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4-06-21王才俊

南北桥 2024年9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9.062

[摘 要]本文以Q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为个案,重点分析了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了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应用型高校的民俗学概论课程应当发挥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优势。

[关键词]乡村振兴;民俗学概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中国民俗学肇始于1918年的北大“歌谣运动”,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自诞生之日起我国的民俗学就与民间文学相互渗透。1997年,民俗学成为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正因为如此,民俗学概论课程成为中文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随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发展,民俗学概论课程的优势逐渐凸显,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值得一线教师关注和改进。

1 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课程定位与专业衔接度

由于专业学科的不断细化和外延的拓展,文学的研究将不断外溢。交叉学科性质的民俗学概论课程在中文专业课程教学中愈显优势,这与其选修课程身份极不相配。在尚未开设民间文学课程的高校,这种问题尤显突出。在Q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调研中,笔者发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非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渗透较多,这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加之考证的压力,他们无暇坐下来阅读文学文本,以致文学知识面较窄,更不能由博返约,专其一门。在调研中发现,多数专业课教师反映学生听话、踏实,但是专业知识面尤其文本阅读量欠缺,不能较好地在专业课程间进行知识迁移。民俗可以营造高校人文氛围,帮助大学生反观城市的生活形态[1],民俗学概论课程对于大学生具有塑造人文性格的作用。

在与专业衔接方面,民俗学概论课程内容囊括民间文学、各类民俗事象、民俗研究理论方法与民俗学史略,其中的民间文学与古代文学中的上古神话、南北朝民歌、唐代俗讲变文、明代民歌等内容相贯通,与外国文学中的希腊神话、古印度文学、阿拉伯故事、中世纪英雄史诗相呼应。在研究方法上,神话原型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民间故事形态学等理论广泛应用于文学文本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现当代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寻根文学等流派作家广泛地将民间神话故事穿插于作品中,各种特色的民俗事象成为作家结撰情节的重要手段。语言学研究的语言本身就是语言民俗,民间熟语(俗语、谚语、行话、称谓语、吉祥语、禁忌语)往往与民俗事象相交织。可见,民俗学概论这一课程包容性、交叉性特别强,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具有连接各课程、促进学生知识横向迁移的重要作用。然而,民间文学在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中占比较少,地位次要,往往因为学时原因被任课教师安排成自学,诸多研究方法被弃之不讲。因此,民俗学概论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值得重新定位。

1.2 教材及教学内容的设置

教材是所有理论课教学的基础,好的教材不仅能为授课教师提供合理的提纲框架,做到授课内容的“全”和“专”,在学时内容分配上还能提供详略参考。目前,大多数高校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民俗学概论教材用的是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其中,对民俗的概念、民俗分类、民俗事象、民俗学研究方法及民俗史作了明确阐述,为之后该类教材的编写提供了经典范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民俗学研究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为了适应教学,许多高校学者也出版了自己的教材,如王娟的《民俗学概论》,该教材对民俗学重新做了分类,对各类民俗做了详细的专题介绍,对民俗学重要的研究学派及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作了明确阐释。作者的留学背景及丰富的教学实践,使该教材系统全面且与世界民俗学接轨,被很多高校列为授课教材。

1.3 教学考核模式

从Q学院的实际调研来看,由于学时及教师自身情况所限,抽象理论内容讲授过多,鲜活的民俗事象举例较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零散、表面的层次。以端午节为例,除吃粽子、划龙舟、节日起源传说等民俗事象外,似乎这一节日并没有什么当地特色,学生对这些故事提不起兴趣,因此,端午节与当地少数民族中的融合就成了值得挖掘开拓的方向。从以往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研究的资料来看,多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比较侧重理论教学,对于实践尤其田野作业教学有所欠缺,一方面直接导致理论授课民俗事象本土化不够,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停留在民俗现象的肤浅层面。

在考核方面,Q学院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试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单一古板,侧重理论知识却忽视实践。

2 民俗学概论课程教改对策

民俗学在学术研究与社会应用两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代社会发展迅速,各专业学科知识相互交融,民俗学概论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民间文化普及、地方文化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乡土文化赓续等诸多方面,民俗学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接受民俗学的专业训练,掌握田野调查实践能力和研究民俗文化、民间文学的能力尤为必要。因此,顺应时代要求,民俗学概论课程要适时改革[2]。

2.1 改进课程教学方案

在Q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民俗学概论课程一直作为选修课不被重视,且没有诸如神话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等选修课作补充,因此,Q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要进一步优化,民俗学概论课程教改首先要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或增加课程学时,或增添民间文学或神话学、史诗学课程。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民俗学概论课程不仅要纳入民间文学,而且应当放眼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涵养学生乡土文化情怀,引导学生就业扎根基层,以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因此,审时度势改革课程教学方案是当务之急[3]。

