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督导工作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024-12-31程秀花董丽
摘 "要:本科教学督导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工作路径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该文深入剖析当前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出一套系统的本科教学督导工作路径,最后结合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督导实际工作说明了具体实践过程,旨在为高校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推动教学督导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教学督导;工作路径;教学能力;教学质量;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2-0060-04
Abstract: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upervision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The scientific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its working path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goals.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supervision work, explores and proposes a systematic work path fo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finally explains the specific practical process based on the actual work of the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upervis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referenc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supervision work.
Keywords: teaching supervision; work path; teaching ability; teaching quality; education reform
教学督导是高校内部教育评价的重要途径,主要负责对高校的教学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价,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实施[1]。具体而言,教学督导的职能包括对教风、学风、考风等教学相关方面的督查,通过评估促进教学的改进和建设,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行。教学督导工作是保障和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教学成果的质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督导模式也要为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要求而改变,因此,探索和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督导工作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本科教学督导工作路径,最后阐释了笔者所在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动科学院”)督导工作的实践情况,旨在为高校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推动教学督导工作的创新发展。
1 "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在提升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教学督导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不仅是一种质量监控机制,更是教学改进和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2]。现代教学督导理念认为教学督导是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教学督导通过对教风、学风、考风等方面的督查,可以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改进建议,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新农科背景下的畜牧学、草学、水产养殖学等本科专业,都是应用型专业,督导工作可以鼓励和引导教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同时也能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实现科研与教学相互反哺。对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通过教学督导的评价和反馈,了解自身教学上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对有教学特色的优秀教师,则可将其教学经验作为范例组织学习,从而整体提高学院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 "当前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督导工作理念滞后于新时代教育的发展
督导工作理念是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根本遵循,陈旧的工作理念必然导致工作的低效性。要实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现代教育教学理念[4]。然而,由于督导多数由已退休或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兼任,这些老教师本身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教学原理的训练,缺乏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再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与思维定势的桎梏,教学督导在工作中面临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往往采取经验性的做法解决问题,较难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加上对多种实际利害关系的考量,往往出现只保听课数量而不重解决问题的现象[5],将工作面局限在课堂听课、教学过程记录、听课评价表的填写等,不重视坚持“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技巧、教学模式、教学态度等给予客观反馈或提出有效的建议,也就很难围绕“产出导向”对学校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建设、教学考核以及教学服务等工作进行监督并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2.2 "督导工作方式背离了实际工作职责
