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产妇使用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

2010-08-27覃香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8期
关键词:镇痛药侧卧位硬膜外

覃香蓉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广西 都安 5307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4月至2009年8月收治我科住院的12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29岁,体重55-75kg,孕周37+5+42+6,初产妇76例,经产妇44例,其中二次剖宫产18例,胎位异常32例,自己要求剖宫产30例,其他40例,肝肾及心肺功均正常,所有产妇术前留置导尿管,术后1d 拔除导尿管。

1.2 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5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在手术室安装硬膜外导管留置镇痛泵,术后72h 拔管。对照组术后常规肌肉注射止痛剂。2组产妇孕周、孕龄、体重均无明显差异,无镇痛药过敏史及成瘾史,麻醉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剂量无明显差异,产妇术中麻醉效果满意,均无恶心、呕吐,肠蠕动好,术后24h 进流质、48h 进半流质、72h 进普食,两组均采用口头直接回答法,内容为产妇术后对疼痛的忍受程度,于术后第4天下由责任护士在病房与产妇面对面交谈,共询问120位产妇,有效率100%。

2 结果

2组术后疼痛程度的调查

120例产妇术后疼痛观察结果见如上表:0级:完全无痛;1级:轻度可忍受疼痛;2级:中度疼痛有时可忍受;3级:疼痛难忍需要用镇痛药;实验组对术后使用镇痛泵镇痛全部有效,有效率100%。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术前对产妇及家属耐心解释麻醉方法、镇痛优点和手术效果,解答产妇提出的疑问等,了解产妇术前心理状态,通过加强心理护理,使产妇消除焦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3.2 一般护理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镇痛效果,特别是术后6-12小时,护土应密切观察产妇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的变化,如遇有表情淡漠、呼吸<10次/分,动脉血氧分压<90%,应给予低流量吸氧,血压下降、阴道流血、腹部切口渗血多时按医嘱及时予处理。加强母乳喂养指导,做到早开奶、勤吸吮。产妇术后6h 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半卧位,翻身时由仰卧位转为半侧卧位或侧卧位,将人体重心往中心平移,而先侧后移,可以有效预防留置硬膜外导管的滑脱[2]。产妇下床时先由侧卧位变成坐位,然后下床活动,此方法可减轻术后产妇初次离床活动对切口的张力。

3.3 穿刺部位的护理 术后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液体渗出、红肿及分泌物。如给产妇擦身、更衣、下床活动时要小心,注意有无管道脱落及扭曲,加强巡视,及时处理故障,妥善固定和无菌防护,做好产妇和家属的健康教育,以取得配合。

4 结论

自控镇痛泵给药途径是在硬膜外麻醉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术后将芬太尼、布比卡因、氟哌啶、生理盐水注入自控镇痛泵内,按规定的浓度和速度均注入硬膜外腔内,芬太尼属强效镇痛药,镇痛作用强,小剂量对呼吸、循环系统无多大影响,布比卡因对痛觉神经起阻滞作用,对运动神经作用较弱,氟哌啶对血压影响小,镇吐作用强,剖宫产产妇术后使用镇痛泵对康复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对使用镇痛泵的产妇要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术后镇痛是一项新技术,因疗效确切,用药合理,使术后的治疗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有效地解决了患者术后的疼痛问题,这不仅是心理安慰,而且有利于促进患者生理功能的稳定,促进乳汁分泌,对提高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张艳,刘青.对116例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认知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949-951.

[2]章菊琴.剖宫产术后硬膜外置镇痛泵产妇翻身疗法探讨[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4):6-7.

猜你喜欢

镇痛药侧卧位硬膜外
使用手持式眼压计评价侧卧位时不同头位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
吃镇痛药还是要听医生的
服镇痛药六误区
服用镇痛药的六大误区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效果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