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生理论对非遗进高校的贡献
2024-06-27朵茂星史亚菊凌淑珍
朵茂星 史亚菊 凌淑珍
摘要: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的协调发展对非遗保护与校园建设均有深刻影响,可促进双方互利共赢。为更好地将共生理论应用于“非遗进高校”中,该文探讨了该理论的适用性和二者共生的重要意义,从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四个方面深入研究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的共生关系,探讨如何促进二者的共生共荣,并从高校内部、社区参与、跨界交流等共生界面的构建与拓展的分析中描述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该文讨论了共生理论对非遗进高校的影响与价值,并对可能出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从而实现非遗文化创新性传承发展和提升学校影响力的共赢效果。
关键词:共生理论;非遗文化;校园教育;共生界面;双向关系;共赢效果
中图分类号:G127;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5(a)-0170-05
Discussions 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ymbiosis Theory t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Universities"
DUO Maoxing, SHI Yaju, LING Shuzhen
(College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
Abstrac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campus education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bot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campus development, fostering mutual benefits and win-win outcomes. To better apply the Symbiosis Theory t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colleges" better,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theor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ymbiosis between the two based on this theory. It delves into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campus education from four perspectives: symbiotic unit, symbiotic interface, symbiotic mode, and symbiotic environment. The discussion includes strategies of promoting their mutual prosperity and descriptions of the integration paths from the 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of symbiotic interfaces such as the interiors of universitie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cross-border communication. The article also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and value of Symbiosis Theory and analyzes potential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aiming to achieve innovative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while enhancing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s.
Key words: Symbiosis Theo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ampus education; Symbiotic interface;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Win-win effects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非遗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蕴,极具精神、科学、经济、艺术、历史价值[1],是兼具鲜活性、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生动教材。但非遗文化如今面临着传承队伍老龄化、社会认知度较低、传承方式单一等问题,而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的协调共生不仅有利于青年传承人的培养,也可以通过教学和实践等创新性地丰富了传承方式,从而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思路。
本文基于共生理论,从共生理论与非遗进高校的双向关系、共生界面的构建与拓展、共生模式视角下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融合的路径、共生理论对非遗进高校的影响与价值、挑战与展望几大方面深入探讨如何运用共生理论推动非遗进高校,从而实现传承创新与校园建设的共生共融。
1 共生理论与非遗进高校
1.1 共生理论概述
