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像为载体的河南非遗文化传播探究
2016-11-15胡芬芬
胡芬芬
【摘要】河南拥有众多非遗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存在于非遗影视剧、非遗纪录片、非遗活动和表演影像等媒介影像,传播广泛,使后辈对河南非遗文化及其蕴含的科学、技艺、道德兴趣盎然并接纳、学习和模仿,从而达到有效的教育传承。
【关键词】河南;非物质文化;影像;传播;教育传承
河南地处中原,历来文化灿若繁星,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四批、含扩展名录)104项[1]、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三批)500余项[2],这是中原大地生产生活、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的集中体现。找到有效地保护河南非物质文化多样性并让子孙后代了解并传承的方法是当务之急。“从影像制作本身来看……摄像机更注重材料所代言的当代现实的真实,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对影像所表现的当代文化与社会开放姿态的真实展示。”[3]因此,以影像为载体记录并传播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提供可留存翻阅的生动影像文本,更有效地达到传播的目的。
一、河南非遗影像类别
(一)河南非遗影视剧
因受影视剧商业、市场和票房的影响,非遗文化目前并没有成为众多电影创作的主题,创作量少,成功者更是凤毛麟角,其中关于河南少林功夫的电影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少林功夫是河南省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几十年来关于少林功夫的影视剧版本众多,相关题材热度不减,最出名的就是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掀起了国内外争相练习中华功夫、强身健体的热潮。影片中觉远大师匡扶正义、抗暴助义的情节更使无数青少年受到一次精神洗礼,影响了国内外几代人。少林功夫现今更是河南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品牌。由此可见,非遗题材影视剧一旦成功,则是非遗文化最好的传播使者,受之者广且影响深远。河南非遗题材影视剧有以下几种:
(1)非遗文化是故事发展主因,以专题电影或专题电视剧的方式存在,如曲艺类太康道情戏。太康县道情戏是河南曲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珍贵,历史悠久,2014年电视剧《天下道情》开拍。这是中国首部专题描述太康道情历史文化脉络的影视作品,它向观众传递了老一辈艺人经历困苦依然潜心打磨技艺、德艺双馨的道德理念。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中太极拳、阴阳八卦拳都是影视剧投资制作的常选题材。阴阳八卦拳是河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专题电影《阴阳八卦拳》启动。河南焦作温县的陈氏太极拳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拍摄的电影《太极之从零开始》就是以陈氏太极拳为原型。这些电影中的主角都具备坚毅、果敢、豁达的性格特征,秉承中华武术文化中强身健体、尚武崇德、防身御侮、振我中华的理念。搭载影视剧这趟快车,使河南源远流长的武术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承。
(2)非遗文化元素在影视剧中担当起文化底蕴重任。豫剧被列入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派是河南豫剧艺术的重要分支,体现豫剧桑派艺术的戏曲电影《桃花庵》已在2010年首映。
(3)非遗文化担任影视剧中特定地域、朝代、风土民俗的表征,如传统民俗、民间信仰、消费习俗。影视剧场景中经常出现的“重阳节”民俗(河南上蔡),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荧屏中为观众熟悉的还有河南洛阳关公信俗,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非遗文化作为单一场景文化元素、剧情发展引线、场景背景、造型特点等,如传统美术作品、技艺、舞蹈等。在荧屏中经常出现的很多体现中华文化特点的情节或者人物造型都来自或起源于河南非物质文化,例如:金镶玉制作技艺(郏县李氏金镶玉工艺)、河南省西平县宝剑铸造技艺(棠溪宝剑铸造工艺)、清丰县龙舞(狮龙斗蛛舞)、郏县毛笔制作技艺(郭氏毛笔制作工艺)、滑县传统糖塑(吹糖人)、玉雕(镇平玉雕)、刺绣(灵宝刺绣)、汴绣(开封)。
(5)非遗文化是影视剧中叙事语言的构成要素,如传统文学、民间传说、民间知识、传统医药等。位列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经常在影视剧场景语言中涉及的有:针灸铜人、贵氏针灸、黄氏膏药、安阳灯谜、河南八卦符号文化、周易文化等。
(6)非遗文化作为剧中背景音乐的主要构成,如传统音乐、民歌、曲艺、戏剧等。黄河号子位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治理黄河类题材影视剧中烘托黄土高原乡土气息的必备配乐;佛教音乐中大相国寺梵乐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影视剧中涉及中原佛寺场景时常用的音乐;在诸多热播剧中也可窥探聆听到豫剧等种类繁多的河南戏剧。
