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
2024-07-08王江宁
王江宁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供给侧改革”为高校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厘清和化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矛盾,坚持问题导向,从供给侧视角切入,廓清模糊认知,驱动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发力,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以“优化供给内容,拓展教学深度”“增强供给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充实供给主体,建强教师队伍”三个层面为着力点,探寻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17-0094-04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属于经济学范畴,但其蕴含的理念同样适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一种经济学领域的改革思路,更是一种创新思维,对推进高校思政课的内涵式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系统检视和破解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供需矛盾,必须从教育供给侧发力,深入剖析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的因素,调整供给模式,持续优化教学结构,逐步提升教学供给效能,推进高校思政课堂提质增效,打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思政“金课”。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必要性
新的历史方位为高校思政课赋予了新的使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对新时期教学供给侧与学生需求侧之间的矛盾,必须“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1]
(一)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1]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必须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高举思想旗帜,审时度势、激浊扬清、正本清源,有理有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批驳错误思潮和言论,消除认知误解,筑牢红色校园鲜明底色。政治性是思政课的第一属性。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各种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中筑牢政治信仰,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定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坚守党性原则,在新形势新挑战中加强理论武装,强化政治担当,铸牢信仰基石,进而引导学生筑牢意识形态的堤坝,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明是非,提高在政治层面的洞察力、鉴别力,不断增强应对意识形态风险挑战的政治定力和政治自信。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实践要求
高校思政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当前,提振高校思政课内生动力,必须厘清新时代赋予思政课的使命,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凝练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在重内涵强质量上发力,破解发展瓶颈,纲举目张、以简驭繁、有的放矢地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锚定铸魂育人的首要任务,建构立体化的思政课教学体系,融合逻辑与历史讲透道理,转换传播语态,用“小切口”讲好“大道理”,创设内容深刻、形式丰富的思政课堂,助力高校思政课由“曲高和寡” 走向“润物无声”,实现教师之“供”与学生之“需”的高度契合,推动思政课建设由量变走向质变,提升高校思政课“精准画像”的有效性,进一步谋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三)新时代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2]世界目光越来越聚焦中国,青年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历史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灵魂课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主渠道”。[3]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政课教师既是教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的成长引路人,更是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信仰铸魂者。高校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积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才能进一步赢得学生;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强化国情意识和问题意识,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讲好当代青年向上向善向前的先进事迹,把思政课搬到火热的田间地头,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铸牢学生信仰之魂,引导学生明心立志、勇当先锋、勇挑重担,筑牢精神之基,让爱党爱国成为青年学生的行动自觉,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砥砺强国之志、扛起时代责任。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供需矛盾
(一)供给内容相对“过剩”,教学主题模糊
现阶段,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结合当下热点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与重构、及时回应时代之问。面对新媒体、新舆情,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空洞说教,使得供给内容与学生需求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教学供给与学生诉求的契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不够深刻细致,单纯为理论的讲解与灌输,无法达成师生精神上的共鸣,忽视了对学生思政素养的培育,教育效果延展性不强。
(二)供给方式单一,教学模式固化
一方面,部分教师教学仅是囿于课堂教学的“坐而论道,泛泛之谈”,重形式轻内容,“新瓶装旧酒”,未能以一种新的视角进一步解决“单一”供给与“多样”需求的矛盾,无法实现对学生的“精准供给”。另一方面,在课堂讲授中,“照PPT宣科”,教条式的灌输较多、启发式的思考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堂的生命力。课堂讲授没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烟火味”,也没有直面现实问题的“火药味”。“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课堂氛围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导致教学效果失力。
(三)供给环境紊乱,教学合力不足
近年来,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因受学科专业及各高校实际情况的限制,部分高校普遍存在“师资配比不达标,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教学过程中过度追求教学进度,导致这种“粗放式”“填鸭式”的“大班制”教学成为常态,漫灌式的教学模式未能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相结合,无法精准把脉学生的成长规律与发展诉求、满足学生多领域、多层次的学习诉求,学生潜在的学习诉求未能精准判断、充分挖掘,教学效果欠佳。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1]这一重要论述,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一)优化供给内容,拓展教学深度
