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影响

2024-06-27杨帆柏茜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3期
关键词:被动性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

杨帆 柏茜茜

摘要: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是连接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翻译是一种传达作者原意的过程,导致译者个人的主体性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译者主体性话题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在众多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表达,都能明显感受到译者对整个翻译活动的主要支持。该文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影响。随着主体性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译者作为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译者的主体性给文学作品翻译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使得翻译作品更具活力和多样性。

关键词:主体性;译者主体性;翻译;文学翻译;主动性;被动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5(a)-0165-05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YANG Fan, BAI Qianqi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

Abstract: As the main actor in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acts as a bridge connecting two different cultures. For a long time, translation has been widely regarded as a process of conveying the original intentions of the author, which led to insufficient emphasis on the personal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s. However, since the 1980s, this topic has sparked widespread discussion and controversy in China. Among numerous translation processes, translators play a crucial role, evident in their contribution to reading,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ng the text, providing substantial support for the entire translation activit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and impact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ubjectivity research, more and more studies focus on the role played by translators as subject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s brings challenges to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but also adds vitality and diversity to translated works.

Key words: Subjectivity;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ranslation; Literary translation; Proactivity; Passivity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翻译活动在这种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具有引导不同文化间交流的能力和责任。译者不仅是语言转换的工具,也是文化的传播者。译者需要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习俗,翻译的结果是译作,译作诞生于目的语语言文化当中[1]。因此,译者必须重视目的语语言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并将原作转化为适合目标语文化的译作。通过适当的词汇选择、表达方式和语境的调整,有效地传达原始信息并促进双方相互理解。这种将信息从一种语言和文化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活动,促进了全球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使翻译活动成为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领域。

与此同时,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涉及译者自身的观点、思维方式和翻译技巧。译者的主体性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加入自己的选择、判断和风格,使得翻译作品成为他们对原文的个人诠释和表达,文学作品以及其他艺术作品只有在被阅读和被观赏的时候才会取得具体的存在[2]。因此,原作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际上是译者理解的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将个人观点和理解注入翻译中,译者可以传达源语言文本的内涵和情感。因此,翻译应该重视译者的主体性,打破传统翻译的僵化模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主动性、被动性和自我中心性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选择、判断和表达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翻译作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决策翻译策略、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发挥主动作用。这种主动性使译者能够更好地应对源文本的各种复杂情境,并尽可能忠实地传达原始信息。译者的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特征,通过客体活动表现出来。同时,主体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客体的影响和约束,具有被动的特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源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并根据目标语言和受众的背景进行调整和转化。译者必须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文化差异以及受众的接受能力等因素。这些客体因素会对译者的行动和决策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主体性。

本文将进一步深入探讨译者的主体性作为翻译主体的本质特征。通过揭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展现的主动性、被动性和自我中心性,更全面地理解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研究和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助更好地认识翻译作品的多样性,并提高对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的意识和能力。

1 译者主体性的发展

1.1 传统的译者主体性

在跨文化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译者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然而,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开始逐渐意识到译者的重要性。在以往的文化和语言交流中,译者的作用往往被忽视或低估。他们经常被认为只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工具,而不被赋予充分的重要性。翻译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忽视译者,没有意识到译者的重要性。造成译者边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3]。一方面,与中国传统观念中对于原作品的重视和强调有关。传统上更倾向于注重原著及其创作者,而翻译工作则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人们通常关注原著并将其视为文化遗产的核心,而对于翻译的作用则容易被忽略。另一方面,这也与翻译工作的本质特点有关。翻译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语言转换的技术活动,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创造性过程。传统观念认为翻译应该尽量忠实于原文,让读者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翻译作品。这种理念忽视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决策,使得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容易被忽略。例如: 译者的隐形性观念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使读者感觉自己并非阅读的是一部翻译作品。这种观点强调了译者在工作中应秉持不展露个人风格和干预的态度,致力于以原汁原味的方式传达原作的意思。由于译者追求隐形性,他们常常不被放在与原作者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有时甚至被边缘化。此外,社会对语言和文化的认知也会对译者产生影响。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普及程度高,而其他语言和文化受到关注可能较少。这导致人们对翻译工作的认可和重视程度不足,更多将注意力集中在普及度更高的语言及其文化领域的发展上。为了消除译者的边缘化并实现翻译的功能,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译者在工作中的动机多种多样,并且这些动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认识并重视译者的主体性对于翻译研究和提升翻译实践质量和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译者的主体性使得翻译成为一个具有个性和创造力的过程。

1.2 现代译者主体性

不论中外,对翻译本质问题的争论最后主要都是围绕着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展开[4]。翻译到底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依赖于技巧和对两种语言特征的理解,翻译工作应该是理性和专业的。另一些人则主张翻译是一门需要译者创造性发挥的艺术,其中关键在于译者确定翻译目标的能力。而近年来的一种新趋势是将翻译视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这种观点强调创造性在翻译和科学中的重要性。译者可以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想象力和文化敏锐度来进行翻译,以实现与原文相符的表达效果。同时,翻译也依赖于科学方法,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无论是将翻译视为艺术或科学,还是两者的结合,重要的是理解翻译的核心目标:在不同文化间实现有效的交际功能。翻译的本质就是传达原作的意义、情感和文化内涵,使受众能够理解和欣赏被翻译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不应该被忽视,译者的地位也应提高。

