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情解读
2017-02-10孙倩
孙倩
摘要: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作者表达出的情感有孤独、寂寞、感伤、悲凉,还有对故都之秋的赞赏,以及对故都的由衷喜爱之情等。可是面对这些复杂的情感,在不了解郁达夫其人、其事、其情以及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基础上,是很难准确体会的。所以本文对文中体现出的悲情进行解读。
关键词:故都的秋;悲情;解读
自古以来,在文人墨客的眼中,秋是一种悲凉,是一种寂寞,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寂寞、惆怅的载体。例如: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曾说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玉在《九辩》中也曾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而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除了表达当时的悲凉寂寞的心境之外运用大量笔墨描写故都之秋丰收的情景,表达了对故都之秋的强烈的热爱之情。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解读一下“悲”从何来。
一、个人处境之悲
郁达夫曾经在日本求学十年,他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他爱日本,但是在作品中却流露出恨的一面,在近代去过日本留学的留学生大都有这种爱恨交集的感情。因为在日本,中国人受尽了歧视,郁达夫也不例外,在日本期间他饱受歧视与侮辱,使他产生了极其自尊而又极其自卑的“零余者”的心里,他是“颓废、忧郁、感伤”的,读者想了解他这个人,就要尽量阅读他所有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就是他的“自叙传”。他当时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是他当时生活与思想的真实写照,这种悲观的情感一直都存在于他的骨子里。
回国后,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也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在北平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但是在思想上他认为作家的本分是写作,而不该像战士一样搞斗争、发传单,这与当时左翼作家联盟中的大部分人意见是不统一的,所以在1930年左联领导人作出了开除郁达夫的决议,郁达夫被左翼作家联盟除名,政治上的失意促使他搬到风景宜人的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他只能以到处游山玩水来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这段时间他写了不少游记,《故都的秋》就是在这阶段创作的。
二、时代背景之悲
郁达夫于1936年在《北平的四季》中曾经写道:“只能再来略写一点春和夏以及秋季的感怀梦境,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现在却已经完全掌握在一只满长着黑毛的巨魔的手里了!北望中原,究竟要到哪一日才能够重见得到天日呢?”当时故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一直深爱自己祖国的郁达夫,此时心境自然会感到忧伤。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这也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作者的情意,几声秋蝉的哀鸣更加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三、回忆旧事之悲
郁达夫在《北平的四季》中写道“……隐隐地对北京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这一种经验,原是住过北京的人,个个都有,而在我自己,却感觉得格外的浓,格外的切。最大的原因或许是为了我那长子之骨,现在也还埋在郊外广谊园的坟山,而几位极要好的知己,又是在那里同时毙命的受难者的一群。”郁达夫和原配妻子孙荃曾经在北平生活,那时的他几乎常常为生活而奔波,并且居无定所,好不容易在北京的什刹海北岸租了房子住下,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他又南下武汉、广州等地。妻子孙荃和他的长子龙儿一直在北京居住,等他再一次回到北平时他的长子龙儿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丧子之痛再加上辗转多地的流离之苦,使他悲痛至极。由此足见作家对北平的特殊感情,身处秋天的北平,自然引发作者的丧子之痛和知音不在的孤寂落寞,美丽的北平是作家的伤心之地,值此盛秋之时,作者怎不生悲凉凄惶之感呢。
综上所述,要想解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的悲情,读者就必须较为全面地了解郁达夫其人、其事、其情、其志,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中所体现出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郁达夫.郁达夫散文[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4.
[2]孙廷忠.爱的悲题——郁达夫《故都的秋》象征意蕴[J].名作欣赏,2007,8.
[3]范凡.因悲而爱,因爱而喜[J].文教资料,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