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化学在线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4-12-07蔡波

新教育·综合 2024年12期
关键词:模式构建在线教学翻转课堂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课前发布学案、微课等学习指引,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专注于师生互动、交流反馈和知识的深化拓展。利用学习指引、微课视频、问卷星以及腾讯课堂等信息技术工具构建在线教学模式,包括信息技术工具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流程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思等方面,旨在为高中化学在线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在线教学;模式构建

疫情期间,空间的限制导致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实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育系统迅速催生了诸多在线课程,这些新的教育教学生态打破了师生之间的地理位置的限制,为教与学的发生创造了无限可能。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前发布学案、微课等学习指引,学生在课前根据指引完成自主学习内容,课堂上的时间,更专注于师生互动、交流反馈、碰撞生成,属于“先学后教”式的教学模式。

一、在线“翻转课堂”采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旨在实现“先学后教”,倡导全员参与,我们借助“五大工具平台”,以“公众号微课预习+腾讯直播+微信答疑+小程序作业+在线测试”力求实现完整的学习“回路”。那么我们使用什么工具来实现在线课程呢?笔者归纳说明如下。

在线“翻转课堂”运用的五大信息技术工具平台:

1.导学预习平台

“化学铭师堂”公众号:电子教材,微课讲解,笔记归纳,在线测试。

2.直播课平台

腾讯课堂:每周2~4课时直播,主讲教师授课全体备课组讨论区答疑,课后“打卡”上交听课笔记。

3.作业管理平台

“作业登记簿”小程序:发布作业,公布直接时间,批阅作业,统计上交状况。

4.在线测试平台

“懂你教育”+问卷星:问卷星制作课时测试卷(仅选择题),“化学铭师堂”发布课时测试,“懂你教育”发布章节测试(简答+选择)。

5.辅导答疑平台

网络视频讲解+班级微信群:Camtasia2019(电脑录屏软件)制作视频讲解,上传腾讯视频网站,面向全体发布作业讲解链接,班级微信群针对个性化问题开展答疑。

二、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的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流程:1.阅读公众号学习指引,学生:阅读电子教材(必做),学生:观看微课视频(选做),学生:浏览笔记归纳(选做);2.观看腾讯直播课,学生:带着预习问题参与课堂互动,教师:主讲教师授课,全体备课组教师讨论区文字答疑;3.当日新课答疑,学生:利用作业“登记薄小程序”提交课堂笔记,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微信群进行答疑追求时效性;4.作业发布和反馈,教师:利用“作业登记簿”小程序发布作业。学生:利用小程序完成“打卡”任务和作业任务。教师:利用Camtasia2019录屏软件录制作业视频讲解,上传腾讯视频,并发布链接。教师:利用“作业登记簿”小程序收作业,自动统计作业并批阅;5.在线测试,课时在线测试:教师通过公众号发布“问卷星”选择题在线测试。章节测试:“懂你教育”平台发布在线考试,主观题以图片形式上传,组织统一问卷;6.完成。

三、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与困境

1.经验

(1)公众号学前导学,让课前导学有抓手。提前制作微信公众号推文,在推文中将电子教材、视频微课、章节笔记归纳、在线测试等提前发布给学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整体性了解。以“电子教材”帮助学生解决了无教材的问题;以“视频微课”帮助学生解决了预习难点和学后回看查缺补漏的问题;以“笔记归纳”解决线上课程板书不足和学生笔记问题;以在线测试解决作业课后反馈问题等。

(2)采用全员直播模式,增强课程实时互动。直播课程采取了1人主讲,备课组其余6名教师作为助教的方式进行。6名助教全员在线,全体备课组教师以助教身份进入“腾讯课堂”讨论区与学生实时图文互动。能够更加及时地回复学生的线上提问。提高了实时互动的覆盖面,增强了在线课程的互动性。

(3)开发在线测试,强化学习评价与反馈。利用公众号发布问卷星制作的课时测试6次,在“懂你教育”网站发布在线考试并统一阅卷1次。有利于师生及时反馈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强化学习环节的闭环管理。

(4)小程序助力作业提交,强化学习过程管理。利用微信小程序“作业登记簿”实现作业发布、提交、批阅、统计。这样增强了教学的过程管理,有利于促进教学的闭环管理。

(5)建立线上课堂巡视制度,实现“线上听课”。学校建立了线上巡堂听课制度,学校行政和科组长、备课组长,每天听课不少于2节,并每周书写周报。

2.困境

(1)缺乏高质量教学互动:学生在线人数多,缺乏一对一实时互动。互动比例小,覆盖范围小,且互动方式单一,基本以教师语音发问,学生在讨论区用文字回答为主。

(2)教学方式单一,高度依赖讲授。线上授课方式单一,基本以讲授为主,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无法正常进行,仅仅能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参与度降低。

四、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案例

以下为在线“翻转课堂”课前学习指引案例—以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卤代烃》为例(通过化学备课组公众号提前发布)。

1.电子教材(支持学生开展课前文本预习)

