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阿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路径探究
2024-07-04早春娟
【摘要】当前,阿昌族织锦技艺传承与保护已经嵌入到乡村振兴事业和非遗保护工作中,因此,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阿昌族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路径,符合乡村振兴和非遗保护的现实需要。文章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梳理阿昌族织锦技艺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传统手工织造技艺耗时费力、发展受限,织锦产品设计落后、缺乏创新、同质化问题突出,织锦产品单一、实用性不强,价格昂贵、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受制于民族小众文化特点、缺乏知名度,人才支撑薄弱、保护传承形势严峻,政府扶持力度小、组织制度不健全。针对其发展困境提出了5个路径措施:政府联动、助力阿昌织锦产业做大做强,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推动阿昌织锦文化再生产,改良织锦技艺、研发织锦产品、创新发展模式,注重阿昌织锦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培育阿昌织锦活态传承空间,文旅融合、赋能文创产业升级,发挥区域优势、做好文化宣传。
【关键词】阿昌族;织锦;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4-0087-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4.025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3J1874)。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为实现国家农村全面发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是我国文化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激发乡村活力与非遗保护是一脉相承的事业。阿昌族织锦作为世代栖息繁衍于阿昌族女子所传承的传统手工艺,既蕴含着阿昌族的文化特征,也是阿昌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物化象征。在国家各项非遗保护和传统工艺振兴的政策引导下,阿昌族织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贯彻落实,阿昌族织锦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文章以阿昌族织锦发源地——德宏州梁河县囊宋乡的阿昌族织锦为个案,探讨其织锦技艺发展面临的困境,试图为乡村振兴背景下阿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出合理的路径措施。
一、阿昌族简介
阿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记载阿昌族人口为4.3775万人,为云南省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历史上,打铁和纺织在阿昌族的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阿昌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璀璨多姿,其创世史诗《遮帕麻遮米麻》和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昌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而阿昌锦上的编织图样生动灵趣,承载着阿昌族的历史故事。
二、阿昌族织锦技艺简介
位于德宏州梁河县囊宋乡的阿昌族拥有着独特的阿昌族织锦技艺。传统阿昌族织锦制作从纺纱、上线、染色到放线、织锦,均纯手工操作,工艺复杂,花色繁多、图案丰富、色彩艳丽。织锦是阿昌族妇女必备的生活技能,女孩们长到12、13岁就开始学习织锦,有“一天要织三机布”的说法。传统的阿昌锦主要用于制作筒裙、筒帕或腰带、绑腿的锦带等。织成一条筒裙,不仅费时耗力,还要掌握精湛的纺织技艺和复杂的纹式图样[1]。阿昌族织锦的经纬间,蕴藏着阿昌妇女的勤劳和智慧,这一代代的传承精神,让阿昌族织锦匠人的匠心织造从未缺席。2013年阿昌族织锦入选第三批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入选《锦绣中华》系列展览展示活动进入国内外巡回展览;2023年9月,由梁河县娥昌公司选送参赛的旅游产品阿昌族织锦杯垫桌旗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备受织锦爱好者的喜爱。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阿昌族织锦技艺传承
与保护的必要性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和经济价值需要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得以释放和彰显[2]。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应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为乡村振兴赋能,辐射和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3]。阿昌族织锦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是阿昌人们代代相传的“活化石”,透过传统的阿昌族织锦,足以窥见阿昌族悠久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流转,这是当代文创产品设计难得的瑰宝。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之路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随着梁河县曩宋乡阿昌族山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深度挖掘阿昌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昌族织锦技艺、推进阿昌族织锦产业化发展,将是阿昌山寨守住乡村文化根基,也是加快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抓手。