2.2 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础,内容要根据学时、教学条件、空间合理展开,提前合理规划,做到详略得当,教学内容的优化要从教学提纲、教学内容资源、作业布置等方面展开。

2.2.1 完善课程模块

为了使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更加合理,教研室有必要抽出专业教师编写符合教学实际的校本教材,教材可添加音频、视频资料,包括优秀的田野调查作品,增加课程的信息量,使学生在文字阅读基础上增加更多趣味。

在课程教学上,课程内容可分为基础概论、民俗类别、民俗史、研究方法四大部分,其中民俗类别包括岁时节日、人生仪礼、民间信仰、口头文学、物质民俗等。教师可对每一小类展开专题讲解,通过典型的民俗案例或民俗事象,将该类民俗的起源、特征、分类、研究热点阐释清楚,启迪学生透过民俗现象思考民俗背后的文化意蕴。

2.2.2 挖掘民俗学课程教学资源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有些民俗事象随着镜头走进了大众视野,而更多的小众民俗在角落里被人忘记而逐渐消亡。民俗学一线教师不仅要关注当代“活着”的民俗,对它们进行文字、录音、图片、视频等多角度的文化记忆,还要对消失在历史上的民俗事象进行“打捞”,以完善民俗史。

除田野作业和间接经验外,民俗学概论课程的教师可利用各种多媒体网络平台搜集民俗资料,如民俗纪录片、节日影像志、影视作品,也可通过公众号来获取民俗教学资料。挖掘民俗学课程教学资源有多种方式,应当坚持接地气的基本原则,案例要亲切自然,不应生搬硬套。

2.2.3 打通民俗学概论与汉语言文学其他课程的知识壁垒

民俗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本科阶段的课程就是民俗学概论和民间文学,而这两门课程又设置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部分非民俗学专业的文学教师对这些课程往往有些偏见,认为非主干课程可有可无。事实上,民间文学或民俗学中的口头文学部分也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部分。民间文学诸如神话、传说、史诗、民歌贯穿于外国文学史、古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史,成为这些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学涉及的语言民俗,西方文论涉及的神话原型、精神分析说、结构主义、集体无意识、民间故事形态学等文学研究方法,同时也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民俗学概论课程对于汉语言文学而言至关重要,教师要通晓各课程的知识,力求将这些课程联系起来。比如在讲述婚俗的时候,可以结合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被抢婚的情节,讲述抢婚习俗的程式,加深学生对文学文本的理解,也能激发其对民俗现象背后文化意蕴的深入思考。又如在讲述民间文学史诗部分的时候,可以联系外国文学中世纪的英雄史诗,引导学生对《罗兰之歌》等中世纪英雄史诗与我国《格萨尔王传》等史诗进行对比,进而加深对国内史诗的理解。

2.3 开发实践平台

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是非官方流传的文化传统。有的民俗不是书面记录下来的,不能只从书面记录和典籍中寻找材料,因为记录下来的东西很可能不是第一手资料,因此,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要重视田野作业。时值Q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建立两周年之际,学院已在M村、Y村建立乡村振兴实践点,民俗学概论课程的教师可以借此机会考察实践,力争建立田野作业实践教学平台。另外,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在家乡附近选取熟悉的民俗事象进行田野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此外,民俗田野作业也可以作为“三下乡”活动的一部分而展开,也可组织学生社团进行民俗田野方向的暑期研学旅行,也可以通过创建民俗学公众号,定期发表相关图文。以上这些都可以成为民俗学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

3 结语

新时代的高校肩负着培养学生技能、赓续文化、传承知识的神圣使命,民俗学概论要搭好这次“顺风车”,积极改革,完善教学模式、内容、方法。民俗学概论作为交叉性质较强的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新时代的高校承担社会使命,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民俗学概论课程也应顺势改革。结合实际,地方高校在发挥金融经济专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优势的同时,也应该发挥汉语言文学等文科专业助力文化振兴的优势,在文创产品开发、地方文化传承、旅游民俗资源挖掘等方面积极贡献高校力量,夯实应用型专业的学科基础,提升学校产学研能力,立足当地区域发展,打造特色课程。

参考文献

[1]万建中.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以高校为主要考察对象[J]. 江西社会科学,2005(5):7-13.

[2]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王娟. 民俗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项目名称]贵州黔南经济学院2023年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3JG006)。

[作者简介]王才俊,男,河南安阳人,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民俗史、民间文学。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教学改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