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氯氮平与氯丙嗪对心肌酶的影响

2010-08-27黄卫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8期
关键词:平组氯丙嗪异常者

黄卫星 乐 明

湖北省浠水县丁司垱卫生院,湖北 浠水 43820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CCMD-2-R 诊断标准,对首次住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分≥36分者,共60例平分为两组各30例。氯氮平组年龄19-47岁,平均(29.1±9.9)岁;病程3月-11年,平均(3.8±6.5)年。氯丙嗪组年龄17-58岁,平均(34.1±10.6)岁;病程4月-12年,平均(5.1±4.2)年。两组在年龄和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 均>0.05)。

1.2 方法 全部病例住院后在服用精神药物前作详细体格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及心肌酶检查。心肌酶测定为服药前,服药达最高峰2周后及维持剂量2周后,共检查3次。在每次心肌酶测定时,同步监测宽频带心电图。监测心肌酶仪器采用Encore-II 动力法,心电图仪器为8304多导自动分析心电图诊断仪,以及同种仪器酶法肝功能检查。监测心肌酶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2 结果

2.1 氯氮平组与氯丙嗪组不同剂量时心肌酶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

2.2 药物不同剂量与心肌酶的关系 两组病人第1次服药前心肌酶监测时,所观察的60例病人中有4例于门诊服用小剂量药,所监测心肌酶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用药前或小剂量药物对心肌酶影响不大。

两组服用达到高峰时监测,氯氮平组最高剂量为450-600mg/d,氯丙嗪组为600mg/d。2周后监测心肌酶,前组异常者14例,后组异常者11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两种药物高剂量时都对心肌酶有一定影响,而两种药物相仿。

两组维持量时监测,氯氮平为300mg/d,氯丙嗪为450mg/d。2周后监测心肌酶,前组异常者6例,后组异常者4例,心肌酶数据与高剂量时心肌酶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药物减量后心肌酶异常者能得到改善。

药物剂量与心电图的关系:两种药物出现心电图异常者,氯氮平组高剂量为8例,维持量为6例。氯丙嗪组高剂量为5例,维持量为3例。高剂量与维持量时心电图异常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心肌酶与心电图之间的关系 氯氮平组心肌酶异常者14例,其中有8例病人心电图提示T 波改变或心肌缺血。氯丙嗪组心肌酶异常11例,心电图异常5例。心肌酶与心电图之间有显著相关(P<0.01)。说明在心电图未显示异常以前,心肌酶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3 讨论

测定心肌酶活性对心肌病变早期具有诊断价值。CK-MB 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最具心肌特异性,系统测定外周血CK-MB活力变化,不仅可以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死(AMI),且对判断AMI 再扩展、再梗死、梗死后灌注,以及估计梗死范围等均有重要价值。

氯氮平盒氯丙嗪对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直接抑制α-肾上腺能阻断作用,药物对血钾的影响以及变应性心脏损伤[1]。各种精神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大都是无症状的、良性的[2],通过对症处理、减药或停药后,大多数病人可以恢复。5种血清酶中,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LDH 脱氢酶、CK-MB 心肌酶同功酶的改变明显。说明前两个酶的活性增高,提示对心肌梗死早期心肌病变诊断有意义。

表1 氯氮平组与氯丙嗪组不同剂量时心肌酶各项指标比较

表1 氯氮平组与氯丙嗪组不同剂量时心肌酶各项指标比较

注:与服药前比较:*P<0.05,**P<0.01

氯氮平组(n=30)氯丙嗪组(n=30)组别 服药前 高剂量2周 维持量2周 服药前 高剂量2周 维持量2周GOT 17.82±9.82 35.51±28.66* 18.43±6.23 35.76±68.42 127.20±52.85 30.09±21.36 LDH 122.47±123.01* 170.27±136.51** 117.07±101.74* 123.23±112.15 166.68±151.26* 121.97±123.5*CK 57.13±59.12 92.03±85.4* 61.43±44.59* 75.07±65.05* 131.1±107.22** 82.10±61.19*CK-MB 5.51±9.35 10.33±15.99** 7.56±12.01* 55.09±41.92 76.30±6.75** 49.10±48.35*α-HBDH 51.60±46.13 83.16±76.75* 55.40±46.17 55.96±43.93 75.35±6.92* 44.60±41.52

本研究表明,心肌酶的早期异常将提醒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对上述心肌酶异常病例,我们采取调整药物剂量,静脉给予激活液,口服地奥心血康、潘生丁、心痛定等治疗后,心肌酶及心电图明显改善。说明氯氮平与氯丙嗪对心肌的损害早期是可逆的,如经有效矫正,可避免猝死的发生。

[1]俞东山,张心保.精神药物所致心脏不良反应[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8,31:264.

[2]杜勤,陆峥,许义,等.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1999,11:165.

猜你喜欢

平组氯丙嗪异常者
氯丙嗪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差异研究
糖代谢异常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西药盐酸氯丙嗪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合理应用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利培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腰围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社区老年体检人群炎性指标检测及临床价值研究
老年精神分裂症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疗效及对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
猪肉中有安眠药?
针灸治疗对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研究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