四、阿昌族织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阿昌族山寨日新月异,阿昌族织锦技艺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有少数企业和传承人从事阿昌族织锦的生产与销售,阿昌族织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织锦技艺的发展也带动了阿昌山寨的旅游业蒸蒸日上[4]。但由于社会快速变革,技术迅猛发展、交通出行便利,各个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变得更加频繁,手工制品逐渐被琳琅满目的机器制品所代替。阿昌族织锦技艺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其整体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手工织造技艺耗时费力,发展受限。传统的阿昌族织锦技艺属纯手工操作,需要织女们依靠一种名叫“斜腰机”的织机,一针一线完成。耗时费力、工艺繁琐的手工制作成就了阿昌族织锦独特的魅力,但为了适应市场快节奏的需求,机械化、智能化生产逐渐代替了传统手工织造技艺。机器的生产虽然能让产品生产规模化,却使得传统手工织造所体现的独具魅力的民族情愫都被机器自动化按部就班的生产加工所取代,使得织锦手工艺品原本具有的自然、纯朴的手工之美逐渐消失,导致传统手工织锦品牌弱化,种类样式越来越少的现状。
第二,织锦产品设计落后、缺乏创新、同质化问题突出。目前,阿昌族织锦依然沿袭千百年来所积累形成的传统样式,色彩饱和艳丽、图案抽象粗犷、品类设计落后[5],与日益增长的人们审美需求相去甚远。市场上大多数阿昌族织锦产品大都是将图案生搬硬套裁剪拼接到产品上,文化挖掘不到位,因此,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形式上缺乏美感、缺少灵魂,消费者容易出现审美疲劳。且在德宏州内的民族织锦市场上除了有阿昌族织锦,还有景颇族织锦、傣族织锦、德昂族织锦等,各民族织锦产品大同小异,同质化问题突出,因此,阿昌族织锦仍旧缺乏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特征。
第三,织锦产品单一、实用性不强,价格昂贵、产品市场占有率低。调研发现,目前市售的织锦产品大多集中在壁挂、包包、靠垫、服饰、箱包、杯子上面,也有少量的生活用品,但依然实用性弱、应用范围窄,且手工织锦产品价格昂贵让消费者望而却步。产品的设计生产供销各方面产生割裂、市场敏锐度低;没有成熟的产业链、售后和其他服务终端。消费者没有形成对品牌符号的信任和依赖,难以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低。
第四,受制于民族小众文化的特点,缺乏知名度。由于德宏州阿昌族属于少数民族,且生活地域仅限于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以德宏州梁河县和陇川县为主,聚居地偏僻且分散、文化受众面小,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户撒阿昌刀之外,其他历史和文化资源在云南省内更是鲜为人知。受制于此,阿昌族织锦的独特魅力也难以显现出来。
第五,人才支撑薄弱、保护传承形势严峻。首先,继承者意愿低。阿昌族织锦技艺织锦工艺复杂烦琐,技术难度高,费时费工,而相反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后,其经济转化能力较弱,导致从事阿昌族织锦的织女们热情度低,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钻研学习[6],没有从业吸引力。其次,继承者年龄断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年轻人的生活日新月异,大多数人更愿意走出村寨去感受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织锦艺人开始呈现老龄化发展趋势,织锦从业人员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织锦技艺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第六,政府扶持力度小、组织制度不健全。阿昌族织锦技艺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社会各界参与,尤其财政投入、宣传动员、平台搭建、资金扶持、市场监管等方面都需要政府调控及社会各方面的助力。虽然近几年梁河县曩宋乡阿昌族村寨开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但从根源上讲,当地经济不够发达,政法发展思路不开阔,始终制约着织锦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且受限于政府对于行业发展的统筹主导作用不突出,缺乏对本土地域特色和地方经济产业的分析,未能对阿昌族织锦产业发展联动的文化、旅游、文创、服饰、贸易等资源的合理利用规划出统一规划的发展战略,因此,目前阿昌族织锦发展仍旧极为艰难。
五、阿昌族织锦保护、传承及发展建议
阿昌族织锦技艺既彰显了阿昌族人民的智慧,又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乐观精神,是承载阿昌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针对阿昌族织锦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对德宏阿昌族织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第一,政府联动,助力阿昌族织锦产业做大做强。政府作为各行各业发展战略的决策主体,必须担当好产业发展的执行者、推动者和落实者的角色。首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健全行业组织管理体系。例如,出台相关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税费减免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助力德宏阿昌族织锦产业发展,对优秀的阿昌族织锦企业、传承人给予适量的财政奖励,发放定向资金补贴阿昌族织锦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其次,将文化、旅游、教育、贸易整合联动起来,积极为该阿昌族织锦搭建市场良性流通平台,助力阿昌族织锦产业做大做强。
