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动画剧本研究
2016-08-02梁化山马志来
梁化山+++马志来
【摘 要】动画作为一种隶属于影视的艺术,其题材来源多种多样。电影题材来自于生活,因此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可以看见与现实生活相似的情节,动画的题材也一样,取自于生活或是各种民间传说、神话。本论文主要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梧州龙母文化为例,探讨其作为动画剧本题材来源的可行性和潜在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动画题材;非物质文化;龙母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17-01
一、选题思路
在动画的剧本创作中,首先需要进行大量的素材收集,素材的来源多种多样,从早期的民间文学到民间神话故事,都可以成为其改编和创作的源泉。神话题材和民间传说题材作为一种历史虚幻而不具有现实考证的文化,符合了动画天马行空的艺术体征,同时正因为其无从考证而引发了人们对其大量的创作,并以不同的动画风格展现出来,以此将其内在的文化通过视觉画面的方式展现出来。其内在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也在不断地被世人传承,不管其属性是唯美的爱情故事,还是传递正能量的传说,都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精神反映,因此,将其作为动画题材可以更直接、快速地打动观众,引发观众的共鸣。除此之外,梧州的龙母文化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受到重视,其作为动画题材不仅可以视觉化,还可以利用各种特殊的视频传播媒介达到传播的效果。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梧州的龙母文化根据地在目前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国家风景区,而利用动画的改编还可以达到景区宣传的作用。因此,将选题确定为梧州龙母文化是可行的。
二、创作背景
本论文的选择背景涉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梧州龙母文化的阐述,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梧州的龙母文化传说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龙母文化还需要进行适当的阐述,其来源于一个传说。
传说在石门村前有一个深不可及的深潭,当地人称为石南海,海边住着一个无儿无女、孤苦无依的寡妇。有一天,寡妇去石南海挑水,汲水时一条小蛇游进水桶中,于是她将小蛇放回谭中,但是小蛇并不打算离开,一会儿又游到她身边,尽管寡妇一而再、再而三地驱赶也没用,最后只有将它带回家中,养在水缸中。时间一久,两者就产生了如母子一般的感情,小蛇很听话,寡妇干活时它就乖乖地依偎在寡妇的脚边。有一次,寡妇正在切猪草,小蛇在一旁玩耍,并用尾巴将撒出去的猪草扫回来,结果寡妇一不小心将小蛇的尾巴砍断了,由此小蛇得到了一个名字——“特掘”。随着时间的流逝,特掘慢慢长大,壮得和柱子一般大,在普通的农家生活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寡妇将其送回石南海生活,但是小蛇觉得寡妇的生活太清贫,便时常从石南海里打鱼回来赡养她。后来寡妇年龄也大了,不久以后就去世了,特掘用大风刮回一个棺材来收殓母亲,并将棺材安置在一座大山的洞中,因埋葬寡妇的那天是农历的三月三日,而石门每年的“三月三”都会有一阵风刮回来,因此众人说是特掘回来给母亲扫墓。后来,人们把那座山叫做“岜仙”,把洞叫做“敢仙”。人们也渐渐相信了这个神话,每一年只要逢初一十五,大家就自发地去山洞中跪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健康等。这个传说世代相传至今,壮族人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永久地继承下来。
三、动画剧本与其联系
该传说来源于古代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动画的制作和完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观众提供一定的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因此在动画的题材选择上,一般会选择充满正能量的故事进行改编,并赋予其特殊的意义,哪怕其本身的题材并无正能量,最终的改编版也一定会在其中融入一定的精神含义。
就本片的龙母文化为动画剧本的创作重点,其可行性在于反映的是一个关于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被赋予了一定的神话意味,有助于动画虚拟现实的表现。其内在所传递的价值观有利于促使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最后,它也是人们对于未来美好期盼的表达,符合观众潜意识的美好追求。
龙母文化除了是动画题材的来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是一种特殊的途径,还可对梧州当地的旅游行业起到一定的宣传与推广作用,因此其作为动画题材的来源是可行的。
四、总结
在动画剧本题材的选取中,神话题材的改编需要注意的是灵活地将神话生活化、将生活神话化。在龙母文化的动画题材研究中,不仅需要对龙母文化本身的故事有一个清晰的考证,还需要将其精神内涵通过视觉形象化表现出来。同时,在选定了题材以后,还需要对传说作影视化剧本的改编,以此为后期,完成视觉动画提纲,使其成为合理的剧本来源,并将其艺术风格化,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韩文超,温雅,王泽维.初探中国动画“民族性”特征[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04).
[2]马华编著.影视动画经典剧本赏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3]刘磊,张元龙主编.经典动画影片赏析[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蒋明智.论龙母文化的发源地——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历史文献[J].民间文化论坛,2010,(05):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