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享文化引领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内涵、挑战与对策
2024-06-27管杏琴尹贵龙赵赛赛崔永江
管杏琴 尹贵龙 赵赛赛 崔永江
摘要:共同富裕离不开文化形态的价值引领。该文阐述了共享文化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定位与作用,指出了在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共享文化虽然具有凝聚社会共识、提升区域软实力、推动区域发展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但也面临着文化认同、信息技术、社会参与、地域差异等多重挑战。在此基础上,该文旨在探索共享文化引领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现实路径,即坚持共享文化教育普及化,提升社会公众的共享素养;数字化重塑共享文化,引领传播共享价值与意识;构建共享文化共同体,营造积极参与的共享氛围;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完善共享文化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共享;共享文化;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5(a)-0184-06
Connotation,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eading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Zone of Common Prosperity with Shared Culture
GUAN Xingqin1, YIN Guilong1, ZHAO Saisai1, CUI Yongjiang2
(1.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Jiaojiang District Committee of CPC Taizhou City, Taizhou Zhejiang, 318000, China; 2. Marxist School,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Zhejiang, 318000, China)
Abstract: Common prosperit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value guidance of cultural form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ositioning and function of shared culture in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area of common prosperity, and points ou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area of common prosperity. Although shared culture has unique values and advantages such as condensing social consensus, enhancing regional soft power and promo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it also faces multiple challenges such as cultural ident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n this basis, it aims to explore the realistic path of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zone of shared culture leading to common prosperity. That is, we must adhere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shared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enhance the shared literacy of the public; digital reshape the sharing culture, lead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shared value and awareness; build a shared cultural community,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strengthen policy support and guidance, and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shared culture.
Key words: Share; Shared culture; Common prosperity; Advanced demonstration zone; Challenges; Countermeasures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共同富裕不仅需要夯实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制度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更需要文化形态的价值引领。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是文明全面提升的社会形态,要以文化创新推动思想进步、文明提升推动社会进步。共享文化以其凝聚社会共识、提升区域软实力和推动区域发展的潜力,成为文化润富的新路向。在当前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共享文化引领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共同富裕文化品牌,成为一项亟待完成的紧迫任务。
1 共享文化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定位与作用
文化的发展既是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内容,也是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2]当前,在全面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已经做出了很多成果,但精神文化生活领域供给不平衡的问题依旧比较突出,精神文化的享有方面还存在不平等的现象,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在这一背景下,共享文化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中的定位和作用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1.1 共享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共享文化是指文化资源在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分享和交流,通过互动和合作来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文化形态。共享文化是随着新时代步伐应时而生的一种新的文化范式,其本质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面向未来,与共建共享发展理念相契合的文化形态[3]。共享文化的内涵既要体现基于共享和协作的新型思维方式、持续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目标要求,又要体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发展。为此,在精神共富的观照下,新时代的共享文化应当包含以下内涵:对多元性的尊重和包容;对公平和公正的价值追求;互助与合作的重要性;追求共赢的思维模式;机会均等的社会准则;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情怀。因此,在共享文化的指引下,每个个体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分享和使用资源,享受公共服务,参与决策,确保个体在社会进步中都有所得,而不是被边缘化。在现代社会中,共享文化凸显出其巨大的社会价值,为区域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新的方向引领和路径指向。
