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鉴赏诗词魅力 提升核心素养

2025-01-07梁佳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对比阅读古诗词鉴赏修辞手法

摘要: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诗词语言生动形象,而通过对比阅读,则能拓宽学生的鉴赏视野,培养他们的比较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实践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诗词的创作过程,深化对诗词艺术的理解。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进行修辞手法分析和开展实践创作活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语言艺术的奥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教学创新;修辞手法;对比阅读;实践创作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如何深入理解和鉴赏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个挑战。教师运用探讨修辞、对比阅读以及实践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揭示古诗词语言艺术的精妙,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

一、修辞探讨,领悟精妙

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古诗词艺术魅力之一。深入探讨古诗词的修辞手法,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感受诗人的匠心独运[1]。这种对修辞手法的敏锐感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对诗词整体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把握。

以《游山西村》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修辞手法,并尝试分析其作用。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通过“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的对比,不仅描绘出了山村的曲折与美丽,更蕴含了人生道路上遇到困境后豁然开朗的哲理。在“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中,“足鸡豚”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农家的热情好客和丰收之年的富足景象。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诗句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在探讨修辞手法的过程中,学生逐渐领悟到了诗人的匠心独运。他们发现,诗人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得诗句的语言更加精妙,更在字里行间传达出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学生被诗人的才情所折服,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修辞手法的探讨,为学生揭示了古诗词语言艺术的奥秘所在,让他们在欣赏诗词之美的同时,能够领悟到语言运用的无穷魅力,还能够学会如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去,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水平。

二、对比阅读,拓宽视野

对比阅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古诗词鉴赏中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将不同风格、主题或时代的古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鉴赏视野,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比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2]。同时,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还能够全面了解古诗词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从而对其有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

以《己亥杂诗(其五)》的教学为例,教师选取了八年级下册的《春望》作为对比阅读的文本。两首诗虽同为抒发家国情怀之作,但在情感表达、意象运用及语言风格上却各有千秋。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如主题思想的异同、情感基调的强弱、意象选取的巧妙以及语言表达的精练等。学生发现了《己亥杂诗(其五)》的独特个性色彩和时代精神,龚自珍以“落红”自喻,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与无私奉献;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地展现了战乱时期的苍凉与人民疾苦,其情感更为沉郁顿挫。通过对比,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两首诗特色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在不同的文本间寻找联系与差异,从而拓宽了自己的鉴赏视野。

对比阅读为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共性,从而拓宽了他们的思维空间。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不仅能够全面了解古诗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还能够培养他们开放包容的鉴赏态度和独立思考的鉴赏能力。

三、实践创作,深化理解

实践创作是检验和深化古诗词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让学生亲自尝试创作古诗词,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诗词的创作规律和艺术特点,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鉴赏水平和创作能力[3]。在实践创作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鉴赏知识和技巧,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诗词之中,使其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创作实践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精髓,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泊秦淮》为例。学生在课外完成诵读后,教师设计了一次古诗词创作实践。活动之初,先让学生回顾了文本中的经典诗句,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诗句中的意象、情感及语言运用,为后续的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接着,向学生介绍了古诗词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包括韵律、格律、意象选择、情感表达等。教师鼓励学生不必拘泥于严格的格律,但应尽量保持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感,同时注重意象的生动性和情感的真挚性。随后,学生纷纷开始尝试创作古诗词。有的学生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试图捕捉山水间的灵动与静谧;有的学生则以人生感悟为主题,表达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慨。在创作过程中,学生或沉思默想,或低声吟诵,力求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诗词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鼓励,时而对学生的意象选择提出建议,时而对学生的情感表达进行点评,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经过努力,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心得和感受。有的作品虽显稚嫩,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创意;有的作品则已初具规模,展现出学生对古诗词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实践创作是巩固和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亲身实践,学生能够从创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古诗词,从而实现对诗词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

综上所述,探讨修辞、对比阅读以及实践创作是提升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学生领略到诗人语言的精妙,开展对比阅读则拓宽了学生的鉴赏视野,组织实践创作则让学生亲身体验诗词创作的魅力,这三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完整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治红.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1(32):73-74.

[2]蒋树开.抓住意象开展初中古诗词教学[J].语文建设,2022(23):72-73.

[3]杨军.群文阅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22(30):35-36.

作者简介:重庆市南开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对比阅读古诗词鉴赏修辞手法
对比阅读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高中古诗词鉴赏渗透当代写作的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说语言分析
关于《围城》中的隐喻思维解读
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研究
李白诗歌中的修辞艺术解析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古诗词考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