教学督导本应发挥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工作上应当是以督为形式、以导为目的,通过“督”与“导”的有机结合,达到提升教学与专业培养质量的目标[6]。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学校或学院为迎合外部评价标准和绩效考核的需求,可能更侧重于短期的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师的成长过程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加上一些督导本身可能缺乏足够的指导能力或认识,在随堂听课或参与实验和实践教学督导过程中,将自身工作定位为检查性听课,这种重督查轻指导的工作方式除了给教师上课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抑制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的动力外,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起不到积极作用。更有甚者,当涉及利益或者“人情”问题时,督导工作中“督”的力度都会减弱很多,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累积为沉疴,严重破坏了督导制度的权威和正常执行,助长了不良教学风气的滋生,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非常不可取的。
2.3 "督导工作内容简单单一
学院关于教学督导工作相关文件规定:教学督导的工作内容以日常教学活动为主,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要求确定相应重点,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开展专项或综合的督导工作。分析与课程建设、教风和学风等相关的共性问题,对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建设性意见。工作内容覆盖面是比较广的。实际工作中,督导主要采取随堂听课的形式,首先完成每学期规定的听课任务,按照听课记录本列出的听课指标逐项记录,包括对教师教学材料准备情况的检查、对教师仪表的评价、课堂教学过程的记录、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检查与评价(比如:上课时是否玩手机、吃东西、打瞌睡等),最后按照等级形成一个总的教学情况评价。院级督导与被听课教师多为同事关系,出于个人情感和教师荣誉的考虑,督导的评价结果以优、良居多,这就很容易掩盖课堂教学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技能是否足以胜任目前的教学工作等最应该关注的方面。显然,督导的这种工作内容是偏于简单和单一的,过分重视对教学过程的检查,而忽视了对教师在教学改进、学生学习指导等方面的引导,最终既不能助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很难对上层规章制度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2.4 "督导工作重评价轻改进
督导人员由于事先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正确引导,只对照听课记录本要求完成评价任务,不能将评价结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改进措施,忽视对教师授课技能和质量与课堂管理能力提高的指导。有些督导自身也不具备足够的指导能力或认识,导致他们在面对教师的具体教学问题时,也不能提供适时与有效的建议和支持。更有甚者,听完课后督导既不碰头汇总听课情况,也不对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进行反馈,偶有老师课间出于礼貌请督导提意见和建议时,也往往出于“面子”问题,避重就轻地当个“老好人”,不能给出具体的有建设性的反馈,更无法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改进方向。当督导职能只落到随堂听课这一简单行为上时,便丧失了其应有的功能和效果,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也阻碍了教师的成长。
3 "教学督导工作路径探索
3.1 "建立提升督导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制度
教学督导培训不仅是提升教学督导人员水平的重要手段[7],更是提升教学督导效能的关键。通过培训学习提高督导的专业指导能力,才能更好地支持教师的发展。校院两级管理机构应针对督导人员组成和工作实际,从组织架构、督导制度、督导内容、督导评价标准、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相关知识对督导人员进行培训。明确教学督导在教育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强调其在教师成长和教学质量改进方面的重要性,针对如何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提供建设性的反馈,以及如何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和反馈提供培训。培训形式可以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分期、分级进行。督导人员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首先要深入学习并理解校院两级督导工作的相关制度和理论,熟悉相关政策,掌握高校教学督导规律;其次,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督导能力和素养,与时俱进,不断强化知识和技术更新的能力[8],这样才能在督导过程中更好地发挥监督、检查、指导、评估、咨询和信息反馈的作用。
3.2 "建立科学规范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
高校教学督导作为教学一线的工作者、管理者和教学质量监控的执行者,应参与到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制订中来,采取调查、研讨等形式,深入探讨课堂评价标准,这也是教学督导参与“导”的方式,用以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8]。校院两级机构在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过程中,应广泛听取不同学科督导提供的建议和意见,使质量评价标准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专业性,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不断探索适应“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的各具特色的评价标准,杜绝搞“一刀切”。此外,针对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性教学的不同,分别制定与之适应的评价标准,做到督导工作的全覆盖,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保障。
3.3 "建立督导定期交流反馈制度
督导定期交流反馈制度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机制。交流反馈制度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教学院长领导下的督导组交流反馈制度,为例会制,一般为每个月或每2个月一次;另一种教学院长领导下的督导与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反馈制度,以座谈会形式进行,一般每学期中期召开一次。通过督导组例会制度,学院可以定期听取督导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教与学问题,督导人员要对教学一线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在例会上及时反馈,以便学院制定改进措施,同时督导人员还要将例会形成的意见进行汇总,并将需要告知任课教师的意见及时反馈到具体教师,起到上传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座谈,应侧重于一对一的指导,针对具体教师在听课过程中的表现,对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和鼓励,对有待改进的地方也要能够客观地指出并提供可行的改进措施,这样才能激励教师投入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4 "本科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
4.1 "制定校院两级督导工作制度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学校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新时代认证、评估要求,制定了《扬州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工作手册》(以下简称《工作手册》),以提升督导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工作手册》规定,督导对本科教学进行全方位督查与指导,范围包括本科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及其他与教学质量相关的各项工作。督导工作时需持证上岗、依章督导、规范记录、客观评价,不断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师生满意度;持续改进,服务本科专业认证和评估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本科专业建设水平。
