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致良知”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2009-04-29

理论月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致良知道德教育

詹 勇

摘要:“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在阳明心学体系中,良知是心之本体,有三个道德蕴含:道德本体、道德准则和道德自觉。“致良知”是良知的发用展开,是本体与功夫的统一。其基本途径有“居敬存养”、“克治精察”和“事上磨练”等。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道德实践和重视道德内省,成就道德人格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致良知; 道德本体; 道德准则; 道德自觉; 道德教育; 道德人格

中图分类号:B248.2;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2-0182-03

王阳明是明代重要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孟子有关良知的思想,进退朱陆,出入佛老,构建了心学体系。“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重要思想。致良知论包括良知说和致良知论两个部分。“致良知”是良知的发用展开,克除私智物欲恢复良知。“致良知”的道德凸显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 良知的道德蕴含

何谓良知?孟子在《尽心上》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王阳明昭承孟子“良知”之基本涵义,吸摄陆九渊等的“心即理”、程颐的“性即理”和朱熹的天理说, 借鉴道学等的本源论,摄取中国佛教的心性本觉论,明确提出了“良知者心之本体”、[1]“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2]的观点。王阳明的良知说有三个道德蕴含:

首先,良知是道德本体。道德本体是道德的本源和根据。其本源何在、道德的根据是什么,这是道德哲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阳明心学体系里,良知是道德意识的本源或最后根源,是道德本体。王阳明说:“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3]“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用。”[4]王阳明将心之本体的“良知”作为一种道德本体。“良知”之所以是道德本体,是因为它具有“至善之德”和“天命之性”。王阳明认为良知即“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又说“心即理”。良知其实就是朱熹所说的“天理”。他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5]“至善者,心之本体。”一切善或德性都来源于这个良知。因此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良知。”“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悌;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6]人有昭明的良知就可以行孝、悌、忠之善;人的良知被蒙蔽,便有私欲之心、功利之见,是产生恶的因由。因此,昭明的良知是一切善的根源,是道德之本体。

其次,良知是道德准则。良知是衡量善恶的尺度和标准。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物。”[7]“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8]在王阳明看来,作为“德之本体”的至善良知是判断一切“是非”、“邪正”的伦理标准,是最终检验“天理”的最终标准。“这些子看得透,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9]良知的道德价值在于分辨善与恶、是与非、真与假以及对与错, “善恶之机”,“真妄之辨”,“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与良知相合的就是真、善、是、对,不合的就是假、恶、非、错。以“吾心良知”为准绳突破了程朱以圣贤之教为标准的局限。笔者认为,“良知”具有两种意义:一般的普遍的伦理标准和个体的特殊的道德价值判断。作为一般的普遍的伦理标准,“良知”就是“理”、就是“道”、就是“义”、就是五伦。于是,在王阳明那里就有了如下命题:“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10]“道即是良知”;[11]“义即是良知”[12]等等。“道”、“理”、“义”等就标示着“良知”具有超越于个体感性而趋向理性化的性质。作为个体的特殊的道德价值判断,“良知”就是“自我”。“自我”也就是“圣人”、一切价值判断的标准。所以,王阳明就认为,人人只需运用出自其内心的评价标准,就可以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进行自我评判。

由于良知是灵觉普照的光明之心、本然之心, 处在虚灵明觉和恒照的状态,“良知”可以知善知恶,可以成为判断我们道德行为的标准。他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13]所谓“无善无恶”是说良知超越了人们一般的行为善恶,因而也即“至善”。只有超越了一般的善恶观念的“至善”,才能分辨一般的善恶。因此,知善知恶是良知。人的意念都是“有善有恶”的,人要致“天理良知”之善于行为中,去掉邪念恶行就是“格物”。这就是著名的王门“四句教”。王阳明这种说法克服了朱熹“天理论”在逻辑上的悖论,提出以“虚灵明觉”的“良知”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圣人之学,惟是致其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强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亦在。”[14]只要致其良知,愚与圣人无异,正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认为,作为天理至善和天命之性的良知,作为道德本体和是非标准的“良知”,是上至圣人下至凡愚,天下古今人人皆有、与生俱来的心性本体,是人心中“自然灵昭明觉”的东西,常在不灭的东西,也就是孟子所说的那个“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总之,“良知”是一切道德的根据,判断善恶是非的道德准则。

