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勒·克莱齐奥小说主题研究综述

2024-07-04吴美玲

长江小说鉴赏 2024年13期
关键词:生态价值身份认同

[摘要]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是现今法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他发表了《诉讼笔录》《战争》《流浪的星星》等多部中长篇小说。从2008年开始,学界对勒氏小说的研究一直处于较为热门的状态。本文对近五年国内外关于勒氏小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按照内容试图将勒氏小说分为身份认同、边缘书写价值和生态价值三大类,分别去探讨相关意义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勒·克莱齐奥   身份认同   边缘书写   生态价值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13-0058-04

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以下简称“勒氏”)于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创作了多部中长篇小说,是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于2008年12月10日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饱含哲理意味,寓意深刻,具备丰富的想象和浓厚的寓言色彩,因此对勒氏的研究大都比较易从主题研究入手,学界的关注点一直聚焦在小说上,其小说的主题价值和叙事方法等都得到了充分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身份追寻、边缘书写和生态价值的关注,成果蔚为大观。

勒氏于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小说的文学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证自明,近年来对勒氏小说价值的研究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研究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理论来深入理解勒氏小说的价值。本文旨在归纳整理近五年关于勒氏小说研究成果,并在此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个人意见。

一、从身份追寻角度探讨勒氏小说价值

1.伦理思考

勒氏的小说十分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这种伦理关切体现在勒氏的有关战争书写的作品中。如樊艳梅在《见证与介入——勒氏短篇小说中的战争书写》[1]一文中阐述,勒氏的战争书写实现了从外部到见证的过程。作家以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托,揭示战争背后隐藏的强权政治、种族冲突及宗教矛盾等问题,对战争所谓的正义性提出了质疑。通过探究战争爆发的原因,作家表达了鲜明的反战立场,实现了从见证战争到介入现实的转变。作家的这种伦理关切不仅限于对战争的批判,还深切关注个体的创伤体验。刘妍妮在《勒氏小说中的创伤主题研究》[2]一文中以创伤理论为研究视角,指出在涉及战争的小说里,暴力、冲突、物化以及创伤的阴影始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状态,揭示了不同层面上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创伤。

此外,勒氏对少数群体尤其是非洲的关怀也体现了其人文情怀。王佳和许钧在《勒氏的非洲书写与文明协奏梦:许钧教授访谈录》[3]一文中揭示,勒氏早年在非洲的文化背景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探讨了弱势文明在当今世界的生存之道,还强调了翻译在促进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胡园园的《白皮肤,黑面具——勒氏的非洲书写》[4]一文进一步指出,勒氏和非洲之间存在着浓厚的情感联系。勒氏在书写中赋予自己白皮肤、黑面具的非洲人身份认同,在他笔下,非洲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充满诗意的原始与神秘的特点,这与西方作家笔下的非洲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借此完成了对非洲文化身份的自我书写和重构。

2.文化认同

勒氏作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和记者,他的作品从未忘记关注社会。他的笔下充斥着那些被人类忽略的人或物的描绘,作为一名人道主义者,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女性、少数族裔、平凡人物等人类未来命运的叩问,不断探寻人类的身份价值。席小妮在《杜拉斯与勒氏笔下母亲形象对比研究——以〈抵挡太平洋的堤〉和〈奥尼恰〉为例》[5]一文中分析指出,杜拉斯的母亲形象的扭曲导致子女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难以确立自身身份,而勒氏的小说中的母亲则以开放的心态接纳非洲文明,这种包容的心态使得子女可以很好地去融入其他文明,提倡更为多元的文化。这说明母亲的不同态度造成子女身份认同的巨大差异。丁杨和王佳在《从〈寻金者〉看勒氏的“寻我”情结》[6]一文中以“寻金者”为线索,探讨了主人公从“寻金”走向“寻我”之路,启发那些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个体关注落后文明中个体的文化身份。卢建飞在《政治诉求与文化认同》[7]一文中分析,勒氏通过书写少数民族、文化群体对自我身份的探寻,重写少数文化群体视角的历史和描述多样化的伦理冲突,塑造出“非洲人”“移民者”“流亡者”等典型形象。他借助多重反讽手法,探究勒氏小说中关于边缘群体(少数族裔)的身份文化认同和政治诉求。常睿在《流浪,人类永恒的境遇》[8]一文中指出,人类的肉体和灵魂都在流浪,都渴望回归。而勒氏自身便是“流浪和回归”的践行者,并分析了以《诉讼笔录》和《流浪的星星》为代表的两个阶段的流浪与回归。从第一阶段的反叛、疯癫、断裂和追求写作形式的创新,到回归传统、朴实的笔调,这表明了个体向宇宙中原初本真状态的回归。