(7)非遗文化是题材中角色的创作原型,如民间传说、民间文学。为大家所熟知的文学或传说中的形象被改编拍摄成影视剧的有董永传说(武陟县),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翻拍成电影黄梅戏《天仙配》;花木兰传说(虞城)是已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被港台、大陆的多位导演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影像等版本;赵氏孤儿传说(温县)是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戏剧、电视剧版本外,2010年由陈凯歌执导翻拍成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影视剧中常用配乐《梁祝》、电影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各种梁祝文化作品传承于世;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被大家熟知的影视剧常选题材还有牛郎织女传说(鲁山县)、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帝舜传说(濮阳县)、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姜太公的传说(卫辉)、竹林七贤传说(修武县)、大禹神话传说(禹州)、范蠡传说(淅川县)、杞人忧天传说(杞县)等。
当然,非遗文化元素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影视剧中,不是单一呈现,以传统技艺中的吹糖人为例,或作为场景布置一细节,或成为情节发展导火索,或者是场景语言的内容等。民间传说和民间文学亦是如此,某一传统文学或在影视语言中有所涉及,但文学中的原型也会成为影视剧创作的灵感来源,被艺术家们开发编制成专题影视剧。
(二)河南非遗纪录片
河南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不应该仅仅被陈列在博物馆,变成“文化化石”,应该被人民群众近身了解、学习,使群众受到熏陶教育,把河南厚重非遗文化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非遗纪录片可以很好地引起人们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人体70%的感受器聚集在眼睛里,视觉是占支配地位的一种感觉,视觉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也最为详尽;声音是一种强大的感情和行为暗示,利用听觉刺激来拉近与目标群众的距离,加强与目标群众的联系,即使如民间文学一类的静止文化形态通过纪录片跌宕起伏的解说、辅以优雅的音乐烘托也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因此非遗纪录片通过生动流畅的音画效果让非遗传承避免了流于形式,做到有效传播。当前非遗纪录片大体有三类:非遗民族志纪录片、非遗民族学纪录片、非遗商业模式纪录片。[4]此处所论非遗纪录片泛指一切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进行的、包括人类学意义上或者增加商业元素的、旨在留存珍贵文化并起到教育传承作用的记录拍摄成果。
长期以来,河南省各级政府、组织、个人制作了众多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纪录片,这些作品以文化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每一个片长10-15分钟,以纪录片的严谨性、客观性和学术性,使河南非遗文化教育得到立体多样的传播,自成一种承前启后的文化教育体系。如:四平调(河南濮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3年河南省纪委编排四平调传统剧目《小包公》制作出大型电视纪录片《兴衰之道》,主张为官者应具备耿直正派、为官清廉、秉公执法、不畏强权整顿腐败风气的高洁品格。
2015年国家级非遗项目朱仙镇木版年画被拍摄成纪录片。青少年通过朱仙镇木版年画纪录片中的“神主”“家堂画”等的影像,体会到中华文化里宗族、祖先、民族团结的意义,通过观看木版年画选材、刻版、印制工序等宝贵的原始影像,受到老一辈技艺传人虔诚、严谨工作态度的感染,进而鞭策自我、严于律己、提高自我。
(三)河南非遗活动或表演影像
非遗纪录片以能成梯次、全方位、深度描述非遗文化的专业性存世,非遗活动和表演影像则以现场录制、气氛热烈、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为优点。长期以来,河南非遗文化和其他地区的宝贵文化遗产一样,大都通过传承人口耳相传得以流传下来。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很多年轻人不再能静下心来热衷于工序繁琐、枯燥的非遗技艺,使得对非遗真正感兴趣的传承人难以寻觅。非遗活动和表演影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解决非物质文化无人问津的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和表演影像录制从实践和现场制作技艺入手,让后继者充满好奇和兴趣,既提升了后辈对非遗的感性认知度,也扩大了非遗传播的手段和领域。
