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弘扬路径
2024-06-27梁昊罗婕
梁昊 罗婕
摘要:在教育强国和民族复兴的时代语境下,该文以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为研究方向,通过揭示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基于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教育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伟大实践的内在生成逻辑,进而阐释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所体现的的价值意蕴。最后,结合当代中国教育实践,以教育家精神践行为目的,从三个方面对新征程上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路径进行探讨,即: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应筑牢教育强国建设根基,增强使命意识;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涵育教师素养;着力讲好教育家故事,助力示范引领。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家精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教育强国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5(a)-0190-04
The Genesis Logic, Value Significance and Promotion Path of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in the New Era
LIANG Hao, LUO Jie
(School of Marxism,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era of educational power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in the new era a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reveals that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in the new era is derived from the educational outlook of Marxist classic writers, originates from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teacher culture of China, and is based on the internal generation logic of the centennial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the CPC, especially the great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reform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Furthermore, the value implications reflected in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in the new era are elaborated. Finally, based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with the goal of practicing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ath of promoting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on the new journey from three aspects: to promote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establish a solid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n educational powerhouse and enhance our sense of mission; explore and inheri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education culture of China, and cultivate the literacy of teachers; strive to tell the stories of educators well and assist in demonstration and leadership.
Key words: Xi Jinping;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in the new era; The educational view of Marxist classic writer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confidence; Educational powerhouse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于教师节来临之际,倡导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并从六个维度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一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二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三是“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四是“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五是“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六是“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1]。与之相应,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邬志辉、王苏平认为,“教育家精神在体现了世界教育家群体共有特征的同时,还彰显了中国教育家群体的特有风貌”[2]。当前,学界对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有益成果,但是对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全面整体的把握和分析不多,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仍然有待深入探索。厘清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理解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探寻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路径,既是系统解析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学术密码的理论要求,也是全面深入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行稳致远的现实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3]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新时代人民教师群体中的集中凝练,是“两个结合”的智慧结晶。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教育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教育理论创新成果。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样式,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内在逻辑。
1.1 理论逻辑: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观
教育实践是人的实践。首先,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正是基于此认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强调个体应积极融入社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其次,“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5]。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充分体现了教育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价值属性,也为教育如何促进个体发展指明了具体路径。最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列宁在经典著作《“左派”幼稚病》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会做一切工作的人”[6]。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张与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强调教育者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观点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思想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指引。
1.2 文化逻辑:源于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
诞生于历史深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是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文化根基,是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魂”。师道文化“是人们在为师、求师、尊师以及传递师承关系过程中形成并被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7],其承载的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以“为人师表、仁爱孝悌”为重点的社会关爱,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以及“业精善学、诲人不倦”为重点的治学态度等是中国古人几千年来师道文化智慧的结晶,是新时代教育家的宝贵精神资源。
师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劲精神力量。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赓续中,众多的大师名家辈出。基于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所形成和推崇的仁爱智慧相统一的师道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优秀教师的标尺。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是对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最好描述。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更是千古流芳。“有教无类”是教育的初衷,“其身正,不令而行”;“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爱护学生,无私无隐”[8]等表明,中国传统育人思想一直遵循民本原则。“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这是处理教育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时所应具有的精神高度。
1.3 现实逻辑:基于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教育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教育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也是教育界在长期教育活动中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需要大批的人民的教育家和教师”“他们必须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9]。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形势,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思想被提出,这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大先生”等优秀教师的标准,体现出党和人民对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殷切期望,引领着我国新时代高素质教师建设的根本方向。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10],从基础性和战略性高度指引教师发展方向,以满足现代化建设要求。当前,我国已经建成近52万所学校,拥有1 880余万名教师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传道授业研究,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教师作为“经师”和“人师”的良好精神风貌。
2 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
强国要以强教为支撑,强教要以强师为保障。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实现。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加速演进,国际竞争博弈更加激烈,其较量的背后是教育、人才实力的比拼。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的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
2.1 为助力培养时代新人明确了战略导向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精神底色,是对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本质要求的凝练表达,是进行新时代教育事业的“顶层设计”的思想先导与精神动力,是奠定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基础,为助力培养时代新人明确了战略导向。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对于提升育人质量、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扩大教育国际影响力等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国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11]的初心使命,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2]。因此,教师是教育家精神的创造者和践行者,应切实担负起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等重要职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2.2 为助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明确了价值取向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努力解决“有学上”到“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3]等事关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充分认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需要。实践证明,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实践中发挥了价值引领作用。教师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主体,应大力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3 为助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明确了主攻方向
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14]。新时代教育家精神锻造了强国之师的精神风貌,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描绘了新时代教师的师表形象。师表就是榜样的力量和行动的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15],深刻说明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学生发展、教育质量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影响。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是高素质教师队伍内在本质的精神表征,内嵌教育家精神的崇高情怀,指引广大教师确立高位精神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因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应当将主攻方向放在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上,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3 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
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不仅需要理念上的共识,更需要实践中的深耕和制度上的保障。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干出来。”[16]因此,教育家精神的表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广大人民教师共同的职业要求和情感纽带,在增强使命意识、传承优秀教育文化和着力讲好教育家故事方面躬耕实践。
3.1 筑牢教育强国建设根基,增强使命意识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教育强国是深入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广大教师群体要应国家之所需,充分认识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至诚报国”,共担高远使命,支撑起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一方面,在新发展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我国教育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教育消费需求未能有效满足,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育的供给侧。据此,亟须以教育需求革新教育供给,把提升教师教育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以教育家精神为支撑的现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必须积极回应这一现实问题,把教育强国建设成果转化为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产品和服务,真正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利民惠民。
3.2 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涵育教师素养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养分,也是一条重要路径。这是提振中国教育自信心所必需的,提高中国教育吸引力所必需的,提高中国教育整体水平所必需的,更是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所必需的。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教师群体应“担负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传承的历史责任”[17],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涵育教师素养,体现新时代教育的时代化、特色化和个性化。因此,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对于教师群体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3 着力讲好教育家故事,助力示范引领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支柱。大力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中国大地,讲好教育家故事,引导广大教师时刻以教育家精神为标尺,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升自我。要推动教育家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开展先进事迹报告活动,让人民群众知晓教育家故事,从而自觉地把对教育家的感动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自觉践行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新时代,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必须在传播理念和有效传播方面下更大功夫。应利用新媒体工具,讲好教育家故事,展现教育家的人格魅力,彰显教育家精神的示范引领作用,全方位提升教育家精神的行业和社会影响力,坚定广大教师的理想信念,使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德育德、以身示范。
4 结束语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格力量和精神状态,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特有的精神风貌。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创造“中国奇迹”的精神原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用坚定的行动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教育家精神的激励感召下,自强不息,自警自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师德养成教育中涵濡浸渍,成为学生的榜样和社会楷模,做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业绩。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N].人民日报,2023-09-10(1).
[2] 邬志辉,王苏平.新时代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1-7,14.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0.
[6]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9.
[7] 魏兆锋.钱穆论中国传统为师之道[J].当代教育科学,2016(15):12-16,21.
[8] 郭齐家.中国传统师德的意义和价值[J].教育史研究,2018(2):32-41,239.
[9]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2.
[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
[11]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N].人民日报,2021-04-21(1).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7.
[13]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14]习近平.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J].人民教育,2013(18):2.
[15]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1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2.
[17]耿雪莲.新时代增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33):146-151.
基金项目:2023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内涵解析与实践指向研究”(项目编号:2023A-1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梁昊(1999-),男,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