“共生”理论(1879年)最初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安通·德贝里(Anton de Bary)提出的描述不同种属的生物共同生活状态的生物学概念,涉及生物间相互影响、互惠共存的关系,可能包括协同进化或彼此抑制[2]。该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四方面对共生关系进行了论述。其中,共生单元是能量生成和交换的基本单位,是共生主体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3];共生界面为共生单元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输的媒介[4],对巩固发展共生关系至关重要;共生模式描述了共生主体彼此结合的形式或相互作用的方式,其以行为方式为标准可划分为能量单向流动的寄生关系、对一方不利但对另一方有利的偏利共生和双向共赢的互惠共生关系,以组织形式为标准可划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四种组织形式[5];共生环境即除共生主体外一切其他因素构成的总和[6],对共生模式的构建和共生界面的运营有着整体影响。
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之间,也存在于人与人、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目前,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领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2 非遗进高校的共生关系分析
经过长期融合发展,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间已形成了包含四大要素的共生系统。首先,在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主要包括高校领导、师生及非遗传承人等,上述主体的协调合作与能量供给构成了非遗进校园的基础。其次,共生界面的运作机制包括课程决策、师生沟通、非遗传播和业绩考评机制等,为系统运作和信息交流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相比寄生关系和偏利共生关系,双向共赢的互惠共生关系和一体化共生模式无疑是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共生关系的理想模式,可使双方实现共同发展和互利互惠。最后,为维持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双方的互利共赢需依赖相关政策、财政支持、专业师资及有效的案例等共生环境要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确保了非遗与校园之间良好的共生关系,并推动了双方的共同繁荣。
文化是教育的根,教育是文化的动力[7],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学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基本职能和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一发展方向高度耦合[8],符合互惠共赢的共生理念,可用共生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且目前已有多位学者(王世良[9]、唐仲霞[10]、李贞[11])基于共生理论对文化传播展开了研究,因此将共生理论应用于非遗进校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2 共生理论对非遗进高校的影响与价值
2.1 文化传承与创新
共生理论强调以动态性和发展性的眼光积极拓展互利共赢的新领域,因而非遗进校园恰恰反映了该理论对非遗传承和校园教育的双重促进作用。高校拥有优秀卓越的师资、现代化的理念和富有创意的学子,为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保障,通过传授非遗专业知识、号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育青年传承人等方式克服非遗传承中存在的保护意识不足、实践活动有限、传承队伍老龄化等问题;除传承外,非遗进高校也为非遗文化适应时代的创新性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高校将非遗文化融入课程教学,通过内容创新推动非遗年轻化;同时,高校也通过搭建非遗兴趣社群、创立非遗特色数据资源库、培育实践研学基地等创新传播形式,通过非遗作品展览、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展演、校企合作等创新展现形式,推动非遗文化的活态化传承与创新。
2.2 知识传递与跨界合作
“非遗进校园”所需的知识跨界交流中蕴含的沟通合作理念即为对共生理论的完美诠释,反映了该理论在促进知识与经验的跨领域传递中的有益影响。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的融合发展需要将非遗中蕴含的知识、技艺、文化等元素融入教育、艺术、科技、科研等多领域,需要不同共生主体的协商合作。授课环节需要教师深入民间调研学习原汁原味的非遗项目,也需要传承人提前与校方领导和师生沟通制定教学方案和进度;实践环节需要校领导提前与社区沟通了解对方文化需求、与博物馆对接确定学习目标、与企业对接明晰产品需求和所需职业技能,也需学校社团联系好学校各部门提前收集学生想法,从而进行策划书的撰写和后续活动的开展与宣传。从授课到实践,每一环节均需各共生单元跳出舒适圈进行调研学习,也需多方协作,恰如齿轮系统,每一齿轮必须与其他齿轮相互啮合方使整个系统顺畅运转。
2.3 社会认知与文化价值
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的协同发展不仅让非遗拥有更光明的前景,也彰显了高校的使命担当和特色文化,体现了共生理论对高校打造文化招牌和赢得广泛认同的促进作用。非遗教育是囊括多学科、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活动[12],且非遗进校园离不开现场剪纸、雕刻、绘画等丰富多彩校园活动和相关创新创业项目及学科竞赛的依托,也离不开掌握相关技艺的传承人及授课教师和拥有专业指导的学校社团的引导,亦离不开高校第二课堂赋分准则、美育素质能力测评制度及人文素养教育学分板块等学校课程和学分设置的支撑。除此之外,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高校与社区、博物馆和当地文化部门有更多沟通合作,反向引领了区域文化的发展,体现了高校传承发扬人类文明和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担当。因此,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深入开展对校园活动的丰富、学校社团的拓展、课程学分的设置均有重要意义,从而更利于凸显学校文化底蕴,强化办学特色,进而提升学校知名度。
3 共生界面的构建与拓展
3.1 高校内部共生界面
