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习作单元教学探索

2024-12-22阚红珍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2期
关键词:说明文事物习作

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就意味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单篇教学的模式,从整体视角架构单元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有结构的、有关联的知识学习体系,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属于习作单元,是围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编排的。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初试身手”“交流平台”,以及习作例文都是围绕着共同的习作要求编排的,各个板块之间环环相扣,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承载着不同的教学功能。笔者以本单元教学为例谈谈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单元整体解读,明确单元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教学需要对单元内容进行认真解读,明确各个板块内容的学习重点,依此确定教学目标,为学生的阅读起到导向作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由《太阳》《松鼠》两篇精读课文和《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组成,本单元的习作任务是“介绍一种事物”。其中,《太阳》《松鼠》两篇文章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说明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一定的了解。《鲸》一文主要是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历程和种类等方面进行介绍。《风向袋的制作》主要是从风向袋的作用、制作步骤、辨别风向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基于本单元课文及习作要求,教师可以把本单元学习目标统整为:

(1)认识说明文,了解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2)阅读课文,品味说明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准确性、生动性,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不同风格特点。

(3)学习从不同方面介绍事物,从动物、植物和自然事物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对象,搜集写作素材,学习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

(4)选择介绍事物的主要方面和适合的说明方法,完成单元习作,再与同学交流评改互赏,完善自己的习作。

“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本单元的时候,教师要围绕语文要素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单元课文阅读与习作提供方向指引,帮助学生落实单元习作的目标要求。

二、聚焦单元课文,习得表达方法

习作单元的课文和例文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案例,是学生进行学习运用的最佳材料。教师要通过单元精读课文和习作课文的阅读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受文章中的语言表达真正好在什么地方,帮助学生习得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积累表达经验,从而为学生由阅读走向习作奠定基础。

教学《太阳》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借助课后练习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当学生梳理出“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以后,让学生边阅读边批注,画出课文中描写太阳特点的词句,并把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标注在旁边,感受这样描写的好处。然后,让学生阅读“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部分内容,说说作者采取了哪些说明方法及这样表达的好处。教学《松鼠》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准确、生动描写松鼠的句子,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出松鼠的特点,这样说明有什么好处,然后让学生把从课文中获得的关于松鼠的信息逐条写下来,使学生对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感受得更加直观具体,对说明文风格多样性的特点感受得更加深刻,为学生今后的表达运用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太阳》和《鲸》在介绍事物方面有哪些不同的特点。通过阅读比较使学生明白:《太阳》一文结构清晰,语言简洁平实,《松鼠》一文采取了直接描述的方法,语言生动、活泼,两篇文章风格不同。教学《鲸》《风向袋的制作》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的?课文是怎样将风向袋的制作介绍清楚的?”然后借助课文旁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的,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事物的制作过程。教学完本单元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课文的表达特点进行梳理(见表1)。

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能够感受到说明文语言风格的不同,以及说明文独特的表达方式,而且通过对单元课文表达特点的梳理,学生对说明文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教师要注重对单元中课文表达方法的整体梳理,促进学生对说明文方法的整体认知,内化说明方法,积累表达经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说明文风格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为习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创设表达情境,激发习作动力

教师创设有效的表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及用途,教师可以依据习作要求创设恰当的表达情境,加深学生对课文表达方法的理解,激发学生创作的动力,让学生在习作时有据可依,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完《太阳》、《松鼠》、“交流平台”板块的内容以后,教师可以结合“初试身手”板块的内容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学了《太阳》一课以后,我们知道了列数字、做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把教材中‘初试身手’中电视塔的特点介绍给大家吗?”教学《松鼠》一文以后,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你喜欢课文这种表达方式吗?你能用这种表达方式,结合查找到的关于白鹭的相关资料,仿照着课文的样子写一写吗?”教学完《鲸》《风向袋的制作》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梳理,然后结合本单元习作要求,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学校附近的商场正在搞商品促销活动,如果你是这个商场的一名导购员,请你选择自己想要介绍的一种商品,写一份‘好物推介册’推介给顾客。”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竞相推介自己“好物”的积极性,为学生顺利完成高质量的习作奠定基础。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要介绍的“好物”带到教室,从多个角度把这个物品的特点介绍给大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介绍事物的认知。

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时,教师依据课文特点创设出适宜于学生阅读与交流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介绍事物的特征,让学生学会清楚、得体地表达,满足家庭、社会生活沟通交流的需要。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依据习作要求创设真实的表达与交流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介绍事物的兴趣,为学生完成习作奠定了基础。

四、引导互赏互评,精准落实目标

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习作情况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互赏互评中精准落实本单元习作目标,实现学生习作能力的真正提升。结合创设的“好物”推介学习情境,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评价表,如表2所列。

在习作课中,学生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其他学生的文章互换评改,学生参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在互赏互评中,能够取长补短,看到别人的优点与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动力,之后由教师进行评价并进行优秀作品展示,增强学生的表达自信,真正把单元习作要求落到实处。

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中,教师从单元整体出发,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体架构,统筹安排,精准施教,引导学生从精读课文中学习表达方法,在习作例文中积累表达经验,鼓励学生在单元习作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习作单元的各个板块间形成教学合力,在渐进式的阅读与习作训练中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贾汪区团结小学)

责任编辑唐敏

猜你喜欢

说明文事物习作
说明文阅读专练
美好的事物
奇妙事物用心看
说明文写作注意事项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习作展示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