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课文教学探究

2024-12-22郭红英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2期
关键词:花钟文学文本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2022年版课标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花钟》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原因。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了科学知识,在表达方面也极具特色,是值得学生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佳篇。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标理念为指引,结合课标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从文学阅读视角发现文本的精妙,引导学生赏析品味,并且从创意表达视角引领学生迁移运用语言,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

一、用好教材,明确学习任务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课文教学要注重对教材的深入研读,并从宏观到微观挖掘出教材隐含的教学价值。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从课程性质、编者意图、课文文体特点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发掘教材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方面的教学价值,并依此确定明确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方向更加明确。

从学科性质来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在《花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一些具有表达典范的词句,为学生的创意表达提供条件。从这点来看,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和构段形式”。从对教材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的要求来看,编者选编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的特点写出来,这也是落实编者意图需要达到的目标任务。从课文的文体特点来看,这是一篇说明文,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是“感受欣赏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运用拟人的方法表达出这种美”。基于这点,教师就可以把写清楚观察对象的特点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从语言的表达风格来看,课文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学时,教师就要把教学目标确定为感受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表达的好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描写事物的特点。

在《花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多个视角对课文进行研读,发现本课中对于促进学生进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契合点,并依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任务,真正用好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的表达特点,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

二、任务驱动,引导读写迁移

任务驱动是落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有效途径。在《花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基于课文特点,从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视角,设计具有层递性的驱动性的学习任务,有助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活动在课堂的真正落实。

1.引导整体感知,习得概括方法

引导整体感知是落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有效方法。《花钟》一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以单元语文要素为指引,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画出每段话的关键语句,让学生想一想课文是如何围绕关键语句进行描写的,关键语句与这个段落中其他句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习得概括课文的主要方法。对课文进行通读之后,学生发现第1自然段是围绕着“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句话写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着“不同花儿开放时间不同是有原因的”进行描写的。这样引导学生对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提取信息,为学生四年级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奠定基础。

2.引导品析词句,习得表达方法

2022年版课标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是:“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在本课教学中,为了把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师可以抓住课文第1自然段中语言优美、表达独特的语句,通过对比、感受、体验等方式引领学生习得文本语言在表达上的秘妙。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边阅读边去掉作者在描写每种花时运用的修饰性的词语,然后把去掉修饰性词语的句子与原句进行对比,说说在表达效果方面有什么不同。通过把去掉修饰性词语的句子与原句对比,学生发现课文中的句子把每一种花都看作一个生命来写,读起来令人感到特别亲切。其次,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秘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梦中醒来”等句子能不能互换?为什么?在比较阅读中学生发现这些句子是不能互换的,因为作者是抓住每一种花的特点来写的,如果互换了就不能表达出这种花的特点了。最后,教师还可以从花儿的开放时间方面发现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特点和好处,引领学生进行赏析式阅读,让学生发现作者在表达上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和情趣等特点,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文在表达方面的独特魅力。在《花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从文学阅读视角引领学生品词析句,感受课文的表达好在什么地方,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为学生接下来的表达运用奠定基础。

3.引导创意表达,提升运用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找到文本中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创意表达的切入点,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化,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花钟》课后小练笔中要求学生“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习题下面还为学生提供了牡丹花、向日葵和蝴蝶兰的图片。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发现这些花儿开放时的特点,然后让学生仿照着课文的样子写一写。为了使学生写出来的内容更精彩,可以让学生围绕花儿名称、外形、开放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写。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有学生这样写道:“四五月份,牡丹穿上了华服,带上了王冠;七八月份,向日葵扬起了笑脸,围着太阳公公转起了圈圈;九月左右,菊花穿着金黄色的衣服,欣然怒放;寒冬腊月,梅花傲然独立,独领风骚。”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语言表达方式的内化,提升了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

三、合理评价,落实学习任务

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视域下,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帮助学生形成以审美欣赏角度发现文本表达之美的意识,在创意表达中了解学生对文本表达特点的掌握情况,把提升学生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

在《花钟》一课的教学中,对于文学阅读方面的评价,教师可以从通过阅读学生能否感知到课文的表达之美等方面进行,主要是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句子好在什么地方;创意表达方面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写话结果进行的,学生完成写话内容以后先在小组内进行评价,选出优胜者,最后让小组优胜者参与班级评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句子之间是否具有逻辑关系,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是否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是否把花儿开放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这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在创意表达方面的不足之处,明白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创意表达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

没有评价就没有学生学习能力的真正提升。在《花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以明确的评价目标作为引领,对学生阅读与表达的评价进行细化,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真正明白课文表达的秘妙,明白自己在写话中需要注意和努力的方向,增强学生的表达自信,落实学习目标。

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单篇课文教学中,教师遵循学习任务群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紧扣单元双线目标,发现文本表达的精彩之处,设计出可以促进学生进阶发展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赏析品味,迁移运用,创意表达,促进文本表达方式的内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槐荫区刘庄小学)

责任编辑宋园弟

猜你喜欢

花钟文学文本
花钟
花钟
我们需要文学
花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有趣的“花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