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的协调共生离不开决策、沟通、传播、考评等能量传导机制的保障。在决策方面,高校领导应在课程安排、教师聘用、学分设置、专栏设计等方面制定详细政策,深挖其在公益文化服务活动、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寒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的价值,在提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了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沟通方面,校领导应增强与传承人的沟通合作,提高相关活动的开展频次,授课教师也应针对传承人的授课内容、课堂互动、课后答疑、课外实践等情况加强交流,学生亦应根据个人兴趣、了解程度、听课状况及时与传承人和授课教师沟通;在传播方面,除原有新闻报道和海报外,亦可通过微电影、线上智慧体验网络平台、贴吧讨论、非遗知识竞赛、讲座展演等方式激发学生了解非遗文化的兴趣;在考评方面,应确立授课教师和传承人在专业素养、教学质量、师生互动等方面的考核标准,也可通过技能大赛、实地调研、动手实操等趣味化的实践活动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并提高学生对非遗活动的参与度,为其提供自我展示平台。
3.2 社区参与共生界面
非遗来自民间、扎根社区、反哺民众,搭建高校与社区文化传承和交流互动的桥梁不仅利于让非遗文化更贴近生活,促进高校非遗研学实验基地的建设,也利于青年与居民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从而增强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社区而言,社区应提前与高校对接,精准表达自身文化需求,在研学基地设施条件、人员配置、安保工作、宣传力度等方面与高校签订明确协议,培育长期合作。而高校应提前了解社区文化需求,在相关美育课程的内容设计上考虑地方特色、非遗文化、研学地点多方面要素,对接民间艺术家和传承人成立非遗研究工作室,并多形式、全方位地记录好传承人的展演活动,在传播非遗文化和提高学校影响力的同时,保留非遗文化基因。比如:中央美术学院的“非遗传人进校园、非遗培训进社区”模式[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谷韵戏曲传习社永安社区下乡演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江苏漆画工艺工作室[14]等,均实现了双向共赢。
3.3 跨界交流共生界面
共生环境存在着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只有积极的环境才能促进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的互利共赢。除高校领导、师生和传承人的内部交流外,也应打造非遗文化跨界交流平台从而实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因目前非遗进校园成熟有效的实践案例少,开展效果良好的高校应举办交流分享会对相关经验、创新点和已有成效进行总结推广,以点带面,从而帮助其他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的高校少走弯路,促进其更深入、更大范围地开展活动。同时,非遗进校园成本较高,相关部门应为其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减少高校试错成本,从而利于其大胆尝试相关活动,扩大“非遗进校园”的开展范围。另外,高校也可通过“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校园文创产品研发、校园非遗展厅建设、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方式,在降低成本、凸显校园特色的同时,也促进了将非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4 共生模式视角下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融合的路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曾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诚然,校园为非遗知识的学习、非遗活动的展演和青年传承人的培养搭建了广阔平台,非遗文化为素质教育的提升、校园文化的丰富和课程设置的完善提供了独特创意。由此可见,二者为典型的互惠共生关系,且该关系的维持离不开各共生单元的协调合作。高校领导应打破对非遗文化的旧有观念,加强课程设置和校外实践等方面的顶层设计,适当提高教师队伍中非遗传承人的比例;高校教师应定期前往民间实地调研,倾听传承人和相关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提高专业素养;高校学生应全面理性地对待非遗文化,不局限于他人评价、网络言论、书本知识等浅层认识,深入实践,了解其在审美情趣、价值观念、情感认同等方面的含义,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传承人也应增加与校领导、师生在课程安排、开展频次、作业布置、效果巩固等方面的沟通协作,促进“非遗进校园”效果最大化。
目前,不少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的高校充分贯彻共生理论并取得了良好进展。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根据教学进度开设了《插画设计》《视觉文创产品设计》等非遗相关课程,使非遗保护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15];天津大学马知遥教授带领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学员前往陕西合阳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回访和考察,进行深入的参观学习[16];北京科技大学“宁匠迹寻”社会实践队伍也前往宁夏银川进行实地调研,担起“赓续非遗薪火”的使命担当;44位茶非遗传承人亦与校方进行沟通,在浙江农林大学开办“制茶技艺”课程并开展交流研讨与实践。由此可见,在各共生单元的协作下,双向共赢共生模式已广泛应用于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协调发展的实践中且成效良好,因而该模式具有深刻合理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5 挑战与展望
5.1 冲突与协调
即使非遗进校园是一项让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双向共赢的有益活动,但鉴于非遗自身性质和娱乐方式冲击等一系列原因,二者共生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一系列问题。由于非遗进校园开展成本较高、非遗知识体系庞大、课程内容设计和学时安排难度较大,校领导和教师对此支持力度可能不足。同时,非遗传承人来自民间,教学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教学效果有限。另外,因非遗自身内容和形式较为陈旧,学习和掌握难度大,且在现代娱乐选择丰富和社会热点层出不穷的背景下,青年学生更追求时尚和潮流,对此类活动参与度可能较低。
