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的时代意义
2009-04-29涂刚鹏
涂刚鹏
摘要: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大学的核心和灵魂。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是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大学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关键词:大学; 大学精神; 民族精神;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2-0179-03
一、 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是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学以其所固有的精神特质,在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中有着特殊的使命,发挥着先导作用。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对于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1. 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是一致的,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大学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它既能反映历史的民族精神,又是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中国的大学深深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修养和人生理想等。它们既构成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之基石,又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一代代大学人的精神情怀。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对于北大的精神和传统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也是北大永葆生机的重要动力。”[1]
我国的大学精神张扬着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中国的现代大学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清末国势渐弱,救亡图存的有识之士开始学习日本举办现代高等教育;“五四”运动凸显了文化教育在民族复兴中的作用,开始学习美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以求进一步发挥大学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始学习苏联的高等教育。因此,中国大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体现着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些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大学的体现。
2. 大学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提供重要的精神资源。根据社会学家帕森斯的说法,大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心结构,大学教育之良窳足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社会的文化与经济的盛衰。不算夸大地说,大学在形塑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认同,进而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大学的精神关乎文明的性格。美国文明最基本的性格乃是“独立”的立国精神,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独立战争,更是一场促使“新大陆”在精神上、文化上独立于“旧欧洲”的独立战争。这种精神可以在爱默生的《美国学者》的著名演讲中得到最好的诠释。1837年的哈佛大学,爱默生提醒“美国大学优等生联谊会”的青年学子,不要成为在美国的德国学者、法国学者或英国学者,而要成为立足于美国生活的“美国学者”,未来将属于美国学者。中国的现代大学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不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和丰富着中华文化。我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办学理念的一大特色,就是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丰富着我国的民族文化。当封建文化崩溃、新的民族文化尚待建立之时,早期中国高等教育有一个追求,就是继承儒家文化中培养君子、士的人格理想。这种民族文化和精神始终是中国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基础,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得以不断更新,从而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中国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另一特点,就是中西文化兼容并包。西方大学文化对中国现代大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还是人文精神。中国的许多著名大学都受到西方大学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进入21世纪,各国大学互相间的学术活动、信息沟通,不仅促进了大学理念的融合,而且推动着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借鉴;在合作与交流的文化“碰撞”中,不仅激发大学的创新精神,也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资源。从全球和历史的视野来考察,毋庸讳言,大学既有其世界性与开放性,又有其民族性与历史性。对大学的发展绝不能采取一种狭窄的工具主义观点。因为大学精神的发展意味着民族精神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将那些源于其他文化的普遍价值转化为我们的新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新的民族精神的建立仍然需要植根于本民族五千年来自立于天地间的文化传统之中。对于中国人来说,建立新的民族精神意味着建立自己的国家理想与社会理想,而只有建立了新的民族精神,才会有真正的属于中国的现代发展道路。
3. 培育大学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深化。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基本内涵,是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弘扬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在21世纪,高校的一项神圣使命,就是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积数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每所大学精神可以各不相同,但其根基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铸造大学精神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文化建设,从学校实际和特色出发,汲取我们民族精神最精华的东西,吸纳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成果,形成具有鲜明时代风采、民族风格和本校特色的大学精神,深化和延伸民族精神,使伟大的民族精神更为具体化。[2]
二、 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自身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伟大的大学必有伟大的精神。从根本上来说,大学的精神乃是大学的目的,大学的内在逻辑,大学存在的最后理由。大学精神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强烈的渗透性,是一所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底蕴之所在。正如A·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那样,“总的来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3]一方面,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文化被大学人内化,成为大学人的良心和气质,在大学的发展中发挥着凝聚、激励、导向和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精神作为一种高层次的优秀文化,可以辐射到社会中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为大学的发展构建适宜的环境。因此,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就成为促进大学自身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大学精神对大学群体的凝聚作用。大学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作为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它从事的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同时也非常重视精神的力量。在大学里探讨高深学问的人,他们的主要追求不在于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在于精神生活的丰富和理想抱负的实现。因此,大学精神成为吸引、荟萃优秀人才的主要因素。一些名牌大学荟萃着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大师级人物,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学校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较为丰厚的物质待遇,更重要的是这些大学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也就是大学的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等大学精神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
