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文化认同:逻辑、困境及其应对

2024-06-27黄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3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幼儿

摘要:该文深入探讨了幼儿文化认同形成的逻辑结构、面临的困境,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通过分析文化情境对幼儿认知资源的限定、文化自信对情感基础的构建,以及教育互动在塑造文化认同中的关键作用,阐释了幼儿文化认同的形成逻辑。文中揭示了幼儿在文化认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境,包括文化认同的矛盾性、归属感的危机,以及认同形成的迟疑。针对这些困境,该文提出了三种应对策略:一是通过游戏精神改造教育文化,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二是扎根于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家庭与学校的紧密协作;三是尊重幼儿的文化特性,提高其文化意义感。以期帮助幼儿克服文化认同的困境,促进其健康的身心发展,为其将来的全面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文化认同;文化情境;文化自信;教育互动;困境应对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5(a)-0194-05

Children's Cultural Identity: Logic, Dilemma and Its Response

HUANG Tao

(Jingning County Education Bureau,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Pingliang Gansu, 7434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formation of children's cultural identity, the difficulties they face and the effective coping strategies.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formation logic of children's cultural identity by analyzing the limitation of cultural context on children's cognitive resources,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onfidence on emotional basis, and the key role of educational interaction in shaping cultural identity. The paper reveals the main difficulties children encounter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identity, including the contradi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the crisis of belonging and the hesit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identity. To solve these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coping strategies: one is to transform educational culture through game spirit to stimulate children's learning interest and creativity; second, take root in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to promote close collaboration between family and school; the third is to respect children'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 their sense of cultural significance. It is expected to help children overcome the dilemma of cultural identity, promote their healthy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all-round growth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hildren; Cultural identity; Cultural context; Cultural confidence; Educational interaction; Coping with difficulties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幼儿文化认同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幼儿时期是个体文化认同形成的关键阶段,其文化认同的建立对其后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从文化情境、文化自信和教育互动三个维度探讨了幼儿文化认同的逻辑,并分析当前幼儿文化认同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应对策略,旨在为幼儿提供一个支持性的文化成长环境。

1 幼儿文化认同的逻辑

1.1 文化情境限定文化认知的可能资源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幼儿的文化认同构建成为教育和社会研究的重点领域。文化认同的形成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其背后的资源具有明显的历史性和文化特色[1]。这些资源的形成依赖于特定环境中的力量,使个体在给定的文化环境中发展出相应的文化能力。换言之,文化环境直接影响个体能够接触和利用的文化资源。对幼儿而言,特定的文化环境不仅可能开放或限制其文化认同的发展,还为其文化认同提供了意义上的框架,不同的文化环境将引导幼儿形成不同的文化观念及对相同概念的不同解读。

文化环境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包括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为幼儿提供了一套已有的价值观、信仰、规则,以及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而微观层面则涉及直接作用于幼儿的具体文化因素,包括家庭文化、教育机构和社区环境等。这些近端文化环境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到的文化影响,通过家庭的语言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模式等构建幼儿的基本文化认同。随着幼儿步入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园通过课程设计、教育活动和师生互动等方式,进一步塑造和强化幼儿的文化认同。这些教育实践不仅为幼儿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框架,也帮助幼儿内化了特定的思考和行动模式。例如: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同、对社会规则的遵循等,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育和文化实践形成的[2]。

1.2 文化自信奠定文化情感的心理基础

幼儿的情感认同与其在接触和体验原生文化过程中获得的正面情绪体验紧密相关。在全球化、城市化及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有接触多元语言和文化的机会。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培育孩子对本土文化根源的信心和归属感变得尤为关键。这包括孩子对母语及本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文化精髓的深刻认同。有一种观点认为,早期学习外语可能会削弱孩子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然而,研究发现,儿童对于本土或外国文化及语言的喜好,实际上更多地由他们的兴趣、所学内容、语言能力及相关经验所决定[3]。

儿童对本土文化的信念与认同深植于教育系统对该概念的强调之中。尽管如此,在具体实施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现象:中国的传统神话和民间故事等宝贵文化遗产在儿童教育领域被忽视,这显示了对于培养儿童本土文化自信的重视不足。近年来,随着中国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飞速进步以及“中国梦”概念的提出,“文化自信”的核心地位和意义被不断提及。文化自信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文化交流中发现自身价值,即便面对文化差异和冲突,也能保持开放和包容。真正的文化自信,意味着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保持开放心态,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从而构建起对本土文化的深刻认同和自信。这种自信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确认,也是对国家和民族身份的肯定。当代中国的教育强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同时也注重培育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和自信。这种教育目标旨在通过理解和包容文化差异,将文化自信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使其能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坚定地“走出去”同时自信地“归来”。

