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随咳进针的临床意义
2013-01-25朱可蓥
朱可蓥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浅议随咳进针的临床意义
朱可蓥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随咳进针是一种具有临床意义的针灸进针手法,对于针刺得气、提高疗效以及缓解病人疼痛等都有一定作用。
进针法;随咳进针;临床意义;高树中;一针疗法
随咳进针,即医者在针灸进针时嘱患者咳嗽几声,在患者咳嗽的同时,医者将针刺入患者体内。
关于随咳进针,元代医家窦杰早在《针经指南》中就曾有过记载,并以随咳进针为基础,分为补法和泻法。“左手掐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针入透于腠理,令病患吹气一口,随吹分寸,…令病患吹气一口,随吸出针乃闭其穴,虚羸气弱痒麻者补之。”此为补法;“左手掐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针入腠理,复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气至分寸,…令病患吹气一口,随吹气一口,徐出其针不闭其穴,命之曰泻。丰肥坚硬疼痛者泻之。”此为泻法。
目前临床多见的进针方法有快速进针法、飞针进针、慢速捻转进针法、利用进针管进针以及一些特色进针手法,如 “三三”进针手法[1]等。而随咳进针的方法,临床运用并未非常广泛。不同的进针方法会对针刺的感传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针灸治疗的效果。陈氏[2]通过对40例患者进行单盲对照试验,观察分别用快速进针法和慢速捻转进针法针刺风池穴位时出现的针刺感传,结果发现慢速捻转进针法所致感传明显优于快速进针法。因此,不同的针刺进针手法,对于针灸的 “得气”、传导以及疗效的发挥都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进针手法在保证一定疗效的同时,还应做到尽量减轻进针的疼痛。随咳进针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及临床意义:①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在进针的同时嘱患者咳嗽,并趁机进针,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缓解病人对进针及针刺的恐惧。当患者注意力转移到咳嗽而不是针尖进入体内时,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 “晕针”等意外情况的出现。②宣散气血,提高疗效。咳嗽时可以加强气血上达于肌肉和皮肤体表之间,有利于宣散经络气血,提高针刺的敏感度,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在咳嗽的过程中,人体气血布散,气行血畅,有利于经气的运行和激发,对于针刺得气以及针刺疗效都有积极的作用。
此外,通过嘱咐病人咳嗽这一过程,可以加强针灸实施者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对于刚进入临床的实习生或者是针灸初学者,令病人咳嗽亦可以使病人将注意力由观察实习医生进针的过程转移到其他地方,从而也能够缓解实践经验不足的实习医生在进针时的紧张情绪,帮助实习医生更快地适应临床针灸操作。
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针灸推拿学院院长高树中教授亦大力提倡在针刺时配合随咳进针,其所著的《一针疗法:灵枢诠用》[3]中介绍的很多特色特效穴位,特别是四肢关节部的穴位,基本都可以配合随咳进针,不过出于安全的考虑,胸腹部和背部的穴位则较少使用随咳进针,以避免伤及内部脏器。
随咳进针相比于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常规快速进针,有其自身的优势和意义,不过其与常规快速进针相比在对特定病种疗效上的优势还需进一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在临床上可以考虑广泛开展随咳进针的应用,无论是对于病人还是医生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刘刚.论“三三”进针手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3):59-60.
[2]陈尚杰,陈文,帅记淼.不同进针法所致感传的临床研究[J].2004,24(4):255-256.
[3]高树中.一针疗法:《灵枢》诠用[M].济南出版社,2006.
R245.31
A
1007-8517(2013)05-0122-01
201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