大学是思想学说兼容并包、自由发展的场所。当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广揽天下英才,一时人才荟萃。在教师队伍中,既有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又有旧学深沉的黄侃、刘师培、陈汉章等;既有拥护帝制的顽固守旧者,也有拥护共和的改革派,还有主张革命的共产主义者。各派之间思想斗争很激烈,但并没有妨碍北大的发展,相反正是在这个时期,北大从“升官发财之阶梯”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那么是什么力量凝聚、协调着彼此观点不同的学者?还是大学精神。正如蒋梦麟在《北大之精神》一文中所言:“本校屡经风潮,至今犹能巍然独存……这是什么缘故呢?第一,本校具有大度包容的精神。……自蔡先生长校以来,七八年间这个‘容字,已在本校的肥土之中根深蒂固了,故本校各派别均能互相容忍。平时于讲堂之内,会议席之上,作激烈的辩驳和争论,一到患难的时候,便共力合作。……第二,本校具有思想自由之精神。……各种思想能够自由发展,不受一种统一思想所压迫。故各种思想虽平时互相歧异,到了有某种思想受外界压迫时,就共同来御外侮。”[4]
2. 大学精神对大学主体的激励作用。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当被内化为学人们的学术良心和道德规范时,就会产生一种力量,激励着学人们去追求真理,发展知识。一代代学人为了探索科学的奥秘,废寝忘食,孜孜以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代代学人为了维护真理和正义,维护学术独立和自由,奋力抗争,即使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蔡元培、马寅初、梁漱溟等都留下了一件件可歌可泣的故事。蔡元培在任北大校长时期,倡导学术独立,不仅自己总是奉“东汉之党人,南宋之道学,明季之东林”为圭臬,而且勉励师生以继承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传统为己任,在社会堕落、政治腐败的浊世中伸张正义,勇敢面对压力与挑战。蔡元培倡导的这种学术独立之思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
3. 大学精神对大学发展的定向和保障作用。大学精神是在一定的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大学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之下进行的,因而对大学的发展起着定向和保障作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理念都可以转化为大学精神,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并被认为是正确的理念,才有可能积淀成为大学精神。正是大学精神规范着大学的发展,指导着大学的发展方向,使大学抵挡住各种诱惑和冲击,始终朝着终极目标进军。牛津大学拒绝了沙特亿万富翁的巨额捐款,并不是牛津不需要钱,而是不愿使牛津大学庸俗化,不愿丧失学术的独立和自由。哥伦比亚大学拒绝聘用基辛格,哈佛大学拒绝授予里根荣誉博士学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依附政治;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不为金钱而拒绝从事保密性的研究工作,即使在商业研究中也要和商家鉴订协议以保证研究的公开性,这些大学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大学精神已深深根植于大学决策者和师生之中,使他们自觉守望着大学精神,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使自己的各种活动都指向大学的历史使命——那就是探求真理。
4. 大学精神对大学发展的环境营造作用。大学精神不但直接作用于大学的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为大学营造适宜的环境间接作用于大学的发展。一方面,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场所。在大学接受教育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大学精神的感染,当这些人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时,他们也把大学精神传播到社会上去,从而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精神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高雅文化,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大学推广运动等手段向社会上扩散和传播。以我国为例,我国文化传统中缺乏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自由精神,而近代产生的大学成为传播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自由精神的主要阵地。时至今日,民主、科学、自由精神基本上已为社会广泛接受。这样,大学精神一方面诱发了社会文化的进步,另一方面社会文化的进步又会反作用于大学精神,巩固大学精神,同时为大学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促进大学的发展。
三、 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是深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表现形式。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提炼和升华,它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中。没有大学精神的指导和支撑,校园文化建设是散乱和低层次的,缺乏系统性、继承性,只能流于形式。大学精神隐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根本,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又是对大学精神的倡导和践行,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依托。没有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就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主义,在实践中缺乏生根发芽的土壤。
1.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崇尚科学精神。因为科学精神在营造大学校园内追求真知、崇尚科学的气氛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科学精神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和净化人的思想和灵魂。由于我国社会封建制度的历史漫长,缺乏滋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土壤,只有崇尚科学精神,才能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促进人们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才能大力吸收、应用、发展人类历史上科学研究的成果。只有崇尚科学精神,才能激励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的高峰;才能培养富有竞争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完成历史赋予大学的神圣使命。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各种学术思潮在这里粉墨登场、相互碰撞,使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复杂性,只有崇尚科学精神,才能引导学生对某些学术思潮作出正确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分辨是非,进行有说服力的鉴别和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鉴别和吸收。[5]
2.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倡导和鼓励创新。纵观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文化则是人们创造性社会实践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程度的集中体现。高校本身处于文化、学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是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的摇篮,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才能保持校园文化的活力和先进性。校园文化建设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创新的价值,萌发创新的冲动,增强创新的能力。
3.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对自由、平等、正义的渴望和呼唤,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企盼和高扬,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都包含在其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具有不同的发展程度和层次,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诠释有所不同,人的发展水平是衡量文化先进性的重要尺度。校园文化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考虑青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求,考虑他们的个性特征和身心特点,以充分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第一,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强化育人功能,围绕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教育人培养人是文化活动的根本目的和精神所在,校园文化活动要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校园文化活动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体现人文关怀,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在活动中发挥聪明才智并体验文化的价值,有利于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第三,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要求,还可使学生通过理论的指导和对实际的感受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主动进取精神的驱动下得到认识的提高和素质的拓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涂文涛.努力培育大学精神[N].光明日报,2004-6-10.
[3]刘宝存.论大学精神及其在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4]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5]张学松.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J].天中学刊,2002,(1).
责任编辑 李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