首先,共享文化具有凝聚社会共识的能力。多元社会中,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往往存在着差异和碰撞。而共享文化可以打破这种隔阂,通过传播和分享各个文化之间的共同价值观,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例如: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中,由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中往往存在着不同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公共文化服务落后等不公正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共享文化可以通过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使人们更注重集体的利益和协作,这种集体的协作方式不仅有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还能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知识、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而凝聚社会共识,提升社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其次,共享文化具有提升区域软实力的潜力。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4]。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中,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的创新能力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共享文化作为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理念,一方面,能够让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城市血脉,融入人民生活,培育人民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进一步提升区域的文化创新能力,为共同富裕提供更多的文化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共享文化,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可以将自身的文化资源与其他区域的文化资源进行互动和交流,吸引更多的资源输入,进而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最后,共享文化具有推动区域发展的动力。共享文化强调文化的普惠性和共享性,主张把文化纳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带来的福祉。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中,共享文化可以通过为公众提供平等的文化参与机会,促进各个地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经济合作,推动区域发展的协同效应。通过共享文化引领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可以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等多个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及模式,分梯次推进,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示范[5]。例如:可通过构建多元文化教育体系,推广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文化教育活动,提升广大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创造力。同时,还可以加强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1.2 共享文化与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关联性探讨
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均衡分配,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理念的体现[6]。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仅依靠经济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来滋养。
共享文化与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在理念上高度契合。共享文化是一种追求公平、公正、包容和互助的文化理念,主张人人平等的文化权利及文化的共享、交流和传播,而不是文化的封闭和排斥。普惠、全民、公共是共享文化的最主要特性。它强调文化不应该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该是所有人的共同财富,每个人都有权利参与文化创作、文化交流和文化消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和创新者。这种文化共享理念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7]的发展思想和价值追求,与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高度契合性。共享文化旨在通过共享文化资源、共享文化成果、共享文化平台等方式,提倡文化资源尽可能惠及更广阔的范围、尽可能多的人群,推动文化的大众化、普及化,促进全社会的文化创新与发展。这既体现了共享、共创、共建的理念,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要求。
共享文化与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在实践上相辅相成。共享文化不仅是共同富裕的文化保障,也是共同富裕的根本出发点[8]。共享意味着资源、机会、权益的均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同时,共同富裕也为共享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因为在一个公正、公平、和谐的社会中,人们更愿意分享自己的资源和经验,与他人共同合作,实现共赢。因此,共享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价值理念,可以通过创新性的文化教育实践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得到体现。例如:通过共享文化的引领模式,可以促进区域内的文化资源开发,如共享图书馆、共享影院、共享文化礼堂、共享艺术品展览等为居民提供更加广泛的文化参与机会;还可以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教育实践,如共享学习资源、共享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性,推动区域内教育的共同发展。因此,通过共享文化的实践,能够促进社会文化的融合和互动,使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得以加强,促进区域内各群体之间的理解与认同,有助于消除文化差异和社会矛盾,为实现区域共同富裕奠定良好基础。
2 共享文化引领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面临的挑战
共享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理念,在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虽然拥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文化认同、信息技术、社会参与、地域差异等多重挑战。
2.1 文化认同的差异性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与交流,导致不同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各地迅速扩散与碰撞。这种碰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创新与交融,但同时也使得文化的差异性与冲突性愈加明显。共享文化在强调文化的共享、交流与传播的同时,也难免会面临这种文化认同的差异性问题,而这种差异会导致共享文化失去一部分共性,从而影响到共同富裕的实现。例如:某些区域文化可能倾向个人主义、封闭性,而共享文化则更强调开放、包容。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认同与共享文化理念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人们对共享文化持有疑虑、抵触甚至反感的态度。
2.2 技术信息的不对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共享文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加持和赋能,尤其是数字化技术。但在一些地区,由于信息和技术的不对等导致共享文化无法有效地推广和实施。例如:由于高速互联网、数字支付系统和共享经济平台等普及程度和使用水平的不同,一些发达地区的人们能够较熟练地使用各种数字技术,而一些落后地区的人们则无法享受到这些技术带来的好处,甚至被排斥在数字化时代之外,这都可能制约共享文化的推广。
2.3 社会参与度的弱化
共享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众个体的参与,需要为其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共享文化要求个体和企业超越传统的私有概念,重视集体利益和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然而,多年来固化的利益观念和经济模式使得社会各个层面的参与者都面临心态转变的挑战。即当社会环境与个体的社会目标、理想、大众期望发生偏离或不匹配时,导致的公众参与度的减弱。例如:一个地区的如果过于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的共享和参与,往往会导致公众对共享活动的热情减弱,对共享行为的不信任、不理解和不愿参与。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引导、培训和教育,使得人们真正理解并接受共享文化背后的价值观。
2.4 不平衡的地域发展
共享文化不仅是文化资源的共享,还是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等各种资源的共享。虽然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全国性的,但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和文化背景等都存在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表现为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甚至个体之间的差异。基于上述原因,在某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共享文化的推广可能面临更大的阻力。因此,在共享文化的推动下,如何让更多的地区获得均等的参与机会和分享共享文化的红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 以共享文化引领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对策建议