动科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对旧的督导工作制度做了修订,制定并发布了《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实施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了督导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任务,为本科督导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进一步明确了督导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及工作要求,特别明确了督导评价结果的使用范围。
4.2 "组建教学督导团队
动科学院教学督导组在学院教学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学校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的指导。对教学督导的基本要求是: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本科教学实践经验,熟悉教学管理规律,具有奉献精神,工作责任心强,公正严谨,作风正派,实事求是,沟通能力强。身心健康,有充足时间和精力。学院目前有畜牧学、草业和水产3个学科,为确保每个专业都能有专业的督导监督和指导日常教学工作,分别在3个专业中任命符合要求的教师共同组成督导组。督导组长则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获得“校金讲台奖”的1名教授担任。
4.3 "明确工作方式与工作内容
动科学院教学督导在每学期开学前制定听课计划,明确督导工作方式为特定时间集中听课和日常随机听课相结合,每学期开学第一周、节假日前一天和节后第一天会加强听课,多以集中听课为主,重点检查教师备课备教和学生到课率。学期中期也采取集中听课方式,除检查日常教学评价相关规定的内容外,重点督查教学进度。督导要完成对学院所有开课课程全覆盖听课。平时则以督导个人随堂听课为主,时间、班级随机,事先不会通知任课教师或者上课班级,以便能够抓捕到更真实的现场教学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与交流,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听课过程中发现具有共性问题的教师,则采取督导组集中听课的方式,根据各个督导的评价汇总成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在交流座谈会上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对于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师,则会反复商讨,确定适合教师个性的改进教学能力的可行建议。
4.4 "落实听课与教学反馈
学院教学督导的工作包括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和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开展听课评课工作,深入了解教情学情,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发现教学典型,提出推广先进教学经验的建议。听取师生对教学管理、师德师风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此外还需参加学院各项教学检查、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等工作。
教学督导在日常听课过程中,对照听课记录本中的各项指标,首先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评价,该指标执行一票否决制。其次是对思政教学进行评价,如果该指标不合格则不能评为优秀。我院教师在这两方面做得非常好,都能严格执行《扬州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教书育人和价值塑造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听课过程中,从未发现有违师德师风的教师。绝大多数教师备课认真,课件内容充实,授课内容准确,讲授方法适当,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助力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良好。绝大多数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管理与组织能力,能够要求学生提前进入课堂,不迟到、不早退、遵守课堂纪律、听课认真、学生到课率高、教学秩序良好。
每位督导每学期要听课20门次以上,几乎覆盖了3个专业的所有课程。按照工作计划,督导会对听课结果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并在定期召开的汇报会议和座谈会上进行交流反馈,比如听课过程中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展现出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效果等逐一反馈汇总,将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分享推广,带动更多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对教学上存在问题的教师,则细致地将问题逐一列出,并提出适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师,同时送交学院。
5 "结束语
在高校本科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学督导工作作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对督导人员的教育理念、专业技能、知识素养、沟通协调能力等都有高的要求。作为督导人员需要厘清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和创新工作路径,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以此来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帮助学校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施长君,张丽.高校教学督导的属性、机制与路径优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3(9):19-23.
[2] 郑西贵,郭昌清,王香婷,等.因“需”督导:挥好本科教育教学“督”和“导”的指挥棒[J].高教学刊,2024,10(16):1-6.
[3] 韩捷进.以现代教育理念构建高校教学督导新格局——海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探索[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6):104-109.
[4] 田建荣.促进高质量发展:高校教学督导的使命与责任[J].教育与考试,2020(5):81-86.
[5] 贺慧.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实践路径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3,38(4):42-48.
[6] 查晓虎,杨新燕.教学督导在高校专业质量监控中的作用及其有效发挥[J].安徽教育科研,2021(27):1-3.
[7] 刘雨.新时代高校教学督导制度困境及其破解[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9):44-48.
[8] 吴爱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督导建设对策研究[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3,12(3):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