最后,良知是道德自觉。道德自觉是良知履行道德进行自我实现的自觉性。王阳明说:“父而慈焉,子而孝焉,吾良知所好也;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言而忠信焉,行而笃敬焉,吾良知所好也;不忠信焉,不笃敬焉,斯恶之矣”。[15]良知所好是良知的道德选择,从根本上说,良知的善善恶恶是自觉的。在儒家思想传统里,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是道德的高度自觉。《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在守仁看来,《中庸》提出的“戒慎恐惧”即表现了良知的自觉。守仁认为,所谓戒慎恐惧即是良知。他答弟子陆原静戒慎恐惧之问时说:“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16]把戒慎恐惧说成即是良知,即是指良知具有自觉性。

良知为何自觉呢?守仁说:“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17]又说:“是故于父,子尽吾心之仁,于君,臣尽吾心之义,言吾心之忠信,行吾心之笃敬,惩心忿,窒心欲,迁心善,改心过;处世接物,无所往而非求尽吾心以自慊也。”[18]所谓自慊,即自安,一如朱熹所言:“以自快足于己。”在守仁看来,君子因良知的自觉,行止生死,斟酌调停,无不依其当然之理,所以如此,为的是求得自己的心安,于父尽孝,于君尽忠,忠信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亦是为求自己的心安。人生在世,视听言动,如此则安,不如此则不安。见孺子入井,救则安,不救则不安。于父尽孝,于君尽忠则安,不孝不忠则不安,皆原于人有良知。人有良知,始可安身立命。故善善恶恶的自觉,乃为良知所本有。可以说,致良知以求自慊的思想,屡见于《王阳明全集》。在有些地方,他所要阐述的,就是良知的道德自觉性,反映了王阳明对道德自觉性的高度重视。

二、 “致良知”的道德实现

王阳明将他的“良知”理论与《大学》的“致知”结合起来提出了“致良知”说。在阳明心学体系里,“良知”是本体,“致良知”是功夫,是本体和功夫的统一。“致良知”属于道德实践层面,是展现良知的过程。所谓“致良知”有两层含义。“致者,至也”,致良知即至其良知,主体明觉良知,并充拓至其极,使良知无丝毫亏缺障蔽,属体认良知层面。其次,致良知还有“依良知而行”之义,属实现良知层面。二层含义分别属于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又是体认和实现良知的统一过程。道德认识是对道德本体、道德准则和道德自觉的认识,即对良知的认识和内化。那么,怎样“致良知”呢?从王阳明的思想来看,“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致良知”就是一个“为己”、“克己”和“成己”的过程,既不是一种“阐明”良知的认识活动,也不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而是一种从“内部体认”良知的道德修养活动,为的是去恶从善,成德成圣,实现良知本体。其基本途径有:

一是居敬存养。“存养”是指存养“天理”。由于天理就在人心,所以存养天理就是“存养心之天理”。于是,“存养”也就是“养心”。因此,养心即穷理,穷理即养心。无论是格物穷理,还是格物致知和致良知,从根本上说都可归结为“养心”的过程,即“存养心之天理”的过程。因此,王阳明认为,为善去恶需要“存养”之功。而存养的功夫就叫“居敬”。所谓“居敬”就是“主一”。“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一心皆在天理上用功,所以居敬亦即是穷理。名虽不同,功夫只是一回事。”[19]“主一”的目的是保持天理在心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并非指读书便一心一意在读书上,接事便一心一意在接事上的“逐物”方面。可见,存养、居敬、穷理都是“存天理”,使“理”在心中。

二是精察克治。克治即克己,是除去私欲的蒙蔽,使天理显现的功夫; 精察即内省,反身而诚。王阳明指出,精察克治的功夫需要“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其实质就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无论动时还是静时,都要克己,“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从心里将“好色、好名、好货”等私欲一一追究出来,“拔本塞源”,于是人欲净尽,天理尽存。要达到这一目的,还需要静坐的功夫,使心灵清静收敛,坚持“为己”的志向。这样,“心之全体”才能“流利无碍”,“尽性至命”,“去人欲存天理”,恢复良知的本然状态。

三是事上磨炼。王阳明认为,道德修养之功就是“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不是单纯的坐在那里冥思苦想,还需要在日用常行之中修炼。“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20],才能“致其本然之良知”。这说明,“事上磨练”并不是要求人在“事”上下功夫,而是要在心体上下功夫。因此,在谈到自己的儒学与佛老之别时,王阳明说,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批评佛学“养心”有“外人伦,遗事物”之蔽。这种理想的道德追求与现实的为人处事不相分离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动静一源、体用为一、道器不离、心物不分、主客不二、形上形下会通、极高明而道中庸等的一贯特点和思想观念。

