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4-03-27谢莲英
谢莲英
摘 要: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靠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创新教育。因此,创新教育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以正确的质量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素质,应以现代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语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创新教育;语文教学
21世纪的教育,教师应是知识的传播者,自古名师出高徒。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恳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与时俱进,满足求知欲旺盛的学生的需求,以渊博学识和专业水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开辟精神,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动力,给人生奠定坚实的知识根底,为梦想插上知识的翅膀。
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靠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创新教育,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迅速发展,冲向并汇入世界文学大潮,显示出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从发展的眼光看,它显示了中国教育的新生和活力,我们语文教学也相应地要改革、发展。语文这门学科又是各学科的基础,坚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打破现在仍是相当“传统”的旧教育,兴起创新教育的教育理念,尤为重要。在这我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几点看法:
一、创新教育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人
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起主导作用,教师在其中起辅助作用。课堂上应给学生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指导语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学习,
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都是可以成才的。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的能力。教学实践中做法如下:
1.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每次上新课之前轮流让两位学生自己查找一篇自己喜欢的短文,上台口述短文的内容,控制时间,每人只用2分钟,两位学生口述后,请下面的学生举手,对口述的内容加以点评。点评的学生,主要是针对口述的内容,口述者的口语、仪态、表情等进行,时间也是2分钟的评论。这样,学生既受到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又锻炼了胆量,为学生创造了一次能表现自己的机会,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自尊,让所有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教师也就很自然地把课本的新课渗透进这个氛围中,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2.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给学生讲述一些美学理论,以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比如,《春》這一课中,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那种自然景物的美,激起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而讲授《福楼拜家的星期日》是教学生懂得交友,《小松鼠》是讲社会美德,要让学生在对课文作品分析理解的同时,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
音乐的美、结构的美、内容的美、艺术的美等,要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创造美。
3.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学生的心理特征,抓住教材的引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说明文,一般段平实,教起来兴味不浓,像《统筹方法》这篇文章是一篇科技知识说明文,如按常规教法,学生就会觉得平淡无味,而如果教师先举生动有趣的实例,说明“统筹方法”在实际中的妙用,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感,创设学习该文的良好气氛,整个教学过程就会显得轻松。在上课前先讲孙膑为大将,田忌谋划与齐威王赛马的故事。田忌马大王各有上、中、下等马各一匹,但他的每一等马均逊于大王的同等马,由于孙膑运用了“统筹方法”终于以三战二胜一负的成绩赢了齐威王。讲完之后,又请学生运用箭头图表示这次比赛输赢情况,结果学生听完这个故事之后,纷纷笔画,对“统筹方法”大感兴趣,学习情绪被激发开来,整个教学处于热烈的气氛中,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4.坚持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讨论制。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前预习、加强朗读、问题情境、自主讨论、课堂操作进行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自学能力获得显著的提高。要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自己查字典、词典、自行解决字词的读音、释义及用法,做到能通顺阅读文章、了解大意,提高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不同文体文章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于诗词,强化语感、培养悟性、通过积淀一定数量文质兼关的名篇使学生具有书卷气,这可以成为学生一生的文化“功底”,提高一代人的文化素质。对于说明文,先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了解其他有关方面情况,再来阅读课文,这就容易把握课文内容,对于议论文,先让学生看课文,引发感想,谈体会和理解。还可以布置一些值得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谈观点,并促进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从中找到有力、充足的论据,然后开展学生间的辩论,加强对文体的理解和学习,以及带来思想认识上的飞跃。
二、创新教育应以正确的质量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素质
传统的教学是比较着重课本的知识的传授,一般也只能拿学生成绩的多少来衡量教学质量的优劣,在这质量观的指挥棒下,教师也就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学生按教师传授的课本知识的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质量,而不要求从学习的能力和素质的角度来衡量质量。只有教学质量观才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给予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在这种质量观的指导下,在重视课文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具体做法如下:
1.从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出发,营造了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氛围,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要注重营造创新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时,让学生课前收集好中国的各种桥梁图片,让学生给图片上的桥进行归类,并说出各种桥梁的历史和桥结构特点及不足。由课内延伸到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一座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桥,然后加以点评,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从中挖掘他们创新意识的潜能。
2.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质疑中提高学习能力和素质。学生能够大胆提出问题的能力,其实就是他们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显现。学生质疑能力的深浅,其实反映了他们钻研新知识的表现程度,课堂上,教师要做好示范,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做到立場观点正确鲜明、思路清晰条理、方法科学得当,语言准确生动。如,学习《白杨礼赞》一课,就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找资料了解白杨树是一种怎样的树?它生长在哪里?生长环境怎样?找词典了解“礼赞”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阅读文中描写白杨树精彩片段的地方,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礼赞它?文章采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作用何在?这当中,如果学生提出了独到的有新意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不仅拓宽了知识面,又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更加密切,从而营造了和谐、生动的学习氛围。
3.训练学生大胆的想象力,提出自己延伸课内知识的问题,提高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发学生的闪光点。可以提出一些能引起争议的问题,甚至是已成为定论的问题进行讨论,积
极思索、触发灵感、集思广益,从而获得较多的创造设想。如,上《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一课时,就可以引发到现实生活中来。例如,有些学生由于受许多大中专生走出校门仍无分配的表面现象所影响,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产生厌学的情绪,针对这种不良的现象,提出了“读书到底有没有用”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最后学生明确目标。还可以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培养。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比如,《故乡》水生和宏儿以后的生活情况怎样?关系怎样?请你想象一下,并把你的想象内容告诉人家。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培养想象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三、创新教育应以现代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语文
现代教育思想是突出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动笔能力相结合,调动学生内存的能力,认真把握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形式。想方设法为学生构建学习活动的空间,培育学习的能力。从不同的教学对象的特点出发,可以选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1.互动法。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学生关注的一些网络语言,吸引他们对学习新课的兴趣,鼓励他们质疑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导读方法来启发诱导学生把握方向,认真钻研,主动探求,自主学习,自获结论,逐步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控制,这样才能逐步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2.动手法。在训练写作时,写一篇说明文,学生如果没有真实的素材,就写不出好文章,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灵感,在写作之前,带学生去参观手工制茶的整个过程,学生亲临之后,个个跃跃欲试,思维顿时就非常敏捷,写作训练会顺利地完成,达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
3.归类法。同类型的几篇文章作比较教学,比如,《皇帝的新装》《变色龙》《故乡》等,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比来教学,让学生在阅读比较中获得人物形象。
4.图示法。借助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用不同的符号,用图表示出来。特别是课文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一一提出来,然后一一解答。用这种教学方法,大大缩短授课的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而且能启迪思维,形成条理清晰的整体形象。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有意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辩证批判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以培养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能力为前提,进行多样化、开放性的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独立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会落
伍,不被淘汰,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为21世纪多输送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张祥明,林锦绣.当代教育学概论[M].海风出版社,2006-01.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