来往;又如花中之光,显隐明灭都在转瞬之间。趣味的这种缥缈恍惚的特点正是其审美特性之一,它给《故都的秋》的阅读欣赏与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但对这克服困难的欣赏正是阅读价值所在。若不解其味则遽失其趣,文学审美教育的价值也将落空。
解味須先要辨味。《故都的秋》中的“趣味”,可用陆机《文赋》里的“大羹之遗味”来形容。“大羹”即是美味的羹,它是众多味道的复合。这种融合的“复味”形成了包含着复杂意义的复意结构,从而在文本中事实上具足了多层表意的存在和可能,具有了司空图所说的“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阅读者在欣赏时,就首先须以还原之思去离析辨识出形成“复味”的原味,就像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所说的“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②。
具体而论,形成《故都的秋》■蓄淳永“复味”的最根本也最主要的“原味”,我以为,求诸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标题即可知。标题中“故都”意象、“秋”的意象是显性的,但是中间还有一个作者的“我”隐性的存在——而这正是根本性的存在。《故都的秋》本身就仿佛是一幅中国的写意山水画,有着相当的景深:“故都”是深远淳厚的背景,“秋”是前景,而作者“我”则是中景,“我”居于前景与背景之间,调和意味,调度行布。三种主要意象又可理解为三维的立体坐标:“故都”表面主要表现为深厚的空间轴线,“秋”表面主要表现为■远的时间轴线,“我”则居中以“独赏”“静对”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活态度、艺术趣味构成其间最为关键的一轴。“我”的“独”与“静”显示了独傲而强烈的存在感,这构成了《故都的秋》最具视觉冲击力以及嗅觉刺激力的意象。所以,品读此文愈深,则此文给人如下的感觉最深:这是郁达夫的“郁味故都”,郁达夫的“郁味之秋”!郁达夫通过艺术“创造”且“发现”了“故都的秋”!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奥斯卡·王尔德在评论惠斯勒画伦敦的雾时有一段话,似乎可以加深这种认识“现在人们看见了雾,并非因为有雾,而是因为诗人和画家们已经把那种景象的神秘魅力告诉了我们。在伦敦,雾也许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我敢这么说,但是没有人看见它们,因此,我们对它们一无所知。雾并不存在,直到艺术创造了它们。”③
以上粗略的分析只能大体帮助我们拈出几个关键意象,但在文本里,每个关键意象的背后都有众多统御的小意象,比如:“秋”的意象就表现为“秋院”“秋树”“秋花”“秋虫”等等。因此,我们得借“主意象”这个词来作较为准确的说明,《故都的秋》中的“趣味”主要来自于三个主意象:以“故都”主意象为代表所发展出的文化审美韵味;以“秋”主意象为代表所发展出的个性审美情趣;以
“赏玩”“静对”主意象为代表所发展出的文人审美雅
趣。其中,“我”的“赏玩”与“静对”是意味产生、调和与生发的决定性因素。
二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的第一段就直陈其立意:“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随后又说“赏玩不到十足”,“在领略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先不说他“赏玩”了什么,单单这“赏玩”的本身就是很有趣味的一笔,因为他的“赏玩”本身就深可赏玩。其“赏玩”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态度的取向和定位、生活方式的选择和营构,正是他对自己文化生命的雅化追求与表现。这,本身就极富有生活艺术化的趣味。