1.3 教育互动形塑文化认同的基本路径

构建文化认同是一个复杂且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个人与他们的语言、文学、艺术展览、音乐、饮食习惯、所处的社区和周围人群之间的直接或历史上的互动。文化标志、信念系统、思考模式和行为规范构成了构建个体文化认同的核心。以纳西族孩童为例,他们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媒体来了解和接触自己的民族文化。具体案例和理论表明,儿童的文化认同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多元文化活动中逐渐形成。父母的价值观和儿童的个人经历直接影响他们对某一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人口学特征、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来自父母和同龄人的支持是形成个人文化认同的重要元素[4]。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变得更加常见,学校教育在预防文化冲突和调和差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突出学校在塑造儿童文化身份中的核心地位,与教育环境中存在的权力生产机制紧密相关。如美国学者Thomas S. Popkewitz所言,教育环境中的文化或身份认同是一种生产性权力的体现,这种权力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的实践传递,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选择和行为。这种潜在的、普遍存在的影响力,为学校师生的行为设定了规则和标准。在幼儿教育中,通过游戏活动,儿童“实践”社会角色,游戏成为传递文化特质和意义的媒介。孩子们通过绘画、参与故事讲述和师生互动等多样化方式展现自己认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从而表达和强化自己的文化认同。这个过程不仅能帮助孩子探索和确认自我身份,也为其提供了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价值观的机会,促进了跨文化理解和尊重的发展。

2 幼儿文化认同的困境

2.1 幼儿文化认同的矛盾

幼儿园教育强调游戏作为基础性活动的重要性,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权利,这一点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明确提出了保障儿童游戏权利的必要性。随之,游戏在教育领域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涌现出众多关于游戏化学习、教育游戏等创新教学理念,这些理念逐渐成为学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焦点[5]。

在讨论儿童如何通过游戏活动融入文化的过程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幼儿是否能以“游戏爱好者”的身份被文化所认可。在一次公共教育活动中,孩子们被询问假期最喜欢的活动,部分孩子表示偏爱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而其他孩子则说“努力学习”。对于后者的回答,教师给予了认同的微笑,这一细节暴露了“努力学习”成为孩子们所理解的一种文化期望,同时映射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向孩子们传递的文化价值观。孩子们的游戏兴趣被视为对文化身份的探索,而通过将自己定位为“努力学习者”来获得文化的认可。这种文化中的“自我”定位受到了潜在的权力结构的影响和制约。

孩子们在自我定位为“游戏者”还是“学习者”时呈现出的矛盾,反映了家庭与幼儿园对于游戏的不同观点。文化背景在支持或是限制游戏活动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儿童文化身份的塑造提供了社会性的框架。研究指出,家庭与教育机构在游戏理念上的差异,给游戏化学习带来了挑战。因此,早教工作者需要更加主动地推广高质量游戏的价值,并向所有家长特别是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普及游戏与学业成功之间的正向关联。

2.2 幼儿文化归属的危机

认同感的形成是个体对于归属感情感的体现。人类学观点认为,这种归属感的自然产生往往发生在个体与“他者”相遇的情境中。“他者”代表着那些与自己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从而引发出“我“与“他者”之间的差异感。这种遭遇不仅涉及跨族群、跨国家、跨地区及跨文化类型的交流,即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关乎个体对这些差异的认知和情感体验。遇见异文化的情境既可能是由于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变化,也可能源自个体生活的微观文化背景的转变。当这种文化变迁带来明显的不同时,儿童可能会经历到一种文化上的断裂感[6]。

