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2016-09-30
周一贯
[摘 要]语文课程改革正在向深度推进。提升“核心素养”正成为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要正确理解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同时,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渗透到语文本体教学的细节中去,实现两者的和谐融通。
[关键词]核心素养 深度课改 三维目标 语文本体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01
2014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提高国民素质,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世界是人类生命的共同体,“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事,也关乎教育。为此,提出“核心素养”也是国际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共同走向。许多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已先后在建构与完善以个人的时代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这个问题之重要,关系到教育培养的人,不仅要有坚实的学科基础,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们能否具备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核心素养的问题应该理解为是面向未来的国民教育基因的DNA。
就语文课程而言,我们从21世纪初始开展的第8次课程教材改革,到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已有16个年头,正在向课改的深度推进。提升“核心素养”正在成为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面对“核心素养”的重要话题,似乎有一些问题引起了不少教师的困惑。择大处说,似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不就是我们一直在实行的“素质教育”吗?
所谓素质教育,“素质”原指人天生的生理和心理品质,“素质教育”所指自然就有所扩大,是人经过教育培养获得的思想、文化、技能等素养和体力、智力的发展(参见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可见,广义的素质教育是包含了“素养”含义的。又如,《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便是指“平日的修养”;在“素质”一词中的第二个义项也指“素养”。现在的关键所在不是指一般的素养,而是“核心素养”。我们的关注点在于“核心”。作为人的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包含复杂的系统,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宗旨,须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生理的、心理的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它既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又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在这么多方面都要好,都要“达标”,这当然是好事,也是必须的,但从为适应未来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着眼,在这些众多的目标中有没有最关键的目标,是大家都必须达到的。这是所谓“核心”的一个含义,即是共同的,必不可少的,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所有人、一切情境的普遍性素养。这也就是为什么核心素养会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共同思考的紧迫问题。早在10年前,200多所大学和公司共同做过一项研究:21世纪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答案有创造力、合作力、交流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感知能力等,但发现更为重要的是适应力,适应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能力,这才是最需要培养孩子具备的能力(参见《文汇报》2015年11月20日,希米·康/文)。我们研究世界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对“核心素养”的诠释,它们可能用语不一样,但实质是一致的,即都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顺利地在21世纪生存、生活与发展”的问题。这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在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上,曾就“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问题展开了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滕培出了一道数学题:A城与B城之间有300公里,开车时速50公里,几小时可到达?从数学的角度说,需6小时。但其实6小时到不了,因为我们面临的是真实复杂的实际情境,没有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由单一学科知识在真空环境下完成。这当然不是说学科知识不重要,但过分看重往往会近于僵化,这就难以灵活地去解决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实际问题。这就是说,未来社会越来越不可能单凭用计算机可以替代的简单记忆功能,它更需要的是人的核心素养。说具体点,核心素养也就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视界里,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核心素养”当然是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之义,其区别在于强调了在整体素养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其中最应具有共同性的素养。
二、“核心素养”既然成了当下的课程目标,那么它与已有的“三维目标”又有什么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之中,因此,我们对课程目标的认识和确定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记得“文革”前后,我们对课程目标常用的概括叫“双基目标”,强调“双基落实”。所谓的“双基”,就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屡屡受到“左”的干扰和破坏,但在纠正的时候,总会去重认和维护“双基”目标的落实。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第8次课程教材改革的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便是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对课程目标的认识和确定,也由“双基目标”发展到“三维目标”。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双基”对人的现代发展之不全面性,显而易见。为此,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这是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当然不是三个目标。“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课标”语)。从这段话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课程目标要有三个维度。这就是因为“三维目标”标准的是“整体”的语文素养,指向是全面的素养。一个人全面的语文素养是一个系统,它所包涵的内容很多。正如“课标”所认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里的“三个基础”,其实也就是人的生命发展的全部内涵。所以,语文的“整体素养”与我们现在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其实并不矛盾,因为所强调的正是在全面、整体素养中的“核心”所在。这就如在画有十环的“靶面”上,应不应当更明确地提出以“靶心”作为教育的“靶向”,从而使课程改革的指向更清晰,也更有效。“核心”就是“靶向”,即语文教育深度课改的“靶向”。“核心”的含义除强调了应具有共同性的素养之外(如前所述),在这里还有另一个含义——最关键的、最重要的素养。
三、强调了核心素养,还要不要坚守语文的本体教学?
“核心素养”虽然是语文课程目标中最关键之所在,当然既不会绝对改变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语),也不会否定语文教育的根本特点(“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标”语)。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强调了核心素养又如何坚守语文的本体教学”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本来就是一回事。就语文课程而论,语文本体是课程得以存在的基础。“本”的原意是指草木的茎干或根,所以在字形上从“木”,而下面的一横,即指本所在之处。《国语·晋语一》中的“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即是此意。以后,由“本”又广泛引申为事物的根源或根基。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述而》)也是这个意思。明确了“本”的含义,“体”也就不难理解,它是指事物的存在自身了。如此看来,语文本体教学也就是语文课程独具的特性及其使命的根本的教学,即语文的基础知识(字、词、句、篇)和基础能力(听、说、读、写)的教学,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因此,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所在。但是,如果以为只要抓住了语文的本体,“核心素养”必在其中,也未必尽然。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个教学案例:
一位特级教师教《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一个学生问:“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什么叫‘夺目?”教师请学生回答。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夺目,就是把眼睛突出来了。”话音刚落,全场哄堂大笑。教师等安静后却说:“你想的方向不错——能不能换个更好的说法?”本来小女孩满脸通红,低着头,听了老师的话,她又抬起头说:“就是光线太强,刺人的眼睛。”听了这个回答,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从语文本体教学的角度讲,小女孩开头对“夺目”一词的解释是不正确的,教师也可以叫其他学生来作出正确的解答。这样,不仅使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到实处,而且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可现在教师没有这样做,还鼓励小女孩自己来找到正确答案。于是,先肯定小女孩的思考方向不错,再鼓励她再接再厉,换个更好的说法。小学生的回答常常词不达意,他们实际上明白这个意思,但不知道怎么表达,这时,距离正确答案已经不远了。在这个节骨眼上,若教师轻易否定,虽然从知识落实层面上,很容易请人帮助纠正过来,但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层面上看,却有可能挫伤了这位小姑娘的自信和继续探究的精神。显然,这两种不一样的做法,后者比前者更正确。所以,在如何坚守语文本体教学的过程中,确实还有一个“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而且,真正的核心素养的培育,正是要渗透到语文本体教学的细节中去落实,实现两者的和谐融通。这根本不存在矛盾和抵触。
海涅曾经说过:“每一时代都有它的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再向前推进一步。”在面向未来社会的挑战,语文教学课程改革必须继续努力向深度推进,核心素养的培育无疑是一个新的靶向。我们必须为此而砥砺前行。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