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偶完全数尾数的结论
2013-07-03张四保
张四保
(喀什师范学院数学系,新疆 喀什 844007)
设N+是全体正整数的集合.若,如果n满足关系式则n被称为完全数[1].此时,若n是偶数,则n称之为偶完全数,根据经典的Euclid与Euler定理可知,每个偶完全数的形式均为n=2p-1(2p-1),其中2p-1为Mersenne素数,并以Mp记之;若n是奇数,则n被称之为奇完全数.至今只发现47个偶完全数[2],但尚未发现奇完全数,和未给出奇完全数是否存在的合理性证明.是否存在奇完全数,这已成为数论中的难题之一[3].
对于偶完全数尾数的讨论,文献[4-5]分别讨论了偶完全数的个位与十位数字的情况,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并且文献[5]中指出,根据文中的方法,可以大致的推断出偶完全数百位、千位…等各个位次上数字的大概情况.但是文献[5]中并未给出偶完全数的素指数p的取值情况.本文通过对素指数p取值情况的讨论,并调用、执行中国剩余定理的C语言程序来确定偶完全数百位数字取值情况.
1 主要结论及其证明
定理 设n=2p-1(2p-1)是偶完全数.若n的素指数p满足
则n的百位数字为0;
若n的素指数p满足
则n的百位数字为1;
若n的素指数p满足
则n的百位数字为2;
若n的素指数p满足
则n的百位数字为3;
若n的素指数p满足
则n的百位数字为4;
若n的素指数p满足
则n的百位数字为5;
若n的素指数p满足
则n的百位数字为6;
若n的素指数p满足
则n的百位数字为7;
若n的素指数p满足
则n的百位数字为8;
若n的素指数p满足
则n的百位数字为9.
证明 由于当偶完全数n=2p-1(2p-1)的素指数p=2、3时,n分别为n=6 <100、n=28 <100,那么考虑p≥5的情况.将素指数p分为p=8k+1,p=8k+3,p=8k+5 与p=8k+7.当p≥5时,n=2p-1(2p-1)取模8有下列关系式
n=2p-1(2p-1)取模125可以分为2p-1与Mp=2p-1分别取模125.结合素指数p=8k+1,p=8k+3,p=8k+5与p=8k+7的4种情况,2p-1取模125有下列关系式:
从式(2)可知,只需考虑6k取模125的情况.对于6k取模125的情况,文献[6]给出了当 k≡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mod25)时,6k取模 125 的情况分别为 6k≡1,6,36,91,46,26,31,61,116,71,51,56,86,16,96,76,81,111,41,121,101,106,11,66,21(mod125)[6],因而式(2)等价于下面式(3)—式(6):
而对于Mp=2p-1取模125的情况有下面式(7)-(10)[6]:
将式(3)与式(7)组合有,
将式(4)与式(8)组合有,
将式(5)与式(9)组合有,
将式(6)与式(10)组合有,
将式(1)分别与式(11)-(14)构成方程组.为了解出式(1)与式(11)所组成的第一个同余式组,通过调用、执行文献[7]所给出的有关中国剩余定理的C语言程序,输入运行得如下结果:
其中的Enter部分表示需要用户输入的信息,最后一行为所求的x的值.类似的,重复以上步骤,将所得的结果加之中国剩余定理的应用整理如下:
由于当 k≡0,5,10,15,20(mod25)时,p=8k+5一定是合数,故除去这5种情况.对上面式(15)-(18)分析,对百位数字分别是1至9的情况进行归类可以得到本文定理.
2 几个推论
推论1 若偶完全数n的百位数字是0,2,4,6,7,8,9,那么n的素指数p只能是4k+1型素数.
对文献[5]中的结论进行强化,给出了如下2个推论.
推论2 偶完全数n=2p-1(2p-1)的最后两位数是28的充分必要条件是n的素指数p是4k+3型素数.
推论3 每个大于6且以6结尾的偶完全数n=2p-1(2p-1),
若素指数p满足
则其十位数字必为7;
若素指数p满足
p=8k+1,k≡3,8,13,18,23(mod25)或 p=5,则其十位数字必为9.
[1] 单 墫.初等数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南丽丽.对完全数几个特性的C-语言验证[J].运城学院学报,2010,28(5):80-81.
[3] DICKSON L E.History of theory of number[M].Washington:Washington Carnegie Institution,1919.
[4] 杜君花.关于偶完全数尾数的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04,24(3):13.
[5] 张四保,罗 霞.偶完全数的两个注记[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6):4-5.
[6] 张四保,邓 勇.Mersenne素数的一点注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5(3):371-373.
[7] 颜松远.计算机在数论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199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