本节主题词:卤代烃;溴乙烷的取代反应;溴乙烷的消去反应(电子教材图片略)。

2.微课讲解(支持学生实现核心重难点突破)

(1)卤代烃的分类、命名、物理性质(视频链接略)。

(2)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视频链接略)。

3.思维导图(支持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结构化掌握)

(1)卤代烃的分类(思维导图略);

(2)卤代烃的命名(思维导图略);

(3)卤代烃的物理性质(思维导图略);

(4)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如图1)。

图1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

4.在线测试

(利用问卷星制作,支持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公众号中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完成在线测试(列举部分题目)。

(1)如何从溴乙烷中去除乙醇杂质?()

A.蒸馏

B.过滤

C.加水后萃取并分离

D.加苯后萃取并分离

(2)1-溴丙烷()和2-溴丙烷()分别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的反应中,关于两个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相同,反应类型相同

B.产物不同,反应类型不同

C.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D.碳溴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3)已知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既可发生水解反应,又可发生消去反应,现以2-溴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反应是()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取代

C.取代—消去—加成

D.取代—加成—消去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卤代烃都不溶于有机溶剂

B.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D.所有的卤代烃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小

5.在线测试答案与解析

(测试完成后自动给出,支持学生对化学知识、化学观念的结构化建构)列举部分解析。

(1)解析:选C。溴乙烷难溶于水,而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故可向混合液中加水进行萃取,然后分液即可除去。

(2)解析:选A。断键时碳溴键断裂的位置不同,碳氢键断裂的位置也不同,但反应类型相同,产物相同。

(3)解析:选B。根据题意,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就可以引入羟基,而在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分别引入一个羟基就需要首先在相邻的碳原子上分别引入一个卤素原子,这就需要得到烯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就可以得到烯烃:CH3CHBrCH3CH2=CH—CH3CH2BrCHBrCH3CH2OHCHOHCH3。

(4)解析:选B。所有的卤代烃都不溶于水,而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取代反应(水解反应),但不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3Cl、(CH3)3C—CH2Cl就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一氯代烷的密度均小于水的密度,而溴乙烷的密度就比水大,多卤代烃的密度也不一定小于水,如CCl4的密度就比水大。

五、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尽管课前已经借助公众号发布了导学内容,甚至包含了对重难点内容的视频讲解,师生利用腾讯课堂、钉钉等在线平台开展在线直播时,依然会对基本的学科知识、学科概念加以阐释,以满足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学习需求。课堂教与学讲究精准,而这精准的前提便是对学情的精确把握,其中在线测试环节就为课堂互动寻找到了准确的切入点。课前注意收集“在线测试”的数据,根据自学在线测试暴露的疑难点问题,重点设计教学环节,比如实验视频演示、反应机理的阐释、思维方法的归纳、知识体系的结构化等。

另外,在线课堂尤其需要设置有效的教学问题、问题线索,引导学生以科学探索的方式重走科学发现之路,而非简单的“讲授到底”,强化实施互动,注重实时评价,调动学生主动学、主动思、主动做,比如鼓励学生利用铜丝与消毒酒精进行家庭化学实验演示,比如采取三分钟限时默写方程式活动,实时上传班级群,教师既可以借此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更重要的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内生动力。

在线教学,是学生难得的自主学习时间,没有了教师在课堂中的耳濡目染,手口相传,却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在线学习的机会,进行自主预习、自主归纳、自主建构,充分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1.分层教学难以落实,学生学习差距日渐加大

由于缺乏监督,缺乏教室学习的氛围,缺乏老师的叮嘱、同学的相互激励,缺乏课堂学习的仪式感,自控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将会在预习、上课、作业等各个环节的学业要求上打折扣,最终与学业水平较高的学生渐渐拉开差距。

2.家长与教师角色翻转,学业引导或督促成为棘手问题

疫情使教师和家长的角色有所翻转,家长从幕后走向教育的台前,教师从台前走向屏幕后。但是,毕竟家长的专业性不够,另外与教师在身份上的差别,导致给孩子的学业无论是督促,抑或是引领都不能完全胜任。因此,在线教育对学生在行为养成,学法指导方面有疏漏之处。

3.注重多元评价,战胜“学习疲劳”

在一人面对动辄几百人同在一个直播间的在线课堂上,学生的“存在感”较弱,即使有师生的互动,这种互动落到每个人身上的频率仍然凤毛麟角,没有深度参与,就没有融入感,没有深度参与,也就没有评价的契机和可能,没有评价就没有了外在的激励,长此以往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激情就可能有部分的消退。

因此,在线课程,尤其应当精心设计互动活动,让学生真正深度参与课堂,并且及时得到反馈和响应,适时开展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让学生在参与、思考、多元评价中不断获取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成际宝,朱园园,刘国燕.通过翻转课堂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乙醇”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11).

[2]王燕.SPOC+翻转课堂与高中化学结合[J].高考,2019(33).

[3]朱汝葵,熊予绮,陈思静.广西高中化学在线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西教育,2021(02).

猜你喜欢

模式构建在线教学翻转课堂
多元化评价体系融入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的建构及相关问题阐述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