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

2012-04-29张雄

文学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渗透语文教学情感

内容摘要:情感是启发、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于一体的学科。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讲究情感教学的艺术性,充分利用教师自身和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那么学生就不仅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语文知识,而且还能够让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的目的,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情感 语文教学 渗透

语文学科是一门集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传授正确丰富的知识,也不仅仅要使学生把已学得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而且还必须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品格、个性等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语文学科本身包含有太多丰富的情感,而这些情感,终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品格及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情感的健康发展及情感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及全面发展的程度。”(《语文教育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健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应以情感的生发和渗透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并且把情感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地渗透情感呢?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工作之前必须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对此,我曾进行过一些大胆的尝试,获得了一些切实的经验,收到了可喜的成效。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诵读——情感激活

现行九年制义务教材中有文质兼美的课文一百多篇,由于作者不同,其风格迥异,且每一篇课文都蕴含有这样那样的情感:有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之情,有催人奋进的战斗之情,有令人涕下的悲壮之情等等,因此教师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把握教材,通过诵读、揣摩,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思想先行“同化”。上课时,以生动流畅的语言制造恰如其分的氛围,引导学生共同进入文章的情景,使真情实感如琼浆玉液一般喷涌而出,达到以情感人之目的,而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便在不知不觉中被感知、认识、理解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有人把学生的心境比作一池春水,若能想方法使这池静水兴波起澜,便可激活他们的情感,使之愿意感知并能够透过作品去同作者喜忧与共,还可保持思维主题的积极性与延续性。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所以我很喜欢使用诵读之法。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宋词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反复诵读课文,深入体会词中的文气、意蕴,从而把握全词的情感基调,学生心潮起伏,争相述说自己读后的感受。有的说“这首词一扫宋词以往纤弱的词风,创造出了一种高远清新的意境”;有的说“这首词最重要的是词人在感叹如梦人生的同时,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就这样,学生的情感在反复的诵读中被激活了,他们封存于记忆仓库中的各种经历、知识储备、人格估价及理想追求等就像在地下运行的地火,一下子找到了喷发口,于是,学生进一步深入地探索、理解、体验作品内涵的欲望由此也就被激活了。

二.联想和想象——情感体验

在抓住情感激活这一契机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在高涨的阅读激情的推动下,进一步亲身体验,披文入情,体味文章的情韵与内涵。实践证明,成功的情感体验与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密不可分。比如,教材中关汉卿的小令《大德歌·冬景》:

雪粉花,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揽着钓鱼艖。

通过诵读,学生不由得感到一种优美、恬静、高洁之情充盈于胸。这时候,我问学生们联想到些什么。学生甲说:“一个‘舞字,使我联想起诗人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名句。”学生乙说:“烟村、飞雪、疏林、鱼艖等典型景物使人顿时联想到我们说熟知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瘦马等种种灵动的意象。”听了学生们的回答,我欣喜异常,又紧追一步:“大家的联想非常好,现在根据这些信息,你们再次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讲一讲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副怎样的图画?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经过这样的启发诱导,学生个个神思飞扬,即刻进入“想入非非”的状态。最后,多数学生说,想象出一副冬日傍晚渔村雪景的图画,这正是作者安闲淡泊、自然纯真的情趣在景物中的流露。在整首小令的赏析中,我并没有越俎代庖逐字逐句地去详细剖析,而是在他们对作品有了朦胧混沌的感觉之时,任由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去会心地品咂、感悟,在和谐、灵动的艺术氛围中,读者、作者、作品之间便形成了一种默契,对某种特定情感产生心灵共振,于是,处于潜在状态的文本内容,很自然地便被赋予了更多的意蕴与诠释,学生也饱尝了自身劳动成果所带来的沉迷与喜悦。更重要的,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被导向了一个更高的情感境界,同时,这种“高情感”很可能转化为学生自身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素质,进而形成一种强大的人生、人格的正向的推动力,推动他们去完善自身的人格,陶冶高尚的情操——这也正是素质教育之真谛。

三.写作——情感释放

“观文者披文而入情,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文心雕龙》)当各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体验聚集一起而且越积越多之时,学生自身便萌发了一种真正的,不可遏止的写作冲动,于是,便有了任凭文字表达情感的举措(即作文),从而也就进入了主体自然而然地情感释放阶段。而写作训练中“情景作文”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为此,我曾结合师毕业班即将进行的教育实习,利用下午两节作文课,让每组学生选派代表登上讲台进行试讲,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抓住这一有利契机说:“接下来,我们上作文课,以‘当我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为题写一段话,把你们刚才的所感所想如实地写下来。”学生含笑表示试试,结果快下课时,就有学生主动举手朗诵自己所写好的文章。文中写道:“我曾做过明星梦、学者梦,但始终无意做一名小学教师,而当我第一次站上三尺讲台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何谓‘学高为师,品正为范。我本平凡,但所幸我选择了人世间最伟大的职业,为此,我无怨无悔。”学生动了真情,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永远地留在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在情感释放的同时,学生也加深加强了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价值的确证,对完善人格的追求。这难道不是情感渗透的功效吗?

“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把情感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使情感教育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习成为他们真正的自我需求,从而迅速掌握语文知识,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地政治思想教育。因此,情感教育很有必要引起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89.

[2]孟昭兰.人类情绪[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0.

[3]吴丽萍.情感力量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职业时空,2006(8).

[4]茌传艳.谈语文教学中的情[J].全国语文教师精短论文大系,19989(2).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Μ]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张雄,南阳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与改革。

猜你喜欢

渗透语文教学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