这样,赏玩他所立意的“赏玩”就成为解味之关键。我们必须出离文本,才能返照文本。囿于其文本,我们必将被其文字所禁锢,解义的时候正是我们失味的时候。而出离文本进入其趣味源流的了解过程,则既是解味的过程,又是品味的深化过程。
他的“赏玩”的趣味就是“生活艺术化”的趣味。其来有自,且渊源未远。就其生活轨迹来梳理,无论是从小在中国的学习成长,还是到自少年到青年的负笈日本,他都没有离开过东方儒家的文化浸淫。而对儒家文化的艺术精神,“现代新儒学”的大师徐复观先生是
这样评论的:“在儒家的传统中,艺术与文学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④ 而与郁达夫同时代的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则聚焦于儒家传统文化中“中国式的人格精神美”,他的美学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⑤。
这种文化精神在晚明凝结成为一代文人风雅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与审美品位,也进而化孕成为郁达夫的“现代才子气”“书卷气”⑥和文人气质。阅读他的文字,有时会产生某种惝恍迷离的穿越感,仿佛有晚明文人的气息在“暗香浮动”。
翻阅他的散文集,晚明文人的生活情趣在他的文字中均有体现,如他的散文集《屐痕处处》,他仿佛是从晚明时代胜游归来似的。晚明文人喜欢胜游,寄意山水,品味性灵,通过高雅的文化创意和品鉴来提升自己生命趣味之境界;而他也会心高追:他在写于1934年3月的《杭州》篇中甚至详细地抄录了晚明戏曲家高濂撰写的《四时幽赏录》的“幽赏”条目⑦;他还记游甚众,自1933年移居杭州之后,就更加致力于山水行旅及其创作。这既是他漂泊喜游的性情使然,更是他雅化自己的文化品位和赏玩生命妙谛的志意所在。而赏游记胜,也勾勒出他精神生命的艺术形态。他还与晚明文人一样,喜欢艺术化地品鉴生活,追求感官享受的纤细、精致的雅趣,在赏玩中体会文化生命的风雅超尘的意境;甚至于晚明文人剑走偏锋似的以“懒癖狂痴拙傲”等病态表现为美和以奇为贵的“别趣”在他身上都能感受得到:他很喜欢的“秋”的意象,与他作品中常常出现的“中年”“病”“死”的意象一起,共同传达着他“虐恋”的真实性情与审美趣味。
还是具体到他的《故都的秋》里赏玩一下:他立意“赏玩”,那么他就赏玩得十分彻底。从赏玩的对象内容上看:有“我”、有物;有心、有感、有思、有想、有情;有光、有影、有色、有声、有韵、有味。从赏玩方式上看:有赏、有玩、有评、有鉴、有品。从赏玩的趣韵上看:有性灵真趣、有文人意趣,还有文化雅韵——他的确是一位赏玩之大师。
这种晚明文人般雅玩的气息氤氲弥漫在他的文字里,成为我们对《故都的秋》的最难忘的阅读记忆。有人感觉到了这种醇郁的雅味,试图从其“文辞雅驯”这最浅表的层面上来捕捉体味这种雅韵,结果自然如捕流光,不得其旨;若能从历史文化传统之钟灵于一人一身的文人审美趣味的角度来品鉴,则取径正确,路亦不远了。
品鉴之径要求如此,还因为创作之径如此。试想,《故都的秋》题面上的“故都”与“秋”这两个意象,哪个不是意脈深远、意象壮大因而有不可承受之重之感?如果不是对于传统的文化精神有着发自于生命的体悟和把握,又怎能设想,创作者的文字不会被这两个沉重的意象压碾得支离破碎,更遑论要借文字传达出传统文化精神的神韵了。而当传统文化精神钟灵毓秀于其人时,其人则不仅不会受到这两个意象的重压粉碎,反而会从这两个意象中借势获得同样深远壮大的文化意味,来涵养成就他的文字生命,发扬他的自我精神。
对于《故都的秋》而言,郁达夫即其人也。他借“故都”与“秋”之味以成就自己文字的雅味。他的这种借势借味犹如用典。朱自清先生曾说,诗文中的用典,“作者引用的成辞的上下文,补充未申明的含意,读者若有知道所引用的全句以至全篇,便可从联想领会得这种含义。这样,诗句就增厚了力量。这所谓词短意长;以技巧而论,是很经济的。典故的效用便在此。”
郁达夫正是将“故都”与“秋”作为全文最大的两个文化典故来深透地发挥其用典的富于暗示与联想魅惑力的效用的。在《故都的秋》里,郁达夫的“故都”不只是简单的北平,而更是以北平为代表的传统的中国文化背景与文化精神。你看,他称呼“故都”的用词,从文题中的“故都”到文中摇移成“北国”和“北方”,这不断放大的不确定的用词中却有着极确定的含义:“故都”不是一个被字面圈定的地域概念,而是作为一个文化概