二、从边缘书写角度探讨勒氏小说价值

1.书写女性困境与突围

勒氏是一个极具叛逆性格的作家。他的笔下始终关注着边缘人物的生存与困境,尤其是女性的困境。他不遗余力地描述性格各异的边缘文明中的女性形象,为女性思考自身的处境与现实状况提供了一种与主流女性主义相同又异质的视角。樊艳梅在《一种反本质主义的母性观——试析勒氏短篇小说中的母亲形象》[9]一文中,通过“不称职的母亲”形象来解构本质主义的母性观,勒氏认为母性是后天形成的,不是先天的;母性是出于人道主义博爱而产生的,而不是母亲独有的。在作家笔下,成为母亲是女性走向自我认同的一种个人选择,而不是一种自我束缚。樊艳梅还在《从他性到同一——论勒氏作品中的风景与女性》[10]一文中阐述了在勒氏的创作中,风景与女性都呈现在男性的目光里,从而成为男性的他者。在勒氏后期的作品中,自然和女性更是具有一种精神上的一致性,男性渐渐通过与风景和女性的结合实现了人与世界、他者与自我的同一,表达出作者去男性中心主义的女性观。孟玺和赵晓帆在《解读勒氏笔下的女性形象——以〈沙漠〉和〈流浪的星星〉为例》[11]一文中解读了这两部作品中在苦难中坚强生活的女性形象。她们都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并踏上流浪之路,但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觉醒,体现出作家希望女性从边缘角色中努力转变为话语权的掌握者。朱春金在《自然·女性·文明——勒氏的〈沙漠〉评析》[12]中以少女拉拉为例,指出最自然的区域是那些少数文明的底层女性生存的地方,因此她们的关系最为贴近。当她们来到物欲横流的大城市,可能沦为消费社会的流浪者和奴隶,表现出女性在自然与文明间的生存与抉择。

2.关注边缘文明书写

勒氏的小说创作思考和观念很深入,他不断使用欧洲文明、非洲文明、美洲文明和亚洲文明的混合性视野写作,倾听不同文化的各种回声,创新写作的形式,从边缘文学写作走向世界性写作,最终为法国文学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施雪莹在《论勒氏文学创作的介入性》[13]一文中发现,勒氏小说写作关注现实世界边缘群体和小说形式的不断革新,作家通过革新词语与世界的关系,赋予语言新的生成性的力量,为读者创作出新的世界,为个体、文化与世界的交流提供新视角,体现出对现实世界的强烈关怀和介入。许钧、勒氏在《文学的精神引导与开放的写作世界——勒氏访谈录》[14]一文中强调作家对英语文学的关注、写作中的寂静、存在主义的巨大影响和独特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人类生活的本质,而不是一种装饰和附属品。李明夏在《论勒氏作品中的流行乐元素与作家创作思想的演变》[15]一文中考察了作家作品中的音乐元素,作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早期小说中引用大量摇滚歌曲,影射战后法国青年的叛逆精神;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小说中频频出现的爵士乐,作为一种融合多种文化的音乐,与小说探讨的多元文化与移民问题密切相关。郑周明在《勒·克莱齐奥:文学以倾听多元的方式介入文明冲突》[16]一文中强调作家的创作观,勒氏认为倾听不同世界和文化的回声是这个时代作家的任务,文学无法直接消解文明冲突,但作家在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促使作家渐渐走向世界性的写作。

三、从生态角度肯定勒氏小说价值

1.关注自然生态

勒氏的小说不仅聚集少数群体和边缘文明,还深切地关怀着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世界。在他的作品中,频繁出现动植物的主题,作家否定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物质与意识的二元论划分思想,同时,他严厉批判人与自然的割裂现状,以及人类出于私利对自然资源的无度掠夺。勒氏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探寻,通过对环境的追寻写出人类对原始的自然的向往,Vredenburgh Amanda在Mourning the Loss of the Land in Le Clézios “Villa Aurore” and “Orlamonde”[18]一文中通过分析这两篇短篇小说,探讨了环境破坏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以及如何促使人类重新评估与环境的关系,指出环境的丧失促使人类超越了愤怒和怀旧,走向接纳的积极转变。史忠义在《试论勒氏的〈物质的迷狂〉和〈非洲人〉的生态意识》[19]一文中,从比较生态批评视角出发,分析了勒氏早期和中期作品中的“物质”等多重意象,它们不仅是对殖民主义的反思和对殖民行径的抨击,也是对南方世界生态危机及人类脆弱性的关注。冯克红和靳慧在《勒氏作品中荒野意象的生态隐喻》[20]一文中揭示,勒氏通过文学作品批判现代城市文明和物质主义导致的人与自然的疏离,通过描绘荒野的诗意景象以及儿童学习自然和对自然家园的本能之爱,表达了荒野意象的生态隐喻意义,强调只有像儿童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才是摆脱当下困境、重拾和谐平衡的关键。