虽然译者无法改变整个翻译过程所面临的外部限制和要求。同时,译者本身也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但翻译仍然是对译者的技能、知识、语言特征以及对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理解的检验。译者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深入理解,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背景的深刻的了解,和掌握的相关语法、词汇和语义规则,以及译者自己的语言特征和文化背景,都会在其翻译过程中产生影响。虽然客观环境因素在翻译过程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译者的个人因素也需要被纳入翻译的考虑范围。然而从已有的相关争论和研究来看,译者的自由和创造性与对原文的背叛之间的界限仍然是模糊的,因此有必要在译者的主体性和忠实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随着译者地位逐渐演变,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翻译观念中,一些学者主张原文在翻译过程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如纽马克提出的文本中心论,将译者变为了忠实于原文的仆人[5]。在中国,原文至上的思想自古延续。“信、达、雅”是中国最著名的翻译标准之一,由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这一理论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重要性,译者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对原文的忠实传达,还原原文的风格。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文化转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这使人们意识到长期以来译者的地位一直被低估,由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翻译的过程,译者的地位和价值得以获得重视。

2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不可避免地需要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文学作品转换成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化。文学翻译的主体涉及作者、译者和读者,然而,整个过程的焦点仍然在原作和译本之间的关系上。因此,文学翻译不仅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信息交流,还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和思维差异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此时,译者作为文学翻译的主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在选择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作内容的同时,要在目标语言中再现原作所具有的文学风格、情感和美学效果。译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忠实于原作的同时,将其转化为适合目标语文化和读者理解的形式,让原作的精神与目标读者产生共鸣。

当译者尝试翻译一部文学作品时,除了考虑语言特征,还需要挑战文化和思维的差异,主动解决可能出现的文化障碍和词语歧义等问题,紧紧依附于生成译文的文化环境[6]。如前所述,译者的主体性有三个关键特征,即主动性、被动性和自我中心性,这些特征对译者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关于文学翻译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弄清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第二部分是决定应该采用何种方法来保持这一意思,并向读者解释其内涵。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自我中心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每位译者都会受到自身背景、经验和审美偏好的影响,这对译文的选择和表达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译者需要平衡个人主观性,服务于原作和读者的客观性,以创造出优秀的文学翻译作品。

2.1 主动性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活动,文学翻译的目的并不仅是简单地准确传达,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表达,注重情感、优美风格和文学价值的传递,在目标语言中再现原作的风格和特点。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以确保译作能够被读者所理解和欣赏。这一转化过程中,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创造力对原作进行改编和调整,以适应目标语言的环境和表达习惯。由于对作者的意图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译者往往需要超越自身的视角,尽力跟上作者脚步,倾注于对作品的理解。译者通过深入分析原作,倾听作者的声音,找到最为合适的表达方式。然而,由于知识、环境、历史背景等不可避免的因素,文学翻译往往会产生多种版本。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的视域和理解,以及与原作相关的各种经验和知识。正因如此,当读者试图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时,进行的是一种融合了读者视域和作者视域的认知过程。这也意味着在阅读原作的同时,译者也给了自己一个开阔视野的机会,并且从它那接收一个更广大的自己[7]。随着时间的进程,文学翻译的多种版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和不同文化观点的演变。每个版本都带有译者的个人特色和审美观点,以及翻译时所处的具体背景和文化环境。这些多样的翻译版本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更深入的思考空间。其中,译者根据自身的判断和创造力,以及对目标语言的理解,为译作注入新的元素和使作品得以延续的活力。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不仅是文字的传递者,更是思想与文化的传播者。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以及译者自身所处环境等需要,译者获得了改写文本的机会,从原文出发,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而译者需要超越原作的限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适应目标语言和文化,以呈现出最佳的译作,并以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力为原作注入新的活力和视角,使得读者可以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中获得对作品的阐释。

2.2 被动性

翻译工作的进行依赖于各种材料,无论是文字还是口头的,都存在局限性。在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中,这些材料所带来的限制则体现为被动性,给译者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从原文的角度来看,译者的每个翻译过程都必须以原文为基础。尽管文学作品可以有多种解释,但所有的解释都不能超出文章的主旨,译者的主体性既要受到文本的制约,又要接受现实条件的制约[8]。

译者个人因素也是其充分理解作者意图受限的最大因素,视域的狭窄会妨碍他们对原作的深入理解,这是导致翻译作品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而读者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影响着作品的翻译。读者是译作的接受者,若没有读者的阅读与接受,译作无法成为审美对象[9]。译者进行翻译活动时,需要考虑到适用于不同读者群体的语言特征。不同类型的读者需要不同类型的表达方式,因此译者需要综合考虑所有因素,输出适应读者需求的恰当作品。

