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2024-06-17马丽

高考·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音乐鉴赏高中教育古诗词

马丽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以古诗词在高中鉴赏教学当中的价值作为切入点,分析了推动古诗词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相融合的路径,以《大江东去》为例,梳理了诗词音乐鉴赏教学流程,同时基于明确创作风格、做好课前准备、强化人文素养以及优化教学设计等角度对诗词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有关学校和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诗词;高中教育;音乐鉴赏;融合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要求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针对高中阶段音乐鉴赏课程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当中,应着力引进古诗词相关内容,加强学生对传统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其对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兴趣,推动高中阶段音乐鉴赏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进步。

一、古诗词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当中的价值

(一)显著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古代诗词以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感散发着无可比拟的魅力。通过将古诗词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进行相互融合,能够让学生养成积极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观念,强化其审美素养,使其能够从节奏、旋律、情感风格等层面进一步加强对古诗词思想内涵的理解,实现音乐鉴赏层面的情感升华,为后续的音乐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古诗词不仅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也是千年历史的精华沉淀,在历史文化传承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高中阶段教学工作开展实践来看,受到教学模式规划设计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兴趣往往受到了一定制约和阻碍,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将古诗词融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当中,能够引导学生从更加新颖的角度对诗词内容进行理解,加深学生对于诗词内容的印象与认知,打破传统的历史文化教学桎梏,使传统文化能够在音乐这一载体之中得到进一步传承[1]。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音乐鉴赏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听、奏、唱、动等多方面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将古诗词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程,能够让学生通过更加多元丰富的形式对诗词当中的情感进行理解和表现,同时依托音乐这一载体实现对情感的抒发,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诗词当中所蕴藏的艺术美感与艺术价值进行理解与感知,使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目标得到更好落实。

(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作能力

实现古诗词与音乐鉴赏课程的相互融合,还能让学生在诗词情感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旋律编排进行进一步创作,让学生体会到音为心声,曲为心意的创作意境,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与创作源头,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乐理,使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充分立足于实际内容之上,提升音乐鉴赏与创作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

二、推动古诗词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融合的路径

为了更加充分地推动古诗词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相互融合,实现鉴赏课程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不断进步,相关学校和教师可采取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工作。

(一)充分体会诗词与音乐相融合的韵律美感

受到创作风格以及创作背景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在古诗词的创作过程当中,往往会基于其体裁运用差异化的韵律模式,在诵读时则会体现出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特性,这与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契合点。因此在推动古诗词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相互融合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当充分考虑到诗词韵律节奏与音乐之间的关联特性,一方面便于学生进行诗词的记忆,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对于乐理以及古诗词情感内涵的理解与感悟,提升古诗词载体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在唐代诗人张继的代表作《枫桥夜泊》当中,就以去声作为诗歌的开头,突出诗歌创作过程当中诗人所表现出的“愁韵”,而在黎英海基于该诗所创作的同名曲目当中,同样也采用了“鱼咬尾”式的旋律编排方法,同时对诗歌第二、三句的音高进行了相应的变换处理,使其能够与音乐作品之间形成更加自然的融合,充分展现出诗歌的创作情感。因此在针对诗词音乐进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原作进行阅读、回忆和理解,同时明确诗歌作品的韵律美与节奏感,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音乐作品进行赏析,针对音乐与诗歌在节奏、韵律等方面的处理进行比对,提升学生对诗歌作品与音乐作品的领会能力[2]。

(二)感悟诗词与音乐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意念

诗词与音乐除了在表层所展现出的韵律美之外,体会其背后所蕴藏的情感内涵也是学生在鉴赏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关键性能力。在针对古诗词与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融合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着力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诗词当中的内容表述以及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情绪内容对其创作意境以及创作情绪进行深层次感知,同时将上述情感意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互联系,加深学生的认知与体会,提升其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力。

在基于古诗词内容针对音乐鉴赏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诗词文本内容出发,关注创作者在写作过程当中情感态度的变化阶段以及变化节点,同时针对相关音乐作品当中的情感内容进行把握,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当中旋律特征的记忆更加深刻,从更加直观的角度感知作品所反映的韵味。

(三)多元化拓展诗词音乐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高中阶段音乐鉴赏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受到教学资源调配、教学思维建设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能够应用到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往往较为有限,无法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调动,阻碍了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因此在推动古诗词与音乐鉴赏课程相互融合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积极拓展诗词音乐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音乐鉴赏课程教育教学特点对课程内容以及教学形态进行优化设计,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音乐鉴赏课程的持续性发展。

首先,教师可引进多媒体技术对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助力。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对古诗词以及相关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理念进行理解和感悟,加强古诗词内容与音乐教学之间的相互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3]。

其次,教师可在音乐鉴赏课程的开展同时,开发并引进古诗词相关竞赛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古诗词相关内容的理解,使高中阶段诗词音乐的鉴赏教学活动开展更加便捷,使音乐鉴赏课程当中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相关教学目标得到更加有效的落实,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师还可以在诗词音乐鉴赏教学的同时,引进角色扮演或情境体验等相关教学模式。相较于以往的教学方法而言,依托上述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深入诗词音乐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实现学生与创作者内心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对诗词内容以及相关音乐所表现出的情感特征具备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