一是聚焦供给内容的理论深度与现实温度,推动思政课教学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4]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立足时代潮头,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切入,纵横历史与现实,将党和国家治国理政最新成果纳入课堂,着力进行教学内容的高质量供给,引导学生既要学懂教材的“有字之书”,又要读懂国际国内形势的“无字之书”。另一方面,在课堂讲授中运用“冒热气”的鲜活热点案例,锤炼“接地气”的教学语言,抓住学生的“思想胃口”,激发学生思考、交流,锻炼高阶思维,廓清思想迷雾,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在破解问题中推进思政高质量课堂建设,做到启智润心并重,继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调整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教有良方无定法”。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潜心治学,深耕马克思主义经典,助力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拓宽对课堂概念的理解,加强思政课的政治性、学理性和思辨性。明晰教学重难点,精准建构问题链,通过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语言将教材的微言大义结合相关案例讲深讲透讲活,为学生提供能“解渴”的形势热点解析,掌握思政课的“流量密码”,打造富有生命力的高质量“思政金课”,让思政课更加有“知”、有“味”、有“吸引力”,引导学生学深悟透、知行并重,使思政课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沃土。
三是精准预判学情,凝练教学主题。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做好课前调研,捕获真实学情。另一方面,遵循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契合学生认识规律,减少冗余教学内容,以“学思践悟”为核心,着眼于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结合学生的年级、专业背景、认知发展规律,构建学情分析体系,实施“课前—课中—课后”的“问题链教学”,充分释放其内在潜力,实现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差别供给”。进一步回应学生对于思政课的期待,提升高校思政课堂的历史厚度、理论深度、视野广度、情感温度和价值高度,达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呈现一堂堂“有棱有角,有滋有味”的“思政盛宴”。
(二)增强供给能力,创新教学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主动求变,革新教学理念,强化教学组织能力,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瓶颈,破立并举,深入解决“课堂之困”。虔诚问道,持续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组织结构,拓展隐性课堂,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在社会大课堂中讲活思政课,增加课堂的历史厚度。一方面,高校可依托所在城市和周边地区建立红色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学生前往当地档案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场馆进行现场教学,循先辈红色足迹,走进历史深处,扩大影响力和受众面,忆往昔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悟伟大革命精神。另一方面,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打造“思想沉浸”的数字化课堂,依托思政智慧教室,搭建智慧教学场景,建立“翻转课堂”“沉浸式红色情景剧本沙盘”“MOOC教学”“红色历史博物馆”“对分易”等立体式教学平台,充分释放课程内容的教学活力,利用好社会大课堂,善用新媒体技术,开展“VR教学”,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扩大知识的传授场域,立体化呈现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沉浸式体验”相结合。例如通过VR学习“湘江战役”,在极具感染力与震撼力的氛围中带领学生感悟湘江战役历史中蕴藏的“精神密码”,从湘江战役的英雄事迹中汲取精神伟力、强化使命担当、砥砺强国奋斗之志。
(三)充实供给主体,建强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5]明月入怀,杏雨沐身。基于此,第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深刻把握“八个相统一”,自觉与“六个要求”对标对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深谙启发式教学的教学规律与方法,积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关切学生思想的“思想盲点”“思维堵点”“成长痛点”,融合理论深度与生活温度,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的思想困惑,唤醒学生对于正确价值观念的隐性需求、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以思促行,实现“深知”与“笃行”的统一,厚植家国情怀,砥砺强国奋斗之志。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选强配齐思政教师队伍。一是特聘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大国工匠、专家学者、劳动模范、知名校友、企业家等先进代表讲授思政课,邀请英雄人物走进校园。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让有信仰者讲信仰,建构“多元立体、专兼结合”的高校思政教师梯队,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二是完善教师管理和培训制度,通过有力、有效的具体抓手,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构建集“备课、讲课、赛课、评课”为一体的教学链条,定期开展“互听互学互评”教研活动,遴选思政特色课堂,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素养,创设具有学科特色与专业优势的思政教学资源,持续优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三是通过用好用活各类研修培训平台,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理论讲堂、教师实践研修、学术研讨交流等培训活动,不断健全完善教师培训的制度体系,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有效创设和驾驭互动式课堂的能力,多管齐下地推动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苦练技术,加强学理研究,以科研促教学,用科研成果反哺课堂实际,让思政课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沃土。
第三,凝聚各方共识,全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应善用社会力量,共商共研、同心筑梦,集成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打好“组合拳”、建构“同心圆”,构建“融合互动,统筹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育人合力。学校可以通过学校官方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家校协同育人优秀案例”“校园杰出青年事迹”等,定期组织开展“家长沙龙”,倾听家长心声。也可动员社会力量,邀请本地区的“老红军战士”“道德模范”“行业标兵”等讲授思政课,整合隐性的铸魂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有机融合与良性互动,构筑良好育人生态环境。
四、结语
初心闪耀,使命召唤。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建设寄予厚望、赋予重托。立足新时代、面向新征程,面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中出现的供需矛盾,必须紧扣关键,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动态平衡,用供给侧激发需求侧、需求侧刺激供给侧,凝聚师生合力,持续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出紧贴时代脉搏和学生成长规律的育人良策,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蹄疾步稳,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供给侧改革走深走实,扎实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参考文献:
[1] 环球网.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EB/OL]. (2020-08-3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65 25992250612733&wfr=spider&for=pc.
[2]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6.
[3] 冯刚,张晓平,苏洁. 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9.
[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5]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 人民日报,2022-04-26(02).
(荐稿人:卫汾梅,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黄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