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话语建构路径探究

2024-06-20郑友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1期
关键词:路径探究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郑友琳(1996-),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活动,话语文本及其实践都影响着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政课话语建构的重要来源与底气所在,两者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该文以文化自信为视角,探究高校思政课话语建构的困境与路径。当前,高校思政课仍存在话语主体缺乏底气、话语方式匮乏生气、话语场域充满危机等困境。基于此,高校思政课要从话语主体、话语方式、话语场域等方面协同发力,促进守正创新。从文化自信视角看,首先需增强思政课话语主体的文化自觉,促使其担当文化使命;其次注重话语方式优化,创新表达形式,提升文化吸引力;最后助力话语场域清朗,坚守文化自信,提高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思政课;话语建构;路径探究;文化吸引力;文化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b)-0142-05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ours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ZHENG Youlin

(School of Marxism,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0, China)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discourse practice. Both its text and practice of discourse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tinence. Cultural confidence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and also the source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They have a profound internal conn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lemma and path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Currently, there are still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lack of confidence in the subject of discourse, the lack of vitality in the way of discourse, and the crisis in the environment of discourse. In view of thi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should make concerted efforts from the aspects of discourse subject, discourse mode, discourse field, etc.,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integ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the course should first enhance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the subject of discourse and promote them to assume the cultural mission; secondly, focu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discourse mode, innovative expression forms and increase cultural attraction; finally, help the discourse environment to be clear, adhere to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improve cultural influence.

Key words: Cultural confiden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Discourse construction; Research on the path; Cultural attraction; Cultural influence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治理体系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同时是讲好思政课的理论来源与底气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教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2]。可见,思政课实际上是一种话语实践活动。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高校思政课要克服“失语”“失声”困境,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道理,就必须从话语建构方面革新,以高度的文化自信集聚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1 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政课话语建构的内在联系

文化自信是一种对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产出具有的自信和自豪感。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高校思政课的话语建构与文化自信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1 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意义

从文化的本质而言,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文化是人活动的产物,从文化的功能来说,则是化人、育人。文化自信体现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同时也表现出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世界格局的演进,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见,文化自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和思想力量。文化自信的理念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立场与价值遵循。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到“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和国家关于文化自信内涵与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1.2 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政课话语建构的内在一致性

1.2.1 文化自信是“理正气壮开好思政课”的内在机理

文化自信是开展思政课的内在动力。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开设思政课,需要高度的文化自信为思想基础,才能充分挖掘本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使命,从而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热情。在思政课中,话语主体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引领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创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2.2 文化自信是思政课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的关键性任务。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3]的新时代好青年,需要以文化自信滋养青年人的“底气”。受到外来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冲击,部分大学生缺乏文化自信,“他们的文化价值认知相对欠缺,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在‘文化他塑问题”[4]。学生在文化生活中遇到的价值观难题需要思政课予以及时回应和正确引导。思政课需要重构青年话语,给青年人提供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和培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他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具备了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这种成长和进步的经历使他们逐渐建立起自信和底气。

1.2.3 文化自信是思政课话语建构的重要来源

在思政课话语建构中,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言说者出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言说对象进行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系统教育时的语言符号实践。”[5]作为一门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思政课话语表达需要借助各种话语资源来表达其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而文化自信正是这些话语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自身文化的自信,教师可以更好地阐述和表达思政课所涉及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增强其说服力和可信度。另外,文化自信帮助坚定价值观自信。在信息化时代,各类信息良莠不齐,信息潮流裹挟着外来价值观、不良社会思潮等向青年大学生涌来。只有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抽丝剥茧,坚定价值观自信,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发挥好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

2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话语建构的现实困境

思政课话语实践活动是一个话语生成与传播的过程,包括“谁来说”“怎样说”“在哪说”的一系列问题,即话语主体、话语方式和话语场域。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话语建构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一些困境,难以实现文化自信。

2.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缺乏底气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思政课话语建构主体,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其强大的话语底气才能真正讲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教育对象具有向师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展现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如数家珍、对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信理念都会感染到学生。然而,在当前环境下,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仍存在文化自信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高度的文化自信需要理论的支撑。思政课是融合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更是涉及世情、国情、党情,因此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研究不足、领悟不深,就会导致上课时的“底气不足”。另一方面,在考核导向上看,“高校在考核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状态及教育实践时,较少涉及教育者文化自信程度,也并未发现教育者在文化自信层面存在的不足”[7]。再加上学校对相关主题培训的重视度不足,教育者对于文化自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要求缺乏系统了解,影响了将文化自信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效果。

2.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匮乏生气

思政课教学忽视话语双主体的互动会导致教学“生气”不足。在长期以来的思政课教学中,教育者占据话语主导地位,其凭借话语主体的权威角色,在教学中习惯处于高位,将思政课所传达的理论和价值观念以单向的形式灌输给受教育者。这种呈现形式往往语言单调乏味,部分教师陷入“一言堂”“独角戏”的尴尬境地。这是由于未能在教学话语建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出于追赶进度或者图方便,没有改变自己的话语习惯,造成话语双主体间的互动不足、各说各话,极大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达成。另外,时代的发展与网络自媒体的发展,也正在消解着这种单向性的话语权威状态。面对个性化诉求丰富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如果思政课的话语总是停留在传统的叙述框架内,没有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进行创新和拓展,也会显得缺乏生气。时事热点解读、成长中的困惑等,这些青年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没有及时吸纳入思政课话语体系中,或者没有以恰当的方式予以回应,都会削弱思政课教学的生机与活力,造成“抬头率”低的普遍难题。