精神文化富裕是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因子。通过传承弘扬共享文化,以共享理念打造文化润富阵地,不断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文化需求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获得感”及文化自信[9],是中央赋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重大而光荣的使命,也是其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3.1 共享文化教育普及化,提升社会公众的共享素养
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与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便捷,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办公,从技能共享到知识共享,共享经济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共享已逐渐成为社会不同诉求主体的话语表达,而我们这个时代也被称作“共享时代”。尽管共享经济发展迅速,但很多人对“共享”的深层次内涵和价值还不够了解。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将共享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导致大部分人对共享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而在共享经济中,除了技术、管理和运营等专业技能,共享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共享素养的提升同样重要。
首先,要加强共享文化的宣传与推广。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政府、企业和公益机构可借助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将共享文化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进行广泛传播,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共享文化,让共享文化逐步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公序良俗,以此进一步激发公众的文化共享意识,加深公众对共享价值的理解和接受,引导其积极关注和参与到共享文化的推广与实践中来。
其次,要强化共享文化的微观主体培育。为了使共享文化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还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共享意识。从学校层面来说,在教育体系中应加入共享文化的相关内容,设置专门的共享文化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要教授学生共享的基本理念和技能,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共享文化,解决实际问题。以此通过课程、实践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共享意识和价值观。这样,学生长大后,不仅会自然而然地践行共享文化,还会成为这一文化的承续者和传播者。
最后,积极培育共享文化的实践者和专业人才。文化的传播和创新离不开一批批的实践者和专业人才。他们不仅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这一文化,更用自己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中,应当积极培育在共享经济、公益事业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共享文化实践者和专业人才,因为他们不仅是共享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共享文化的传播者、宣传者和践行者。同时,还应当通过持续地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共享文化实践者和专业人才的共享素养,包括对共享技术、管理方法、运营策略等方面的深入学习,也包括对共享文化、价值观、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教育。
总之,共享文化的核心是“共享”,它不仅是一种资源模式,更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因此,通过共享文化教育的普及化,提升社会公众的共享素养,使每个人都了解共享文化的内涵、价值和意义,是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3.2 数字化重塑共享文化,引领传播共享价值与意识
数字化时代,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线下文化传播方式逐渐与数字化工具相结合,使文化传播更具广泛性、实时性和互动性。数字化不仅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还正在深刻地影响和重塑着各种文化形态,使得文化更易于被共享和参与,为推广共享文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首先,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共享文化意识与传播效率。数字化为共享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其发展更为迅速和广泛。数字技术是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它能够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快速、高效、精准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公众对共享文化的接受度、需求和反馈,从而调整策略,使共享文化更符合人们的需求和期望。而借助数字化工具,共享文化的传播也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可以迅速传遍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数字化工具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习惯为其推荐相关的共享文化内容,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其次,依靠数字技术优化和创新共享文化产品。数字技术不仅可以传播文化,更能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创新,推动共享文化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发展。例如:依靠数字技术,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共享文化应用,如共享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在线文化交流平台等。而当下流行的数字艺术、VR/AR文化体验、3D打印文化遗产复制等更是数字技术与文化融合的产物。这些新型的文化产品不仅更具创意和技术含量,为我们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文化内容,还可以实现跨地域、跨文化的共享与交流,更易于被共享和参与。
最后,构建数字文化平台,确保文化的广泛共享与传播。数字文化共享平台是确保文化广泛共享与传播的关键。数字文化共享平台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汇聚各种文化资源,集内容创作、传播、交流、评价于一体,能够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在数字文化共享平台上,人们不仅可以获取共享资源和信息,还可以参与到共享活动中来,上传、下载、修改、再创作文化内容,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这种互动性极大地增强了共享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和认同的文化形态。
总之,共享文化鼓励人们开放、合作和创新,这与数字化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通过数字化技术,共享资源、信息和知识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共享行为也更加透明和可靠。数字化与共享文化之间的这种天然叠加效应,能够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加强,共同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向前发展。
3.3 构建共享文化共同体,营造积极参与的共享氛围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凝聚社会共识的强大功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文化在一个社会中的作用相当于粘合剂、润滑剂,为人们提供了认同感、归属感和集体意识”[10]。在当今全球化、网络化的社会背景下,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连接、协作与交流变得尤为重要。而共享文化共同体正是基于这种连接和交流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它强调构建一个共同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倡导公平、公正、合作与分享。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共同分享资源、知识和机会,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双重发展。一个成功的共享文化共同体需要超越传统的界限,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形成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围。