如2015年《农民春晚》节目中苏奇灯笼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制作灯笼画(河南安阳)。苏奇灯笼画是河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纯手工技艺,制作流程中包含了雕刻、拓印、彩绘等复杂程序,每一项程序都可成独立学科,需要青少年动手动脑刻苦练习很久才能技艺娴熟。画中色彩古朴生香,内容包括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七仙女下凡为人妻、花木兰替父从军等,范围广泛,或古典神话,或虫鸟花草,或英雄故事。观众通过节目对这个工艺产品产生兴趣并买回,在元宵佳节夜里,边把玩七彩灯笼边给青少年讲述画中故事,这种教育效果是比教科书教学立体又深刻的。2015年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市南召县《云彩灯》演出队伍参加《星光大道》;2013年《舞之河南》专题拍摄国家级非遗项目《兰考麒麟舞》。这些节目观众年龄层次全面,让河南非遗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涵盖了豫剧等8种传统戏剧。2015年,河南卫视《梨园春》开辟了《非遗心体验》栏目,极好地弘扬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淮调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西门豹治邺》讲述了西门豹惩除邪恶、带领辖下百姓修水渠、治水利、造福于民的故事,2015年在河南安阳演出后受到广泛好评,更成为当地开展廉政教育的内容之一[5],促使当地党员干部以史为鉴、为百姓做实事,问民之疾苦、急民之所需。
二、河南非遗影像现状及原因
(一)河南非遗影像的不足之处
对于祖宗留下的丰富非遗文化资源,以影像的方式记载、传播并教育传承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资源数量丰富、地理位置分布广泛、影响深远,且无论在民俗、考古、收藏等方面价值都很高,目前河南非遗影像发展不足之处有:
(1)非遗影像数量不多,现存的主要非遗影像种类其他各省也大都存在,影像传播方式故步自封、守旧、没有自己的鲜明创新特色。
(2)非遗管理和保护部门已意识到以非遗影像为传播方式的显著效果,录制非遗纪录片和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电视栏目也日渐增多,大众保护关注非遗文化的意识在觉醒,河南非遗影像的数量近几年也突飞猛进,但是与互联网接轨程度低。河南省较大的非遗影像下载网站只有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原河南文化网和各地市非遗网站,且网站上传的非遗影像数量、类别有限,百姓缺少一个全省统一的以河南非遗文化为主题的、有专人搜集和管理整理、内容涵盖各种非遗纪录片、与河南非遗相关的影视片段、非遗节目回放、表演影像等的平台。
(3)河南非遗影像目前以非遗文化主题影像居多,如以非遗文化项目命名的电视剧、电影、电视栏目,与经济生活其他领域融合水平较低,传播方式单一、无趣、缺少流行载体,不易使大众驻足留意并耐心关注,因此非遗文化工作人员苦心制作的影像受众范围很窄,大都限于年龄层次较高的非遗爱好者或者与非遗文化有关的从业、研究人员,传播没有达到预期教育传承效果。
(二)不足之处原因剖析
(1)非遗管理部门对于非遗项目影像还不够重视,只是拘泥于非遗文化日常的管理工作;关于非遗影像的开发政策不够灵活,对国内外已出现的新的非遗影像传播方式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如静止非遗影像、动画非遗影像等。
(2)省级文化管理部门对非遗影像开发促进的统筹协调和行政指导还不足,各地市的非遗文化传播大都独自作战,各自发展、规划。非遗影像的开发缺乏各地文化部门统一和持之以恒的引导、牵线搭桥和政策推进,非遗影像开发和其他经济领域的融合力度达不到,造成非遗影像的类别和数量、对大众的吸引力、传播的力度不尽如人意。
(3)受河南省相对不够发达的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各种影像新媒介引入水平较低,大众对于非遗影像的视野有待扩展,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吸引当前主流影像媒介制作单位关注的场馆、影视剧基地、优惠政策等还有待完善。
三、河南非遗影像的发展措施探究
大众传媒(包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出版等媒体……)也成为记录、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权威、最有效的实现途径。[6]如河南电视台时政新闻类节目《播报河南》“非遗之光”板块,以媒体视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辟蹊径地展现给观众。河南可以因地制宜开发、鼓励多种非遗影像种类共存,百花争鸣、各显神通地传播河南深厚的非遗文化。