念而被借用发挥的。他遣用“故都”的意象主要是作为自己深厚的文化空间的背景,借以为文字获取深■的历史文化的景深感和浓醇馥郁的文化韵味;他调度“故都”的意象的方式也有着变化的趣味:一是有如散点透视,将“故都”这个主意象统御的众多小意象散布各处,作为点缀修饰,构成隐性的趣味存在;二是聚焦特写,拈出一个极富有神韵的“秋雨闲人”来,以声写形,以韵传神。构成显性的趣味存在。而相对于“故都”所构成的体量巨大、风格粗犷的文化精神的背景,“秋”这个作为
前景的意象则更富有时间的形态感,也更富有写意抒情的气质,作者拈之以造境写境,作为自己精神气质的传达和趣味生命的写照。因此作者遣用“秋”的意象的方式即始终一路聚焦特写,有些特写相当的精细精致,仿佛是将江南风格纤美的园林置于风格粗犷的北国;仿佛是将晚明精微的文雅置于日渐式微的故国文化之前。
作者这种背靠文化以借势借味的用典手法在《故都的秋》里还时时如眸含睇。当你看到他在秋院静对的时候,他刻意追求孤离的表现:“一椽破屋”“一丝一丝”的阳光,那种孤赏的趣味是否让你有遥接古人之感(比如晚明张岱)?当你看到他写那“像花而不是花”的落蕊时,你是否会有苏轼在《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里的联想与感受:“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从而引发对郁达夫前期生活和作品中经常感叹的飘零之感的共鸣?当你看到他的第一幅“秋院静对”与第二幅“落蕊丝纹”的画意时,你是否会联想到他在写于1924年的《小春天气》和写于1928年的《感伤的行旅》里早有此画意心绪,从而引发出对他“自我引用”的“复味”的好奇与品鉴的趣味?这种高度文艺化的精致的美感在文字的缝隙里处处流溢,怎能不令文字处处显出芳香的雅韵呢!
甚至在《故都的秋》里,还有一个事关文理的问题也需要借此认识来求解。
写到秋雨,作者领起的句子是:“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这里有两个字令人莫名。一个是“也”,上文并没有照应;另一个是“奇”,因为在第一、第二幅的画面显然是以“清静幽寂”为意味,怎么忽然间又转而写“奇”味了呢?而且链接在“也”字背后,那么,连接起来理解,难道上面写的也是“奇”味?再看下面,写秋果,作者也是说:“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难道文章开头的“清”“静”“悲凉”不是主基调吗?那又怎么理解这里忽而转笔写“奇”呢?“奇”到底在哪儿呢?
再将一个疑问链接起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用书二》的“问题探究”栏目的第三题问:“为什么写‘都市闲人?”
这问题不错,只是答案连编写者自己都闪烁不定。抄录如下:“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⑧
答案的最后一句最可笑。我们试着先解答这个问题。
先提供郁达夫在《北平的四季》中所说的一段话来映照启发一下:“先说人的分子吧,在当时的北京——民国十一二年前后——上自军财阀政客名优起,中经学者名人,文士美女教育家,下而至于负贩拉车铺小摊的人,都可以谈谈,都有一艺之长,而无憎人之貌。”随后又说:“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
再提供钱理群先生在《品一品“故都”的“秋味”》中对作者为什么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名景“一笔带过”时,他的解说是:“这是因为,这些旅游胜地仅是历史留下的外在印痕、象征,恰恰是‘外来人最易注目与把握的,而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世俗生活中寻求享用‘美(美的人生,美的文化)——这才是真正的北京人的眼光。”⑨
这两份资料都是立足于文化角度的叙写或解说。但都没有直接清晰地回答“都市闲人”的疑问。但绾结起前一个“奇”字的问题来一起思考,也许会有新的思想注入。
作者写“秋雨闲人”的片断,说到“秋雨”的“奇”和“有味”后,出场的就是这“都市闲人”。那么,其“奇”又在哪里呢?
