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2016-11-14付静
付静
摘 要 美育育心,美育育情,美育育人,可见,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中之重。而对高考重压下的高中生而言,美术课程无疑是一剂舒心针,能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使内心变得美好,让学生对未来满怀希望,树立坚定的信心。本文以新课改为基础背景,结合笔者的多年教学经验,就高中美术教育的创新进行了再思考。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教育 美术教学 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2-0022-02
一、培养学生参与美术鉴赏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新课改要求,将高中美术鉴赏课分为五部分,通过研究发现,要想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到述评活动中去,进而产生分析艺术形式、讨论美术作品的兴趣,在找到乐趣之后还会自觉主动地去欣赏,并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中将直观的面层欣赏进入到深入的理论分析之上。
二、正确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准确应用美术术语,恰当与人交流
方法一:对比法。为使学生在知识和美术走的鉴赏中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可鼓励并引导学生在海量中外美术作品混杂的图片中进行鉴赏,对比法还能帮助学生理性的认识作品。我在讲授《20世纪的国外绘画》一课中,为了使学生对现代主义绘画特点有明确的认知,就分别选取了三组不同的作品,包括三幅传统绘画、三幅现代绘画,并积极引导学生就色彩、造型和真实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一对比,使学生对西方现代主义绘画色彩的装饰性、造型的二维效果和形象的符号性等特点记忆非常深刻,这一形式不但能给学生产生感官刺激,激发课堂兴趣,而且能使学生产生理性的认识分析,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效果。
方法二:合作交流法。在美术学科中,其语言元素包括点、面、线、色等。由于受到文化环境因素及意识形态的差异影响,各民族的美术语言也各具特色。如,中国绘画讲求笔墨、意趣、虚实、章法和皴法等。而西方的绘画作品则更为突出透视、质感、空间和色彩等。我们都知道,不同学生因生活阅历、个性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也会在作品欣赏中产生不同情境的再造。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中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看法并进一步交流沟通的话,即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法,在后期的交流中,会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对艺术作品进行重新的审评,这样不但能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水平,还能使他们在合作交流中获取更广泛的知识信息。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收集美术鉴赏的关联信息
任何美术加上活动都必须有特定的对象,在高中美术课程中,鉴赏对象除了中西绘画作品外,还有中外雕塑、建筑和工艺等诸多形式。课堂鉴赏中多采用图片形式。教师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中找到与课堂相关作品和图书杂志等的图片及摄影摄像资料,将其制作成课件直观的展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将中西美术作品、传统与现代美术作品的对比中,让学生能快速找到不同之处,使课堂教学内容更深刻。此外,还可利用录音录像等的展示来丰富课堂资源。当然,学生也可以在现实重视收集各类信息资,包括中国结、年画和剪纸等用以传阅,这些灵活的方式都能带给学生更强烈的视觉和触觉刺激,激发出学生进一步创作的欲望。
四、从身边材料入手,选用多工具方法对课堂鉴赏作品进行再实践
高中生的求知和探索欲很强,书本知识难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应鼓励他们用平面设计和3D立体美术设计,按照课本中的雕塑和设计鉴赏作品独立去完成创新设计。
五、帮学生梳理美术、自然和社会间的关系,将美术认识放到具体的文化情境中
美术作品发展至今,积淀了不同时代的人文背景。每种美术形式的形成都与当时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中国画崇尚自然,而不同地区地貌之别也在画家师法自然中呈现了不同特点的作品。如北方山水画多峥嵘壮阔、雄浑厚重、山石突兀;南方山水画多自然墨色湿润、清新秀逸。教师应在作品鉴赏中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吸收作品内涵的人文营养。此外,教师可通过设立研究性的课题,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渊源,博大精深,高中美术鉴赏和别的学科并无两样,均具有德育教育功能,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盛均离不开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将我国人类文明的艺术精品展现给学生,并对学生的深入理解提供正确的指引,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高中美术课改下的创新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教师唯有对其深入了解并践行,通过创新方法使美术教育深入学生内心,方可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其创造力。总之,只有主动完成教学目标,才能使美术教育改革马到功成。
参考文献:
[1]王小涓.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的创新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5,(03).