2.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充满危机

随着信息时代的进一步深化,网络空间成为思政课所面临的新场域,也成为话语建构过程中的“最大变量”。首先,网络场域多元价值观与思政课一元引领之间存在矛盾。在网络场域中,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社会思潮等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得以传播。这可能导致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不同的观点时遇到困难,对他们的价值观自信产生负面影响。其次,网络场域的海量信息与思政课话语的精准有限之间产生矛盾。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往往难以保证,会误导学生对某些事件或问题的看法。思政课帮助学生识别和评估这些信息成为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如果教师缺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课堂上就无法做到有底气地回应学生的疑惑,从而失去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力。对待这些话语场域变化带来的危机,思政课教师能否正确转危为机,在话语建构过程中化“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就成为一项巨大挑战。

3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话语建构的路径突破

应对当下思政课堂话语“底气不足”“生气匮乏”的现象,需要从话语主体、话语方式、话语场域协同发力,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高校思政课话语建构破局与转型。

3.1 话语主体建构:增强文化自觉,担当文化使命

在思政课中,话语主体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在高校思政课中,教师与学生是话语实践的“双主体”,其中以教师为主导。青年大学生具有鲜明的“向师性”,会因教师的语言艺术、人格魅力等文化形象影响其对一门课程的兴趣与认同。因此,思政课中教师要发挥好话语主体的引领与带动作用,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强烈的文化使命教育引导学生体悟、认同、热爱本国文化。

文化自信不仅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和坚守,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待。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各类培训扩充知识、拓宽视野,增强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从而以自身的感染力向学生传递自信。

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教师要从供给端入手,做好优质课程内容供给。就文化自信的内容而言,首先,话语主体要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助力文化传承。思政课教师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其次,话语主体要提升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助力文化坚守。思政课教师要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政课程,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事迹、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和成就,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后,话语主体要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助力文化传播。思政课教师在课程上应通过中外文化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土壤上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见证新时代中国发展奇迹,从而引领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创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3.2 话语方式优化:创新表达形式,提升文化吸引力

一是优化思政课教学的话语方式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传统思政课教学往往采用单一、刻板的表达形式,这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思政课话语建构必须紧密结合时代语境,采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思政课教学所面对的是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Z世代”青年(1995—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因此话语表达方式应适应青年大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兴趣偏好。受网络语言影响,青年群体形成独特的话语组织形式,如段子体、表情包、“图+文”、“图+视频”等。思政课要借鉴使用这些形式,增强文化吸引力与影响力。例如:思政课上可以结合河南卫视文化节目《唐宫夜宴》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结合热门电影《流浪地球2》讲述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结合社会正能量新闻讲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召力等。

二是思政课话语形式要积极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话题,如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等,可以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认同感,例如:结合网络热词“躺赢”“躺平”等进行评议,揭示网络流行文化后的精神实质,引导学生树立“躺赢不可能,躺平不可取”的正确价值观,自觉抵制网络文化的不良思潮。又如,结合网络热词“大学生特种兵”等进行主题讨论,引导学生磨砺意志、增强韧劲。通过接地气、通人心的话语主题,创新思政课话语形式,以期做到用理论说服学生、用实践引导学生、用情感打动学生,从而实现情理交融、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目标。还可以围绕文化主题,开展文化实践活动,“以‘做中学‘寓教于行的体验式文化,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认同和尊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使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得到升华”[8]。将思政课堂拓展到社会实践的广阔空间,让理论课堂学习的文化知识转化为文化自信的真情实感。

3.3 话语场域清朗: 坚守文化自信,提高文化影响力

话语场域是指话语产生、传播和接受的环境和空间。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需要发挥把关作用,打造风清气正的话语场域,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应对虚拟网络场域和国际话语场域中的潜在风险挑战,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多种舆论场中的引领力。

首先,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化解虚拟网络话语场域风险。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化,高校思政课场域已由传统课堂向线上线下协同课堂转化。思政课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45分钟,而是要对网络空间青年的热点话题予以回应。在虚拟网络场域下,信息变得纷杂,难辨真伪善恶。这需要思政课帮助学生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坚持主流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高校应注重培养思政课教师的媒体素养和能力,使其能够担任教育信息传播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有效监管信息,回应和反馈青年大学生关注的网络舆情。

其次,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防范国际话语场域危机。思政课话语面临着全球化带来政治价值、意识形态和强势话语的挑战,甚至面临着被挤压、被边缘化的危机。这种“失语”危机呼吁思政课必须能够坚守文化自信,打造思政课主流话语的文化影响力,彰显文化自信,必须“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9]。比如,思政课可以利用好中国电影、文学等资源,提炼话语概念,为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让学生在文化积淀、文化成就等的体验中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增强思政课话语的影响力。思政课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在“中国表达、中国修辞、中国语意”[10]的体悟贯通中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在多元化社会和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创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通过话语主体强担当、话语方式巧创新、话语场域重清朗,助力高校思政课蕴底气、增生气、化危机,以文化的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在多样化的文化环境中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 大思政课,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N].人民日报,2022-05-22(1).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22(11):4-28.

[4] 陶杰.论文化自信教育在思政课中的关键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46-47.

[5] 侯丽羽,张耀灿.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三种基本形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2):143-148.

[6]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9-03-19(1).

[7] 李鹏.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路径探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0(3):107-112.

[8] 曾扬阳,韦倩雯,罗世伟.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研究[J].大学,2023(21):49-52.

[9]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10]赵卯生,陈滢,周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特征与核心要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 45(1):34-44.

猜你喜欢

路径探究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工程安全维护的新路径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师之大爱—————三尺讲台铸辉煌
论专题化教学是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趋势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以及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