第二,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推动阿昌族织锦文化再生产。阿昌族织锦是阿昌民族文化的缩影,是阿昌人民千百年来演变形成的文化产物。目前,其织锦图案均为传统纹饰,因此,必须深入挖掘文化元素,并融入设计、艺术创作,将阿昌文化符号融入织锦的一针一线中,以记述的方式进行再创造与再传播,让融入阿昌族元素的产品成为传承阿昌族文化的“使者”[7]。如将阿昌户撒刀锻制技艺、创世史诗《遮帕麻遮米麻》、阿露窝罗节等传统文化与织锦技艺相互渗透。对阿昌族织锦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变,借助市场的力量扩张非遗的文化生命力,利用织锦非遗的文化赋能,将文化资本转换成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实现阿昌族织锦技艺的活态传承和发展。
第三,改良织锦技艺、研发织锦产品、创新发展模式。实施产品工艺改良创新,研发非遗文创产品,从家居日用品类、饰品类、服装类、箱包类、文创产品类等方面增加织锦产品种类。借助互联网,实现非遗的跨区域传播和分享,通过当下比较成熟的“互联网+非遗+文化”的融合发展模式,依托大数据平台,运用新技术、新媒介、新材料,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第四,注重阿昌族织锦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培育阿昌族织锦活态传承空间。建立非遗传承人保障机制,设立传承人技能大师工作室,提供有利的平台增强传承人群的认同感、职业感和归属感。制定传承人研培计划,定期到省内外学习其他民族织锦的先进技艺和传承模式。组织各级各类织锦学习培训班,培养具备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新织女”,形成人人爱织锦、村村能致富的良好局面。同时,依托高校力量提供学术智库和理论支撑,培养阿昌族织锦文化产业高质量专业人才。将阿昌族织锦纳入地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创建一些特殊的阿昌族织锦宣教活动,开展常态化非遗主题文化活动,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并热爱阿昌文化,进而激发青少年对阿昌族织锦学习和创造的兴趣。
第五,文旅融合,赋能文创产业升级。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在国家力量介入下,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共存共荣。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旅游+非遗的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阿昌族织锦的名片,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带动经济发展同时增加就业。将阿昌族织锦元素融入旅游相关行业,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阿昌族织锦场馆和设施,建设阿昌族织锦特色景区,以资源特色打造阿昌族织锦文化品牌,带动乡村的文化、产业和生态振兴。统筹规划区域内的民俗民风、特色节日、自然风光打造特色旅游专线。
第六,发挥区域优势,做好文化宣传。德宏位于云南省西部,三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503.8公里,拥有丰富的口岸资源和政策优势。且德宏绚丽多姿的山水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区位条件,也构成了德宏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和独有条件。因此,结合德宏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资源禀赋,一方面,线下依托当地及区域的文化节、文化街、民族博物馆等进行地域优势的宣传工作。提升阿昌织文化认同,形成全民保护织锦的自觉性,同时引导民众的非遗审美,提供关于阿昌族织锦的文化服务,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增强幸福感和归属感,壮大阿昌族织锦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线上利用现代化网络推广方式进行宣传,如创建有声数据库、拍摄阿昌族织锦文化宣传片;长期在公众号推广阿昌族织锦制作技艺、制作过程、文化元素;将织锦小故事、实用方法等进行普及和宣传;开辟导游直播账号直播阿昌族村寨风景的同时介绍织锦技艺和文创产品,进行直播带货。
参考文献:
[1]王秀霞,赵耀鑫,王国和.阿昌族织锦[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2,27(02):71-72+76.
[2]欧彩霞.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创新研究[J].中国果树,2022(05):112-113.
[3]温鑫淼,刘宗明,耿涓,等.乡村振兴视域下湘西土家织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29(04):23-27.
[4]莫青桃,李乐,马虎祥,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产业竞争力调查研究——以广西忻城壮锦为例[J].今日财富,2020(18):23-24.
[5]陈日红,叶加贝.湖北土家织锦技艺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J].民艺,2022(04):12-19.
[6]吴晓庆.土家织锦介入武陵山区乡村振兴研究[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22.
[7]肖琼琼,肖慧,葛雅丹.“内发型”视域下通道侗族织锦的保护、传承及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探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2,39(06):58-62.
作者简介:
早春娟(1990-),女,云南腾冲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