三、 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几点启示

(一) 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一个关乎人生存的哲学问题。阳明心学确立了心之为道德本体的思想,以良知之教为救世之方,不愧为明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当今社会,物质文明、科技进步、社会转型是现时代的基本特征。然而,科技产生出的大量物质财富和商业性精神产品支配着人类,侵蚀着人性,破坏着人的本真状态。如果没有良知,没有道德奠基,人类社会就会呈畸形发展,最终会毁灭人类自身。因为道德关涉到人类生存的目的和意义,这是更为根本的、性命悠关的大问题。

同时,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政治信仰多元,价值观念多样、文化思潮多派,由此当代大学生道德出现了困境和问题:道德标准选择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判断的模糊化倾向比较明显;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知、情、意、行不统一;在道德要求和评价方面采取了双重标准,对他人要求主流化与对自己要求流行化的矛盾心态等等。因此,现代公民道德素质(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这方面,王阳明“致良知”所蕴含的修身养性、省察克己、反身而诚之内部的自我完善,以及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之道德人格的追求,可以为当代大学生在面临精神危机、信仰危机、价值危机、意义危机、人的危机的情况下摆脱道德困境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和使命是重大和光荣的。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德育观,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加强理论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与党和广大人民站在一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理想和社会发展、个人前途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和平幸福而奋斗。

(二) 要增强道德实践。“致良知”的道德凸显主要是针对当时道德沦丧、士风不竞的局面而提出的救治之方。“致良知”其主要目的就是穷理至善,主要途径是事上磨练,主要方法是循序渐进,基本要求是居敬存养。“致良知”本质上就是道德实践,是为己、克己和成己的过程,是从道德实践指向道德实践的道德修养方法。“居敬存养”、“精察克治”和“事上磨练”重在内心对良知的体认,在心体上下功夫,“致其本然之良知”,并非今天我们所说的道德实践,但是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是有启发的。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实践的途径成就道德的达成,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争做“四个新一代”。按照马克思教育学说,道德实践是提高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道德实践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道德实践是道德形成、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内在要求。道德理想的树立和道德信念的巩固,离不开丰富多采的道德实践。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把道德实践渗透到道德建设的全过程。社会是一个矛盾体,真假、美丑、善恶交织在一起,道德教育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一个人的道德观念总是受到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知识背景的影响。因此,大学生道德实践应当以“社会需要、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三结合为原则,更新实践观念,拓宽实践领域,提高实践层次,创新实践方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其主观世界,在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德育实效,达到道德自觉的最终目的。

(三) 要重视道德内省。内省是儒家自孔子始便很注重这种内心的道德修养方法。孔子要求人们“内省”、“自论”。孟子的“内省”修养为“存心”或“求放心”。宋明理学家继承了孔孟 “内省”的修养方法。程颐的修养方法为“诚敬”、“致和”、“集义”。王守仁发展为“致良知”。从阳明一生的经历来看,不管在什么处境下都十分重视道德内省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格。内省的目的就是时刻检查自己的内心是否存在私心杂念,为外物所染,要求保持内心的本然纯真的至善状态,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自觉。由于良知对真假、美丑、善恶进行道德判断,对符合或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内心抉择和取舍,在人的整个行动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叔本华对良知的这种自觉性也作过深刻阐述:“良知会表现为爱心和仁慈并发出忠告,于是我会接受而放弃罪恶的决定。这是一种有德性的行为,是良知的一种证明。我们完全相信在一个极有德性的人身上,良知活动如此频繁不断,以致它从未沉默不语,良知决不允许他完全被情欲所俘。由于这种觉悟,他不是通过理性的中介而受道德规则和道德原则间接指导,他是直接控制一种行为的主体”。[21]

当代大学生受到各种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以及后现代思潮等的干扰和破坏,出现道德滑坡、诚信危机等问题,很难保持道德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同时由于青年自身对自由的追求、个性的张扬、道德选择的多元等也难以做到时刻检查道德的纯粹性。因此,要重视道德内省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致良知”的价值在于提供如何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依靠内省、慎独,于潜移默化中起到一种教化的作用,能够提高人的道德品味和思想境界,以高度的自觉去维护道德的神圣,成就引领社会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2][3][4][5][6][10][16][17]传习录中[M].

[7][8][9][11][12]传习录下[M].

[13]年谱三[M].

[14]文录五[M].

[15][18]王阳明全集(卷七)[M].

[19][20]传习录上[M].

[21]叔本华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责任编辑 李 萍

猜你喜欢

致良知道德教育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及现实意义与价值
王阳明,你是封建的卫道士还是人文主义的拓荒者?
阳明四句教与唯识学八识思想的对比研究浅析
浅析牟宗三智的直觉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浅论王新想
王阳明“人皆可以为尧舜”思想辩诘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