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实践课表现性评价的应用研究

2024-12-07张敏婷 黎严豪王芬

新教育·综合 2024年12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依据,运用表现性评价的方法,确定单元学习目标,以水平二三年级足球大单元中的“脚内侧踢球”教学为例阐述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旨在运用评价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表现性评价;脚内侧踢球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要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强化“怎么教”的具体指导,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观察、诊断、反馈、引导和激励,以判断课程目标达成度,实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因此,“教-学-评”一致性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练的重要手段。

一、研究背景

目前的体育课堂更多的关注教而忽略学,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导致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参与感,感受不到运动的乐趣,是因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缺少做中思、学中思、思中得,没有成就感、获得感,也就无法掌握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方法,从而致使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评价内容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既关注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与专项运动技能,又关注学习态度、进步情况及体育品德,才能更明确地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特点,对于小学生而言,表现性评价能更好地展示他们所获得的知识,从而让教师能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评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达到促使教师更有效地教与学生更积极地学的目的,提高体育课堂的质量。

二、表现性评价的内涵

20世纪30~40年代,学者泰勒提出了表现性评价—作为考察重要目标所达到程度的方式,并在各国兴起了浪潮。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变革,我国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正逐渐走向大评价,而表现性评价能更好地评判学生的思维与能力,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评价方式。在体育教学中,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基于观察和判断的评价,通常要求学生在观察、练习、展示比赛等真实情境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一种评价方法,从而呈现出自己的活动结果,以考察和判断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任务和判断学生反应质量的评价标准。

三、表现性评价的单元设计应用:以水平二三年级足球大单元中的“脚内侧踢球”教学为例

1.表现性评价的开发

优质课堂评价一般包括五要素:明确的目的(谁将使用、如何使用等)、清晰的目标(学习目标对教师来说是否清晰、哪种学业成就将被评价等)、合理的设计(评价方法和学习目标是否匹配等)、有效的交流(评价的结果是否能用来指导教学、形成性评价是否是有效的反馈等)、学生的参与(学生是否清楚学习目标、评价是否能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因此,开发表现性评价应该注重表现性任务的设计和判断学生学业质量的标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我们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要素为预期的学习目标,以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作为学生使用的知识,教师通过设计相对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且学生通过练习、展示、比赛等形式表现其掌握的程度。

在体育核心素养的引领和单元整体学习目标引导下,以运动技能为载体,分解表现性任务,细化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磨炼意志,完善人格。因此,还设计了《小学体育实践课表现性课堂教学观察表》作为标准规则(如表1),以期更好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

2.表现性评价的单元设计应用

(1)单元学习内容的价值: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水平二的学生开展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如进行足球项目的大单元学习。足球是一种通俗易懂、操作性高、观赏性强的球类运动。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做出足球的基本动作和简单组合动作,并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预判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学生顽强勇敢、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体育品德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同时,也是贯彻落实“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为足球培养人才梯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奠定基础。

(2)单元学习的对象特点:本单元的学习对象是水平二的三年级学生,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接受新事物快、身体发育快的“两快”特点中,模仿能力强,活泼好动,对足球运动有很强的新鲜感与好奇心,但身体素质较弱。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练习,采用游戏、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足球大单元教学,让学生在赛中练,练中学。

(3)单元学习目标:①运动能力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知道并说出脚内侧踢球的技术动作名称及完整的动作结构,明确支撑脚的站位、摆动腿膝外展、脚尖上翘等动作,能够在距离球门5米的位置用脚内侧将球踢进球门。发展灵敏性和身体协调能力,提高足球技能。②健康行为学习目标:学生了解足球文化、比赛规则、育人功能及锻炼价值,树立学生足球学习的安全意识,学会情绪控制、比赛环境适应等,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③体育品德学习目标:具有超越自我、勇敢顽强、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品质。

3.单元学习的重点

(1)运动能力目标的学习重点:说出脚内侧踢球的技术动作名称及完整的动作结构,做出支撑脚站位、摆动腿膝部外展、脚尖上翘等技术动作,掌握动作的评价方法。

(2)健康行为目标的学习重点:保持体育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树立学生足球学习的安全意识。

(3)体育品德目标的学习重点: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遵守规则、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4.单元表现性任务设计及评价标准

在水平二三年级足球大单元的教学中,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要素为学习目标,设计了2个课时的脚内侧踢球技术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了表现性任务和评价标准,让学生和教师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通过游戏和比赛的形式,学生能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掌握脚内侧踢球技术,与同伴一起学练,团结互助,展现出超越自我、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四、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效果

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育人目标为依据,设计以体育核心素养三要素为评价指标,以单元表现性任务为手段,进行水平二三年级足球大单元—以脚内侧踢球教学为例的表现性评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创设有趣的体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再运用引人入胜的体育教具(如颜色多样的小足球、小球门、小栏架、标志盘、标志桶等),增强学生的视觉效果,并以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设计表现性任务,让学生学中练、练中赛,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运用表现性评价贯穿教学,能持续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如学生在课前表现出期待上体育课的积极情绪(能快速投入课堂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课中有强烈的展示运动技能的欲望和信心(积极表现、乐于参与运动)、课后会积极向体育教师请教和分享学习收获(发现学生喜悦与成功溢满脸上),同时,师生之间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如学生更能明白学什么、练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还增强了规则意识,加强了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全面发展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表现性评价作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为体育学科实现育人目标提供了新视角,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的体现。表现性任务贯穿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结果,不仅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更好地融为一体,还提升了体育课堂的质量与效果,深入发掘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赵士果.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实践课表现性评价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QJY20231014)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