文化转型不仅带来了对个人文化认同的挑战,而且在传统社会里,孩子作为家庭或社区的一部分,社会对他们的角色定位以及遵循的规范看似一成不变,这与孩子们对自己文化认同的稳固和明确性相匹配。但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提升导致了个体可能面临多重甚至是矛盾的角色预期,从而对文化认同的明确性提出了挑战,使得个体可能遭遇认同的迷茫。在这种情况下,深入理解和认同优秀的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特别是把中华传统美德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变得至关重要。然而,幼儿教育中对西方绘本的大量使用可能削弱传统文化对儿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从微观文化变迁的角度来看,幼儿的文化认同危机更加直观。例如:移民家庭的幼儿在从一个文化环境迁移到另一个新环境时,文化的连贯性和断层性对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角色扮演能力产生了影响。例如:在一种文化中直视可能被视为不礼貌,而在另一个文化中却是尊敬的象征。如果幼儿无法适应这种文化差异,他们可能会面临文化不适应的困境。这种适应困难有时可能被忽略或误解,导致孩子们被错误地贴上标签。在适应“异文化”的过程中,幼儿可能会对自己原有的文化认同感到质疑甚至是拒绝,或者陷入认同的混乱之中。例如:研究显示,在广州的移民家庭子女可能对传统文化,包括语言和饮食习惯等表现出不认同甚至排斥的态度。这说明,在不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移民背景的幼儿未能成功构建双重或多重文化认同,面临着文化适应和认同的双重挑战。

2.3 幼儿文化认同的迟疑

在早期教育领域,文化主导性的展现形式之一是某些文化理念和做法对其他文化的主观判定与偏好。例如:主流或规范化的文化倾向于忽视流动儿童原本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比较家庭与幼儿园的文化时,往往会默认幼儿园的文化模式优于家庭文化模式,认为家庭文化需要向幼儿园文化看齐;在成人与儿童文化的比较中,成人文化常被视为更高级,而儿童文化则被看作需由成人文化来改善和引导的。西方对“童年”的理解趋向全球化和标准化,通常将儿童视作顺从成人教育的被动接受者。但随着对个体主权和身份议题研究的推进,儿童的文化及其在文化身份构建中的主动性逐渐获得关注[7]。

《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中突显了流动儿童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学前教育需求被边缘化的情况。尽管入园率和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流动儿童的社会和文化认同问题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文化背景常被视为“劣势群体”,需要得到帮助和转变。一些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在多个语言发展项目上相对于城市儿童的表现有所落后,这种评价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观念?这对儿童的文化认同又有何影响?反过来,如果以流动儿童擅长的领域来评价城市儿童,结果会怎样呢?比如:如果用乡村生活技能来评价在城市成长的文化人物鲁迅,他可能也不会表现得更加出色。这种评价方式已无形中成为教师日常行为和思维的潜在基础,体现了主导文化的霸权属性。文化霸权的存在直接导致儿童对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身份产生不自信或怀疑,进而可能引起文化认同感的混乱和犹豫。特别是对于在乡村与城市文化之间转换的流动儿童来说,面对巨大的文化变迁和冲突,构建稳定的文化身份显得尤为困难。

3 幼儿文化认同困境的应对

3.1 基于游戏精神改造幼儿教育文化

游戏长久以来被视为儿童社会参与的关键途径,对于社会化进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自古以来,哲学家和教育家们就认识到了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Homo Ludens: The Play Element of Culture这本著作中,赫伊津哈把游戏定位为文化的根源,提出了游戏作为文化形态发展的催化剂的观点。从一个更宽泛的角度观察,游戏自身实际上构成了文化的一环。游戏内蕴含的各种因素,如主题、使用的物质、特定的场景等,反映了一个时代、特定社群或文化的共同回忆。鲁迅笔下的《社戏》、孩子们模仿《铁道游击队》的游戏、江南水乡孩子的筑水坝游戏等,都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童年游戏记忆。这些记忆不仅反映了特定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也是游戏作为一种限定行为和身份的意识形态的体现,反映了一种文化取向[8]。

虽然游戏在社交性和创造力方面跨文化展现出共通之处,但其具体的形式,特别是在主题、种类和数量上,往往显露出独特的文化风貌。作为历史的生动记录,民间游戏保存了连续几代人的童年回忆,不仅是对童年岁月的回顾,同时也体现了民间文化在儿童游戏主题方面的实际表达。因此,传统游戏在塑造儿童对本民族文化认同过程中发挥了根本性和核心的作用。从儿童视角看,游戏体验对其文化认同产生了重大影响,游戏内容,如所用材料、游戏主题和情节,都在反映和塑造儿童对自己文化的认同。通过游戏表现的性别角色差异,揭示了儿童对性别固有观念的接受程度,而具有包容性的游戏体验有助于他们对公正和理想社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3.2 扎根本土资源以促进家园协作