2.生态美学特征

勒氏的小说不仅蕴含对人类命运的伦理关注,还展现了断裂与多种意象交织的生态美学特质。勒氏善于书写离散题材,从如梦般的童年,穿越战争的创伤,直至自我认同的形成,这一系列经历促成个体文化身份的转变,构筑出一个寓言般的“诗意离散性”空间。王舟逸在《勒氏小说世界中的断裂美学研究》[21]一文中指出,勒氏笔下世界的断裂性体现在各种对立矛盾的存在、个人记忆与集体历史在叙事中交错混杂,以及现实与梦境的边界模糊,构成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世界。这种断裂感还通过语言与外部世界的抗衡得以强化,从而体现出断裂美学的特征,映射出作者作为文化“摆渡人”的形象。程正媛在《环境批评视域下的勒氏小说〈流浪的星星〉》[22]一文中结合布伊尔的环境批评理论,如“环境想象”“放弃的美学”“地方理论”“环境公正”等,对勒氏的代表作品《流浪的星星》进行了细读研究,不仅丰富了文本内涵并重新审视了作家的生态思想,还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激发了读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鼓励读者通过环境想象来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从而实现研究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自2019年以来,对勒氏小说的研究热度居高不下,不仅研究角度和深度得到了拓展和深化,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亦有所扩大,新的研究方法更是层出不穷。研究者们不仅关注到了其小说的身份认同与生态写作,而且揭示了其写作趋势,即从地域性写作走向更为宽泛的世界性写作。纵观目前的研究成果,从主题价值的角度对勒氏小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累累果实,对勒氏小说中的身份追寻、共同体建构、性别意识的关注以及意象运用等方面的研究均达到了相应的高度,是所有研究中最充分的部分。

相比较而言,对勒氏小说美学特征的研究有后浪的风采,越来越多的相关论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得益于研究的可操作性强、文本资源丰富且选题多样,大多作品易于找到不同视角进行解析,但结论往往差别不大,新意和创新性不够。以后的研究应进一步加深和拓展这一领域,尤其鉴于勒氏通过寓言式写作回溯历史、反思当前人类生存现状并探讨未来发展路径的意图。近年来,针对其小说艺术特征,包括语言、风格、叙事特色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可以试试对其进行研究,同时对勒氏作品的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目前成果较少,这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可积极探索勒氏与其他同期或跨时期、跨国别的作家的比较研究。比如,勒氏笔下这种离散——战争创伤——身份认同的主题模式,与以往对鲁迅先生作品中“归来”模式的研究有较大的相似处,同时,两者都是积极介入式书写的文学家,对各自国家的文学都有较大影响,值得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 樊艳梅.见证与介入——勒氏短篇小说中的战争书写[J].当代外国文学,2021,42(1).

[2] 刘妍妮. 勒克莱齐奥小说中的创伤主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8.

[3] 王佳,许钧.勒克莱齐奥的非洲书写与文明协奏梦:许钧教授访谈录[J].外国语文研究,2021,7(2).

[4] 胡园园.白皮肤,黑面具——勒克莱齐奥的非洲书写[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5).

[5] 席小妮.杜拉斯与勒克莱齐奥笔下母亲形象对比研究——以《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和《奥尼恰》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42(5).

[6] 丁杨,王佳.从《寻金者》看勒克莱齐奥的“寻我”情结[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1(3).

[7] 卢建飞. 政治诉求与文化认同[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8] 常睿. 流浪,人类永恒的境遇[D].北京:外交学院,2020.

[9] 樊艳梅.一种反本质主义的母性观——试析勒克莱齐奥短篇小说中的母亲形象[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29(5).

[10] 樊艳梅.从他性到同一——论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风景与女性[J].国外文学,2018(1).

[11] 孟玺,赵晓帆.解读勒克莱齐奥笔下的女性形象——以《沙漠》和《流浪的星星》为例[J].新纪实,2022(5).

[12] 朱春金.自然·女性·文明——勒克莱齐奥的《沙漠》评析[J].海外英语,2021(15).

[13] 施雪莹.论勒克莱齐奥文学创作的介入性[J].外国文学,2021(4).

[14] 许钧,勒克莱齐奥.文学的精神引导与开放的写作世界——勒克莱齐奥访谈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

[15] 李明夏.论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流行乐元素与作家创作思想的演变[J].中国比较文学,2019(4).

[16] 郑周明. 勒·克莱齐奥:文学以倾听多元的方式介入文明冲突[N].文学报,2019-06-13(3).

[17] Laye C,et. J. M. G Le Clézio dans la quête épistémologique de la nature par le mythe dorigine[J]. French Cultural Studies,2019,30(3).

[18] Amanda V. Mourning the Loss of the Land in Le Clézios “Villa Aurore” and “Orlamonde”[J]. Contemporary French and Francophone Studies,2021,25(4).

[19] 史忠义.试论勒克莱齐奥的《物质的迷狂》和《非洲人》的生态意识[J].外国文学,2022(5).

[20] 冯克红,靳慧.勒克莱齐奥作品中荒野意象的生态隐喻[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

[21] 王舟逸. 勒克莱齐奥小说世界中的断裂美学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9.

[22] 程正媛. 环境批评视域下的勒克莱齐奥小说《流浪的星星》[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0.

(责任编辑  余    柳)

作者简介:吴美玲,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传记学和国外文学。

猜你喜欢

生态价值身份认同
全力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传粉昆虫生态作用研究进展
生态价值会计核算框架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