(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兴趣

传统的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参与创作实践的机会往往较为有限,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因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古诗词在情感内涵、表达方式以及韵律形态等方面所展现出的特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引导他们以特定的音乐节奏对诗词的内容进行描绘和展现,加深学生对于诗词音乐作品的印象。

(五)完善音乐鉴赏课程评价体系

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明确学生在诗词音乐鉴赏课程当中的表现情况,强化高中阶段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方案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教师还应当立足实际针对音乐鉴赏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使其进一步适应新时代高中阶段学生的发展要求以及发展目标。教师应当分别基于评价角度、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指标等相关层面对以往的音乐鉴赏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同时考虑到学生对诗词音乐鉴赏教学的参与程度及其在课堂当中的表现情况,使教师对音乐鉴赏课程中学生的学情状态具备更加明确深刻的感知,促进音乐课程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的不断进步。

(六)针对诗词音乐鉴赏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诗词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定的突发情况与意外事件,同时受到学生接受能力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诗词音乐鉴赏教学的开展情况以及开展水平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只有做好教学反思以及教学总结工作,才能针对鉴赏课程当中的教学短板进行及时优化,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4]。音乐教师应积极与语文学科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针对古诗词融入音乐鉴赏课程当中的方法和路径进行及时探讨,使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更加自然,推动教学活动开展质量的不断进步。

三、诗词音乐鉴赏教学实践——以《大江东去》为例

本文以《大江东去》一曲的鉴赏教学为例对诗词音乐鉴赏教学实践流程进行分析和介绍。

(一)教学目标构建

为使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同时对教师的行为进行一定约束,教师应基于古诗词内容与表现手法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构建。这一曲目原作来源于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应从曲目鉴赏、背景知识等两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构建,同时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力求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诗词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听、看、赏、唱等多种方式对诗词和音乐进行理解,提升其鉴赏水平与审美

情趣。

(二)新课内容导入

为充分强化新课鉴赏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强化学生在鉴赏课程当中的参与度,教师可采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新课内容的充分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当中的相关表述与思想情感,同时针对音乐《大江东去》选段进行试听,针对曲目创作者生平背景进行介绍。

(三)音乐鉴赏引导

为进一步落实诗歌音乐鉴赏教学目标要求,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的不断进步,教师可在全曲播放完后要求学生对作品内容进行感知和理解,试体会音乐创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思想内涵,同时结合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原作诗词的情感表达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让他们的鉴赏体会更加深刻,感受曲目当中的节奏与情感变化。

(四)拓展与延伸

在鉴赏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行进一步拓展与延伸,依托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送《菩萨蛮》《长相知》等相关音乐作品,并结合原作诗词进行赏析和感悟,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创作者的理解,实现与创作者之间的心灵与情感互动。

(五)教学反思

通过诗词音乐鉴赏教学实践后,发现部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不够深刻,导致对诗词音乐融合教学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还有一些学生缺乏主动发言的积极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着力强化对情境教学模式以及角色扮演模式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加强学生对诗词情感态度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能鼓励学生进一步参与到鉴赏课程的表述当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四、诗词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诗词与音乐的创作风格

在长期的音乐鉴赏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虽然古诗词与音乐艺术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但并不是每首诗词都适合融入音乐鉴赏教学活动中,因此在进行教学规划以及教学设计之前,相关教师应当充分明确诗词的思想背景以及音乐的创作风格,并针对教材当中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重点筛选,使诗词鉴赏教学工作能够获取到较为适宜的案例内容,提升鉴赏课程教学水平,推动学生能力的不断进步[5]。

(二)做好课前准备与构思

相较于以往的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模式而言,诗词音乐鉴赏教学在教学载体、教学形态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教师应针对性做好课前准备以及构思设计工作,针对诗词内容的特性进行明确,使整个鉴赏课程的开展流程更加顺利,避免出现额外的教学问题。

(三)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在将古诗词融入音乐鉴赏课程的过程当中,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人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维以及教学理念,充分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针对古诗词相关内容进行更加全面的学习,同时加强与语文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使诗词音乐鉴赏教学能够获得更加专业的支持,确保教学可行性。

(四)注意诗词与音乐在教学当中的比重

在音乐鉴赏课程当中,古诗词能够作为鉴赏载体与创作对比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规划的同时,应充分关注到诗词与音乐在教学过程当中的比重,突出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尽可能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提升课程比重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保障鉴赏课程教学活动的灵活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音乐课程需要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任务。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认识到古诗词在鉴赏课程当中的关键性利用价值,让学生能够在古诗词这一载体下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使其音乐鉴赏能力与古诗词理解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凌玲.在高中音乐拓展课程中经典古诗词与艺术歌曲的融合教学[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2(2):82-83.

[2]王彦刚.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与诗词融合探讨[J].新智慧,2022(7):7-9.

[3]陆韵梅.依托古诗词助力音乐素养:以《忆江南》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6):116-117.

[4]钟友谦.漫谈传统古诗词音乐文化的弘扬与发展[J].戏剧之家,2022(34):49-52.

[5]陈何延.论中国古诗词在音乐学习与表演中的传承[J].秦智,2022(2):87-89.

猜你喜欢

音乐鉴赏高中教育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试论新媒体对高中德育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