本土文化资源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强调民族文化特色,如风俗、服饰、饮食习惯、节日庆祝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文化传递的首要环境,家庭教育不仅传承了文化知识,而且深刻影响了幼儿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和内化。中国家庭的教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幼儿提供了独特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归属感,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9]。

为了克服家庭与学校合作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偏见,施米特(P. R. Schmidt,1998年)提出了一个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的“文化理解与沟通模型”。该模型强调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文化经验的重要性,提出了通过文化敏感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来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这一框架涉及三个核心步骤:起初是自我反思,促使个体通过撰写个人生活史来审视自己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生活习惯,从而培养对新体验的开放性;接下来是探索异己,推荐通过采访、即时消息和电子邮件等手段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或者尝试为他们编写生平故事,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各种文化和价值体系;最终是跨文化对比,要求通过对比分析个人与其他文化的不同,审视和调整自己的看法,进而拟定具体行动方案,旨在提升对异质文化的尊敬与赏识。

3.3 尊重幼儿文化以提升文化意义感

最近,学术界研究开始重新审视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意识到他们不只是拥有独特文化属性的个体,而且这些特性能够对广泛的人类文化产生影响[10]。萨顿·史密斯指出,将儿童的游戏仅视作更广泛文化过程的一部分,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观点未能充分认识到游戏文化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这种认识不足阻碍了对游戏本质——为了享受而玩游戏的深刻理解。游戏中的参与者,尤其是在社交性游戏中,是因为游戏使其感觉到自己是共同社会幻想的一部分而愿意参与的。游戏不只是帮助幼儿学习社会规则、培养角色意识的工具,更是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建立并维持与同龄人之间的一种独立于成人文化的同伴文化。

里奇伟(Avis Ridgway)[11]和同事们指出,儿童的生活深植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之中,他们通过日常的互动和体验来感知这一环境。当儿童被置于充满文化敏感性且激发想象的环境中时,他们能够通过游戏和创意思维,把自己的积极经历表现出来。这要求从成人的视角转向儿童的视角,将注意力从成人文化的主导地位转移到儿童文化的重要性上来。儿童视角涉及多个层面:儿童如何理解日常观念并转化为新知识,认识到儿童自身具有主动性和独立完成日常任务的能力,理解儿童在游戏中如何进行交流、参与和归属感的构建,尊重儿童选择游戏伙伴和游戏内容的自由。换句话说,如果儿童参与游戏的机会被限定在成人预设的主题和思维范围内,实际上约束了儿童通过个人体验、兴趣和动力来塑造自身认同的潜力。若早教环境未能激发幼儿追寻自己的爱好、回忆和体验,便间接阻碍了他们建立稳定文化认同感的路径。

4 结束语

幼儿文化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识别和理解这一过程中的逻辑和困境,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文化成长。基于游戏精神的教育文化改造、扎根本土资源的家园协作和对幼儿文化的尊重,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克服文化认同的困境,还能够促进其健康、全面的发展,最终为创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的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春颖,张明红,施无双.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发展特点:基于对579名幼儿的三年追踪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3,39(10):81-88.

[2] 罗词安,方云.当代博物馆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及其儿童观建构:以《无言的祝福》展览为例[J].社会科学家,2023(2):148-153.

[3] 田湘,彭茜.论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文化回应”[J].教育导刊,2022(10):77-85.

[4] 岳素萍,南钢.新时代的幼儿文化启蒙:范式转换与路径创新[J].教育学术月刊,2022(8):12-18.

[5] 王淑明.提升幼儿教师音乐素养的实践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5):36-39.

[6] 吴海龙.民族地区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幼儿教师园所文化认同的中介作用[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1):70-77.

[7] 郑雪松,李丹,姜萌.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状况个案研究:基于豫南X地区幼儿教师的调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37(7):81-86.

[8] 冯玉华.文化自信视角下学前儿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35(2):4-6.

[9] 彭茜,杨宁.论文化认同启蒙取向的幼儿园中华文化课程建设[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5):58-65.

[10]杨瑞芬.幼儿园文化个性:内涵、构成及影响因素:基于A园的田野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5):5-15.

[11]RIDGWAY A,QUINONES G,LI L.Early childhood pedagogical play:a cultural-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using visual methodology[M].Singapore:Springer,2015:17-19.

作者简介:黄涛(1980-),女,甘肃平凉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园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试论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