钱先生的文化视角的解答最富有启发的意味。试想,百姓身上都渗透着传统神韵,这不是文化之“奇”么?那么,再拓展思路一想:秋声之奇、秋雨之奇、秋果之奇,亦在其“寻常”中渗入了文化的神韵。别说名景名人,就是寻常景物寻常人物身上都有如此浓郁的文化神韵,这样的“故都”文化不是有超越寻常的博大精深的神采风韵吗?这不是作者文人审美雅趣的又一神奇之处吗?这不又是作者化俗为雅的雅趣的追求吗?
三
郁达夫的“赏玩”的文人审美趣味在《故都的秋》一文中,表现得最有突出的是“静对”。
赏玩固然是一种趣味,但赏玩更是一种观察自己生命的态度形式和一种实践性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进行的过程中产生了独异的生活趣味——赏玩者正是借此确证自己生命的自在与自适,确认生活是符合自己生命的生活。而实现赏玩的方式:赏玩者通过将自己“他化”也即对象化的方式进行转化,在心理上拉开与自己的距离,从而达成对自己的冷静的审美观照。
为此,他必须首先将自己从人群中剥离出来,必须将自己从世俗的生活中抽拔出来。离开人群和生活,他才能返回自己,去静对自己的生命,创造“独异”的生命存在:这种甚至有些刻意的孤离感,不仅是出于他一贯的性情,更是完成审美静对、自我观照的需要——而这种静对观心的形象,也是文化传统的雕塑使然,因而也总能让人从他的静对的姿式里感受到文人的幽韵。
在《故都的秋》里,在“皇城人海”中,他“一個人”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开始了他的“静观”。这种孤离感,会让人联想起晚明文人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所写的那样:“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他眼中的湖心亭的雪景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记得钱钟书先生评赏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与《湖心亭看雪》时,说它们各只写了一个字:“不”与“一”。这两个字都是提炼出作者人格风貌的神韵之字。用于此,虽有些不切,然而也或将有助于深化对郁达夫心相气质的观察,增进品读感悟的趣味。在第一幅画面里,他的心相发展经历了由“静观”到“静对”的过程:他观看“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让巨大空间压迫出自己的孤离感,用清冷的色彩为自己的心理“降温”;然后,他聆听泠泠冷颤的鸽声,细数那“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没有热度的“日光”。只有在这个“静观”的过程完成之后,他才能进入到“静对”的状态:“静观”是以“我”观“物”,物我各自俱外在于对方;而“静对”则是移情入景,以“我”化“物”,“物”即是“我”,所以,对“物”即是对“我”。到此,作者才真正进入到即物观己,体心造境的“静对”的自我审美观照的境地。他随后对于牵牛花调性与秋草作衬的品评,则完全是视物如己、即物写心的心语。其中既见性情,又具幽韵。
