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复述在小学语文中年级教学中的综合运用研究
2025-01-07姚之乾
摘要:复述是学生阅读文本内容之后,运用自身经验和认知基础进行再加工之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学生有时候还需要借助于思维导图等思维工具来进行加工与概括,才能实现精准、精练的复述。文本复述需要学生的思维深度参与,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本复述借助于语言呈现更多的文化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传统文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文本复述需要学生对语言进行精雕细琢,其审美创造体现在学生复述的概括性与准确性上。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教学;文本复述;综合运用
文本复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是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路径。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定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等。其中,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与文本复述直接相关,学生在文本复述的过程中基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可以促进文化自信的形成,可以为审美创造打开空间。
一、小学语文中年级教学中文本复述综合应用现状
众所周知,中年级小学生的文本复述能力是相对欠缺的,而这严重制约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从理论的层面来看,如果教师从文本诵读开始突破,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诵读、演绎诵读和探索诵读,能够提高学生复述语言的丰富性、复述情感的感染力和复述结构的层次性,为全面塑造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1]。但是从实际情形来看,文本复述在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还没有能充分发挥作用,其所对应的教学方式有时也略显机械,比如教师常常让学生在阅读了某一课文之后让学生直接去复述,如果没有涉及重点,则会“打回”让学生进行所谓的重新构思。
造成这一现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长时间存在的应试导向之外,还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关。很多教师认为阅读与复述之间是线性的关系,复述就是凭着记忆对阅读文本进行表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复述是学生通过视觉通道阅读了文本内容之后,经由自身的经验和原有认知基础加工之后,从中提取关键语句,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时候还需要借助于思维导图等思维工具来进行加工与概括,才能完成精准、精练的复述。
二、面向中年级学生的文本复述及其综合运用案例
小学中年级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本的时候,有着较为独特的方式。相对于整个小学阶段而言,这一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抽象思维能力处于萌芽阶段。结合这一特点,文本复述在实现综合运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与运用这一目标,努力做到读懂新课标,明确年段复述定位;要读懂“教读课文”,解码文本复述支点;读懂“自读课文”,形成复述能力。读懂这三点,才能真正地为培养复述能力铺下基石[2]。而基于综合运用的需要,教师应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强调的语言运用、思维提升等要求,让学生在更为真实和相对复杂的情境中完成文本复述,这样才能让文本复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例如,《枣核》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笔者设置了前置阅读环节,播放课文内容朗读音频,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录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这个过程中有两个细节应当强化。一是让学生标记课文自然段的数目,这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时候,能够遵循先分后总的思路去进行。虽然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并没有显性认识,因此这里仍然要强调。二是让学生听读时要对生字词、重点词做记号,并利用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这一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发的阅读驱动力,在随后的自主阅读时能结合重点词句进行课文大意的概括,并形成记忆。
在复述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对课文中描写的事件进行概括。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这样思维导图:枣核诞生——失去牛驴——牵引牲口——枣核被抓——惩治县官。这一思维导图既对应着故事发展的顺序,同时也对应着故事中人物的情绪情感变化。结合这一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对文本内容开展复述。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够准确、不够完整应该是复述的常态,这种状态对于阅读教学是有价值的。
三、基于文本复述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文本复述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的文本,把握阅读文本的前后顺序和整体结构,抓住阅读文本的核心和重点。所以,复述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整理、归纳、排序、结构的能力,抓住重要信息的能力[3]。实践研究表明,文本复述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综合应用,可以成为具有综合性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教师要努力让文本复述的综合运用,成为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
文本复述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信息的输入、加工与输出过程。对语言进行加工是文本复述最重要的前提,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的思维深度参与,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显著的语言运用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复述的时候,尤其是文本复述表现出诸多综合性的时候,教师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其中,要让学生能够借助于文本复述接受、理解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至于审美创造,其实也体现在学生复述时对语言的精雕细琢上,体现在学生复述时追求的概括性与准确性上。
面向中年级学生进行的文本复述之综合应用,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总而言之,文本复述教学是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
[1]周楠.诵读,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5(31):61.
[2]郭勇.三级解构:复述能力的智慧生成[J].安徽教育科研,2022(13):120-121.
[3]崔萍萍.借助文本复述,历练语言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05):36-37.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