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乐教与趣学

2014-07-25文/谢良毅

新课程·中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乐教数学教学

文/谢良毅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课程改革进程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不论在教学观念上,还是在教学手段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这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今,教师都在深入思考如何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怎样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活力,在快乐中教数学,让学生爱学、乐学、趣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乐教;趣学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快乐中学数学。这就必须克服传统教学中空洞、呆板、说教式的教法,努力创造一种欢乐和谐的气氛。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教学质量的一半。尤其是对数学教学来说,这一学科具有较强的探索性,所以需要学生自身对数学产生兴趣,自主地积极思考,充分活跃思维。笔者认为,要想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能仅仅局限于口头上的知识传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来培养其学习兴趣。在对中考数学成绩考得高的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动力来源于教师与家长的压力。怎样让学生对数学实现乐学和趣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终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这是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首先,对数学教学中的乐学与趣学进行研究,就是深入研究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在很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都在继承与弘扬儒家文化,所以我国学生对书本与教师的认同感十分强烈,尤其是在学习中表现出了很明显的模仿行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一定是正确的,不容置疑地进入学生大脑。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注入式、满堂灌、一言堂”,我们的学习方式是“记忆与模仿”,我们的师生关系是“唯师是从,师道尊严”。所以,我们学生缺少创新与主动性。课堂上,缺乏激情、联想、兴趣,学生学得倒胃口,老师教得无兴致,老师总抱怨学生“笨”,惩罚性的作业越来越多,师生关系比较紧张,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实施主体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1.培养学习意识

在我国悠久的教育历史中,教学主体一直是教师,学生则往往是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被动的吸收。与此同时,“传输式”的教学方式非常普遍,甚至是遍布各个学校、班级。在上述传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意识非常薄弱,甚至是没有。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学习这一活动中,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思维能力、交流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2.培养问题意识

敢于并善于提问是我国数学教学课程得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方式。所以,学生要习惯提出为什么?怎么样?还有什么?例如,问学生怎样把1234567890中的一个数字移动位置,使所得的式子的值为1?学生可能很快想到123456789°,却不容易想到23456789°,通过老师的引导得出另一个结果,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培养创新意识

我国中学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数学教学则主要是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我国传承千年的精神财富很重要,其影响并禁锢了人们尤其是学生思考的方法。我国的发展需要创新的东西来改变,结合传统的教育并加大素质教育的发展,这样教育才会更有效,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实现“乐学”与“趣学”。

例如,有一个这样的问题,每天有两辆邮车一起从A城出发驶向B城,与此同时,也有两辆邮车都以相同的速度,在整个行程匀速行驶,那么坐在某—辆由A城出发的邮车上的人,从出发时算起到抵达B城时,会碰到多少辆从B城开往A城的邮车?让学生参与到探讨中来。

这是一个有趣的数学题,也许学生会脱口而出:从A城出发的人,一路上会碰见20辆邮车。其实这个答案是不正确的,教师可引导学生,这样考虑:从A城出发的邮车出发后,首先会碰到10天前从B城开出的两辆邮车,然后顺次碰到9天前、8天前……1天前开出的邮车,后来又会依次碰到与他同时出发的邮车,和以后9天开出的邮车。在学生一头雾水时,通过老师的分析推理,得出的正确答案,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他们会接触更多这样的数学问题,对数学更加的喜爱,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4.培养应用意识

只有通过应用才能发现自己所学知识的重要性,近半个世纪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正深深地影响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在學习中可运用多种手段,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自“动手”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从而主动地进行学习。

例:(丈夫—妻子相遇问题)一位丈夫和他的妻子要上街购物,他们决定在下午4:00至5:00之间在某一街角相会,他们约好当其中一个先到后一定要等另一个15分钟,若另一个仍不到则离去。试问这对夫妇能够相遇的概率为多大?假定他们到达约定地点的时间是随机的且都约定在一小时之内。

这里可设X和Y为下午4:00以后和妻子分别到达约定地点的时间(以分钟计数),则他们所有可能的到达时间都可由序数对(X,Y)来表示,这里O<Y<60,样本空间即为过长为60的正方形,区域内的所有点(如图)为使得两夫妇相遇,他们到过的时间必须相距在15分钟的间隔之内,用数学符号表示即为绝对值不等式X-Y<15,而样本空间中X-Y<15的图形构成事件R发生的区域,事件R的阴影部分和R的区域如图所示:

以上例中应用到概率函数图形等各方面的知识,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在应用意识得到培养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

二、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要想进一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中学教师就首先要培养自身的教育主体理念。从某个角度来讲,数学这一科目的掌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之后再在其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数学这一学科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日常生活经验等,同时它还受到了多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从某一角度来讲这实际上就是学生自身独有的个性。而上述内容都会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实现“乐学”。

2.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以数学课堂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战场,可以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1)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具有想象的欲望,为“乐学”的实现奠定基础。实际上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首先要培养其想象力,所有的创造性思维或行为离开了想象都是无法单独存在的。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与机会,为其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其勇于探索,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2)强化小组合作,可以进一步实现“趣学”。近些年来我国数学教学都采用了小组学习方式,尽管如此,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出小组教学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大小组合作,加大各个小组间的交流力度,从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打开学生的思路,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这将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在此过程中,学生实现了自主探索与思考,而这对于数学这一科目的学习来说是最重要的。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所有的学生,要知道,“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爱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说话,这必然会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必然会促进学生喜欢学习数学,最终乐学、趣学。

参考文献:

[1]夏友芳.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兴趣[J].贵州教育,2004(05).

[2]张福兰.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3]温上伟.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青年文学家,2009(21).

编辑 郭晓云

猜你喜欢

乐教数学教学
乐教 善教 教有特色 爱学 会学 学有方法
——长春市第一中学学校特色
《朱载堉<六代小舞谱>学术复原与“乐教”》(插图)
浅谈孔子的乐教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孔子乐教思想研究述评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