文学翻译为译者设定了独特的标准,即如何准确理解原文并将其传达给读者。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须克服被动性所带来的挑战。翻译工作虽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呈现出一定的被动性,但译者在应对这些挑战时仍有机会通过主动思考和创造性地改写文本,达到更好地传达原作意图的目标。文学翻译要求译者理解原文并以适当方式表达给读者,这是他们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可以说主体性和被动性特征是互相交织的。译者作为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动性,但同时受到外部要素的影响和限制。他们需要平衡个人的理解和目标要求,以最终实现准确传达和有效沟通的目标。

2.3 自我中心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唯一贯穿所有阶段的角色。正因如此,他们对翻译文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这种影响表现为主体性时,就体现了自我中心的特点。译者的动机也是决定其主体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各种不同的动机,翻译可能被视为一种艺术行为、情感的表达,甚至是一种商业行为,这导致了译者运用不同的理论或方法来呈现翻译作品的面貌。在翻译的过程中在,译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原作进行对话,并通过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个人观点、价值观和经验等因素都会渗入其中,使得最终的翻译作品带有个人的风格和色彩。这种个人色彩也反映在译者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上,呈现出符合自己理解和审美观点的翻译成果。

但毫无疑问,译者的自我中心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限制。个人主观性的存在,可能使译者倾向于在翻译中加入自己的见解或情感,这可能会让译作偏离原意。此外,译者的知识水平、文化背景以及与目标读者的联系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他们对原作的理解和转化。

由于文学作品提供了译者和读者自由理解和创造的空间,因此译者的主体性变得尤为重要。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应该采用何种翻译方法一直存在争议。由于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深层次的意义和情感,其表达形式常常不限于字面文字。对于意译和直译的选择,译者需要在平衡原作表达和目标读者理解之间做出抉择。有时候,直译可能更忠实于原作的字面意义,但也可能导致语言表达的生硬和文化隔阂的存在。而意译则强调传达原作的情感和深层次含义,更加注重目标读者的理解和共鸣。归化和异化则关注将翻译作品融入目标文化与保留原作风格与特色之间的权衡。而不同译者在面对相同文学作品时,其主体性会带来独特的理解和创造力。无论采用何种翻译方法或策略,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永远都是一个核心问题。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0]。

3 结束语

随着主体性研究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提出和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视角放在了译者个人在翻译过程中的角色和影响上。译者根据自身的理解、判断和经验,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来呈现原作的情感、寓意以及艺术风格。译者的个人观点、价值观和经验等因素都会渗入其中,使得最终的翻译作品带有个人的风格和色彩。而译者的主体性也带来了挑战和限制。由于个人主观性的存在,译者可能在翻译中添加自己的解释、意见或情感色彩,偏离原作的原意。同时,译者的知识水平、文化背景以及与目标读者的联系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他们对原作的理解和转化。尽管如此,正是译者的理解和创造力使得文学翻译成为一项富有活力和多样性的工作。在适当的范围内,译者能够运用自己的感知和才能,创造一个既忠实于原作又符合目标读者需求的翻译作品。因此,翻译的过程也是不断在原作和目标读者理解之间寻求平衡和做出选择的过程。无论采用何种翻译方法或策略,译者也应该确保翻译结果既基于原作又能很好地被目标读者接受。文学作品的翻译离不开译者的主体性。译者的个人观点、动机、经验和选择的理论或方法都会影响翻译成果,使其充满多样性和个性化。

参考文献

[1] 胡作友,钟莎莉.翻译中的视域融合与译者主体性[J].当代外语研究,2023(6):147-155.

[2] 秦明利,严璐.游戏与共在:伽达默尔文论研究[J].外文研究,2013,1(2):64-71,106-107.

[3] 朱玉,魏立.文学译者的重要素养:《文学翻译与语言审美》评析[J].翻译研究与教学,2021(1):139-144.

[4] 易经.试论翻译学体系的构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90.

[5] 曹丽,曹子龙.解构主义翻译学派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从本雅明、德里达到韦努蒂[J].外语教育研究,2023,11(2):48-54.

[6]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New York: Routledge,1995:7,18,308-311.

[7] 保罗·利科.从文本到行动[M].夏小燕,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3.

[8]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21-26.

[9] 吕俊.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国语,2000(5):49-54.

[10]胡作友,钟莎莉.翻译距离与动态调整[J].中国翻译,2022, 43(4):5-12,190.

课题来源:2020年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保罗·利科的翻译哲学研究”(课题编号:20WLH10)。

作者简介:杨帆(1982-),女,湖南长沙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和哲学。

通信作者:柏茜茜(1983-),女,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中医药文化传播,文化翻译,通信邮箱:3063339651@qq.com。

猜你喜欢

被动性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
人类精神的被动性
——论列维纳斯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及其困难
现代企业秘书工作的主动性分析
现代企业秘书工作的主动性分析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探究
论校本课程开发的被动性和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