自第二幅画面开始,他的心相进一步地发展:由“静对”的“此在”伸展到“冥想”的“曾在”。“北国”和“槐树,俱已超出了他的秋院,所以他用了“联想”一词传达他进入“遥想”的经验的、纯粹审美的空间。他在这种深冥的“遥想”中突破了具体的时(清晨)空(秋院)的限制,获得了与“故都”与“秋”的深巨淳厚意象相匹配的巨大的审美时空。在这里,他将完成他文笔的巨大的转折,其界有如一水中分:前面第一、二幅,凝聚笔力,越写越细;后面第三至五幅,则放纵笔力,遥想远阔。前面两幅,重在凝神写意;后面三幅,重在遥想写韵。前面两幅,重在细品幽意;后面三幅,重在感受幽韵。前面两幅,重在写“故都的秋”;后面三幅,重在写“秋的故都”。前面两幅,重在写故都中之个人;后面三幅,重在写个人之在故都中——将前面两幅与后面三幅在这个意义上联结起来,我们仿佛还应该能够读出这样的更多意味:前面两幅,其写意风格近于江南之纤细精致,故其笔致细微;后面三幅,其写韵风格切近北国之浑厚粗
犷,故其笔触粗略;再深品一下其前后排列的顺序意味,我们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可能有(或可以有)的这样的心意:一个来自于江南的“幽意十足”的文人,是如何被北国文化的浑阔粗粝的“幽韵”所征服所融化的;“幽意”让他从“静对”中照见自己孤芳自赏的清幽的生命镜像,而北国的“幽韵”则将他从中释放出来,到最北国种种最寻常也因而最有“奇”味的人间世俗景象中去烛见自己眷恋那充满着文化暖意的尘世生活的生命镜像。而对他生命中这看似矛盾的两极倾向的判断,我们还可以征引他的其他散文作品中的说法来相佐证。
他在出版于1936年的《住所的话》里谈到了住所的选择,他说:“以清静来说,当然是乡村生活比较得和我更适合。可是把文明利器——如电灯自来水等——的供给,家人买菜购物的便利,以及小孩的教育问题等合计起来,却又觉得住城市是必要的了。具城市之外形,而又富有乡村的景象之田园都市,在中国原也很多。北方如北平,就是一个理想的都城。”⑩
赏析到此,还必须再拈出一个字来细品升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用书(必修二)》“问题探究”的第一题如是设问:“文中有哪几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各有怎样的特点?”举“秋院静对”这一段作为例子。其解说道:“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再举“秋蕊丝纹”那一段作为例子,其解说道:“……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11}
其解多有荒唐之处,如“无人可与交流”等语。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解说中谈到的“悠闲”。因为钱理群先生在他的《品一品“故都”的“秋味”》中也有类似的判断,他认为,第一幅画“就足以把你带入北京所特有的悠闲、自如,而又有一点落寞的意境、姿态与氛围之中”;而随后的以秋草为襯的描写,“如此精细的审美眼光,又是这般悠静的审美心理”;再说到故都的秋味,“我们并且从中既品出了清闲(悠闲,闲适,从容,洒脱……),又品出了落寞(凄寂……)”;“故都的秋味包括着‘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忧郁两个侧面并且互为表里”。{12}
窃以为,钱先生在此也存在着他自己在论文中所说的“审美误差”。不揣简陋,试做分析。因为这里有一个相当重要的调性认识问题,关涉全文的准确把握问题,不容忽视误判。
这个问题是:全文写的到底是“悠闲”还是“幽闲”?