因而,校领导应紧扣校园文化特色,选取体现地域特色的代表性非遗项目,成立调研小组进行课程安排的科学设计;传承人也应增强与教师沟通,学习教学专业技能;学生亦应增强传统文化观念,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从而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5.2 可持续与创新发展
非遗进校园活动因人力和物力成本较高,持续开展难度较大,可能会出现开展频次、活动时长、活动规模等不固定的问题。但其效度更依赖于活动的长期持续开展,短期工作无法让学生深入接触非遗,也不利于常态化教育实践的形成和相关模式的带动普及。
因而,学校应寻求与政府部门、文化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合作,寻求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结合校园特色研发相关文创产品,在教师培训、课外实践、非遗机构建设和活动安排等方面建立一套完善机制,进行持久深入的研究。同时,学生在学习了解非遗文化过程中,也应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将时尚元素融入非遗中,推动非遗年轻化和时尚化,积极参与相关实践活动进行实地调研并做好后期宣传,在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共生共荣中实现非遗的可持续与创新发展。
6 结束语
共生理论创建了一个由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四大要素组成的共生系统,提出了互惠共赢的共生理念,不仅增进了学生对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规律的理解,也为推动二者的共同繁荣提供了方向指引。但在娱乐方式多样化和活动自身涉及面广的背景下,如何协调非遗进校园的冲突和推动该活动的创新可持续发展则是未来研究中所需重视的,而共生理论的双向互赢的共生关系和一体化共生模式可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借鉴。因而,从理论到实践,高校内部、社区参与、跨界交流各共生界面的共生单元应增强沟通协作,在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影响力的同时,培育出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新一代青年,弘扬优秀非遗文化。
参考文献
[1] 林平,王辉.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融合机制探究[J].文化产业,2023(2):115-117.
[2] 戴朝,付翔,尤静怡,等.成都“世界赛事名城”与成都历史、文化关系的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2,43(6):93-100.
[3] 彭萌,刘涛,宋超.共生理论下马拉松赛事与城市文化协同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204(6):12-17.
[4] 高健.共生理论视角下体育赛事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4):76-81.
[5] 马迎志.基于共生理论的我国马拉松赛事与举办城市双向选择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32(6):59-63.
[6] 曲亮,郝云宏.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371-374.
[7] 尹博.基于文化共生理论的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8] 高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融合困境、路径与机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84-188.
[9] 王世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传承村落共生保护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10]唐仲霞.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多主体共生模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11]李贞.基于共生理论的大理古城文化旅游影响因子研究[D].昆明:西南林业大学,2017.
[12]张永广,尚晓梅.我国青少年群体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现状[J].当代青年研究,2017(5):73-77.
[13]张冬萍,邹丰阳.大学与社区:对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回访调研的思考[J].文化遗产,2017(1):17-21.
[14]郭媛.高校艺术社团植入“非遗进社区”公益活动路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5):92-96.
[15]朱润,冯晓娟.“非遗”高校传承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11):270-273.
[16]马知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J].东方论坛,2020(2):148-156.
基金项目: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提升文化自信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3107120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朵茂星(2004-),女,甘肃永靖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外国语文学。
通信作者:凌淑珍(1979-),女,河北秦皇岛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非洲裔英语小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通信邮箱:5965697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