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培养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的实践与反思

2014-09-15谢慧妍张少华潘瑞华刘燕刘建东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谢慧妍 张少华 潘瑞华 刘燕 刘建东

摘 要:我校是广东省内开展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唯一高职类院校。5年多来,改革创新,积极开展新专业的建设工作,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摸索出一条适合我省高职高专培养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的道路。通过构建适宜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园实训仿真基地等措施,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8-0088-03

我校于2007年提出设立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新专业申请,同年获教育部门批准,并于2008年秋季开始招生。五年来,已培养300多名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毕业生,至今仍是广东省内开展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唯一高职类院校。

为了更好地适应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建设的检验人员,我们从2009级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构建卫生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5年多以来,我校改革创新,积极开展新专业的建设工作,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摸索出一条适合我省的高职高专培养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的道路。

一、改革的背景

我校是广东省内开展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唯一高职类院校,省内并无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可参考借鉴,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需求联系不够紧密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些还是沿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培养模式,技能训练有的放在专业课学习之后的最后一个学期集

中进行,有的安排在课堂之余到学校实验实训室或者单位走马观花,没有充分体现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出的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不能满足岗位需求。

(二)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创建于1984年,是省内最早开办医学检验专业之一的学校,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是我校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多年办学基础上开设的专业。专业开办之初由于卫检相关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不足,2008级课程体系是在参照卫生检验专业本科层次的基本构架的基础上加大医学检验课程的比例,理化专业和公共卫生相关基础课程相对弱化。原有传统的课程体系已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性,学生反映医学方面的知识学习过多,有些课程教学内容相互重叠,必修课程学时过多,选修课程太少。

(三)学校实验实训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岗位需求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是一个高成本多投入强技能的专业,为满足其教育教学的实践性要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仪器设备。可是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仪器,对于经费缺乏的院校来说只能购置一般的仪器设备用于学生的实验实训。但由于资金问题,目前工作岗位使用的仪器普遍比教学所用的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因而难以适应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相应的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实验室的技术工作,但目前有些院校没有对实验队伍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既懂理论又熟悉实践的实验教师。由于卫检专业是小专业,招生数较少,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学校没有专门配备实验员,这样将不利于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验实训教学的质量。

(四)教材未能体现高职特色

目前尚没有专用于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的专科层次教材,卫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我们一直采用人卫出版社出版的本科层次教材,该教材部分内容太注重理论,晦涩难懂,不能满足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技能培养需求。由于没有针对高职高专配套的实验实训教材,采用校内自编教材,并根据理化实验室建设情况不断更新实训教材。对于三年制的高职高专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来说,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又要有足够的学时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就必须走教学做一体化之路,这就要求对教材进行相应的改革。

(五)在校生对该专业的认同度不高,就业岗位的专业对口率不高

由于大众对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这一专业的认识度不高,我校开办该专业以来招收的大部分学生都属于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的,仍希望毕业后能进医院工作。而我们开展卫检专业人才培养是面向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检验中心、卫生监督所、环境保护部门的卫生检验技术岗位,这类岗位基本都属于公务员或参公管理,对学历要求比较高,因而毕业生对自己的毕业去向比较迷茫,就业岗位的专业对口率也不高。因此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解决的方案

(一)构建适宜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先对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职业岗位和核心能力等进行调研,组织召开行( 企) 业一线专家和教师联席会议,共同分析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的职业岗位群岗位工任务和岗位核心能力。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职业能力为基础,逐级分解出每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素质。同时参照“理化检验技士” “卫生检验员” “水质检验工” “食品检验工”等国家职业标准中级职业要求,再重构出所需要开设的专业技能课程职业基础课和人文社科课程。最终整合出人才培养计划,形成课证融合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在设计学习领域时按照具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过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理论课程服务于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构建出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的工作任务顺序先易后难,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进行设计。我校开办卫检专业以来,经过3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期达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素质培养的统一,目前已形成由职业认知模块、职业素养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增加专业选修课及公共素质类选修课程,让学生自愿选择。

(三)加大投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园实训仿真基地

建设科技含量高、设备先进的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物质基础。只有让学生在符合教学需求的仿真实践体系中,或争取校企合作的机会,在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实际工作中与社会“零距离接触” ,才能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缩短毕业生校企之间的适应期,达到尽快胜任工作的目的。卫生检验与检疫职场化实训基地建设目的一是为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学生课程所用;二是开展对外服务,为培养高素质的卫生检验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切实的保障,也为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台。我们经过四年的发展逐渐添置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超静工作台、大气采样器、粉尘采样器、722型分光光度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理化检验设备。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四)编写适合高职高专层次人才培养需求的专业教材

从宏观上卫生检验与检疫类学生的陪养目标和其毕业后的去向, 将其所有可能进行的工作范围进行交集处理,得到学生工作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以此作为选择教材内容及其重点、难点的依据, 教材内容应自成体系力求完整。在选取教材内容时, 还应具有知识和应用的前瞻性, 保证所选取的内容一段时限内不会过时, 注重基础知识平台的搭建。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 教材的知识点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 突出实例讲解, 将仿真与实验引入教材。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应有适当的比例, 不宜过深过窄, 也不宜过宽过平,应与高职高专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切忌过多的纯理论讲述。

(五)采用“教学做一体化” “综合实训”教学模式

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单元教学时间里融为一体,对主要专业 4门核心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毕业实习前6周进行卫生理化检验技能、卫生微生物检验技能综合实训,培训方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分项目集中训练。同时,学校在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让学生多练习,查漏补缺,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综合实训突破了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束缚,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系统地掌握知识,综合应用知识,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问题。综合实训中的实训方案一般涉及多个知识点,它在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开展综合实训,从总体上提升了卫生检验检疫检验实训的教学水平,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训操作技能,为其以后参与相关专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顶岗实习与未来就业岗位统一

根据专业培养和就业定位的需求,见习实习单位采用多样灵活化,包含各级疾病控制中心、环境检验、质检、第三方检测单位、医院、生产、销售等部门,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就业。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经过五年人才培养的实践,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最近两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6.5%。

参考文献:

[1]黄丽玫,陈志澄,毋福海.新形势下卫生检验人才培养雏见[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13(2):236-237.

[2]黄家钿,李诚,杜宏,张茵.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校企共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3):1-6.

[3]吴文奇,植瑞东,谢永平.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综合实训的实践与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06-107.

责任编辑 赖俊辰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