判断从三个角度来进行:一是文本本身;二是作者其他作品;三是作者的文人气质。
从文本出发的分析最为基本,我在前文与其他文章(见拙作:《故都的秋:孤寂的秋意》)中已有分析,此处不如聚焦“幽”“悠”二字之于第一幅画来简论:“幽”字见作者心相之深、之冷、之静,通过其字可直接作者之心;“悠”字则重在指从“长度”中生发出来的从容、舒缓之意象以及与由横的空间生发出来的阔大的气象。拟之于第一幅,“悠”字实在没有任何着落。即便有人用“悠”来形容第四幅的“都市闲人”的气象,也将与语境不协:因为一则“都市闲人”的“悠”是在“秋雨”的统御之下的;二则揆之于全文品解,全文是以“幽”为心相底色的,“都市闲人”表面的“悠”意也只是置于前景的细节,其势无法淆乱全篇基调。因此,不当为“悠闲”,而当为“幽闲”。
其次,郁达夫自己曾说,在《北平的四季》里:“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13}“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的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澈底。”
他欣赏日本的文化,在《日本的文化生活》里写日本的茶道,“在日本习俗里最有趣味的一种幽闲雅事,是叫作茶道的那一番礼节”{14}。在《花坞》里:“明明知道这花坞的幽深清绝,但脚力不健,非好游如好色的诗人,不大会去。”{15}
再次,从他的个人气质与文人趣味的角度来看,与他同时代有过交往的作家赵景深在《现代文人剪影》中谈到他对郁达夫的认识:“我在《郁达夫论》前,写过一篇序,是这样的说:“……谁也知道,他的作风是凄清的、愁苦的、感伤的;他所常写到的是女人、酒、烟以及眼泪,还有那‘幽幽的说。{16}
其个人性情因向来抑郁而多有清苦之味,其所欣赏的趣味多是与自己性情相近的“悲凄”:比如翻看他的散文集,便经常可见“哀感”“悲感”的用词。在日本游学的十年里,他所欣赏的也是日本古代的《枕草子》与《徒然草》中“物哀美”的残败凋灭的趣味。而其所欣赏且浸染最深的晚明文人的趣味中基本查找不到“悠闲”一词,反倒是处处“幽闲”,比如本文第二部分提到的晚明戏曲家高濂撰写的《四时幽赏录》。
他的“幽”而不是“悠”的性情与审美的趣味有时也通过其细节的用词流露出来。比如在《故都的秋》里,他在写完了秋果的“淡绿微黄的颜色”并颂赞了“秋的全盛”后,转笔评鉴秋味时,他写道:“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对于这里冷不丁冒出来的秋味用词,孙绍振教授在他的论文《〈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中评论道:“不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古典诗文中,秋天的情调并不总是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这样的总结,做得是有点粗疏的。”我以为,这“有点粗疏”的总结却是他真实心相以及文调的表现。梁实秋先生就曾说过,“文调就是那个人”,“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性格的流露”{17}。
若再搜求其文人雅趣流布全篇的证据,则还有他对于文字画意的追求,这里有类于传统文人画的笔触、布局与意境,有磨砺感官以求优雅微妙的趣味。还有他最后用之于比附北国秋味深永的一系列比喻中所传达出来的对于食材的精致的品味等。这些隽永的笔意与细节都如流波婉转,其文人之雅韵深致令人回味深长。
他的趣味是深埋在文字丛里的,极富有引发暗示的审美魅惑力。这就像法国文学家圣伯夫(S.Beuve)在《惠特曼评传中》说过:“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18}而他文字所引发的趣味的浓淡程度则需要视读者自己的文化与文学的积累程度而定。就像巴克森达(Baxnadall)指出的那样:“我们通常所说的趣味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一件画作所必需的鉴赏力和一位观众所掌握的鉴赏技巧之间的一致性。”{19}
①⑧{1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16页,第17页,第17页。
② 转引自胡经之、李健:《中国古典文艺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419页。
③{19} 转引自李娜:《〈湖山胜概〉与晚明文人艺术趣味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3月版,第21页,第139页。
④ 转引自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41页。
⑤ 刘小枫:《湖畔漫步的美学老人》,《读书》1988年第1期,第113页。
⑥ 温儒敏、赵祖谟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版,第157—158页。
⑦{10}{13}{14}{15} 傅光明主编:《感悟名家经典散文:〈故都的秋〉》,京华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33页,第135页。
⑨{12} 钱理群:《品一品“故都”的“秋味”》,《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34页,第234页。
{16} 赵景深:《现代文人剪影》,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11页。
{17} 傅光明主编:《感悟名家经典散文:故都的秋》,京华出版社2005年7月版,傅光明的《感悟经典》序。
{18} 转引自龙协涛:《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版,第19页。
作 者:苏宁峰,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中语文组高级教师,在职教育硕士;厦门市专家型教师,福建省语文学科带头人;曾任福建省高考语文学科首任秘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