首先,由政府牵头、策划和组织各类共享文化主题活动。政府在共享文化共同体的建设中应起主导和推动作用,这样不仅可以为共享文化的推广和实践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引导和激发公众对共享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政府可以组织各种共享文化节、惠民剧场、公益云讲堂、名家讲座、全民阅读、音乐沙龙、流动演出等活动,向公众普及共享文化的知识和理念,鼓励他们参与到共享文化的创作和传播中来。例如: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激发公共文化供给侧内生力,探索由政府主导的“众筹众办”共享文化模式,推出以“乐享空间”“共享钢琴”等浸润式文化体验项目为抓手的社会捐赠、公众体验、社会维护的文化共享自循环机制,收到良好效果。
其次,企业积极参与,发挥其在共享文化中的独特价值。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文化传播和创新的重要力量。要改变政府单一投入办文化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发挥企业独特优势,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在共享文化共同体中,企业可以通过投资、技术和管理等资源,为共享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企业可以与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合作,共同策划和组织各种共享文化活动,如文化节、各类展览、竞赛等。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CSR活动、公益广告、文化基金、众筹、捐赠等方式,支持共享文化的研究、传播和实践。
最后,鼓励全民参与,共同营造共享文化氛围。公众是共享文化共同体的核心和基础,只有得到广大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共享文化才能真正得到普及和推广。实践中,可以通过媒体、教育、社交网络等渠道,聚焦共享文化视点,广泛宣传共享文化,推动共享的理念和价值入脑入心。同时,架构共享文化自助体系,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共享文化的活动中来,公众不仅可以为共享文化提供内容和形式,还可以为其提供意见和反馈,帮助共享文化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总之,共享文化不仅是资源的共享,更多的是参与感和归属感的共享。只有充分发挥每个社会成员的优势和作用,构建共享文化共同体,营造积极参与的共享氛围,才能真正实现共享文化的理念,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营造有利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3.4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完善共享文化的制度保障
制度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制度可以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稳定的保障,而文化则为制度的形成和运行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科学高效的政策支持,全面完善的制度保障是文化共享的基石,它确保了文化共享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持久性。
首先,共享文化作为一个涉及广泛的议题,离不开坚实的政策支持。政策连接着理论与实践、想法与行动,在任何一个发展领域,它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共享文化也不例外,政策为共享文化指明了方向,也为其提供了足够的资源和条件,政策的支持不仅体现在资金的投入,更多的是为共享文化创造一个健康、公平、开放的环境。这也意味着必须消除那些阻碍文化共享的障碍,如版权、知识产权、文化差异等问题,并鼓励各方面的创新和尝试。
其次,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共享文化提供制度支撑。法律法规是社会管理的基石,为公民和组织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提供明确的指导,完善的法律法规不仅可以为共享文化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还可以为文化创作者和消费者提供公平和正义的保障。为支持共享文化的发展,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文化共享的主体、内容、方式、权益等进行明确和规范,如关于文化创作、传播、消费和保护的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不仅可以规范文化市场的秩序,还可以为文化创作者和消费者提供权益保护,防止文化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也可以鼓励大众参与和共享。
最后,实施激励机制,鼓励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贡献。激励机制是管理学中的重要理念,旨在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奖励,鼓励个人和组织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在共享文化的发展中,合理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才,还可以激发文化创作者和消费者的创新和热情。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税收、补贴等手段,出台与实施各种激励机制,如奖励、资助、评选、培训等,为共享文化的发展提供支持。这些激励机制不仅可以为文化创作者和消费者提供物质和精神奖励,还可以为共享文化的研究、传播和实践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总之,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完善文化共享的制度保障,是实现共享文化的关键,也是共享文化能够得以发展和传承的根本保障。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中,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和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激励机制,确保共享文化的健康、有序及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共享文化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路径。它不仅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更是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动力源泉。通过共享文化教育普及化、数字化重塑共享文化、构建共享文化共同体、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等可以有效地引领先行示范区的共同富裕。我们期望通过共享文化的引领,为全社会打造一个多姿多彩的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人文场景,使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真正成为一个富裕、和谐、文明的示范,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党的二十大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2:35.
[2]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人民日报,2023-10-09(1).
[3] 沈江平.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享文化[J].理论探索,2018(5):27-34.
[4] 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1.
[5]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答记者问[J].政策瞭望,2021(6):23-26.
[6] 李贺.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原因及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22(35):21-23.
[7]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4).
[8] 郭卫军,李光勤.财政分权如何影响共同富裕:兼论分权的适度区间[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3,25(3):3-17.
[9] 黄一斓.乡贤文化影像建构的世纪转型[J].江苏社会科学,2019(6):216-223.
[10]陆益龙.乡村文化的再发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34(4):91-9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责任担当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0JD71003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管杏琴(1981-),女,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地方红色文化研究。
通信作者:崔永江(1974-),男,黑龙江望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地方红色文化研究,通信邮箱:cyj-42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