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
2016-03-25陈丽华
陈丽华
摘 要: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篇,本课的重点:一是领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达技巧;二是体会散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特点。难点是领悟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清、静、悲凉的思想感情的合理性。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作者采用逐层推进的六步点拨教学法,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关键词: 六步点拨教学法 《故都的秋》 教学任务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篇,作者通过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流露出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文章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示出故都北平的秋独特的风姿、色彩、音响、韵味和意境,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由于学生与作者写作的时代相距甚远,再加上没有太多生活体验,很难进入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中,很难与作者的心灵碰撞。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逐层推进的六步点拨法相机而点,适时而拨,多渠道多功能地调动一切有利于教、有利于学的积极因素,与教师之思与作家之思、学生之思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点题目
我首先要求学生读题悟题,借助审题以透视文章的灵魂,意在培养学生审题以悟文的好习惯。《故都的秋》这个题目很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即北平,“秋”字确定了描写的中心内容,题目暗示了所写之秋是故都北平所特有的。由此引入课文描写的中心——秋色,引出“识别概括景物特色的重点句”和“标出景物描写重点段”这两个整体认读的思考,为学生尽快打开自读局面导向最佳航向。
二、点整体
我要求学生采用观其大略的跳读法,快速识别概括景物特色的词句,标出集中写景的重点段。在这一环节里可适当点拨学生用瞻前顾后找散文文眼这一快速把握散文要义的诀窍解决这一问题。运用这一方法,学生很快从课文中找出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然后让学生确定学习的主体和重点,即文章集中写景的3—11段,由此很自然地过渡到了第三步。
三、点重点
采用暂时丢下开篇二段和文末三段,实行中心开花带动两头的战略,截取了3—11段集中与景的主体部分,着力点拨观秋色、闻秋色、品秋味,力求穷其味、得其妙、悟其理、通其技。故都的“清”不是清新清丽,而是凄清冷清,它主要是由特定景色的触发产生的心理感受;故都的静不是恬静娴静,而是孤寂沉静,它主要是由特定的声响触动引起的主观感受;故都的“悲凉”寓于声色物象交融的意境之中,冷清色里聚凉意,寂静声中蓄悲感。秋色、秋声、秋味,便是悟读《故都的秋》相辅相成的三要素。因此,得秋味,必先观秋色、闻秋声。观秋色,须先识秋色、辨秋色,进而感秋色;闻秋声,须先识秋声、辨秋声,进而感秋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首先进行范读点拨,为了渲染悲凉的氛围,我找来一盘用排箫演奏的名为《秋梦》的音乐磁带,伴随低沉的乐曲,我朗诵的声音舒缓、深厚、沉静,无奈,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那种深远的忧虑和孤独的冷落,把渗透在故都秋色之中的淡淡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然后要求学生顺着我的配乐诵读导引,圈起文中呈现色彩的词语,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目的是利用配乐范读的情境点拨,把学生引入特定的秋境之中,强化在粗知阶段整体认读的感受;其次,识、辨、感的逐层引爆,点拨学生借助耳闻目睹的整体感受辅助精妙之处的深入理解,比如,为什么牵牛花以淡红者最下?雨后话秋为何要高调长腔?指导点拨学生在把握了“清、静、悲凉”的宗旨下,沿着“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思路探寻,类似细微之妙学生能够很快入其境、品其味,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宏观把握以指导微观理解的品读习惯。最后,点拨学生对照相关资料中背景资料的介绍,进一步理解这样写景的合理性,感悟文章的精妙。
四、拨难点
本文主笔部分选材上有一个疑点看似疏忽实为精妙:既然写秋色为何回避暖色闹景?对此,学生要依据相关资料了解本文产生的时代背景、故都秋的特色及对此的感受等多方面加以品味,绝大多数同学通过粗知细品后都能明确因当时白色恐怖,内忧外患,作者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即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正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本文主笔之外还有两个看似游离实则妙笔的疑点:一是为何要写北国之外的南国之秋?二是第十二段的大段议论有无必要?我点出这两个问题,是从以宾陪主的艺术辩证法上,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理喻是突出景物特色,充实篇章内容,深化文章主题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一环节要求不需深究,点到即止,意在培养学生根据主次恰当安排详略的读书好习惯。
五、理要点
我将文章主笔部分的秋色、秋声、秋味内容,清晰地写在黑板上,并将景与情的内容用不同色彩的粉笔区分开来,借助相互联系的框线标示,让学生通过完善板书的形式写出本文重点内容,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达技巧,点拨学生对着板书自我总结要点,对照消化重点,明确学习目标,意在培养学生善抓要点、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六、做迁移
借助投影显示的两首短诗的选词填空练习,点拨学生借助课内所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技法,用于课外阅读实践,使学生在迁移训练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运用能力,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智能转换。
总之,从整个教学程序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点题目是导入定向,点整体是宏观粗知,点重点是微观细品,拨难点是掘进深化,理要点是总结固本,做迁移是发展提高,通过由粗到细、由主到次、层层递进的六步点拨法,使学生了解到郁达夫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皆着我之色彩”,自始至终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从而完成了对这篇文章重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杜云航.故都的秋.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2014,(8):79.
[2]刘高伟,梁俊敏.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探讨[J].快乐阅读,2012,(25):46.
[3]张麒麟.故都的秋.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4,(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