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置针2种送管方法效果对比与分析

2010-06-23陈艳尹子福张煜杨玉娟张建平

中外医疗 2010年3期
关键词:年资外套进针

陈艳 尹子福 张煜 杨玉娟 张建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 100045)

浅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于它的材料柔软,具有不会对留置的血管造成伤害,不易发生液体外渗的特点,可减少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及减轻患者精神上的痛苦,患者活动方便等优点,已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在临床广泛应用,是目前主要的输液工具[1]。由于留置针的管径较粗,外套管较柔软,而导致穿刺置管的难度增加。针对这样的问题,我病房在实践中发现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进针角度,呈5~10°,继续进针少许,右手食指推动推送板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先送后退法)可明显提高穿刺送管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表1 2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总体:年龄6岁以上、性别不限、呼吸道感染患儿;研究样本:2009年2~5月在我病房住院的2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种类:肺炎、支气管炎、胸腔积液、喘息性支气管炎;排除条件:肺结核、免疫缺陷引起的反复肺部感染

1.2 抽样方法

随机抽样。

1.3 质量控制

由笔者接受BD公司静脉穿刺方法培训,再对本病房护士进行统一培训。

1.4 实验方法

2组均采用BD公司24G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操作前先旋转松动针头套管,右手持针,拇指与中指固定在回血腔的尾端,食指固定在推送板部,左手绷紧皮肤,进针角度约15~30°,直接穿刺静脉,进针速度稍慢且平稳,注意观察回血,体会留置针刺入血管的突破感,见回血后降低进针角度,呈5~10°,继续进针少许,然后分别采用先送后退法和先退后送法完成静脉留置针的置入。先送后退法:右手拇指、中指固定针芯,以针芯为支持,右手食指推动推送板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先退后送法:将针尖退入导管内,借助针芯将导管与针芯一起送入静脉内(先退后送法)[1]血管选择:选择粗而直,柔软和富有弹性的血管,尽量避开关节活动处[2]。

表2 不同年龄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

表3 不同年资护士的穿刺成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的差异性。

2 结果

2.1 2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表1)

2.2 不同年龄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表2)

2.3 不同年资护士的穿刺成功率(表3)

3 讨论

3.1 先送后退法比先退后送法成功率高

众所周知,套管针的针芯比外套管略长1mm,针芯刺入血管见回血,实际上外套管并未进入血管,必须使外套管进入血管才能保证置管成功。先退后送法要求操作者必须在见到回血后继续进针足够长度,否则撤针芯将导致穿刺失败;先送后退法可使外套管顺针芯进入血管,避免因外套管尖端部未进或有少许进入血管内,当将针尖退入外套管时将外套管尖端带出血管外所造成的穿刺失败,缩短了穿刺距离,降低了穿刺难度,提高了成功率。

3.2 对于<2y患儿更适合使用先送后退法

本研究中<2y患儿的穿刺成功率(表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患儿年龄变小,就会出现以下趋势:血管变细且位置表浅,患儿的配合度降低。在穿刺见到回血后,如果继续进针角度控制不好或患儿躁动明显,针尖容易穿破血管导致穿刺失败。先送后退法可以减少针芯前进的距离,即使患儿躁动,由于针芯位置已经固定,也不易刺破血管,提高了成功率。对于≥2y的患儿(表2),由于血管相对较粗且配合度提高,所以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3.3 工龄<2y的护士更适合使用先送后退法

本研究中工龄<2y护士的穿刺成功率(表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由于低年资护士穿刺经验少、水平低,见到回血后不敢继续进针或继续进针角度掌握不好,使用先送后退法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而对于高年资护士(表3)由于穿刺经验丰富、水平高,所以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4 结语

对于<2y的患儿和工龄<2y的护士先送后退法可以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对于年长儿和高年资护士,2种送管方法没有差异。

[1]陈芳,邱美宁,吴丰果.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的改进[J].家庭护士,2007,5(7):17~19.

[2]梁嘉定.常用护理技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2.

[3]李秀娟,王艳,张玉红.小儿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3,9(3):200.

猜你喜欢

年资外套进针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冬天的外套你选对了吗
深冬外套乘以二
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运用“三阶梯”方法的实践与体会
浅议随咳进针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