(1)专门针对青少年、幼儿制作非遗教育影像。近年来非遗+教育的热潮正愈演愈烈,河南非遗文化中包含了很多可开发青少年和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运动协调能力、音乐领悟、美术启蒙的资源,针对他们非遗文化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强、好奇心重又活泼好动的特点,可以专门制作以慢节奏、生动、简易为主要特点的非遗教育影像。如:淮阳的泥塑泥泥狗,孩子们在相关非遗影像的指导下搓泥团,比寻常泥塑美术课程增加了许多民俗艺术沉淀,既锻炼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想象能力,又更多地了解了河南民俗文化和美术形态;与之有相似作用的还有郑州香包制作、糖塑、洛阳画塑、剪纸等。洛阳儿歌、古筝艺术教育影像的广泛推广是对中华古老音乐的弘扬。安阳灯谜取材广博、涵养身心,制作其影像广泛应用于课堂语文教学、家庭启蒙,对青少年有智力启迪、语言文字锻炼、丰富知识的作用。河南众多的民间文学如杞人忧天传说、大禹神话传说等,与单调的课堂讲述相比,通过相关非遗影像多媒体教学,青少年对相关知识印象会更加深刻,学习也会更加主动。河南非遗拳法武术项目众多,如少林功夫、查拳、和氏太极拳、苌家拳、太乙拳、子路八卦掌、回族七式拳、通背拳、南无拳、岳家拳、八极拳、心意六合拳、杨家枪等,这些武术教育影像的推广寓教于乐,使非遗、教育相互扶持、互惠共赢。
(2)建造可吸引影视制作部门取景的平台。如有偿或免费开放河南非遗文化发源地、非遗古迹建筑、非遗文化展览馆、非遗保护研究基地,或建设非遗文化影视拍摄基地等。如黄帝传说是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此被制作出许多影视版本,最宏大的莫过于电影《轩辕大帝》。拍摄的主要外景地新郑轩辕湖水库和具茨山古聚落遗址被改建为文化园区,供旅游、影视拍摄等长久使用。
(3)文化管理部门统一协调,搭建交流平台,最大化地促进非遗影视与各经济生活领域的融合,推动非遗影像+教育、城市宣传、旅游推介、特色商品设计营销等项目发展。以开封为例,开封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等非遗影像等既作为旅游景区宣传片吸引游客到现场体验开封非遗文化的原生态,又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对外推广。由政府主导举办的洛阳牡丹花会是一项大型综合经济文化活动,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项目,其影像的传播收到了提升城市形象、招商引资、营销牡丹系列商品、繁荣当地旅游产业等多种深远效果。用非遗技术提高商品的文化内涵,用特色商品来表现非遗,如木版年画在祭灶节印“灶画”、寒食节印“秋千”、端午节印“荷包”、中秋节印“月饼”,文化产品的设计影像是当前流行的营销主题,这种广告营销影像深入人心。
(4)推动遍布城市角落的多样化静止、动态非遗影像建设。如公交车上、地铁上的多媒体播放,街头的显示屏传播,商场中的非遗文化特色商品宣传,建筑物和公交车外部、街头宣传栏、路灯灯杆上的广告位等都可作为静止非遗影像的存在方式。
(5)开发非遗动画影像。非遗动画影像因内容生动易被青少年接受,利于非遗文化在后辈中的传播传承,如依据虞城县花木兰传说、少林功夫改编的动画版《花木兰》《少林传奇》。
(6)推动微信等主流社交媒体和电子报刊、网络电视上的非遗影像传播。正在崛起的网络电视、电子报刊等媒介的作用不可小觑,以微信朋友圈为代表的主流社交媒体的传播一旦形成流行点,则可成就病毒营销,打造河南非遗微信公众号,在此平台上制作更多接地气的与百姓生活相关的非遗影像,成为传播河南非遗文化的又一个突破口。
总之,河南各地可以积极鼓励现存的非遗文化与多种大众媒介接轨,制定灵活优惠政策接纳各影像单位进驻取景,让灿烂的河南非遗项目以专题影像或者个别文化元素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各影像媒介中,得到出镜宣传,打造河南非遗文化品牌,把城市宣传、旅游景区和非遗文化捆绑出镜。通过非遗纪录片或影视剧思想渗透、非遗活动或表演影像引导,让后辈受到多方位立体的深邃文化、艺术、哲理、思想品德、科学、技艺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被教育传承,从而使非遗文化得到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Z].国发〔2006〕18号;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Z].国发〔2008〕19号;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Z].国发〔2011〕14号;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Z].国发〔2014〕59号.
[2]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Z].豫政〔2007〕1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Z].豫政〔2009〕45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Z].豫政〔2011〕88号.
[3]肖平.纪录片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及实践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3-4.
[4]王家乾,苏大为.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非遗”纪录片的建构[J].电视研究,2013(4):71.
[5]《西门豹治邺》唱响安阳[EB/OL].新华网,2015-02-26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2/26/c_127518165.htm.
[6]惠恭健.世博影像传播的种类与实现途径初探——传播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河南社会科学,2010(5):64.
(作者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