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12-20姜丽丽
摘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以来,教师面临的教学状况慢慢发生了变化,而所担负的教学责任逐渐增强,需要向学生尽力传授丰富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进步发展,集体合作意识渐渐受到重视,并迅速渗透到各个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与作用。鉴于以上所述,在平时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各个教师就有必要积极引入小组合作策略,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8-0098-03
在当前教学环境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同时基于大量教学实践经验,大多教师都逐渐认识到自己所进行教学活动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加强教学探索,引入更具科学性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渐渐被广泛认知,并在诸多教学实践中呈现出重要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强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在此过程中,鉴于不断变化的学情,小学数学教师还需结合实际持续改进小组合作手段的应用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为学生创设优质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水平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手段的意义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手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小学数学在内的各学科教师都加强了应用,致力于改善教学效果,更加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从实际经验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手段的具体意义包括:鼓励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通常需要充分进行留白,为学生留出充足自主探究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使其迅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原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需虚心聆听思考同学的看法,互相形成思维碰撞,从而激活思维、拓宽思路,更好地学习掌握新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充足的自主机会与空间,所以学生可以很好地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他们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即使离开了课堂也可以继续独立学习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练习持续拓展数学综合能力。基于课堂内容结组讨论学习,学生需要互相启发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性,逐渐增强集体意识。这样有助于他们之后继续合作参与学习实践,充分锻炼数学综合能力,等等。鉴于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经常组织小组讨论学习活动,还要不断进行反思总结,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切实发挥小组合作手段的价值,提高教学效果,更加顺利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手段应用策略
(一)科学划分小组,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鉴于教学目标与要求显著提高,在合适时机运用小组合作手段就成了一种趋势。每个教师都需要加强重视,并努力借此手段提升教学效果,顺利推动学生数学能力水平大幅提升。而从大量教育教学经验可知,要想最大限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助力作用,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聚焦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并没有足够重视,所采取的具体指导方式欠缺科学性与适用性,所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热情,无法充分让学生配合,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综上所述,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每个教师都需积极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手段,并科学划分小组,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合力,高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知识时,教师就需要在教学环节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如在基础知识讲解活动告一段落的时候、课堂练习环节、课堂教学氛围沉闷的时候等。而在这些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科学划分小组,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以往成绩,综合分析学生一段时间的课堂学习表现,确定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与此同时,教师需在课下加强与各个学生的交流,如经常找学生交流谈心、和学生一起参与游戏活动、组织体育竞赛活动等,以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以及学习特点、能力品质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小组,然后指导各小组确定组内学生的角色分工,如有的学生担任组长角色、有的学生扮演记录员的角色等。这样各小组学生都可以顺畅地进行交流,相互启发,互相帮助,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现自我提高,提升数学学习热情,积极讨论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二)加强科学指导,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率
近年来,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小组合作学习手段的作用更加凸显,而广大教师也对此有了深刻体会,并开始积极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手段。但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缺乏生活与学习经验,因此各方面知识积累与能力发展呈现一定的局限性。在此情况下,如果教师完全放任学生自主进行合作学习活动,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从而无法高效完成学习任务,难以顺利提升能力与素养。鉴于以上所述现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想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手段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就需要对学生加强科学指导,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率,优化学生学习成效。
例如,在平时引导学生学习《测量》部分数学知识时,为了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就有必要在各个环节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并适时予以科学指导。首先,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基于教材学习知识,并尝试运用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结成不同的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新课课件等相关资料发送给学生,给予学生科学指导与启示,尽力为学生指引正确的预习方向,分清一般知识和重难点内容,以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最终高效完成预习任务,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后,无论是在新知讨论交流环节,还是在合作练习部分,教师同样要适时予以指导。具体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在各小组之间进行巡视,便于随时发现学生的错误与不足,以给予科学指导,如有的小组可能只让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发言,而其他学生不阐述观点,而只聆听。基于教师的科学指导,学生可以高效完成小组讨论学习任务,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三)渗透竞赛元素,发掘学生合作学习动力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手段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一个重要选择。很多教师都加强了相关教学指导工作,以充分利用此教学手段,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而在此过程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发掘学生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同时,从以往教育教学经验可知,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生理与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好胜心和对胜利、荣誉等的追求,由此竞赛活动的价值和作用就显现了出来,值得教师予以重视。在实际课堂教学工作中,小学数学教师就需在各个恰当时机渗透竞赛元素,发掘学生合作学习动力,促进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实现预想学习目标。
例如,平时组织学生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部分内容的时候,在既定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不仅需要强化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还需借助竞赛活动切实优化学生学习态度,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在完成课堂基础教学分析任务之后,进入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就可以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将学生划分小组,为学生设计系列练习题,其中包括“比1.3大,同时比1.6小的数一共有多少个?”“已知一条船的船桨长1.3米,伸入水中的部分为0.2米,请问露出水面部分的船桨长为多少米?”等,同时还要规定解题练习时间;接着,各小组学生就要基于讨论交流共同探究解答各个习题;最终,哪个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正确解题较多,就获得竞赛的优胜,全组同学都可以得到表扬,并获取一定的奖励。这样在竞赛元素的刺激下,学生势必可以大大增强合作学习探究动力,愿意主动花费时间与精力进行合作学习,以优化学习效果,提升数学水平。
(四)巧设课外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拓展合作实践
在整个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课外作业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通常需要在此环节复习强化课上所学知识,同时需借助相关学习活动的开展,提升数学能力,进一步提高数学综合水平。由此,如何高效利用课外作业环节,就成了广大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并为此进行大量探索研究活动,总结诸多科学方法与措施。在此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手段渐渐引起数学教师重视,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综上所述,对小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时,数学教师在完成课堂任务后,需进一步为学生布置课外学习作业,并鼓励学生讨论合作完成,大大提高拓展锻炼效率,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人民币》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按照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就有必要为学生布置一定量的课外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由结组讨论完成。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如“哥哥现在有1元8角钱,去商店买东西花费了3角,还剩余多少钱?”“已知一个足球的价格是48元,小青付的都是10元人民币,请问他至少需要付几张?”等,并指导学生科学划分小组,课后经过高效讨论,尽力正确解答所有习题。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实践性质作业,鼓励学生课后自由结组完成,如“一起带着妈妈给的钱去文具店购买自己需要的文具”等。在此过程中,各小组学生要积极讨论交流“计算自己需要花费多少钱、是否有剩余、店员需要找给自己多少钱”等。这样通过合作完成课外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有效拓展锻炼,进一步提升数学综合能力与素养,实现预想学习目标。
三、结论
总之,在当前教育教学环境中,要想顺利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持续进行教学革新成了关键,而在此过程中包括小组合作学习在内的诸多教学手段,渐渐展露出了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在平时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就需要科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手段,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整体数学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洪春花.基于小组合作模式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究[J].读写算,2021(36):2-4.
[2]朱元胜.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2(1):1-3.
[3]柴梅.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2(2):5-9.
[4]廖永英.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综合),2021(4):121.
[5]尚学蕊.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2(5):82-83.
[6]魏丽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2(16):148-149.
作者简介:姜丽丽(1977~),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街道第一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